華妃懲罰夏冬春宜修見死不救?看夏冬春行錯的三個禮就知道原因了

2020-08-24 今天看電視


夏冬春因為得罪了教導嬤嬤,不知道後宮是華妃與皇后分庭抗禮,所以進宮後始終以宜修皇后為尊,不曾把華妃娘娘放在眼裡,於是參加完第一次後宮妃嬪大會的夏冬春,就被華妃以「越俎代庖,不敬皇后」的罪名罰了一丈紅,可憐的夏冬春連皇帝的面都沒見到就成了殘廢,終生不得侍奉皇帝,最後在冷宮度過了悽涼的一生。



雖然四季姐的下場都是她咎由自取與別人無關,但她好歹是明目張胆支持宜修皇后的人,為什麼華妃賞賜夏冬春一丈紅的時候,宜修卻沒有半分要保她的意思呢?

關於這一點,大家倒回去看一看夏冬春在後宮妃嬪大會上的表現就能明白了,不怪宜修對華妃懲罰夏冬春一事見死不救不聞不問,你瞧夏冬春參加早會時行錯了幾個禮!

第一個:新人給正宮皇后行叩拜大禮

按照規矩,新入宮的妃嬪要統一給正宮皇后行三跪九拜的大禮,行禮時需低眉垂眼以示對當家主母的尊敬之心,可夏冬春倒好,所有人都低頭行禮的時候,她抬著頭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宜修皇后,衝她一個勁兒的笑,知道的說她那是討好的嘴臉,不知道還以為她向皇后示威呢!

第二個:妃嬪向正宮皇后行萬福禮

三跪九叩結束之後,還有一個萬福禮,就是大家常看到的低位份嬪妃遇見高位分嬪妃時行的禮,一般動作是雙手輕輕搭於左胯處,右腳後支屈膝並低頭,由於甄嬛等人的萬福禮剛好遇上了初次見皇后叩拜大禮,所以大家就應該跪著向宜修皇后行這個禮,可夏冬春什麼動作都沒有,跪在那裡直挺挺地說了句「皇后娘娘萬福金安」就大咧咧地站起來了,這可明顯是對宜修皇后的不敬了!

第三個:夏冬春給華妃行了個奴才禮

新人參拜禮畢後,華妃想會會那個進宮前就囂張跋扈的妃嬪,於是問了一句:「有一位夏常在聽說很能幹?」夏冬春聽後立刻跪著給她行了一個萬福禮,惹得華妃背後的頌芝都忍不住捂嘴笑了起來,小編看到後來同樣被華妃點名的甄嬛和沈眉莊行的是蹲安禮時,才反應過來,原來剛剛夏冬春是給華妃行了個奴才才會行的禮,難怪大家都笑話她呢!

說來宜修皇后雖然不喜歡聰明人,但是在招員工這方面還是很嚴謹的,比如齊妃雖蠢卻生下了三阿哥這個長子,安陵容出身雖低卻能屈能伸辦事利索,祺嬪也蠢卻實在美麗,而夏冬春長得一般就算了,連個見面禮都行不好,宜修怎麼敢冒險讓她加入自己的打胎小分隊呢?想來就算華妃當時沒有嚴懲夏冬春,宜修日後也是要找機會收拾她的,畢竟夏冬春已經開始打著尊敬正宮皇后的旗號四處招搖了,宜修還真怕她將來做了什麼蠢事要自己背鍋呢!

相關焦點

  • 夏冬春到死不知,她得罪了後宮最不能得罪的人,難怪結局那麼悽慘
    夏冬春自從進宮就攀附皇后這個靠山,不把華妃看在眼裡,在她得了皇后的賞賜後行禮時需低眉垂眼以示對當家主母的尊敬之心,可夏冬春倒好,所有人都低頭行禮的時候,她抬著頭眼睛直勾勾地看著宜修皇后,衝她一個勁兒的笑,知道的是她巴結皇后,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挑釁呢?
  • 後宮甄嬛傳:夏冬春為什麼一進宮就被華妃賞一丈紅?她犯了致命錯
    ,皇帝早前有一位皇后純元恩愛非常,後來純元皇后去世,皇帝便娶了純元的妹妹宜修為後,宮中華妃最為得寵,雖然宜修掛個皇后之名,但華妃協理六宮,得盛寵,掌實權,是個厲害角色,萬萬不可得罪。華妃對於選秀那天的情況早已瞭然如心,她知道有夏冬春這個人,仗著家勢欺負別的秀女,而且有個機智的甄嬛挺身而出,可以說,華妃對這批秀女的情況了如指掌,應該早有人稟報於她。
  • 甄嬛傳:夏冬春剛進宮,為何華妃就急著了結她?看懂能多活兩集
    夏冬春剛給宜修請完安,華妃都不等夏冬春回去,就直接讓人拖下去打死。其實很少有人注意,華妃處置夏冬春,是有原因的!華妃本就不願意給宜修請安,時間長了,心就變大了,總覺得宜修佔了她的位子。所以華妃每次去請安總要拖到最後一個去,就是在表達自己心裡的不滿,甚至心情好的時候還要時不時拿宜修庶女的身份出來說事,就是想讓宜修生氣。新人進宮後,有人選擇站在宜修的陣營,華妃心裡是肯定不滿,華妃對付不了宜修,還是可以對付新人的!
  • 華妃為什麼要賞賜夏冬春一丈紅
    安陵容知道華妃來了,是個有心的人。」心裡已經知道,夏冬春是皇后的人了。華妃雖然只是妃位,但她與皇后一向分庭抗禮。這件事,甄嬛剛到碎玉軒時,掌事宮女崔槿汐對她說過,提醒甄嬛小心在意。這就是華妃要賞賜夏冬春一丈紅的主要原因
  • 熊孩子夏冬春為何只能嘚瑟3集?其實不是華妃的原因
    (夏冬春沒好好學禮數,都被頌芝嘲笑了)我們很容易能看出來,夏冬春就是那種典型的熊孩子,我們經常說熊孩子的本質是背後有個熊父母,那麼夏冬春父母的品質如何呢這個詞在這裡出現了三次,在那個時代,如果是用來形容男孩子則是誇讚勇猛,對一個女孩子說這個詞,那就是實打實的諷刺了。
  • 重溫《甄嬛傳》6:夏冬春的一丈紅
    新人們先是對皇后行三跪九叩大禮,然後要向華妃娘娘行禮。華妃就在這個時候,想給眾新人一個下馬威。從這張圖看,新人的站位有點問題。甄嬛這個時候只是常在,不應該排在富察貴人的前面。可能應為甄嬛是女主,要突出她的位置,沒辦法所以這麼排。
  • 重看《甄嬛傳》:夏冬春,死於優越感
    當夏冬春知道安陵容的父親只是一個縣丞,官位遠低於自己家之後,才表現得非常囂張,她讓安陵容跪下道歉。這個出場的小細節,就把夏冬春這個人物最核心的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了,她看人下菜碟,非常勢利,很喜歡秀優越感。後來甄嬛過來解圍,幾句話就讓夏冬春閉嘴了,其實本質原因不是甄嬛的話多麼有道理,而是夏冬春知道甄嬛家和自己家官位不相上下,她在甄嬛面前沒有優越感可秀。
  • 《甄嬛傳》系列:夏冬春被華妃處死是派系鬥爭?還是華妃出於立威
    華妃就把這筆帳記在了夏冬春頭上了。捲入華妃和皇后之間的鬥爭宮中的教引嬤嬤在教授各位小主宮中的規矩時,就曾囑咐過甄嬛眉莊一行人:「華妃是個厲害角色,不要去招惹她。」夏冬春的性子本就跋扈,在上課的時候她還遲到了。教引嬤嬤說這話的時候,夏冬春正好走進來。不過,教引嬤嬤也不想提點她。
  • 甄嬛傳:夏冬春是皇上欽點的人,為什麼開局華妃就賞了她一丈紅?
    華妃,我是你的領導,你這位屬下,是時候給我匯報一下選秀工作進展了。華妃也反諷皇后,別看你是我領導,但實權在我手裡握著,畢竟選秀這種事是我全權負責,我掌握財政大權:「這箇中滋味,豈是旁人能知道的呀?」在候選區,夏冬春就出了名,出名的原因就是刁難安陵容。由於安陵容不小心把水潑到了她身上,又一聽安陵容父親是個八品縣丞,一下子就趾高氣揚起來,要安陵容下跪道歉。
  • 甄嬛傳:為什麼華妃賜夏冬春一丈紅,卻動不了娘家勢力更弱的甄嬛
    那為什麼華妃可以直接賜夏冬春一丈紅沒有絲毫顧忌,卻動不了娘家勢力更弱的甄嬛呢?要知道,在清朝那個年代,對於後宮女子來說,恩寵和娘家勢力同樣重要。從年世蘭就可以看出來,很多次皇上都不想去年世蘭那裡,卻因為她哥哥的軍功對她一再寬容。這裡我們可以從夏冬春和甄嬛兩個方向來分析。
  • 《甄嬛傳》家境容貌俱佳的夏冬春,為什麼會這麼容易被華妃處死?
    夏冬春,作為新入宮的小主,之前她有多風光,在被華妃打了個半死,又被給了一丈紅後,她就有多悽慘。因夏冬春對教引姑姑的輕視和怠慢,導致她壓根不知道現在後宮之中,華妃與皇后分庭禮抗,甚至在某一方面囂張跋扈的華妃比起皇后風頭更甚。
  • 甄嬛傳:華妃給夏冬春一丈紅其實也是幫了她,並不心狠手辣
    但是有些事情真的是天不遂人願,夏冬春偏偏又和安陵容分到了一個宮裡面不知道是皇后故意的還是命中注定的進宮之後又是冷一句熱一句的,生怕別人不知道有她這個人的存在,夏冬春肆無忌憚的宣揚自己的賞賜,還說華妃的沒有皇后的好,這句話被華妃的人聽到了她也就差不多遇到了死對頭了,當然安陵容更是在心裡埋怨了!
  • 甄嬛傳原著:「一丈紅」原罪,淺論夏冬春教養和文化之缺失
    帶著思想讀書,寫有溫度的文字,想了解更多精彩,點個關注吧。善心和禮貌對於一個人的作用,就如同錢財和糧食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一樣。為什麼這頓「一丈紅」會落到夏冬春身上?簡而論之,就四個字——缺少教養。《甄嬛傳》開篇,秀女夏冬春就很醒目,不僅美,而且張揚,無所忌憚。在別人都斂聲屏氣、戰戰兢兢等待選秀的時候,她不僅高聲大氣地說話,還茶兒、水兒的擺譜。
  • 甄嬛傳:活不過三集的夏冬春,都是因為張狂和口無遮攔惹的禍事
    就讓頌芝告訴夏冬春的教習姑姑不用多上心,等著夏冬春自個出醜吧。在進宮選秀的時候,安陵容不小心打翻杯子,剛好夏冬春經過,就發起脾氣,安陵容當時是個膽小怕事的女子,面對夏冬春的咄咄逼人,嚇到六神無主,甄嬛就站出來給她說話。為什麼夏冬春只欺負安陵容,但不敢欺負甄嬛呢?看氣場就知道。
  • 甄嬛傳:注意看這個,選秀時最低調的秀女,宜修和華妃爭著想巴結
    導語:甄嬛傳:注意看這個,選秀時最低調的秀女,宜修和華妃這個角色被蔣欣演出了應有的氣勢,儘管這個角色的定位不太合觀眾的胃口,可這出色的扮演讓觀眾們對華妃都非常喜愛,她只是嫉妒成狂才會做出錯事,加上最後結局不好,更讓觀眾感到可惜。
  • 華妃為何把夏冬春放在延禧宮?目的很明確,就算在別宮她也活不久
    「一丈紅」這三個字是出自於電視劇《甄嬛傳》中的,那麼何為「一丈紅」?就是取兩寸的木板打人腰以下部位,打到人筋盡斷血肉模糊為止,遠遠望去鮮紅一片故為「一丈紅」。在新一批的秀女之中,有兩個女人華妃還沒有見過卻已經傳到她的耳朵裡,一位是甄嬛另一位就是夏冬春。因為甄嬛長得神似純元皇后,所以皇帝非常喜歡她,這件事情也傳到了華妃耳朵裡。華妃一聽就不高興了,本來皇后是要把甄嬛安排在離皇帝近一些的地方,而華妃卻不願意,所以甄嬛最後被調到了碎玉軒。
  • 《甄嬛傳》中夏冬春為何早早下線?因為她犯了這幾大錯
    最近為了看《甄嬛傳》特地開了個優酷會員,上一次看這部劇還是上初中,沒想到時隔七八年,這部劇依然能讓人為之震撼,不愧是經典中的經典。得罪華妃這也是她早早下線最主要的原因。華妃和皇后一直是死對頭,華妃本身深得皇上恩寵,而她的哥哥年羹堯更是軍功累累,連皇后都要讓著她三分。可是夏冬春卻偏偏剛進宮就站隊皇后,當皇后派來剪秋姑姑給她送賞賜時,她便大聲嚷嚷華妃賞賜的東西再好,也不如皇后娘娘賞賜的,而這些話正好被華妃身邊的太監聽到。
  • 夏冬春被華妃賞了一丈紅,卻不知即便沒有一丈紅,她也活不長?
    夏冬春被華妃賞了一丈紅,卻不知即便沒有一丈紅,她也活不長,得罪大人物了,所以說華妃就更不能輕視,但是覺得即便是沒有一丈紅夏冬春也活不了多久呢!當時華妃也說了,讓她們這樣一宮之內內鬥看他們能豪橫到什麼時候
  • 從金枝欲孽到甄嬛傳,夏冬春是歹命的玉瑩,玉瑩是幸運的夏冬春
    重看甄嬛傳,又多了些不同的觀感。 夏冬春是個蠢人嗎。也未必吧,甄嬛傳後期的一系列低位嬪妾們,又比她更蠢的,都活得好好的。 她是包衣佐領家的女兒,生得明豔大氣,無疑是極美的。 夏冬春看到甄嬛,應對時也同她初見安陵容一樣,先看服飾。甄嬛服飾也很素雅,但是細節處卻不似安陵容的粗疏。夏冬春不好判斷,於是又問甄嬛家世。
  • 《甄嬛傳》:到底是誰害了夏冬春?
    這個梗來自夏冬春。在《甄嬛傳》第三集裡,華妃雲淡風輕賞了一丈紅,夏冬春的後宮生涯,便立刻宣告結束。夏冬春是個犧牲品。可她又不完全無辜,能成為「性格決定命運」的典型例子。細細深究,我又覺得「作死」二字不完全準確。在夏冬春的悲劇中,確實有人在推波助瀾,有心或無意,內因與外因。當所有因素匯聚,命運的齒輪開始咬合運轉,人物性格中的某一部分被放大。在特定環境中,難免會不知不覺地淪為一個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