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佳人》物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首經久不衰的愛情絕唱

2020-04-20 博史

文|博史

《亂世佳人》物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首經久不衰的愛情絕唱

亂世佳人劇照

《gone with the wind》這部由瑪格麗特米切爾所著,在1936年出版的小說,這部經典在1940年被改編為電影,是美國百大經典名片之一,斬獲了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諸多獎項,名噪一時,在前些年的時候從外國引入進來的時候,第一次觀看就使我印象深刻,而後就看了原著小說,而後又看幾遍影片,更加讓我喜愛這麼經典影片了。

這部影片中的女主郝思嘉原本是一個無憂無慮的莊園小姐,可是戰爭的爆發和家族的沒落讓她不得不承擔起生活上的重擔,戰前因為意氣用事而與第一任丈夫結婚,丈夫在軍隊裡因麻風病而去世,而後處理著家中的變故並照顧著媚蘭生孩子而遇到妹妹的弗蘭克而後因為塔拉的租金問題而搶先與弗蘭克結婚,而後與戰前結識並且曾給予她很多幫助的白瑞德結婚了並且孕育有一女兒,但是她仍舊喜歡著艾希禮讓白瑞德一次又一次的傷心,最後在女兒摔死後,媚蘭也因生孩子而死後,她認清了自己真正的所愛一直都是白瑞德,而白瑞德卻失望之極的離開了她,而她仍舊不放棄著說著「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亂世佳人》物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首經久不衰的愛情絕唱

片中的人物形象也是特點鮮明,各有不同,最鮮明的就是有著一雙充滿著活力的綠色眼睛但又精明狡猾,樂觀向上,堅韌勇敢的斯嘉麗,

剛開始你會覺得她非常有心機,經常用美貌明目張胆地引誘著別人的男友。

而後會感覺到她的樂觀與活潑,第一任老公戰死的她在為戰爭籌款聚會上,穿著黑紗和捐款者白瑞德跳著舞。

然而她根本不喜歡穿黑紗,覺得襯託不出她的婀娜身姿,而且她也壓根不在乎戰爭,她只是想跳舞了。有死者逝去就要長時間的如此難受,好好享受生活才是。

在後來你就會感覺到她的堅韌勇敢,為了保護生產後的媚蘭和自己,幹掉了準備傷害她們的北方白人士兵,在塔拉因為租款問題而要被收走時,她不惜向白瑞德賣弄風情,知道白瑞德沒辦法相助後,就從弗蘭克那裡竭盡手段弄到了租金解決了燃眉之急,為了生存,辛勤打理著商店和鋸木廠。

在她的第二任丈夫被害後,她一點也不傷心又立馬轉身嫁給了向她求愛的白瑞德,在白瑞德的質問真實原因時,她答到「我可不想再過貧窮的日子」看到了她是多麼的真實

在知曉自己愛的人是白瑞德後,希望被她傷透了心的白瑞德能接受自己的愛,卻被拒絕,而且白瑞德傷心地離開後,她難過不已,卻又暗暗發誓著,一定要去追回白瑞德,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又感受到了她即使無助難過的時候的堅韌勇敢

《亂世佳人》物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首經久不衰的愛情絕唱

再來看看白瑞德吧!他有些可憐,對於郝思嘉是一見傾心,但是他又知道她愛的是艾希禮,而且知曉她最擅長的就是玩弄著男人對她的愛慕之情,所以故意的表現出不怎麼愛她的樣子。與郝思嘉結婚後,他帶著郝思嘉各種買買買,到處消費娛樂,極盡寵溺,想要消除她深藏心中的恐懼,得到她的信任與愛,卻又發現郝思嘉心中仍舊愛戀著艾希禮,於是傷心地離開,影片中的他也是一個精明狡詐,能力非凡,洞察人心的資本家,外表冷酷無情,心中滿是柔情,他一直用自己無聲的愛想來感動郝思嘉這個「壞孩子」,卻被她傷透了心,讓人覺得可憐這個好男人。

《亂世佳人》物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首經久不衰的愛情絕唱

而那個曾經郝思嘉所討厭的媚蘭呢?

影片中她可是一個十足的,真正的完美的好人

因為太過善良寬容心靈美,顯得讓人感覺有些不真實,像是上帝塑造出來的完美人物。

她是十裡八鄉裡最受歡迎的人,

每家都奉為好朋友乃至楷模的人,

她愛老公愛孩子是一個賢妻良母,

對別人傾囊相授,

對強者不屈不饒,

對弱者勇敢守護。

對於在她生產的時候一直在身邊幫助她的郝思嘉一直信任著,並且認為郝思嘉是她最好的朋友,不容許身邊任何人質疑。

在郝思嘉被排擠時,一直挺身而出,堅持「接受我,就要接受我的朋友。」的態度。

然而,郝思嘉對卻此卻不屑。

最後,她為了再多生個女孩而死了。

這時,郝思嘉才意識到自己錯了,她才是唯一的最好的真心對待自己的朋友。

而文中的另一人物—媚蘭的老公艾希禮也因此沮喪,頹廢,難過不堪,意識到一直像一根燃燒的蠟燭一樣照亮和保護著自己和自己的理想世界的妻子不在了,他的世界崩塌掉了,便向郝思嘉吐露心中的一切,而聆聽這一切的郝思嘉突然明白了自己也許並不愛他,十分的恐慌無措,便逃了回去。

其它人物形象雖然著墨不多,但卻也十分鮮明立體,十分了解郝思嘉黑人奶媽就是如此,在斯嘉麗母親回家時的那段場景的描寫使得一個勤勞能幹的奶媽形象躍然紙上。

從塔拉去亞特蘭大時與郝思嘉的對話以及一眼看破郝思嘉要強奪妹妹的男朋友知曉原因後給予郝思嘉的幫助…等等都使得這個了解郝思嘉的奶媽血肉豐滿了起來。影片中各式各樣活靈活現的人物讓人不禁感觸頗深。

影片中的環境景象也是極大的還原了書中的描寫,而提到這書中的景物描寫,也讓人十分感到有趣,書中對於景物的描寫,扣住了特點,讓人印象深刻,影片中的場景也是讓不由自主的就感受到了情感和氛圍。(有條件的話希望你們能去看一下原書感受一下)

《亂世佳人》物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首經久不衰的愛情絕唱

前面講述了影片中的一些主要的人物形象及其特點,現在在這裡來說它的一下脈絡吧!

該影片描繪了在美國南北戰爭前後的的這段動蕩的歷史時期裡,擁有著愛爾蘭人血統並且從小一直接受美國南方傳統文化薰陶的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生活歷程為主線,郝思嘉的情感心路歷程為暗線,描繪了南方種植園塔拉和城市亞特蘭大以及其中的人物和生活風貌,藉此映射出了當時美國南方區域的人物風貌和社會情景,為人們展現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美國南方人物生活畫捲圖景。人物真實倒也真實,卻也有些讓人覺得有些虛幻,郝思嘉的極致「壞」,媚蘭極致聖母般的善良,白瑞德對郝思嘉持久而又瘋狂的愛戀…等等,但卻又恰到好處,讓人有上癮般感覺,回味無窮。該部影片不僅如此而且郝思嘉在影片中的身份和形象我覺得不僅僅只是片中所表達的那般,還有著更深刻的含義與思考。

例如影片中多次談到郝思嘉的「淑女」這個身份,那這個身份有什麼含義呢?

其實這個身份是美國改革前舊國文化的一個象徵符號,代表著美國舊時的社會主要階層及其文化體系。在南北戰爭這個背景下,這個體系支配下的社會準則、道德觀、價值觀等社會意識形態隨著戰爭的爆發而崩塌,但它們對人們價值觀所起的作用仍然是主要的,母親愛倫對郝思嘉的教導地塑造了她淑女的行為外表,而又著愛爾蘭人血統的郝思嘉卻繼承了父親愛爾蘭人的熱愛土地,堅韌不拔的性格特點,這一點表明了斯嘉麗本人並不是那個時代所定義的「淑女」,所以她也不屬於那個所謂的上流階層,所以郝思嘉與那些上流階層必然存在著矛盾,在生活中也必然會產生摩擦,而這個就是推動郝思嘉生活經歷發展的動力,後來的故事自然而然發生了。

而且在當美國的這個時期,女性需靠取悅並且依賴於丈夫才能得以生存。這就解釋了為什麼郝思嘉需要多次結婚來改變自己的狀況的這個情節了。

《亂世佳人》物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首經久不衰的愛情絕唱

影片中其他男人都無法抵擋斯嘉麗的魅力,為什麼衛希禮卻不願意娶她?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很久,那我就在這裡就表達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

影片開頭中提到塔拉鄰近的莊園主們,而他們的身份都是鄉紳,而衛希禮一家卻是唯一的貴族。衛希禮一家不喜歡打架滋事卻喜愛文學詩歌,與周圍的鄉紳截然不同這表明,在心理層面,衛希禮一家擁有與其他人不同的階級歸屬感――這種階級歸屬感屬於真正的南方上流貴族階層所擁有,因此衛希禮不會接受斯嘉麗是必然的。即使因為戰爭這種歸屬感被破壞掉了,但是這個對於從小接受這個教育艾希禮的心理和性格上的影響還是不可磨滅,所以他不會和與他不同階級的郝思嘉結婚是必然的。

郝思嘉的生存以及塔拉的生存?

首先,在斯嘉麗生存的好壞,困難與否,都是和她身上「愛爾蘭民族血統」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也與她生活中所面臨的現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面對南方舊時體系對於郝思嘉的束縛,郝思嘉不得不變成淑女來順應這個舊體系。而當舊體系因戰爭而被瓦解時,她雖然對此是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依舊我行我素,忍受著周圍人對她的排擠。雖然媚蘭所代表的舊南方淑女理解她的所作所為,但是周圍的人都以她為恥,舊體系雖然垮了,但是她的生存危機並未因此而消失,她還需努力的生存著。不僅郝思嘉,或者這也是大多數人的末路!

塔拉的存在是郝思嘉生存問題的精神依靠源泉,影片中也談到郝思嘉回家後對她精神上的援助。郝思嘉與新、舊兩個南方之間交映提現的複雜體,而塔拉印證著斯嘉麗的愛爾蘭人後裔與南方人的雙重身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

羅蘭巴爾特在他著作《寫作的零度》中,談到小說文學的寫作,說小說文學寫作「是存在於創造性與社會之間的那種關係;寫作是被其社會性目標所轉變了的文學語言,它是束縛於人的意圖中的形式,從而也是與歷史的重大危機聯繫在一起的形式」。我覺得很好的解釋了這個矛盾的問題。

以上就是本人對於該影片的一些看法,如有不足還望海涵。

參考文獻:

羅蘭巴爾特—《寫作的零度》

瑪格麗特米切爾—《飄》(《gone with the wind》)

相關焦點

  • 《亂世佳人》物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首經久不衰的愛情絕唱!
    文|博史 亂世佳人劇照《gone with the戰前因為意氣用事而與第一任丈夫結婚,丈夫在軍隊裡因麻風病而去世,而後處理著家中的變故並照顧著媚蘭生孩子而遇到妹妹的弗蘭克而後因為塔拉的租金問題而搶先與弗蘭克結婚,而後與戰前結識並且曾給予她很多幫助的白瑞德結婚了並且孕育有一女兒,但是她仍舊喜歡著艾希禮讓白瑞德一次又一次的傷心,最後在女兒摔死後,媚蘭也因生孩子而死後,她認清了自己真正的所愛一直都是白瑞德,而白瑞德卻失望之極的離開了她,而她仍舊不放棄著說著「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 電影《亂世佳人》經典永流傳
    1,美麗的夏日清晨,筠言向您推薦的是由美國作家馬格麗特.米切爾一生唯一的著作《飄》所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飄》是僅次於聖經的暢銷書。1937年,瑪格麗特米切爾憑藉《飄》獲得普利茲小說獎。《飄》的人物性格塑造打破傳統的、單一的塑造方法,人物性格多元組合成為這部小說的一個重大亮點,這種性格組合的描述方法也對後世小說藝術創作產生很大影響。
  • 撐不住的時候,就讀一下《飄》,默念那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經典名著《飄》是我讀的第一本外國名著,後來被拍成電視劇《亂世佳人》,讀原著的時候可能只記住了女主角頑強的生命力,但電視劇卻讓人永遠記住了她的座右銘「Tomorrow is another day」第一次碰這本書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是借同學的書,因為她也是拿別人的,所以我是拿著手電筒在被窩裡看完的(到點父母就讓關燈睡覺的)。讀完之後因為喜歡女主角,還跟同學吵了一架。
  • 《亂世佳人》:斯嘉麗,這個世上沒有非你不可的愛情
    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亂世佳人》以及斯嘉麗。當年,《亂世佳人》的斯嘉麗簡直驚為天人。而她坎坷的愛情故事,也讓我無比動容。明明就是拿著一副好牌,怎麼就把她打得稀巴爛呢。我喜歡斯嘉麗這樣的個性,但不想活成她這個樣子。在初戀與真愛之間,她那麼難以選擇嗎?最後,初戀並沒有愛上她;真愛,卻因為哀莫大於心死的離開。
  • 《亂世佳人》電影解說文案(字數:4955)
    《亂世佳人》是根據瑪格麗特•米切爾小說《飄》改編的愛情電影,影片於1940年1月17日在美國上映。《亂世佳人》的票房,通過調整通貨膨脹等因素後,以34.4億美元的總票房位居榜首,被收入金氏世界紀錄,成為世界上票房收入最多的電影。
  • 《亂世佳人》:經典的愛情故事,實際講述的卻不只是愛情
    前段時間《亂世佳人》在美國下架了,原因無它,說是書有歌頌種族主義之嫌,最近聽說又上架了,上架的原因卻不得而知了。其實撕裂地看任何一本書都是有問題的,一千人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喜歡愛情故事的,自然認為《亂世佳人》描寫的是經典的愛情故事;喜歡歷史的可以把它當作美國南北戰爭的側記來讀,總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端看個人喜好罷了。
  • 《亂世佳人》,一部失敗者的哀歌
    一部小說《飄》,和一部電影《亂世佳人》,令到歷史的失敗者,煥發新生。以至於諸多有關於19世紀美國南方社會的資料,都會提到《亂世佳人》。《亂世佳人》則是反套路而為之,不僅將壞壞的瑞德一步步推向被萬人追求的斯嘉麗,而且還把斯嘉麗逼向人性的黑暗面,使得一場不同尋常的愛情更加撲朔迷離。
  • 美國黑人迫使《亂世佳人》下架:電影史上你不知道的種族歧視風波
    今天,《為奴十二年》的黑人編輯約翰·萊德利在《洛杉磯時報》上呼籲將電影《亂世佳人》從HBO下架,因為「這部電影要麼就在忽視奴隸制度的恐怖性,要麼就是在塑造有色人種最痛苦的刻板印象」。通過描寫他們的習俗禮儀、言行舉止、精神觀念、政治態度,愛情糾紛,作者成功再現了林肯領導的美國南北戰爭。這本書改編的電影《亂世佳人》一舉奪得八項奧斯卡小金人,共提名13個獎項,同時創下了史上最高票房紀錄。這部電影的文化影響力同樣經久不衰,近4個小時的片長,多年來每次重映都一刀不剪。
  • 黃金歲月:《亂世佳人》
    同樣,華納兄弟的老闆傑克.華納也對導演雷若(《魂斷藍橋》的導演)說過南北戰爭題材的電影不會有票房,因此,這些大公司相繼放棄了改編《亂世佳人》的計劃。這就給剛剛起步的塞爾茲尼克電影公司以有利的機會,1936年7月塞爾茲尼克取得了小說的改編權,當時他就構想要拍攝那個規模宏大的火燒亞特蘭大的場景,他圈下40英畝土地用於構建《亂世佳人》的外景,為了最重要的那一場「大火」,塞爾茲尼克還把《金剛》和《安拉的花園》裡的道路都搬了過來,準備付之一炬。
  • 《亂世佳人》中的斯嘉麗與祥林嫂到底有什麼關係?
    《亂世佳人》劇照一直以來,斯嘉麗都是西方社會女性崇尚的典範,因為她代表著頑強《亂世佳人》劇照而祥林嫂則是中國文豪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祝福》中的角色電影《亂世佳人》劇照3)兩人身上都有著反抗精神斯嘉麗就不用說了
  • 經典《亂世佳人》:解析為什麼男人更偏愛「斯嘉麗」這樣的女人?
    文:美楠前言:電影《亂世佳人《亂世佳人》中,斯嘉麗毫無疑問是紅玫瑰。如此,就不得不提梅蘭妮這朵白玫瑰。梅蘭妮在電影中,簡直就是「聖母」一般的存在。她善良寬容、大方得體,是莊園每家每戶都喜歡的女子。於家庭,是好賢妻良母;於外人,是端莊名媛;於困苦人,是天使。
  • 《飄》| 人物 | 亂世佳人與才子
    《亂世佳人》劇照,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然而斯佳麗仍然是有魅力的,光芒四射的她既不回首過去,也不展望將來,想的永遠都是如何解決眼前的問題,如果過好今天和明天。她不拘泥於他人的目光,親自管理木材廠,跟一群男人談生意。她永遠都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永遠都充滿勇氣的面對生活。
  • 《亂世佳人》作者為何要把瑞德這樣的渣男,寫成富有魅力的情種?
    因此,從《亂世佳人》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主體構思來看,她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經歷,完成了小說的最初構思。 這個逝去的男友的可望不可及的愛情地位,也完全等價於小說裡的阿希禮在斯嘉麗心中神一樣的存在,但這樣的形象終歸是鏡中月,水中花,斯嘉麗終於有一天在成熟之後,拋棄了這種不切實際的追求,也正象徵著《亂世佳人》作者心中對心中恪守的浪漫戀情的衷情與懷戀。
  • 《亂世佳人》該不該下架?這個問題沒那麼簡單
    喬治·弗洛伊德引發的抗議浪潮席捲美國的時候,美國媒體平臺HBO Max做出了一個極具爭議的決定——暫時下架著名電影《亂世佳人》。收穫了10項奧斯卡獎的《亂世佳人》改編自瑪格麗特·米切爾的小說《飄》,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南方種植園主女兒斯嘉麗和商人白瑞德的愛情故事。
  • 《飄》郝思嘉:即使「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和白瑞德也不會複合
    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過去看到這句經典結尾,我會認為,它代表著無限的希望,一種郝思嘉終會和白瑞德複合的希望。但隨著年紀漸長,才慢慢意識到,有些感情,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它再也不會重來。即使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人,也不會再是那個舊人了。我認為白瑞德走後,和郝思嘉再也不會複合,原因有三。
  • 《亂世佳人》與高中自習室的一個夜晚
    就是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亂世佳人》,全一冊。我借來翻了幾頁,立刻被迷住了。 Gone with the wind,我喜歡書名譯作《亂世佳人》, 譯作《飄》感覺過於溫吞,不符合原著那種命運激蕩的感覺。 翻譯做《隨風而逝》也比較合適,但可能不夠醒目。那就翻譯為《亂世佳人》更好,更能突出斯佳麗的形象。
  • 《亂世佳人》男主角白瑞德和衛希禮原型是誰?探究下作者愛情經歷
    《亂世佳人》為什麼那麼吸引我們,也許是因為裡面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就生活在我們身邊。郝思嘉如此任性,她愛上了一個不該愛的人。3 白瑞德身上有米切爾第二任丈夫的影子,他是忠誠的愛人和陪伴者事實上,讓我們悵然若失的飄的結局,斯嘉麗一個人滿含熱淚期待明天的來臨
  • 七夕愛情故事之《亂世佳人》聲名狼藉的商人邀請寡婦跳舞!
    小說簡介:《亂世佳人》這部小說,從故事的角度看,曲折動人的愛情故事,恢弘真實的戰爭場面,生動鮮明的人物刻畫,蜿蜒曲折的人物命運,還有最後開放性的結局設置,都是這個故事讓人手不釋卷的原因。因此,不管作者的歷史觀念是否正確,身世背景有多麼複雜,也不管小說是否有美化奴隸制度和扭曲內戰性質的嫌疑,《亂世佳人》在普通讀者心中的魅力始終分毫不減。
  • 《亂世佳人》斯佳麗:缺點多多卻有著無窮的人格魅力的女人
    《亂世佳人》又名《飄》,是我在初中讀過的一本外國名著,那時候我很喜歡女主角斯佳麗,同學說我三觀不正。直到最近看推送,看到很多夥伴們也很喜歡她,我才有勇氣寫一下在我心中,有很強人格魅力的那個女人。 的確,斯佳麗她傲慢,固執,虛榮,任性,自私又愛撒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 性情中人的精彩與悲哀—《亂世佳人》評論(1)
    《亂世佳人錯位的愛情在不斷的衝突、糾結中,以悲劇收場。 女主斯嘉麗一直為心中的理想伴侶阿希禮而掙扎,阿希禮也喜歡斯嘉麗漂亮性感的外表,但他的理性告訴他,娶妻還得是梅蘭妮那樣溫婉、善良的女人。從性情中人那裡,易於獲得刻骨銘心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