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於花卷的故事

2020-07-14 小金藥師說藥事

中原村的人都愛吃饅頭,已經吃了幾百年饅頭了。作為城裡最大的幾個饅頭鋪,張三饅頭鋪和李四饅頭鋪都想幹得更大,於是,他們開始琢磨新式的饅頭。

有一天,張三在做饅頭時,發現可以將饅頭頂部切幾刀,讓麵團上面變成一片一片的,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就像是一朵花一樣。為了讓這個花饅頭顯得好看,他在切法和刀功上下了不少功夫。不過,他一直覺得還不太滿意,所以並沒有急著大批量上市,只是小試了幾批,讓親戚朋友和饅頭協會的人嘗了嘗。

一個關於花卷的故事

新式花饅頭


饅頭協會的老會長看到張三的創新精神,覺得非常好,於是就把中原村做饅頭的大夥張羅到一起,請張三給大家講講。於是,在中原村饅頭年會上,張三給大家講了講自己創新花饅頭的故事,並拿來一些給大家試吃,臺底下的李四聽的認認真真,吃的津津有味。其實李四也是一直在琢磨創新饅頭,只不過他總想把饅頭和大餅結合起來,但沒有成型。聽了張三的介紹,他覺得自己也可以試試。

於是,李四回到饅頭店後,按照自己之前做饅頭大餅結合體的思路,把麵餅攤開,接著捲起來,然後一刀一刀切開,最後用手兩邊拿著一擰、一翻。咦?這不是很像花饅頭嗎?嗯,不對,比花饅頭還好看些,挺好挺好。因為李四的這種花饅頭做法,比較快,不用拿著刀在饅頭頂部切,容易大批量生產。於是,在短暫的試蒸之後,李四就開始了大批量的生產,並且在自己的饅頭店開始銷售這種花饅頭。為了一炮打響,李四貼出了「獨一無二的新式花饅頭」的宣傳語,大夥覺得新鮮,也來爭相購買,並給這種饅頭起了一個新名字:花卷。

一個關於花卷的故事

花卷


不過,對於這件事,張三有些不高興了。他找到饅頭協會的老會長說,這花饅頭是我先發明的啊,怎麼李四可以說他做的是「獨一無二的花饅頭」呢?這是抄襲,這是饅頭行業的學術不端!聽到這個說法,李四也不高興了,你是用刀切的,我是用手擰的,工藝不一樣好嗎?就準你創新饅頭,我就不能創新是嗎?張三一聽也來了火,你創新的?在饅頭年會之前,你知道要做成這種花卷的樣子嗎?你還不是聽了我說的才去做的。你之前就想做花卷,那你有照片給我看看嗎?


一個關於花卷的故事

爭執不下


正在爭吵之時,饅頭協會的老會長說話了:「好了,大家都不要吵了。有什麼大不了的呢?你們能不能都別這麼自私?」

他對張三說:「饅頭做好了,饅頭創新成功了,花卷問世了,老百姓受益,我們饅頭協會也受益。花卷的點子很好,是你想出來的,但你有你的局限性,別人有別人的視角,大家互補一下,不是很好嗎?這對於老百姓,對於行業,都是好事。」

接著,他又對李四說:「你也是的,既然花卷的點子是張三的,那你就大大放放的承認,更不要非說自己是獨一無二。做不了第一,做第二個又能如何?眼光放遠一點,不要總想著自己,要想著這個行業,想著老百姓」。

聽了老會長的這番話,兩個人頓時覺得開朗很多。從那以後,張三的花卷店也開業了,李四在逢人問起自己怎麼想出這個點子時,也不再說自己獨一無二了,只是說大家一起想出來的。中原村的花卷越來越有名,在饅頭協會的年終總結上,有這麼一句話:「今年,在張三和李四的不懈努力下,中原村饅頭協會開發出了花卷,這個新的麵食形式,收到了老百姓的喜愛。」



故事講完了,相信大家都看懂了。科研創新的最終目標,是為了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為了老百姓的生命健康,這就需要分享成果,讓大家認可和學習,這是科研創新的公義。科研創新可以給研究人員帶來名譽和利益,這就需要製造成果的獨佔性,將其最大化,這是科研創新的私心。很遺憾,這兩者是不一致的,在某些時候必須要有取捨。每個人可以有自己的取捨,但為了自己的私心,放棄科研創新的公義,這絕不是值得尊敬的科研大家,也缺少成為科研大家的胸懷和責任,只能曇花一現罷了。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小金藥師說藥事】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相關焦點

  • 花卷饃(民間故事)
    進山的前一天,爺爺就把大伯在山上的生活起居準備妥了:一捆被褥、半袋苞穀子、十多個大紅薯、一瓶醃韭花,另外還有一鍋花卷饃。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鄉下不但缺吃,還缺燒。種罷麥,大伯便和村裡的幾個男人結伴去三十裡外的霸王山拾柴火。
  • 這是一個關於木桶的故事
    你快樂著自己的快樂,我快樂著你的快樂兩個人同時往一個木桶裡蓄水…………這是一個關於木(我)桶(們)的故事
  • 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
    關於青春的記憶,或許是那年暑假寫不完的作業;或許是同桌畫的三八線;或許是和朋友趴欄杆上望眼欲穿的身影最近我聽到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1】「親愛的,當初你是怎麼注意到我?」「因為他們說你喜歡我!」「不是吧!」 八年後,我才終於明白當初那個坐我前面的男孩子是因為這麼個美麗的誤會認識我、喜歡我。
  • 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
    今天講一個關於承諾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叫張志遠。張志遠是個「知青」。知青這個名稱,當下很多人都已經陌生。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的革命。這場革命的核心,就是把城裡的知識青年送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於是誕生了一個特指的名稱「知青」。1954年,張志遠生在重慶。當時城市戶口非常吃香,城裡人,意味著你的人生已經贏在起跑線上。
  • 魔法朋克:這是一個關於犧牲和信任,關於黑暗和光明的故事
    有的書,歷經歲月的侵蝕,依然不會磨滅它的光芒;有的故事,無論有多少爭議,依然會流傳於世間;有的人,歷經風吹雨打,不過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這是一個沒有神靈的時代,因為人人可褻瀆眾神。魔法與機械交融的舞蹈,朋克時代荒誕的黑暗。
  • 一個邢臺關於奶茶的愛情故事……
    521=我愛你我們來看一個邢臺 關於奶茶的愛情故事他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卻唯獨對一個來自南方的女孩印象深刻。「你好,一杯半糖的珍珠奶茶加布丁」或是「你好,一杯無糖凍頂烏龍多加冰塊」,女孩幾乎每周都出現在店裡,但每次點的飲品都不一樣,似乎每一杯都代表著她那時的心情。男孩就這樣見證著她的喜怒哀樂。
  • 《追風箏的人》:一個關於罪與寬恕、恐懼與救贖的故事
    選擇這部電影的理由是因為這是一個關於罪與寬恕、恐懼與救贖的故事。它鼓勵觀眾們反思、悔悟,並在災難中尋找希望。也是對原著小說還原度最高的一部電影之一。介紹哈勒德·胡賽尼1965年出生在阿富汗喀布爾。在美國生活了27年之後,作者於2003年回到阿富汗,並震驚地發現那裡的恐怖現狀,即使他已經寫了一個非常現實和詳細的虛構故事。他表示,由於運氣和物質上的特權,他和他的家人從蘇聯和塔利班手中被救了出來,這很像他故事中的核心人物——「阿米爾」。
  • 一個關於兩千塊錢的真實故事
    一個關於兩千塊錢的真實故事2020年6月27日張傳倫說是故事,其實發生在一個多月前。東北大妞小二姐一家人集資在華北某市一個有幾千戶居民的小區裡開了個挺有規模的超市,經營食品,除了水產海鮮不賣,其它的差不多全賣。
  • 一個關於感受「家」的故事:抓馬寶貝《土地》作者筆記
    創作者Chris在年初故事創作接近尾聲時,面對席捲而來的疫情,他感受到在當下的社會境遇的影響下,一個嶄新的創作靈感讓他對故事的走向做了大膽的調整。當我收到這個故事,我立刻感受到了故事對我的邀請和吸引,我意識到作為這個項目的參與者,我們將從中得到的感受與思考、討論與療愈。
  • 她救下一個同病相憐的人,第二天知曉他的身份後,震驚當場
    「對面純福樓的包子花卷茶葉蛋豆漿油條豆腐腦我全都要了一份,你喜歡吃什麼?」「花卷和茶葉蛋,豆腐腦我要多加糖的,來,到客廳裡吃。對了,我記得昨晚你說你的名字是……」「在下王發財。」美人朝她露出一個迷人的笑容,「以後你叫我發財就好了。」「撲通」一聲,金多多再次被門檻絆倒。
  • 關於哈喇子的故事
    不過最搞笑的應該關於一隻雞的故事。那時候語文課本有一篇文《大森林的主人》,康斯坦丁·烏斯季諾維奇·契爾年科,據說曾經是蘇聯的前書記,課文講了作者和獵人一起在森林過夜的故事,裡面關於獵槍點燃篝火、烤雞、在森林裡過夜的情節堪比現在的貝爾野外探險,很多人看完這篇課文都是流著哈喇子懷念松雞。 「我們做晚飯吧。」他說。
  • 一個詭異的故事,一場關於人命價值的探討
    ,一個讓人喜歡聽下去的好故事。」《暗黑醫院》就是以一個「好故事」的形象開始的。噩夢籠罩在一家療養醫院中。這家療養院裡的病患很穩定,很少出現突發狀況。然而就在隔壁綜合醫院的速水醫生到這家醫院臨時頂班的那天晚上,一個戴著小丑面具的男人,帶著一名被他槍傷的女人,襲擊了這所醫院。院長、兩名護士以及速水醫生都被困在了這裡。
  • 《開端》:這是一個關於輪迴、關於救贖、關於普通人的人性的故事
    雖然這個故事分兩部分,但是看完後我覺得它應該是一個整體的。一個輪迴在公交車上,一個主角拉出來了另一個主角,試圖一次又一次地從必死的公交車上逃生、解救所有人、避免這場災禍。而另一個輪迴屬於一個快遞小哥,他每天重複著送相同的快遞,在快遞路上遇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也做了許多有意義的事情。
  • 講一個關於鬼門十三針的故事。
    今天講講半截子蔣的故事。關於這個人,大家都知道了,針灸聖手,有一手「鬼門十三針」的本事,特別厲害。不過嚴格說,半截子蔣只能算是個半吊子醫生。因為關於癔症的正規治療,是服藥加上心理治療,服藥會有效果,不過更多的還是要心理安撫,家人陪伴,給病人信心,讓他逐漸走出來。說到這裡心理治療,這個神婆、神漢的驅邪法事等,其實就是了,這也是為啥有些人中邪後,找神婆安慰幾句,做點兒法事,還真痊癒了的原因。說白了,這些神婆神漢啊,就是村子裡的心理醫生,有時候誤打誤撞吧,還真是管用。
  • 虐文:一個關於青春和復仇的故事,老阿姨餘以木重回1978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重生虐文:一個關於青春和復仇的故事, 老阿姨餘以木重回1978年第一本:《那年,如果時光能倒流》作者:忤逆天下>簡介:重生虐文:一個關於青春和復仇的故事, 老阿姨餘以木重回1978年時光,就像一陣風,吹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也吹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它決然不會停留在某處,給你懷念回憶的機會。
  • 一個關於項鍊的故事
    聽到這兒,我有些啞然失笑了,就給她講了下面的故事:剛結婚的時候,老公給我買了金項鍊和金耳環的那時候我也是天天戴著。後來有同事給我說,帶個黃金的項鍊和耳環像個暴發戶似的因為那時候又開始流行鉑金項鍊了,想買吧,那時候工資低。
  • 講一個關於洞穴的故事——
    前段時間一位朋友問了一個問題:【 柏拉圖的理念世界,老子的道,耶穌的天國,喬達摩的禪...各個先賢們在說的,仿佛都是一回事...」】 這個問題很難直接去回答,於是就隨著一時感觸索性編了個故事回饋給朋友,索性這邊也分享出來,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不在於我胡亂編了什麼,在於每個人在故事中看到了什麼...
  • 一個關於思念的小故事
    聽這個故事的時候,慶幸我沒在吃飯。如果你正在吃飯,也請你稍後再來。但如果你懂得這個故事的內涵,就無所謂了。說的是一個小孩,與母親相依為命。
  • 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 為你的影子點亮生命的光芒
    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總被被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因而能看見他人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意說出口的秘密。這種特殊本領曾讓他懊惱,不知所措,不敢輕易吐露心聲。而後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