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兒子大喜之日,家裡來了兩個穿喪服的人

2020-09-05 龍井故事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說明一個德高望重的人必然會有一個豁達的胸懷,懂得隱忍,不怕吃虧。

與人為善,凡事不和別人斤斤計較,或許也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吧。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關於隱忍的小故事:兒子大喜之日,來了兩個穿孝服的人,父親對其百般優待。

早年間,滹沱河北岸有個偏僻的小山村,叫四公村。這四公村不大,只有百十來戶人家,村民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生活條件都挺艱苦。

越是沒有文化,解決問題的辦法就越野蠻,村裡的男人們都是好勇鬥狠的主,有一點兒小事情,都要靠拳頭來解決,因此,這裡的民風比較彪悍,天天都能碰到打架的。

為了維護村裡的治安,拉架勸架的苦差事就落到了保長的頭上,四公村的保長尤其不好當。

上一任保長沒幹幾個月便向張鄉約辭了官,原因是有時候勸著勸著架,自己一生氣就加入了他們的「戰爭」,非但沒有解決問題,還把自己弄得一身傷。

可是,村裡沒有保長可不行啊,張鄉約琢磨了半天,突然一拍腦袋想到了一個再合適不過的人選。

他午飯都沒吃便急匆匆的出了門,徑直向李啟富家走去。

李啟富今年五十多歲,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好脾氣之人,他待人和善,萬事能忍,從來沒和別人紅過臉,寧願自己吃點小虧也不侵害別人的利益,因此,他和鄉親們的關係一直不錯。

張鄉約直接說明了來意,希望李啟富能當這個保長。李啟富沉思了片刻便答應了他,但是他有言在先:做不好,千萬不要怪我!

張鄉約看他答應了非常高興,心裡的一塊石頭算是落下來了,他說道:「你要是做不好,就沒人能當這個保長了!」

臨走前,張鄉約從口袋裡拿出一個大紅包,說道:「聽說你兒子虎子過兩天要結婚了?這是我的一點兒小心意!我工作忙,結婚那天就不過來了。」

張鄉約走後,虎子對李啟富說:「爹,你就不該答應他!這不是什麼好差事!」

李啟富說道:「你懂個屁!當初要不是張鄉約,哪裡有你小子!人家現在遇到困難了,就該搭一把手。」

原來,當年虎子娘生虎子的時候難產,村裡的接生婆根本接生不了。

那時候,只有張鄉約家裡有架驢車,可是驢子走得慢,是張鄉約和虎子爹兩人一起拉著車跑到了鎮上的醫院,這才保住了母子倆的命。為此,張鄉約累得都虛脫了……

幾天之後,到了虎子大喜的日子。這天晚上,來了許多鄉親,李啟富在院子裡擺了十來桌酒席,專門從鎮上請了個大廚來做飯。

等鄉親們來得差不多了,馬上要上菜的時候,突然大門口傳來虎子大聲嚷嚷的聲音:「什麼玩意兒?真晦氣!」

李啟富怕兒子鬧事,趕緊去看,只見門口站著兩個人,這兩個人穿著一身白衣服,站在那裡不肯走。

李啟富便客氣地問道:「二位先生,請問有何貴幹?」

其中一個人說道:「小弟逃荒路過此地,飢腸轆轆,想到您家討杯喜酒喝。」

此刻已經出來了不少鄉親,人們都盯著李啟富看,大家都知道他平時寬宏大量,可是這次是兒子大喜的日子,兩個披麻戴孝的人要進來喝喜酒,實在不像話。

村裡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紅白喜事絕不能打架,大家都想看看李啟富怎麼辦,他肯讓兩個穿孝衣的人進來嗎?

李啟富稍微沉思了一下,連忙說道:「來的都是客,您二位裡邊請!」

兩人徑直走進了院子,坐下後,又有個人說道:「當家的,把你屋裡的好酒拿出來吧,這麼好的菜,怎能不配點好酒呢?」

虎子氣呼呼地走上前說道:「還給你們臉了是吧?這桌子上的酒就不錯,屋裡的酒是明天結婚用的!你倆別挑三揀四的!」

另一個人說道:「早就聽說你們這的七裡香好喝,就是想嘗一嘗。」

虎子瞪著眼說:「好喝是好喝,可它貴呀!」

這時,李啟富走過來了,對著虎子說道:「去屋裡拿酒,逃荒的人一路風餐露宿,喝點好酒是應當的!」

好酒拿來後,兩人也不客氣,你一碗我一碗豪飲起來。鄉親們可看不過去了,有人罵這兩個人沒禮貌,也有人罵李啟富窩囊的,說他一點血性也沒有,被欺負成這個樣子還笑眯眯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不一會兒兩人便喝醉了,有個人顫顫巍巍地走到李啟富身旁,說道:「當家的,俺們趕了一天路了,如今酒飽飯足,想在你家借宿一晚,不知可不可以?」

李啟富說道:「好說,正好東屋閒著呢,一會兒讓我老伴兒收拾收拾,你們今晚就住這裡。」

此刻,另一個人也走過來了,他笑眯眯地對李啟富說:「大哥,俺們想住那間房。」說完,用手指了指虎子結婚用的婚房。

這一說不要緊,虎子那暴脾氣一下子上來了,他揪住這個人正要揮拳的時候被李啟富喝住了:大喜的日子不能打架!

此刻,喝多的鄉親們也憤怒了,他們將這兩個外鄉人團團圍住,認為他們欺人太甚,要教訓這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

鄉親們的脾氣李啟富是知道的,沒有一個好惹的主,現在又喝了酒,動起手來可能會釀成大禍。

他急忙攔住大家,然後對那兩個人說:「行,我答應你們,快進屋睡覺吧!」

他又轉過頭對兒子虎子說:「你今晚就在東屋睡吧。」

虎子當即氣得摔了個碗,然後走了出去。鄉親們見狀也都散了。

第二天一大早,虎子便去接媳婦了,等一幫人吹吹打打回來的時候,太陽已經老高了。

到了家,只見那婚房的門依舊緊緊關著,李啟富以為那兩個外鄉人還沒起床,就趕緊去敲門。

可是連敲了幾聲都無人應答,抱著媳婦的虎子來氣了,他一腳將那房門踹開,正要開口大罵的時候,突然愣住了。

此時,眾人也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原來,婚床上躺著的根本不是那兩個外鄉人,而是兩個小金人兒,通體發著耀眼的金光。再一看,一個小金人兒的身上刻著「百忍」兩個字,另一個刻著「成金」兩個字,連起來就是「百忍成金」啊!

後來,李啟富將這兩個小金人兒換了一大筆錢,他用這筆錢為村兒裡修了路、建了學校,路好走了,來村裡收山貨的商人也多了,鄉親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漸漸的,村裡打架鬥毆的少了,鄉親們都一心撲在勞動生產當中,互幫互助,村子裡一片祥和融洽的氛圍,李啟富這個保長一直當了許多年……

相關焦點

  • 故事:民間故事:大爺的無心之舉,卻捉住了兩個笨賊,結局讓人啼笑皆非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8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小故事後,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有所收穫。閒話不多說,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在北方的一個小鎮子裡,有一個叫做許大強的年輕人。這個許大強整日無所事事,常做一些偷雞摸狗的行當。
  • 故事:民間故事:家裡糧食用不盡,兒媳好奇挖空糧倉,卻發現了一條白蛇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而且遇到乾旱之年,王家人還常常開倉放糧,救助村中的貧困百姓。王家有個小兒子,名叫王良。他已到婚娶之年,經媒婆介紹認識了鄰村的李氏。兩人相識兩個月後,便拜堂成了親。李氏也聽聞王家有個用不盡的糧倉。
  • 故事:知府大人家的兩個兒子
    很久以前有個知府,他為官清正剛正不阿,家中也是人丁興旺,妻子給他生下了兩個兒子,可算是幸福美滿。可不好的事情還是找到了他,就在大兒子十八歲那年,突然得了一場怪病,四處求醫也不見好轉,只見兒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這可急壞了知府大人。
  • 民間故事|龜元仙功
    民間故事|龜元仙功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以前,終南山下有個杜家鎮。離鎮不遠的村裡,有個叫杜青松的小夥,他喜歡打抱不平,但也經常挨揍。前日我已採靈藥,煉出了一顆築基仙丹,公子吃了後,就可以修煉內功心法了。阿青拿出一顆金燦燦的丹藥,杜青松大喜,接過謝之不盡,然後吞服了金丹,感覺到四腳百脈像火燒一般,身上從汗孔排出了許多汙物。他跳到山湖洗了個澡,起來後神清氣爽,感覺像變了個人一般。他請求阿青傳他真正的修仙功法。阿青考慮後,傳了他一門入門的仙法,叫做龜元仙功。
  • 故事:民間故事|天鵝真君
    民間故事|天鵝真君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隱龍村有個叫於松的男子。他妻子三年前病亡後,就一人獨居。於松完全傻了眼,這可是聞所未聞之事。但轉念一想,又感到非常驚喜,這孩子,難道是上天看他沒兒子,賜給他的?顧不上其他,於松連忙將這個小人兒捧起來,用熱水幫他洗了身子,再用棉布剪成片,將他包了起來。
  • 小說:大喜之日神君讓新婚公主獨守空房,公主霸氣休夫,神君慌了
    大喜之日神君讓新婚公主獨守空房,公主霸氣休夫,神君慌了十裡桃林,花瓣如雲。凰樂宮。「阿逸,阿逸……」晨溪迷離喚著,嗓音中情深似海。她的阿逸,是南禺山與君同威的神官長北逸神君,也是她愛了三百年終得嫁的夫君。北逸薄唇微勾,眼中的厭惡顯而易見。「公主殿下,百年未見,你倒是愈發低賤了!」
  • 故事:為給父親治病,兩個兒子偷偷去斷橋下撈寶,卻遭到了意外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0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生活中卻有很多人出於不同目的置老人忠告於不顧,執意行事,結果給自己惹來禍端。
  • 故事:受娉為天子妃,大喜之日,她死在通往皇宮的喜轎上
    自先帝駕崩、新皇登基這一年來,陸家便沒有過上一天安生的日子,太后成日召祖母進宮,新皇有意無意地施壓……自父母去後,她一人扛起整個陸家,已是頗為吃力,偏偏那些人還不放過陸家。她眼中滿是譏諷,新皇無甚才幹,成日只知揮霍國庫,背後支撐的,一直是太后。想來國庫已經被他們母子揮霍得差不多了,主意便打到陸家身上來了。可也不想想她願不願?
  • 小說:大喜之日神君將她狠心推開,次日開婚房門不見她,神君慌了
    大喜之日神君將她狠心推開,次日開婚房門不見她,神君慌了十裡桃林,花瓣如雲。凰樂宮。紅紗帳內溫如火,人影重疊輕搖曳。「阿淵,阿淵……」玉清迷離喚著,嗓音中情深似海。她的阿淵,是南禺山與君同威的神官長季淵神君,也是她愛了三百年終得嫁的夫君。季淵薄唇微勾,眼中的厭惡顯而易見。
  • 小說:大喜之日妹妹進宮為後,琦鳶卻被判秋後問斬
    三裡雲錦,從皇宮一直鋪就到相國府,上面灑了碎金,璀璨生輝,兩旁的景物也掛滿了大紅的燈籠,彩帶在風中展動,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相國府的大院裡,擺滿了一箱箱聘禮,無論是碧海珍珠,還是黃金美玉,都讓人垂涎不已,這一場極盡奢華的婚禮,當真是空前絕後。
  • 民間故事:兒子來討債,害苦張老漢,道士:他本就不是你倆的孩子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3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故事雖然聽起來有些離奇,不過還是那句老話:大夥還看故事背後的寓意吧!閒話不多說,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話說在古時候,某村子裡住著一位叫張九的老漢。張九和老伴兒都沒啥文化,以務農為生。
  • 故事:兒子外出經商,父親暴亡家中,下葬時黃狗刨墳引出真相
    民間故事|狗刨墳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間,青山鎮有個有個叫陸永川的員外,他早年在外地經商,賺了很多錢。不久後,他為了安度晚年,就決定將家裡的事務安排妥當,然後分家過日子。那天,他把家族的族長等親友都請來家中,宣布了一件大事,以後家中的生意,全部都交由老大來經營,賺錢的利潤,老大佔5成,老二拿2成紅利,剩下的2成給他養老。家裡的大宅也被分成了三處,陸員外一個人,只要了正屋後的一處小院,前面的主要房屋都讓兩兒子平分了。當著族長等人的面,兩個兒子都同意了。
  • 故事:兩個財主比摳門,畫餅充飢算入門,小氣令人捧腹
    天下從來不缺摳門小氣之人,這和是否有錢無關,有些人家財萬貫,卻捨不得花一分錢,過著扣扣索索的日子。雖然勤儉持家是優良傳統,但過於小氣,只能遭人恥笑,成為笑柄。我小時候就聽過這麼一個有關小氣摳門過日子的民間故事。
  • 故事:民間故事|瓶中四狐仙
    民間故事|瓶中四狐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鹹豐年間,嶽州府東平鎮有個叫王康的秀才,在當地很有名。他出身書香之家,祖上為官的都有好幾人,到了他這一代,家中也頗富裕。王秀才品行端正,又很有學問,是許多名流眼中的好女婿。他18歲時,就有許多人上門說親,他也不急著成婚。但想找一美貌且相知之人結為夫妻,也是要靠緣分了。一天,東平鎮上來了一輛大馬車,一個身穿長袍,打扮貴氣的老翁從馬車下來,還有七八個丫環僕人。
  • 故事:大喜之日,他脫下紅袍,悔了當朝公主的婚
    ,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愛物語」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這時侍從高喊道:「大膽賀之夏,竟敢公然抗婚!」賀之夏恍若未聞,只是看了殷凝碧一眼,便向外走去。「之夏!」她突然驚覺,掀開蓋頭,猛地幾步擋在他面前,露出近乎哀求的神色,「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突然之間,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大喜之日,他脫下紅袍,悔了當朝公主的婚。他嘲諷地彎起嘴角,「二公主什麼時候這麼天真了?
  • 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商知府判母親告兒子
    明代桂陽縣人王欽生父親去世,為父服喪三年,家裡只剩一個老母親,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十多年。王欽生的母親在外有一個相好的,他知道以後就勸母親不要在和那人來往,而母親卻不聽,依然我行我素。當時王欽生父親靈柩尚未下葬,他每次去看難免心裡難受落淚。
  • 民間故事:鄭氏的故事(一)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8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定場詩:緣來緣去緣如水,情散情聚情何歸。緣已逝而情難止,生有涯而思無盡。念罷一首傷感的開場白,咱今天這則民間故事就要開講了。今兒咱這則民間小故事的主題思想同樣是宣傳正能量: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多行善事,切莫被金錢迷了雙眼,而莫做害人害己之事!
  • 民間志怪故事:第一個故事中古人的信義之舉,今人恐怕很難理解
    別處讀來的三則民間志怪故事,頗為有趣,整理出來,以饗讀者朋友。俱是無稽村言,讀者不必深究。1、菊花之約很久以前有一個書生叫範臣卿,上京趕考,不想忽染重病,躺在客棧裡動彈不得。店中主人怕他瘟疫過人(傳染),對他不聞不問。
  • 故事:母債女來還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1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原創故事,抄襲必究!就像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一樣,母親因為常打罵家僕,業障深重。結果女兒先替母還了債,後她不聽勸說自己也遭了報應。嗚呼哀哉!世人皆知此道理,又有多少人視它而不見呢?
  • 故事:神仙送男孩一雙鞋,男孩穿這鞋幫助很多人,哥哥奪去慘遭殃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多年前,柳林村有個男孩名叫牛壯,在他8歲那年,母親因病離世,後來,父親娶了繼母進門。繼母帶過來一個男孩,比牛壯大5歲,牛壯喊他哥哥。一晃過了三年,這日繼母讓牛壯提水澆菜,牛壯提著一桶水很是吃力,結果不小心在菜園裡摔倒了,糟蹋了幾棵菜秧,為此,繼母將他一頓臭罵,隨後把他趕出了門。就這麼,從此牛壯變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孩子,靠著乞討為生。這日,牛壯去一村莊乞討,在經過村頭那條河時,不小心鞋子被水衝走了,無奈,牛壯只能光著腳走路。可哪知沒走多遠,他的腳掌就被地上的石塊劃破了,淌出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