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國,稱它為中國第一IP也不為過。從漢室凋敝到三國歸晉這一段歷史長河裡,誕生了無數的名士猛將、陽策陰謀、殺伐鏖戰……以及數不清的成語典故。
直到今天,三國IP依然是海量影視作品與動漫遊戲的改編首選,乃至各種段子梗圖的本源出處。
只是,這個IP的水有點深。
小時候,我們傻傻地以為《三國演義》裡描繪的就是真實歷史。什麼桃園結義啊、三英戰呂布啊、千裡走單騎啊……一幕幕都精彩給力燃到爆。
長大了,我們才發現,原來《三國演義》就是羅貫中抱著《三國志》YY出來的一篇同人長文嘛!
最早的大型同人漫畫:明代插圖版《三國演義》
桃園結義是虛構的,史書裡只提到他們三個「恩若兄弟」;青龍偃月刀是假的,歷史上關羽和張飛一樣用的是矛;還有各種張冠李戴,溫酒斬華雄實際是孫堅斬的,草船借箭其實是孫權借的,至於單刀赴會就更狠了——史實裡明明是魯肅單刀赴關羽,演義裡徹底給調了個個兒。
是的,單刀赴會的主角其實是右邊這個死胖子
尤其是長坂坡一役,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可謂濃墨重彩地勾勒出了一個在五千曹軍銳騎裡七進七出忠肝義膽的常山趙子龍形象。
據演義裡連篇累牘的描述,趙雲抱著阿鬥一路如入無人之境,沿途斬殺曹軍名將五十多員,剿夏侯恩獲青釭劍,奪槊三條,血染戰袍,宛若戰神附體,搞得好多不明覺厲的老外至今都以為趙雲是三國史的主角。
然而,史書上對這場戰役裡趙雲的表現只有一句話:&34;沒了。
我說羅貫中老師,您這開的不是腦洞是蟲洞吧……
所以,怎樣科學地看待三國這一段歷史,避免再被演義拐帶到溝裡去,近年來成了許多學者作家探討的熱門話題。
有人開始結合現代熱點插科打諢講解三國,比如易中天的《品三國》;有人試圖從公司管理營銷的角度剖析三國,比如成君憶的《水煮三國》;有人以個人奮鬥結合家族背景來解讀三國,比如劉軒鴻的《三國六大家族列傳》——這個系列如今還在《桌遊志》連載喲。
這些品評三國的書固然都是經典,只不過喜歡考據細節的人們讀畢可能仍然會有少許疑問。
以官渡之戰為例:為什麼延津與白馬成了戰鬥初期的兩個重要隘口?袁紹為何把糧草輜重都囤積在烏巢?官渡離烏巢大概有多遠?惇於瓊你不守烏巢跑長坂坡來做甚?……可惜小時候的我們還不懂。
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很難用一兩張地圖說清的,還需要有專業詳盡的解釋。這時,我們就需要這麼一本書作為打開三國的方式了——《透過地理看歷史:三國篇》
這本書以地理為主體,逐一細數了三國那些年的那些人和那些事兒。書裡通過80幅高清三國歷史地形圖,結合作者專業獨到的地理分析,足以為所有三國迷們解決以下三大問題:
1. 這些歷史事件和戰爭到底發生在哪裡?
2.為什麼偏偏發生在這個地方而不是別的地方?
3.這其中的地理要素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是怎樣的?
比如下圖,便出自《三國演義》中膾炙人口的&34;一節。
故事我們都知道,可認真研究過這路線圖的人恐怕不多。這段歷史大家都很清楚:關羽辭別曹操,帶著兩位嫂嫂從許昌出發,打算到河北袁紹界內投回劉備。
可一看這路線圖,你就會發現有點不對勁了。從許昌到河北一馬平川,根本不存在什麼難以逾越的關口,可關羽偏偏像路痴響良牙一樣繞到西北邊的洛陽去兜了一大圈。
退一萬步來說,假使關羽去洛陽有事,那麼他到了洛陽後可以從孟津渡黃河,而完全沒必要再特地跑到滎陽去一路闖幾個關殺幾個將再渡河……
所以你看,結論其實很明顯了:羅貫中寫小說時只是想在關公的旅途上製造點麻煩,別的根本沒想那麼多。
沒想到關二爺你這濃眉大眼的也學會繞道搶野怪了
因此,&34;毫無疑問是羅貫中虛構的,只是在虛構中用了真實的地名,才讓人真假難辨。如此種種考據,書裡還有很多很多,不勝枚舉。
怎樣,是不是有點意思?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通過【新物集】App或小程序將其收書入庫。
這,才是一個考據黨打開一部三國的正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