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讓孩子學會獨立,才是讓他強大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0-09-04 最憶江南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中的房似錦的弟弟,去年熱播劇《都挺好》中的蘇明玉的弟弟蘇明誠,曾經的熱播劇《歡樂頌》中樊勝美的哥哥,都是在小時候被父母溺愛的孩子。

這三部劇中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女主的媽媽都重男輕女,在女兒小時候,對女兒特別狠心,給女兒的愛特別少,照顧得也少,甚至都不讓她們去上學。

出人意外的是,不管是《安家》的房似錦,《都挺好》中的蘇明玉,還是《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都是家中活得最好、最有出息的孩子。為何父母,特別媽媽不待見的孩子,都活出了最好模樣呢?

究其原因是,父母因重男輕女,而選擇了狠心放手,任其自主成長,這反而是不幸的萬幸,因為父母的放手讓她們有了更多的獨立成長的機會與空間。反而是媽媽最愛的男孩子們,在媽媽的萬般寵愛中,被媽媽溺愛的刀,雕刻成脆弱、依賴、沒擔當、沒主見的模樣。

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所以呢,你有什麼樣的育兒方式,就會有什麼樣的孩子,所以,如果你採用了溺愛的教養方式,勢必將孩子養成一個白眼狼,讓他缺少獨立性,長大後,不工作、打遊戲、自己養活不了自己,只能靠啃老為生。


反之,你捨得放手,讓孩子從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他就會有較好的獨立性,小時候自己寫作業,洗衣服,做飯;長大後,努力工作,照顧好自己,也有能力照顧家長,不管工作、事業還是婚姻,都經營得風聲水起,讓人羨慕。


下面我來具體分析一下,一些父母是如何一步步地將孩子養成缺少獨立性的巨嬰的。

01溺愛式養育,是導致孩子不強大的重要原因

一位英國心理學女博士說:「父母真正成功的愛,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要及早。但在孩子小時候,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孩子培養獨立性的最好時期,卻沒給他機會獨立成長,只是一味地溺愛他。


什麼是溺愛呢?而所謂溺愛,就是當孩子提出需求的時候,父母心中有擔心、生氣或是難過,但卻還去滿足孩子的需求——實質上是家長在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

孩子小時候,如果父母只是給孩子太多的保護與溺愛,勢必忽略了孩子獨立性的培養。一個總被滿足的孩子,被照顧得太好的孩子,成人時,他的身體成熟長大了,可心理上卻沒有隨之長大,而是典型的心理「巨嬰」。

日本的一個老人曾經特別溺愛兒子,結果,兒子40歲時,沒有出去找過一次工作,而是天天待在家裡玩遊戲。

最可氣的是,這個啃老的兒子,將啃老當作理所當然的事,「既然你把我生下來,那麼就應該對我負責到最後一秒。」

最可恨的是,兒子還經常對老人暴力,最後,逼得老人親手殺死了兒子。表面看大義滅親了,實際上是兩敗俱傷。

溺愛式育兒不僅毀了孩子,還毀了自己的晚年,讓自己晚無可依。可見,溺愛是多麼可怕的教養方式。

對於巨嬰,武志紅先生的《巨嬰國》這樣評介與定義的:依賴、自私、脾氣大,而當嬰兒成長為成人,心理狀態卻還處在母嬰共生 、全能自戀、偏執分裂狀態下時,就被江湖人稱&34;、&34;。

這類個體是驕縱有餘、獨立不足,自私同理心差、沒有責任心,不知如何與他人融洽相處,社交能力差強人意。這樣的人又怎麼談得上強大?

所以說,在孩子小時候,作為父母,不是要給孩子最好的幼兒園與學校,而是要及早培養他獨立生活的能力。這才是育兒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過,在打開獨立教養的育兒模式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父母們是怎樣溺愛孩子的?通常,採取溺愛愛式養育方式的父母,最易把孩子養成 白眼狼或巨嬰。而溺愛式養育又有很多特點,與側重點,比如,有的父母是過於保護孩子孩子,有的是捨得孩子吃苦等。

(1)父母過於保護孩子,導致孩子獨立性差,不強大

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認為,原生家庭的幫助就是為了讓孩子走向社會,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分不清愛與溺愛的區別,就過度包辦,過於保護孩子。

其實,愛的本質是要給孩子自由、寬容、欣賞,而溺愛的本質則是過度保護和管制。而正是這種過度保護和管制讓孩子失去了鍛鍊獨立性的機會。

曾在知乎上看過某網友的自曝:

她說她從小到大進過廚房,沒洗過衣服,甚至都沒進過廚房,因為他父母不讓做。

晚上時,自己基本沒與朋友出去玩過,因為父母規定「天黑之前必須回家」、「不能坐危險的計程車」等。

我的一位同學,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情況與她差不多,從出生到上大學前,父母將她保護得很好,她生活得也非常舒適。但上大學後,很長一段時間,她不適應學校集體生活,差一點退了學。退學前,她打了我的電話,我告訴她堅持。

還好,她堅持了下來。不過,父母對於她的過度保護,導致了她獨立性非常差,大學時她從沒洗過自己的衣服,要麼拿外面去洗,要麼攢一堆髒衣服,放假後快遞迴家讓媽媽洗。

可以說,每一個「巨嬰"背後,都有事事包辦或過度保護孩子的父母。

保護孩子確實是父母的責任,但要注意的不管是幫孩子做事或保護他們都要適度,不能過度。過度的保護則會變成一種傷害,一種控制。

孫楊是中國遊泳隊的金牌選手,可其行為舉止卻卻屢次遭人詬病,比如,在賽場上多次失態,面對對手惡語相向。特別是其暴力抗檢、被禁比賽事件的種種表現,更是鬧得沸沸揚揚。

而面對孫場行為舉止的不當之處,其母親從來沒有正確的引導,而是呵護有加,「我們孫楊是取得成績的運動員,你們不要搞臭他。」

從孫楊小時候參加遊泳訓練開始,孫媽媽的生活就開始孫楊轉,而且將孫揚照顧的是事無巨細。不過,讓人不解的是,2011年上海世錦賽,孫楊在獲得400米自由式冠軍之後身穿私籤的運動品牌出席新聞發布會,引起中國遊泳隊的不滿,當媒體見報後,她立刻動用各種關係刪掉網稿。

作為媽媽,護子心切之情可以理解,但不解的是,媒體對於孫楊如實報導都不行,顯然,她護子的尺度太大了。

是孩子都會犯錯,犯錯改錯才是一種成長,如果父母試圖把孩子的試錯改錯機會全省了,甚至是把孩子應經歷的磨難都給省略了,那他還有什麼機會自我成長?又如何有主見,能獨立思考,有獨立性。可以說父母過度保護孩子,結果只有一個,就是讓他變得軟弱、依賴性強而不能獨立。

(2)舍不得孩子吃苦,導致孩子獨立性差

《 安家》是最近在東方衛視、北京衛視熱播的都市大劇。在這部劇中,有一個賣包子為生的嚴叔。

幾十年來,嚴叔與老伴辛辛苦苦地經營著包子店,且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攢了三百多萬元錢,在上海全款給兒子買了一套房。

買房子時,嚴叔不想全款房子,可心疼兒子的老伴卻捨得不讓他吃還房貸的苦,於是,在老伴的建議下,他們全款為兒子買了房子,而且想以後住進房子中幫兒子帶孩子。

可在買房子時,兒子的女朋友卻非加要房產證上署名。沒有主見的兒子小嚴在父母表現猶豫時,一個勁地幫女朋友說服父母,最終,父母在房產證上加上了女朋友的名字。

在房產證上加女朋友名字,讓她在情感中有安全感,這尚說得過去。但說不過去的,是嚴叔與老伴拎著大包小包準備入住新房時,女朋友媽媽與女朋友卻不想讓父母進房子時,小嚴也隨聲附和,以致父母無家可歸,把包子店當作家。

攢了一輩子的錢買了房子,卻住不得,嚴叔與妻子心裡都非常委屈,可這委屈卻無處可發,怪誰呢?怪就怪自己吧!誰讓你們寧可犧牲自己一生的積蓄買房子,也捨不得讓兒子吃苦呢!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他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了。」因為為孩子犧牲一切,表面上看非常偉大,實際上也是一種無原則的愛,是在害孩子,不是愛孩子。只能讓孩子變得自私、冷漠,沒擔當。

真正的愛是有原則的,首先就是把孩子當做一個真正的人,尊重他。其次,重視他獨立性的培養,他能做的事情,儘量讓他自己做,而不是事事包辦。這樣,就給了他能飛翔的翅膀。

02培養獨立性強的孩子,父母要做好兩點

毫無疑問,每個父母都愛孩子,很多時候,父母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可父母幫孩子再多,總有一天,他要離開自己生活。所以,與其為孩子包辦一切,不如早一天培養孩子獨立性,讓他成為健全而獨立的社會個體,成為一個有能力,有擔當,有責任心,有愛心,獨立而強大的人。

要想保障獨立性培養的高效,父母要做好兩點,一個是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一個是學會與孩子正確、積極地交互。之所以做好這兩點,是因為一個人如果不遵守規則,就沒法建立與堅持好的習慣,也沒法與他人進行深入的交流;而父母學會與孩子正確、積極地交互,比如,合理地鼓勵、表揚與認可他,可給他良好的體驗,從而有利於完成自我提升

(1)為孩子建立好規則意識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能不能在社會交互中了解規則、尊重規則甚至管理規則,都直接影響一個人在社會中的生活。不過,給孩子立規矩,要另有一套與大人截然不同的套路。

給孩子立規矩的解決方法很直接,就三步:解釋、執行與堅持。

《21招讓孩子獨立》一書的作者葉壯老師認為,新時代的孩子有了一個新習慣:一邊吃飯一邊看動畫片。葉壯老師家吃飯的時候沒人在飯桌上玩手機,所以他兒子吃飯時不玩手機,但2016年的國慶節假期,他們一家三口去廬山度了個假,兒子與其他小朋友相處時,暫時養成了邊吃邊看的習慣,後來,葉壯老師決定給兒子重新立規矩。他用的方法就是解釋、執行與堅持。

但執行規矩時,也遇到孩子號哭、拒絕吃飯等,而葉壯老師是以理性、平靜地再解釋來應對。堅持了不到48個小時,孩子開始執行規矩,並一直堅持。

注意三個細節,可高效為孩子建立規矩:

A:設立規則時,孩子的真正需求是第一位的,你的需求不是第一位的。

20個月以上的孩子,才能建立起真正意義上的規則意識。所以,在孩子20個月之後,我們才能與孩子建立規矩。每一條養育規則的設立,都應該以尊重孩子的需求、符合孩子的發展規律為基本前提。

B:設立規則需要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

多數家長定下的規則,不是拍腦袋想的,就是下意識定的。很多時候,家長設立的那些規則不是為了成就孩子,而更多的是為了方便自己。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有「家長說了不聽」的問題,就是因為你說的規則,其實孩子並沒有參與制訂。所以,要讓孩子有規則意識,要讓孩子守規矩,你必須與他一起制訂規則。

C:舉例子,別講道理。

孩子小,聽不懂什麼道理。所以,給孩子立規矩時,一定要「降維表達」,要用孩子聽懂的表達方式表達,能舉例子的,別講道理。

(2)父母學會與孩子正確、積極地交互

自我效能,指的是一個人對於自己能否完成某項具體任務或能否應對某種情境的感受,它涉及能力判斷、信念覺察和自我認同,而一個人對自我的評價和態度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模式、情感反應,進而影響他們新行為的習得、好習慣的養成以及抗擊挫折和壓力時的表現。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呢?自然是優質的激勵。父母如何對孩子進行優質的激勵呢?這需要將激勵行為建立在以下三個原則基礎之上。

原則1:表揚和認可必須在行為結束或成就達成之後。

父母對孩子的表揚最好是在一個具體的節點之後,比如孩子完成了一個漂亮的手工作品,取得了一次不錯的成績後。這樣,讓孩子親眼看到自己值得表揚的成就或者有效的進步,從而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

原則2鼓勵不應該涉及物質。

而應該主要集中在言語、精神的高度認同,以及給難得的成就留下紀念上。

原則3:注意發現孩子的優點。

鼓勵其實就誇孩子。也許有一些父母總覺得自家孩子沒什麼可誇的,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作為父母要注意觀察與發現。

除了堅守以上幾個原則,在提升孩子自我效能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給孩子任何性質的獎勵,無論以何種形式。

誇獎孩子那些能增強其自主能力的特質。

不要讓誇獎的強度超過孩子的真實水平。

03及早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讓他強大的正確打開模式

臺灣作家龍應臺。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早早放手,讓孩子獨立。你今天對他的「狠心」,只為換得明天他變成為強大的個體,能被世界溫柔以待。曾經說:「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總有一天,他會遠離父母,留給我們背影或思念。而往後餘生,很多事,他只能一個人做。很多關,只能一個人過。很多路啊,他只能一個人走。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早早放手,讓孩子獨立。你今天對他的「狠心」,只為換得明天他變成為強大的個體,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1)捨得放手,讓孩子吃應該吃的苦,培養他應對世界的能力

一個孩子在將來能否快樂生活、積極進取、學會生活,歸根到底是孩子自身的獨立能力,因此要重視從小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讓他們有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紀錄片《狐狸的故事》,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7。 在片中,狐狸媽媽在春天生下了五隻可愛的小狐狸。小狐狸在媽媽爸爸的精心呵護下漸漸長大。

  初秋的早晨,狐狸的爸爸媽媽像往常一樣領著孩子們走向了草原的深處。

  在一塊草木茂盛、小溪流水的地方它們停了下來。狐狸爸爸媽媽圍著孩子們轉了兩圈,然後頭也不回地向遠處飛奔而去……動物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性,尚且如此狠心,父母在培養孩子獨立性時,也要忍痛放手,因為孩子的未來必須由他們自己去走。

要想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父母要做的是捨得放手讓孩子吃苦。要明白,讓孩子吃苦,可以讓他體驗到挑戰自己、適應艱苦、克服困難的樂趣,從而能勇敢面對挑戰,坦然接受失敗。這樣的孩子,會有更廣闊的胸襟,更坦然的底氣,更強大的內心與生存能力。

(2)捨得讓孩子放家務,培養他對家庭的責任心

 前不久,河南焦作一位10歲的男孩,父母都去了一線防疫。

獨自在家的他,生活有條不紊。他會做家務,會規劃學習,按時起床,認真聽課,還會戴著護目鏡口罩,獨自去超市購物。

而他在父母離家後,之所以能做到獨自照顧自己,安排好一切的生活,則源於父母的狠心,放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捨得放手,讓孩子多幫你做家務。

武志紅曾說:「即便孩子一次次強調『我來,『我來』,父母仍然會拒絕,一味替孩子做事。這是對孩子真實的成長需要視而不見。」

當你的孩子摔倒了想自己爬起來,當他想自己穿衣服,請一定要允許他自己做,不要剝奪了享受自己做自己事的樂趣、想鍛鍊獨立的機會。當孩子幫你洗衣服,洗碗,你也不要拒絕,因為讓孩子幫你做事,可想培養家庭責任感。

也很多父母擔心把事情交給孩子做的話,孩子會做不好,甚至搞砸,可是誰第一次做事不是迷迷糊糊的呢?請相信孩子,多給他一些嘗試的機會,做的次數多了,你會發現孩子做的超乎你想像的好!

電影《守法公民》裡有個律師曾經很無奈的講,自己剛畢業時也曾是個理想主義者,後來被現實逼得這裡讓一步那裡讓一步,最後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作為父母如果不你想孩子活成白眼狼,活成巨嬰,活成你討厭的樣子的樣子,那麼,就一定要重視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孩子生而為獨立的個體,不屬於誰,也不附屬於誰。如果父母真愛孩子,要捨得放手,捨得讓他吃應該吃的苦,摔了跤要鼓勵他繼續往前走,讓他在跌跌撞撞當中,學會走路,學會飛翔。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才是正確的教養打開模式。

相關焦點

  • 打開三國的正確方式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這麼一本書作為打開三國的方式了——《透過地理看歷史:三國篇》。退一萬步來說,假使關羽去洛陽有事,那麼他到了洛陽後可以從孟津渡黃河沒想到關二爺你這濃眉大眼的也學會繞道搶野怪了因此,「過五關斬六將」毫無疑問是羅貫中虛構的,只是在虛構中用了真實的地名,才讓人真假難辨。
  • 萬萬沒想到,這才是打開一部三國的正確方式
    長大了,我們才發現,原來《三國演義》就是羅貫中抱著《三國志》YY出來的一篇同人長文嘛!這時,我們就需要這麼一本書作為打開三國的方式了——《透過地理看歷史:三國篇》退一萬步來說,假使關羽去洛陽有事,那麼他到了洛陽後可以從孟津渡黃河,而完全沒必要再特地跑到滎陽去一路闖幾個關殺幾個將再渡河
  • 推《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青梅竹馬戀愛日常
    《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美女福寶《明天再想死的事情》@是坡西米鴨《明明是個暗戀狂》@一隻薄荷迷《夏至》@超兇的北途川《雪意和五點鐘》@嘆西茶《替身要有替身的樣子》@蘇錢錢《獨家製作人》@sw_Wayne_Enterprise《我媽已經三天沒打我了》@鄭三那破孩子
  • 《簡愛》:灰姑娘們追求真愛,這才是正確打開方式
    不過,故事情節更加盪氣迴腸,女主角簡愛的特長不是美貌,而是強大的內心力量,引領和支持著更多女性的內心成長。她內心足夠強大,她一直要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她一直在鍥而不捨地追求充盈的人生!03兩個桀驁不馴的靈魂,互相救贖別人都以為這份愛是他的恩賜,只有他自己知道,她才是救贖他靈魂的天使。
  • 《知否》盛長柏,「養兒防老」的正確操作方式
    首先是遺傳好,小說中說他性格像去世的外祖父,才能卓絕,功勳彪炳,靈位入名臣閣,名動天下。親爹盛紘其實並不喜歡這樣的性格,但是,又清楚這才是家庭將來的支柱。當然,盛長柏最後也取得了和外祖父同樣的成就。他從小去問候祖母的次數可比他爹媽多多了,所以才和明蘭感情那麼好。為人一板一眼,少言慎行,做人做事以身作則,律己律人都很嚴格。遇到不遵守禮法的人,立刻就講道理,能講到別人跳河。把感情置於禮法之後,可以大義滅親。盛長楓不止一次想接回林姨娘,但都被盛長柏阻止,他能這麼有底氣,也是因為自己的親娘都被自己「發配」老家,和林姨娘受的懲罰只有程度上的差別,沒有性質上的不同。
  • 新文/《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卸甲後我待字閨中》
    《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by福寶6.
  • 《隱秘的角落》:改變朱朝陽人生的瞬間,孩子你要學會拒絕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他很愛學習,但是哪一個孩子不喜歡交朋友呢?哪一個孩子不喜歡外面五彩的世界呢?沒有人看到朱朝陽的內心需求,尤其是他的父母-----兩個只為了自己而活的大人。朱朝陽的內心其實是很渴望朋友的,所以在他打開家門看到嚴良的那一刻,他似乎想起了以前的快樂時光。
  • 書評推文/ 大推《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by福寶
    文案奶茶書評《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by福寶徐若凡x許海博初中高中這幾年大家都忙於學習,聯繫不太多,男主考上了女主所在的大學之後,兩個人在一起的時間才多起來!男主每次都找各種理由去約女主,暗戀中的男生也是很忐忑的~而且兩人太熟了,女主又未開竅,女主壓根就想到男主是在追她,男主有點慘。不過男主也是一個打直球的人,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直接表白!!這一段有點搞笑哈,但又莫名的戳人~兩個人緊張又羞澀,哈哈哈看得我蜜汁微笑。
  • 青梅竹馬文系列,福寶新書《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超讚
    福寶大大新書《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完結!文如其名,青梅竹馬變戀人的故事,沒有狗血,沒有極品,一路甜甜蜜蜜。男女主的媽媽是大學閨蜜,住的也近,兩人從小就認識,男主初中就發現自己喜歡上女主了,但傲嬌不說,故意找女主鬥嘴。女主比男主大兩歲,女主大學男主還在高中,男主特別怕女主戀愛,各種擔心試探哈哈。
  • 姐弟戀文系列,《青梅竹馬正確打開方式》《出租男友》強推
    厭世臉學姐vs陽光小狼狗學弟,女主被體育學院的學弟拒絕,內心不甘,就想報復,先把他勾到手,結果陰差陽錯撩成了男主,撩一半又跑路了。男主那個鬱悶啊,回學校和女主相遇後,各種套路,各種裝委屈,最終成功攻下沒心沒肺學姐哈哈。福寶的《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甜甜甜!男女主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慢慢產生感情,自然而然走到一起,一切都是剛剛好。
  • 近期口碑文系列,《春日遲》《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贊
    《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我可!大胸元氣姐姐vs傲嬌運動少年,青梅竹馬,姐弟戀,年齡差2歲。男女主兩家是世交,兩家經常一起出去聚會旅行,兩人關係很好。男主初中察覺對女主有些不一樣的意思,從此再也不叫女主姐姐。男主還各種試探女主,生怕女主早戀。但女主就是個憨憨,連動心的念頭都沒有。男主放心了,大學考到女主所在的大學。
  • 《安家》徐文昌、房似錦:成熟男人愛女人的五個打開方式
    《安家》徐文昌和房似錦,是上級翟雲霄的兩個棋子,房似錦是翟雲霄派來取代徐文昌的,最後劇情反轉,兩個人工作上成為好夥伴,個人感情上發展成情侶關係。兩個人從個人出身和人生經歷上沒有交集,房似錦對男女之情沒有任何期待,兩個人走在一起,是徐文昌的真情打動了房似錦,也使我們從中領悟到一個成熟男人真心愛一個女人,有哪些表現方式。
  • 冰心教女兒的故事,告訴我們:父母的最高境界,是要學會放手
    從那以後,冰心在管教孩子上就真的不再那麼嚴格了,吳冰反而成長得越來越外向,性格越來越開朗,最後還成為了一個知名作家、教育家和翻譯家。而不是自己替孩子決定:「趕快吃飯,吃完飯馬上寫作業。」給孩子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在選擇的過程中逐漸學會獨立思考並做出決定。
  • 101新文《你勝人間》《暗暗心動》《青梅竹馬的正確打開方式》
    唯一遺憾是他終年不露臉,在鏡頭前永遠戴黑色口罩,只有左耳一顆標誌性「L」型黑鑽耳釘作為代表。又因他的性冷淡,碎少男少女心無數,Liar的第一女粉【梨子】親贈「愛稱」——電競渣男。入隊紀念日活動上,Liar曾被戰隊經理跪求營業,【梨子】刷到直播間土豪榜第一位,要求Liar的一句話告白。黑口罩下,Liar冷嗤:「讓她去玩『夢魘』,夢裡什麼都有。」
  • 比男子威武的盛品蘭,才是女孩的正確打開方式
    就像父母看孩子一樣,也會有所偏好,有的篇幅長有的短,請見諒。資料不是很全,可能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提「九」之前,先說說「雲」和「鶴」。雲字科截至目前,能登臺的僅存九位(求求大家審題)。也因為這個才有機會和鶴字科的孟鶴堂師哥搭檔。B站考古好像是當時孟孟準備挑搭檔了,於老師給他推薦了九良,孟孟去看的時候,剛好趕上九良考核,一眼就被孟孟選中了,把九良要過來給自己當搭檔,於是九良和其他年輕演員不一樣,一天也沒在青年隊待過。
  • 《三十而已》:網友都在點評顧佳的教育方式,你認同嗎?
    她是一個獨立女性的代表,在生活中承擔著好妻子、好女兒、好母親的角色。特別是她的教育方法最受大家的肯定,我就是她的忠實粉絲之一。孩子小時候如同一張沒被汙染過的白紙,需要家長的認真教育才能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 女生心目中校園男神的正確打開方式
    當你真正踏進大學的校園裡,才懂得原來漂亮學姐跟自己沒什麼關係,只有帶你通宵、睡懶覺的舍友。漂亮學姐貌似和自己根本就沒關係。如果你想改變現狀,今天告訴大家如何做一個校園男神。你要學會開朗起來,多去參加社團活動,有機會認識各種女生,首先找好目標,打聽情報,認識她身邊的朋友,,了解女神的性格,喜歡什麼?當你對她已經非常熟悉的時候,就可以直接對症下藥,一舉將她拿下。
  • 閱讀難度完爆《百年孤獨》,《族長的秋天》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那麼,這部讓讀者崩潰、讓翻譯家發瘋、讓馬爾克斯超級滿意的高難度作品,其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呢?①首先,《族長的秋天》不能用一般讀小說的思維去閱讀,它不適合用理性的方式去分析,千萬不能糾結於細節,一糾結就會導致閱讀停滯,一停滯就會讓閱讀快感消失,應當讓大片大片瑰麗的文字快速轉化成直接的感受,以夢囈般的方式流過腦海。簡而言之,只有夢幻的閱讀方法,才能理解夢幻。
  • NO,父母越輕鬆,孩子越強大
    小學和中學,玟玟上的都是高校的附屬學校,距離家只有一牆之隔,父母卻天天接送。雨雪天氣,爸爸怕玟玟弄髒衣服和鞋子,更怕滑倒摔傷,乾脆背著走路,直到後來怕被其他同學嘲笑才作罷。學校做值目,爸爸一馬當先,衝在前面,替孩子幹活……高考填報志願時,父母怕玟玟獨自在外無法照顧自己,就讓玟玟填報了本市一所高校的金融專業。
  • 《為何家會傷人》:學會愛與分離,讓家庭回歸溫暖
    家本來是庇護孩子成長的地方,最後卻變成了傷害他們最深的地方。為何家會傷人呢?嶽東沒有學會如何去愛,小時候也不曾被愛過,所以長大後面對別人的愛,顯得手足無措,只好用逃避或者攻擊的方式趕走別人。父母對孩子的撫育方式影響了孩子的成長,而孩子長大後則會帶著這些痛苦去生活,當他們無法去愛別人的時候,就會採取相反的舉動,比如攻擊、排斥對方,以此來保護內心不受傷害。如果無法走出錯誤的家庭模式,就會一直在愛的邊緣徘徊,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