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王家老太太堵上王家的一切,究竟是為康姨母還是王家臉面

2020-09-05 無心浪味仙

在電視劇《知否》中,康姨母在不服戰隊中,越挫越勇。

康姨母為何不服呢?因為她見不得別人比她好,但凡有人比她幸福,過得比她好,康姨母有就開始作妖。

這不,假借大娘子的手,給盛家老太太送去了帶有銀杏牙汁的餅餌,讓老太太中毒。

明蘭得知此事以後,不依不饒,也無懼盛紘,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正是因為明蘭要查一個水落石出,所以與康姨母之間的恩怨也就升級了。康姨母不顧一切的想要置明蘭於死地。

尤其是趁著明蘭產後虛弱,想要殺死明蘭,得虧顧廷燁趕回來,看見這一幕,一劍刺死了康姨母。

康姨母死了,本是罪有應得,可是小秦氏攛掇起王家老太太,要對顧廷燁展開報復。

小秦氏暫且不說,說說王家老太太要為康姨母討回公道的話,幾乎是堵上的一切。

王家老太太對他兒子說,她所做考慮的不僅僅是康姨母,還有整個王家的臉面。

事實上,她要為康姨母報仇,也想讓王家有臉面,更是想借著這個勁為王家掙個以後。

王家舅母說,康姨母死了,一大家子都解脫了

當小秦氏把康姨母的棺材送回王家的時候,其實並不是好心。

小秦氏此來目的,不過是為了聯手老太太一起,對付顧廷燁。

這一點,聰慧的王家老太太是十分清楚的。

因此,王家老太太沒有理會她,而是下了逐客令。

小秦氏不放棄,看著王家老太太離開的背影,不停的用言語刺激王家老太太。

老太太進屋了,小秦氏自知無望,準備離開。

當小秦氏轉身離開,王家舅母就說小秦氏是禍害人的。

而後,王家舅母趕緊給王家老太太講康姨母的種種錯誤。

康姨母犯了很多錯,手上也有無數條性命,而每一次都是王家出面的。

可以說康姨母連累了王家,所以她的死,可以說是讓大家都解脫了。

畢竟,康姨母再也不能作了,王家也就不受牽連了。

可是,王家老太太指責王家舅母是離間兄妹感情,還讓王家舅母滾!從這一點上,可以充分感受出來王家老太太既心痛,也知王家舅母所言不假。

老太太口是心非,就是對康姨母溺愛

老太太去面見太后,口口聲聲講,生康姨母的時候多麼不容易。太后說了,至少你還有孩子,老太太也是啞口無言。

其實,孩子對於天下母親來講,孩子發生了不幸,都很痛心。

畢竟,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兒肉啊!

所以,王家老太太憤怒,傷心,去找太后,甚至為太后站隊,情有可原。

只是王家老太太才不會承認,她是為了康姨母。

王家老太太說了,為的是王家的顏面,說到底,康姨母嫁到了康家,做出來許多事情,老太太不知曉嗎?

康姨母為何去了顧家,為何想要置明蘭於死地,王家老太太也是清楚的。

所以,王家老太太選擇為康姨母對付顧廷燁,從根本上也是為了了康姨母復仇。

然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王家老太太的說辭就變成了為王家的臉面。手心手背都是肉,否則,她的兒子是和何感想呢?

父母之為子女計之深遠,也算是為了王家吧!

王家老太太想要說服兒子,為了康姨母去做事,賭上王家的一切,包括前程和前輩們掙下的豐功偉績。

她就告訴兒子,這其實就是為了你們,才會如此選擇。

王家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再不努力,就如同太后的燈芯那樣,熄滅了。

若是不趁此機會,努力一把,那麼以後王家的處境就難了。

王家老太太想當初,若是老爺還在,盛家,顧家的,誰又敢隨意說隻言片語,或者做出這樣的事情呢。

當初為了救康姨母,王家老太太不惜犧牲王若弗,要知道,王若弗也是她親生的呀!

這一次,王家老太太原本是想為康姨母報仇,去求太后幫助,沒有想到,太后竟然讓她站隊。

王家老太太知道太后的勢力,也知道太后想做的事情,儘管有所遲疑,也擔心,但太后已經開了口,做與不做都由不得她了,

如果不做,太后自然也不會給王家好果子吃,若是做了,成全了太后的心意,或許還能在太后這裡獲得恩賞和照顧。

這樣一來,王家不就有希望了嗎?

可是,誠如王家舅舅所說,他雖不才,也沒有多大的能耐,但始終也沒有那麼差。

至少王家還能安穩過日子!

所以,王家老太太就是太過於寵溺康姨母了,這才讓她的人生如此不順,如此下場。

而王家老太太在痛心的時候,仍舊想用康姨母的死,討個說法。

她也是報復當日明蘭和長柏定要處置康姨母的仇,更是想藉機獲得太后庇佑,讓王家重振起來。

果然是父母之為子女計之深遠啊!

可惜,老太太為子女們操心了一輩子,聰明一世,為王家費力謀劃,卻不知道凡事皆有度,過分的愛就是對孩子們的害。

因為孩子總會長大,而父母總會變老,如何護孩子一生周全,一世安穩呢?

從這一點來講,盛家老太太確實不止強了一點半點啊!

不得不說由趙麗穎等人主演的《知否》,耐人尋味啊!每個角色有血有肉,非常真實。情感飽滿,代入感很強。

相關焦點

  • 《知否》王老太太不惜一切,真的只是為了康姨母?都是貪念在作祟
    電視劇《知否》中的盛老太太是個很厲害的角色,而王老太太也不比她差,在手段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康姨母和王大娘子協同毒害盛老太太這件事上,王老太太的態度很強硬。為了保護女兒無所不用其極,強詞奪理、欺負小輩更是常規操作。
  • 《知否》王舅母為何厭煩康姨母?別的不說,王老太太恐怕難辭其咎
    兩個小姑子中,王若弗的脾氣雖然不太好,但也沒怎麼為難過她,只是行事風格有些不討喜。可康姨母就不一樣了,她真的讓王舅母恨得牙痒痒。康姨母壞事做盡,自然也惹下了諸多禍事,手上更是沾了不少人命!對於這些破事,康家並沒有出面去幫康姨母擺平,而是王家。對於王舅母來說,康姨母的所作所為已經嚴重擾亂了她的日常生活。而王舅母之所以會討厭康姨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王老太太。正是因為王老太太過分溺愛康姨母,她才會如此蠻橫。在母親的溺愛之下,康姨母可以肆無忌憚的做任何事。不管她捅出了啥簍子,都有王老太太給她撐腰。
  • 《知否》王大娘子與康姨母一母同袍,王老太太偏心致王家家破人亡
    老太太已然告訴王若弗,讓她離康姨母遠一點,不要跟她走的太近,可她偏偏聽不進去。康家以前輝煌的時候是很看不上盛家的,不過隨著康姨夫的落魄,康家也不復從前的榮耀,反而盛家高遷進京為官,盛家長子又高中前途一片光明,康姨母時不時的就來府上做客,確實搶了不少盛家的資源。
  • 知否原著:王家老太太最終還是放棄了康姨母,親自送她去了慎戒司
    》的觀眾一定都對心狠手辣的康姨母和蠻不講理的王家老太太記憶猶新,康姨母哄騙王大娘子給盛老太太下藥被明蘭抓住之後,王老太太為了保住這個壞事做盡的女兒,居然用王大娘子、長柏和華蘭等人的名聲來威脅盛紘就範,要不是明蘭不管不顧地豁了出去,長柏又在海氏的求助下及時趕回來,只怕盛紘真的就妥協在嶽母的淫威之下了
  •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一)康姨母囚禁至慎戒司至死,累及兒女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一)康姨母囚禁至慎戒司,非死不得出,幹苦力,受婆子管教打罵,累及無辜兒女。康姨母自詡是王家嫡長女,父親配享太廟,母親出身高門大戶,身份極其尊貴。從小承歡王家父母膝下,受到無比溺愛,有求必應,慈母多敗兒,這也讓康姨母有恃無恐,膽大妄為,草菅人命,作惡多端。
  • 知否:明蘭抓住康姨母之後,為什麼非要等著王老太太上門討人?
    果不其然,明蘭從王大娘子口中問出了康姨母才是主謀的信息,她立刻讓劉媽媽去康家騙來康姨母,並把人扣在柴房裡等待處置。因為明蘭知道康姨母作為官眷徹夜不歸一定會引起康、王兩家人的注意,康姨父不喜歡康姨母不會在意這件事,但王家老太太愛女如命,她一定會打聽到康姨母是進了盛家以後才失蹤的,然後上門要人,而明蘭等的就是王老太太!那麼問題來了,明蘭抓住康姨母之後為什麼不馬上給盛老太太報仇,非要等著王老太太上門來討人呢?
  • 知否原著:康元兒被康姨母一手調教,嫁入王家卻試圖毒死婆婆
    導語:「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這是原文中,出現次數最多的一句話,無論是明蘭的母親,還是墨蘭的母親,哪怕身份卑微,作為妾侍,都是為了子女的前程做盡了打算,只是由於教育方式不同,子女的前程也大不相同,在文中,康元兒作為康姨母的女兒,可謂是被母親「坑慘了」。
  • 《知否》:康姨母的壞和王大娘子的糊塗都和王老太太教女無方有關
    電視劇《知否》中王老太太戲份不多,但幾次出場她的心性和品性已經出來了。作為老人,護犢子的心人人都有,但這個老太太三觀不正。康姨母的壞,王大娘子的糊塗,有一半的原因就是她造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王老太太的教育。
  • 《知否》:康姨母為什麼非要自己作死?
    雖然《知否》在豆瓣評分僅7.5分,但我個人覺得《知否》是被低估了的好劇!劇中的每個角色都演繹得很好!這篇文章想說一說歇斯底裡做壞女人的康姨母!康姨母:一個年輕時美貌,家世顯赫,備受寵愛,因為婚姻失敗,地位逐漸衰落,而痛恨一切比自己過得好的人,最終自食惡果,走到了自己作惡的盡頭!
  •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二)——禍及兒女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二)——禍及兒女康姨母囚禁至慎戒司至死,累及兒女。後續更新,如若喜歡,請點個讚,加關注,助力小編漲粉哦。康允兒知書達理,溫柔賢惠,奈何康家頹敗之勢漸顯,嫁入高門無望。康姨母打算將允兒嫁給盛長柏,王大娘子也較為中意,然盛老太太和盛紘十分不中意。盛紘在老太太示意下出其不意,聘取高門海氏嫡女朝云為長柏兒媳。
  • 《知否》康姨母:扭曲的高門嫡長女,陰狠的利己主義者
    王家也是高門,其父王大人是朝廷重臣,死後配享太廟。其母王老太太是一品誥命夫人,德高望重,學識和智慧都不輸盛老太太。但是在教養方面,王老太太卻是愚笨的。她極其偏愛康姨母,因為她長得最像自己,聰明伶俐,是所有孩子中最出色的。
  • 《知否》康姨母:見不得別人好,是一種病
    《知否》裡的康姨母簡直是全劇最讓人討厭的女人,沒有之一!康姨夫之所以會娶了康姨母,就是看中了王家的家世,以為可以從中得到好處。但是嶽父去世之後,他得不到想要的好處了,於是對康姨母也就沒有了好臉色。一個接一個的納妾,還要算計康姨母的嫁妝。無論出了什麼事,要康姨母去找王家大哥或者盛紘幫忙。第三,康姨母本身就是一個惡毒的人。她因為霸道可以去隨意欺負自己的嫂子。
  • 《知否》往日無冤,近日無讎!王大娘子為何非要毒害盛老太太?
    追根溯源,讓王大娘子對盛老太太心生芥蒂的還是林噙霜。當初林家獲罪導致家道中落,林噙霜的日子過得很是慘澹。林老太太不願女兒受此疾苦,臨死前求盛老太太照拂一下這個女兒。盛老太太甚至還想著要給林噙霜準備一份豐厚的嫁妝,再為她尋個好婆家,以保她後半生衣食無憂。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林噙霜想要的遠遠不止這些。對於盛老太太尋的親家,林噙霜根本看不上,她只想留在盛家。為達成這個目的,林噙霜與盛紘行了苟且之事。若不是王大娘子到盛老太太面前哭訴,盛老太太都不知情。既然事情已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那麼商議如何解決問題才是當務之急。
  • 康姨母被送進慎戒司,她也露出真面目,把康姨母的女兒害得不孕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正在火熱更新之中,在最新的劇情中,康姨母罪有應得,被明蘭一手送進了慎戒司,終生不能出來,而王大娘子也為自己的糊塗付出了代價,接下來十年都在宥陽祠堂靜修。康姨母送進慎戒司當天,王老太太等人也來相送,康姨母看見哭求王老太太無果,於是立馬變臉大罵母親無情
  • 敢毒害我祖母,盛長柏親自登門說服王老太太,送康姨母進慎戒司
    原著中,送進慎戒司,必要犯事女眷的娘家婆家一起籤字,氣死人不償命,王家老太太不肯籤字,為著祖母討回公道,盛長柏竟親自拿著文書去王家,一段陳詞,不卑不亢、有理有據有節,讓王老太太乖乖地籤了字,送康姨母進慎戒司。
  • 《知否》原著:康姨媽被送入慎戒司折磨,王老太太氣得大病一場
    導語:康姨媽的一生,終究是被王老太太所誤!原文中,盛紘曾經說道:我現在可知道我這個大姨姐為什麼敢這麼做,犯了小錯嶽母給收拾,犯了大錯嶽母還給收拾,這些年折損在康姨母手裡的人命,何止一兩條呢?只是這一次,康姨母踢到一塊硬板,盛家不惜傾家族之力,也要懲罰康姨母。
  • 《知否》王老太太的十宗罪,康姨母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可一番打聽下來,原來康家姨母不是為著說親的事來的,如蘭不由得鬆了一口氣。出嫁的大姑子,居然連娘家侄兒的婚事都能作主,這手也伸得未必太長了。但奇怪的是,大家似乎已經習以為常了,嫁出去的女兒依然當著娘家的家,這是置王舅母於何地?這應該只是康姨母插手王家之事的一個縮影,就像如蘭所說,只要是於自己有好處的事,康姨母都要插上一腳。王舅母的日子過得如何憋屈,恐怕怎麼想像都不為過。
  • 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康姨母的壞,禍害了整整三代人
    電視劇《知否》中康姨母想要刺殺明蘭,結果被顧二殺了。原著中,她進了慎戒司。她的母親、兄長和兩個女兒都受到了牽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康姨母的壞,到底有多嚴重。當年,盛紘娶王若弗時,王家是高門。短短幾年過去,王家卻不如盛家。因為,康姨母作惡多端,手上有無數人命。她找母親,她的母親只能讓兒子處理。因為處理她的那些事情,王家人上下打點。雖然事情捂住了,但人也受到了影響。至今,王家兒子都一直在外放。可見,家風對做官的影響。王家有一半的落魄,都是康姨母的緣故,而這一半的緣故大都是王老太太慣壞的。
  • 如蘭都看得出康姨母不是好人,王大娘子為什麼會對她深信不疑?
    ,還是沒敢相信康姨母往糕點裡下毒的事實,嘴裡一個勁兒的反駁說:「她是我親姐姐,她不會,她不會的!」加上長柏娶妻、華蘭如蘭嫁人之後,王大娘子在盛家就沒有什麼能談心的對象,外面也沒有幾個合得來的閨蜜,只有康姨母願意搭理她,王大娘子可不就把康姨母當成是真心為自己著想的人了嗎?
  • 《知否》沒有邊界感的康姨母,才是她壞得沒朋友的重要原因
    而盛老太太除了一再告誡媳婦不要和康姨母來往外。每次康姨母來盛家,想給盛老太太請安,老太太更是避而不見。盛老太太不是一個苛刻的人,但康姨母的行為,卻讓她覺得這個人太壞。哪怕王老太太還健在,盛老太太也不想給她面子。盛老太太為何如此討厭康姨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