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間,蘇州府長洲縣閭門外有一人,名叫文若虛,小時候,曾有人看他面相,說他有百萬財富。年輕時,文若虛做過生意,沒賺到什麼錢,只將祖上遺下的家產,坐吃山空,日子一天不如一天,連老婆都沒有。
一天,他聽說鄰居幾個經常出海做生意的,又要出門去了。心裡想:「自己現在落魄,潦無生計,不如跟他們出海,一來藉此散散心,看看海外風景,二來也學學他們怎麼做生意。」正想著,恰好鄰居張乘運走了過來,這個人專一做海外生意,眼裡認得奇珍異寶,而且做人秉性爽直,樂於助人,所以鄉裡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張識貨」。文若虛見了,便把他叫住,將自己的意思與他說了。張乘運說:「好!我們在海上也很寂寞無聊,多一個人說說話,也是好事。不過,我們此去都備有貨物,你卻沒有,不是白白浪費時間。我跟眾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湊些銀兩幫你進一點貨,多少也賺點餬口。」文若虛千恩萬謝。
張乘運走後。文若虛碰巧在路口遇到一個算命的,他順便找這個算命的問問財氣。算命先生佔了卦,想了想說:「此卦非同一般,有百十分財氣,不可小看。」文若虛自己想:「我此番搭船去海外,只不過玩玩而已,能發什麼財?這算命的只不過瞎說一下,騙我一點錢罷了。」正在這時候,張乘運氣忿忿走來,說道:「說到錢,便無緣。這些人真好笑,說道你去,都沒意見;說道借錢,每一個都不吭聲。現在我和兩個好兄弟,拼湊一兩銀子在此,也買不了多少貨,你就買些水果,船上吃吧。」。文若虛稱謝不盡,接了銀子。就上街看看有什麼水果可買。只見街上有很多賣橘的,這種水果初出時,味略少酸,等到熟透了,就很甜美。若虛見了,便想到:「我一兩銀子買一百多斤,在船上可以解渴,又可以分送一些給船上的人,答謝眾人。」買成之後,僱了個人,用竹筐挑上了船,眾人都拍手笑道「文先生寶貨來也。」文若虛羞慚無地,只得忍氣吞聲上船,不敢提起買橘的事。
船出了海口,只見銀濤卷雪,雪浪翻銀。湍轉則日月似驚,浪動則星河如覆。三五日間,隨風飄去,也不覺過了多少路程。忽至一個地方。舟中望去,炊煙嫋嫋,城郭巍峨,曉得是到了什麼國都了。停船靠岸,船上的人大都上岸,原來是來過的所在,名曰吉零國。原來這邊中國貨物拿到那邊,一倍就有三倍價。換了那邊貨物,帶到中國也是如此。一來一回,便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都拼死走這條路。眾人多是做過交易的,各有熟識經紀,歇家、通事人等,各自上岸找尋發貨去了,只留文若虛在船中看船,路徑不熟,也無去處。
正悶坐間,突然想起:「我那幾筐紅橘,自從到船,不曾開看,莫不熱氣蒸爛了?趁眾人不在,看看怎麼了。」叫水手在船艙板底下翻將起來,打開了竹筐蓋看時,面上都是好好的。放心不下,索性搬將出來,都擺在甲板上面,也是合該發跡,時來運轉,擺得滿船紅紅豔豔的,遠遠望來,就像萬點火光,一天星鬥。岸上走的人,都靠攏過來問道:「是什麼好東西呀?」文若虛聽不懂他們說什麼,大概明白他們好奇這是什麼東西。他看見有個橘子要壞掉的樣子,揀了出來,剝了皮就吃。岸上看的一發多了,驚笑道:「原來是吃的!」當中有個好事的,便來問價:「多少一個?」水手曉得問什麼,就扯了個謊哄他,豎起一個指頭,說:「要一錢一顆。」那問的人揭開長衣,露出那兜羅錦紅裹肚來,一手摸出銀錢一個來,道:「買一個嘗嘗。」文若虛接了銀錢,手中掂量了一下,估計約有兩把重,心裡想道:「不知這些銀子要買多少?也沒有秤桿,且拿一個給他看看。」揀了個大些的,紅的可愛的,遞一個上去。只見那個人接上手,攥了一攥道:「好東西呀!」撲地就劈開來,香氣撲鼻,連旁邊聞著的許多人,大家喝一聲彩。那買的看見船上吃法,也學他去了皮,卻不分瓢,一塊塞在口裡,甘水滿咽喉,連核都不吐,吞下去了。哈哈大笑說:「妙哉!妙哉!」又伸手摸出十個銀錢來說:「我要買十個進奉去。」那圍觀的人見此,有買一個的,也有買兩個、三個的,一下子把橘子買了個光。文若虛見人散了,到艙裡把一個錢秤一秤,有八錢七分多重,總數有一千個左右,拿兩個賞了船家,其餘的收拾在包裡了。自言自語道:「那算命的真靈啊!」歡喜不盡,只等同船的人回來給他們說。
且說眾人領了經紀主人到船發貨,文若虛把上頭事說了一遍。眾人都驚喜道:「造化!造化!我們同來,倒是你沒本錢的先得了手也!」又過了一日,眾人事體完了,一齊上船,燒了神福,吃了酒,返航。行了數日,忽然間天昏地暗,狂風紮起,船扯起半帆,不問東西南北,隨風勢飄去。隱隱望見一島,便帶住蓬腳,只看著島邊駛來。看看附近,恰是一個無人的空島。只見樹木參天,草菜遍地。荒涼境界。水手們把船後拋了鐵錨,將樁橛泥犁上岸去釘停當,對艙裡道:「且安心坐一坐,候風勢再定奪。」
文若虛身邊有了銀子,恨不得插翅飛到家裡,巴不得行路,卻如此守風呆坐,心裡焦躁,對眾人道::「我且上岸去島上望望,你們有誰同去?眾人道:「一個荒島,有何好看?」文若虛道:「總是閒著,何礙?」眾人都被風顛得頭暈,個個是哈欠連天,不肯同去。文若虛便自一個人抖擻精神,跳上岸來,扳藤附葛,直走到島上絕頂。那島也不甚高,不費吹灰之力,只是荒草蔓延,無好路徑,到得上邊打一看時,四望漫漫,身如一葉,不覺悽然淚下。心裡想:「我一生命蹇,家業消亡,剩得隻身,直到海外。現在僥倖有得千來個銀錢在囊內,知他命裡是我的不是我的?今在絕島中間,未到實地,性命也還是與海龍王合著哩!」正在感嘆,只見遠遠望去草叢中一物突高,移步往前一看,卻是床大一個敗龜殼。大驚道:「不信天下有如此大龜!世上人哪裡曾看見?說也不信的。」逐脫下兩隻裹腳,接了穿在龜殼中間,打了個扣兒,拖了便走。
走至船上,船上人見他這等模樣,都笑道:「文先生那裡又跎了纖來?」文若虛道:「好教列位得知,這就是我海外的貨了。」眾人抬頭一看,卻便似一張無柱無底的硬腳床。吃驚道:「好大龜殼!你拖來何用?」文若虛道:「也是罕見的,帶了它去。」眾人笑道:「好貨不置一件,要此何用?」文若虛道:「不要笑我,好歹有一個用處。」
次日風息了,開船一走。不數日,又到了一個去處,卻是福建地方了。才住定了船,就有岸上的商家靠攏過來,迎接這些海客。商人登船,有一個看到了甲板上的龜殼,吃了一驚道:「這是哪一位客人的寶貨?」船上有一人回答道:「島上檢的一個龜殼罷了。」問的人滿臉通紅,語無倫次的說:「你們不懂,這可是千年難得的東西。不知這是哪位的寶貝?」文若虛心中想道:「不信此物是什麼寶貝,他逗我窮開心而已。」問的人邀請幾個與文若虛相知些的,還有幾個好事的一起到商家裡細談。到了店家,主人吩咐擺下酒席,邀請眾人入席,先把盞向文若虛一揖,就對眾人說:「此公正該坐頭一席。你們枉自一船的貨,也還趕他不來。」眾人聽了,又好笑,又好怪。半信半疑。酒過三杯,主人就開口問道:「敢問客長,適間此寶可肯賣否?」文若虛是個老實人,隨口答應說:「只要有好價錢,為甚不賣?」那主人聽得肯賣,不覺喜從天降,笑逐顏開,起身道:「果真肯賣,但憑吩咐價錢。」文若虛其實不知值多少,要少了怕不在行,要多了,怕吃笑。想了想,面紅耳赤,說不出價錢來。張乘運與文若虛丟了個眼色,將手放在椅子背上,豎著三個指頭,再把第二個指空中一撇,道:「索性討他這些。」文若虛搖頭,豎一指道:「這些我還討不出口。」卻被主人看見道:「你要多少錢?」張乘運搗一個鬼道:「依文先生手勢,敢像要一萬哩!」主人呵呵大笑道:「這是不要賣,哄我呢。此等寶物,豈止此價錢!」眾人見說,大家目瞪口呆,都立起了身來,扯文若虛去商議道:「造化!造化!想必值錢的很,我們實在不知如何定價,文先生不如開個大口,看他怎麼說。」文若虛始終說不出口,最後咬咬牙要了五萬良銀。沒想到主人沒有還價,一口就應了下來。還怕文若虛後悔,叫人拿來筆墨,當場立下契約,要張乘運充當擔保人。
交易事成之後,眾人向主人問個明白,此物為何這般值錢?主人笑道:「諸位枉在海上走了這麼久,這些豈不識得!列位豈沒聽說龍有九子?內有一中鼉龍,其皮可以幔鼓,聲聞百裡,所以謂之鼉鼓,鼉龍萬歲,到底蛻下此殼成龍。此殼有二十四肋,按天上二十四氣,每肋中間節內有大珠一顆。若是肋未完全時節,成不得龍,蛻不得殼。也有生捉得他來。只好將皮幔鼓,其肋中也未有東西。直待二十四肋,肋肋完全,節節珠滿,然後蛻了此殼變龍而去。故此是天然蛻下,氣候俱到,肋節俱完的,與生擒活捉、壽數未滿的不同,所以有如此之大。這個東西,我們肚裡雖曉得,知他幾時蛻下?又在何處地方守得他著?殼不值錢,其珠皆有夜光,乃無價之寶!今天幸遇巧,得之無心耳。」眾人聽罷,似信非信。只見主人走將進去一會兒,笑嘻嘻的走了出來,袖中取出一西洋布的包來,解開來,只見一顆夜明珠,光彩奪目。放在黑漆的盤子裡,移到暗處,其珠滾個不停,閃閃爍爍,約有尺餘亮處。眾人見了,驚得目瞪口呆,伸了舌頭收不進來。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主客皆大歡喜,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