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2020-11-16 楊真影視


01、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有個窮人,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訴說生活的艱苦。

他抱怨:這個社會太不公平了,為什麼富人天天悠閒自在,而窮人就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問:「要怎樣你才覺得公平哪?」窮人說:「要讓富人和我一樣窮,幹一樣的活。」

佛祖同意了,他把一位富人變成了和窮人一樣窮的人。並給了他們每人一座煤山,每天挖出來的煤可以賣掉,限期一個月之內挖光。

窮人和富人一起開挖。

窮人習慣做苦力活,很快就挖了一車煤,賣了錢。然後,他把這些錢全買了好吃的。

富人沒幹過重活,到傍晚才勉強挖了一車,換來的錢他只買了幾個饅頭,其餘的錢都留了起來。

第二天,窮人早早起來開始挖煤。富人卻去僱傭了兩個人幫他挖煤,自己在一邊監督。

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揮兩個人挖出了幾車煤去。富人把煤賣了,又僱了幾個苦力......

一個月很快過去了,窮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賺來的錢都買了好吃好喝,基本沒有剩餘。

而富人早就指揮工人挖光了煤山,賺了不少的錢,他用這些錢投資做起了買賣,很快又成了富人。

看完這個故事,試問自己,你是故事中的窮人還是富人?

02、

電影《1942》裡,張國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說了一句話:「我知道咋從一個窮人變成財主,不出十年,你大爺我還是東家,那時候咱再回來……」

雖然電影沒有講地主後來有沒有東山再起,但是往往事實就是如此。起點相似的人,思維不同,結果也不同。

  • 因為,真正決定窮富差距的是「思維」。

我認為,想要擺脫「窮人思維」,建立「富人思維」。首先你得知道,這兩種思維的本質差別是什麼?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指出,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區別在於:窮人為錢工作,富人讓錢為自己工作。

在同樣的條件下,窮人會不停地打工賺錢,然後消費掉。接著又去為錢工作,慢慢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而富人剛開始也會努力工作,但在錢不多的時候,就懂得節儉,然後用節省下來的錢去幫自己賺錢,從而產生一個滾雪球的效應......

這也是「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的根本原因。

當然,並不是說只有窮得家徒四壁,才會有「窮」的思維。比如:

工作,是為了「掙工資」,還帳單;

努力學習,是為了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或職業;

總是害怕被解僱,害怕錢不夠,害怕重新開始等等......

以上這些,其實就是大多數人都會有的一些「窮人」思維。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窮人」思維,逐漸建立「富人」思維?

03、學習一些財務知識

「如果你想發財,就要學習財務知識。」羅伯特·清崎如是說。

其中的第一個規則就是:弄懂資產和負債的區別。

這是致富的第一條規則,也是唯一一條規則。

但是,關於這兩點,字典裡給的概念卻讓人混淆不清。比如,銀行甚至把不斷貶值的汽車也算作資產項。

事實上,資產和負債的最簡要的定義如下:

資產,是能把錢放進你口袋裡的東西。

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裡取走的東西。

說來很簡單,如果你想變富,只須在一生中不斷地買入資產就行了;如果你想變窮或成為中產階級,只須不斷地買入負債。

但現實中的真實情況是,大部分人不知道資產與負債兩者間的區別。

來看看我們大多數人的選擇:用工資來買衣服、房子、汽車、金銀首飾等等……

而它們都是負債,只會把錢從我們的口袋裡取走。

而富人呢,他們有股票、債券、企業、房地產、票據、智慧財產權……

針對這一點,《富爸爸窮爸爸》書裡提供了一個非常棒的工具圖表——現金流圖,能夠很好的體現資產和負債的區別。

下面是窮人的現金流圖:

下面是中產階級的現金流圖:

下面是富人的現金流圖:

看完圖,你現在發現區別了吧?

如果你想致富,請記住下面這些話:

富人買入資產;

窮人只有支出;

中產階級買他們以為是資產的負債。

04、關注自己的事業

生活中,你是否曾聽過這樣的話?

「我要加薪、我要能升職就好了」;

「我想去考研,這樣才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我要辭職了,因為我找到了一份工資更高的工作」等等......

我們以為,能幫自己掙到工資、還清帳單的工作就是自己的事業了。

但事實上,類似上面的這些想法,都是圍繞著工資收入轉。而這些工作,只是你的職業。

職業和事業,有很大的區別。

  • 真正屬於你自己的事業,圍繞著的應該是你的資產,而不是你的收入。只有你把額外的收入用來購買可產生收入的資產,你才能獲得真正的財務安全。

所以,當我們說關注自己的事業時,真正的意思是建立自己牢固的資產項。

05、投資自己

這兩年,我發現身邊有很多人買股票。

有的是因為別人推薦;有的是因為去年的短暫牛市;還有的人只是隨波逐流......

但這些人裡,很少有人能看到公司的年報,尤其是其中的財務報表。大部分的人甚至連市盈率都不知道什麼意思。

因此,雖然「股票」算是一種資產。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其實並不是投資,而是在賭博。

我們知道,購買「資產」項目,能產生大量的現金流。但前提是你要擁有足夠的知識,能夠識別出來,併購入資產。

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只能先投資唯一的資產:自己

「一生能夠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於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於你如何投資理財,錢找人勝過人找錢,要懂得錢為你工作,而不是你為錢工作。」

成功,不在於你能做多少事,而在於你能借多少人的力去做多少事!

相關焦點

  • 《富爸爸窮爸爸》:不要為錢工作,讓錢為我工作
    窮爸爸總是說:好好讀書,然後找一個好工作(窮爸爸認為穩定的工作就是好工作)。他認為努力工作就能獲得好收入,然而他並沒有多少財產,死後也沒有什麼可留給孩子的。我想包括我在內的大部分人都像書中的窮爸爸一樣,工作努力卻沒有留下什麼財產,收入穩步增加的同時,花銷也變得越來越大,永遠有要支付的利息,還不完的帳單。
  • 人找錢,兩條腿,錢找人,八條腿
    正想著,恰好鄰居張乘運走了過來,這個人專一做海外生意,眼裡認得奇珍異寶,而且做人秉性爽直,樂於助人,所以鄉裡人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張識貨」。文若虛見了,便把他叫住,將自己的意思與他說了。張乘運說:「好!我們在海上也很寂寞無聊,多一個人說說話,也是好事。不過,我們此去都備有貨物,你卻沒有,不是白白浪費時間。我跟眾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湊些銀兩幫你進一點貨,多少也賺點餬口。」文若虛千恩萬謝。
  • 《三十而已》顧佳:別搞錯了,這才是你賺錢難的真正原因
    看完讓人忍不住對號入座,劇裡演的,何嘗不是我們的人生。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壓力又大,我們總感嘆中年人的生活太難了!如今教育資源競爭又日益激烈,想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保障,就少不了要花更多的錢。很多人覺得,我是一般家庭沒有顧佳那樣的經濟實力和朋友圈。其實,普通的孩子也能給孩子優質的教育。
  • 毀掉你的不是貧窮,而是窮人思維
    ,於是他去找他們談好價格,年輕人們就開始幫富人挖煤,富人的煤礦產量上來了之後,很快就賺到了一大筆錢。窮人思維並不是指窮人腦子裡的思維,它並不是窮人的專屬,只不過擁有了這種思維的人無論再富有也會變貧窮,懂得順勢而為,終身都在保持思考與不斷提升自我價值。
  • 小說:女子將所有錢給男子當醫藥費,男子讓人辭掉女子所有工作
    謝莞兒初次見到沈逸笙時,媽媽剛和沈爸爸領了結婚證,她和媽媽理所當然要搬去沈家。沈爸爸大概是媽媽交過的所有男朋友中,最有錢,也最溫柔的人了。他的兒子也跟他一樣,英俊,帥氣,彬彬有禮。她還記得沈爸爸溫和地跟她介紹著沈逸笙,「莞兒,這是你的哥哥沈逸笙,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 周末故事 | 在加油工作,你能學會什麼?
    他說:「 兒子,汽車在變化,而人卻不會,你需要先學會了解人。」車主又極難打交道,每次當我們把車準備好時,她都要再仔細地檢查一遍,要我們重新打掃,直到清除每一縷棉絨和灰塵她才滿意。我實在不願再侍侯她了,但父親告誡我:「 這是你的工作!不管顧客說什麼和做什麼,你都要記住做好你的工作,並以應有的禮貌去對待顧客。」
  •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推薦工作的一小部分原因
    那個人回復老阿姨下午不想去她家。 老阿姨教訓起來:「找個酒店保潔的工作,是多麼重要的事情。下午幹活,能幹什麼活?我真為你發愁。」 前一陣,冰天雪地,我又遇到了那個老阿姨。她依然很熱心,曾經給我縫製過好幾個提兜,她說:「你怎麼最近沒去工作呢?你認識的周阿姨在給你原先的老闆打工,已經拿了40多天工資了。」
  • 借出去的錢,你要回來的還是錢嗎?
    小劉的父親前幾天由於生病住院了需要做手術,前幾天我們辦公室的人下班以後都去醫院看了看,由於同事和他老婆也是剛買了房子,家裡突然出現這樣的事情,確實很著急的,因為花銷一下子大了好多。同事的朋友前幾年買房子了,同事借給他朋友一部分錢,昨天晚上同事給他朋友打電話說這個還錢的事情,因為家裡確實需要錢,已經好兩三年了,因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自己平時生活的也可以,所以就也不好意思去要,家裡出了這樣的事情,就張了張嘴,但是他朋友很不理解,說我又不是不還你,我還換不起你嗎?
  • 小說:出去找工作
    「你就是租房子的人吧。」老阿姨將合同給他,「你好好看看,沒什麼問題籤了字就行了。」張啟明連看也沒看直接籤了字。老阿姨覺得有些奇怪,不過聽他們兩個的話,應該是以前認識。「這回可好了,你們既然認識還能有個照應,沒事我就走了。」陳言看著他,「你為什麼要來這!」「我把這的房子租下來了。」
  • 40歲的你為了錢為了愛,還收穫了《二》將出軌對象變成了奮鬥目標
    平衡的兩個人總是要適當妥協。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約定期限,麥子要走了,看著木華山眼淚留了很多次,她迷戀木華山對她的好,生活上懂得照顧,工作上會有指點。結婚這麼多年,和老公從來沒有琴瑟和鳴過,鞋子和腳怎麼磨合都沒有匹配過。跟木華山在一起有一種感覺是,不擔心沒有錢花,不擔心沒人做飯,不擔心無名的指責,幸福的睡覺,看著愛人就會情不自禁想親吻。
  • 故事:老劉對侄子說:「你這次住院的錢我出了,以後不要再找我了!」
    老劉在縣裡工作了幾十年,在許多單位都有朋友。很快,在縣醫院骨科工作的朋友就跑了過來。正好這時,侄子做完CT也被推了出來。老劉趕忙為侄子辦理了住院手續,把侄子送進了病房。老劉風風火火地來到醫院,見侄子滿臉怒容,便問:「你這是怎麼了?」侄子氣呼呼地說:「醫院就是騙錢的!我就摔了一下,疼得厲害,給我止疼不就行了,還做什麼CT?現在又給我吸上氧了,我又不是肺病,吸什麼氧啊?不是說過我回家都可以嗎,現在又給我做什麼固定!剛進來半天,就花了好幾千了!這不是宰人嗎?」老劉有些生氣了:「你怎麼這麼說話?不做CT,怎麼知道你傷得怎麼樣?
  • 見(撿)錢眼開
    當時工作原因在烏魯木齊市奇臺路一家國營招待所住了一年左右,那個時候的招待所一個房間住四個人,一般都是四人間。住的時間久了,出差長期住在一個招待所的人慢慢從認識,到熟悉。關係好的就調到一個房間住。當時一起住的我們四個人有陝西的,河南和內蒙古的。今天聊聊內蒙古那個朋友的事。當時和河南,陝西的我們三個人在房間聊天。我收到內蒙古那個朋友發過來傳呼,讓我回電話或者下樓到門口接他。
  • 「錢都是我兒掙的」婆婆怒道,兒媳冷笑:他沒工作!婆婆懵
    「錢都是我兒掙的」婆婆怒道,兒媳冷笑:他沒工作!婆婆懵正文:劉春芬走進來的時候,嘴裡面還在輕聲地哼著一曲小調,很明顯她現在的心情還是非常不錯的。語氣有些怪裡怪氣地道:「怎麼,那個丫頭找你告狀去啦!」齊佳惠聞言連忙搖了搖頭,她可不想劉春芬因此誤會一些什麼。
  • 但是中年女性的安全感與幸福感就是來自於錢
    遇到芝麻綠豆大的事情她都非得找人拿主意才行。雖然把孩子託付給婆婆照顧,可是,唐唐依然不得不在忙碌的工作中接聽婆婆「求援」的電話,哪怕她正在進行一場很重要的商務會談。嬰兒期的寶寶最容易生病。寶寶一生病,婆婆就更「束手無策」了。唐唐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項目,請假回家帶孩子去看病。
  • 對你好的人,一定要懂得珍惜
    從我的方向看過去,大概是一輛電車,燈光不是很亮,卻讓我錯覺那是照亮了全世界的太陽。真好,看到人真好!哪怕他只能陪我走過一段路,至少可以給我驅走一段路的恐懼。那車子慢慢駛過來,我漸漸看清了對方的臉。「姐姐!」我驚叫出聲,聲音顫抖著,那是喜悅與感激結合的顫音。「我來接你,擔心你害怕。」
  • 盲童丟了10塊錢找不到,路人好心掏出錢給他。他卻說:不是我的錢,我不要
    吳嫂的丈夫去世得早,她一個人帶著兒子小明,雖然辛苦,但從沒放鬆對兒子的教育,從小就告訴兒子要做一個誠實善良的人。這天下午,吳嫂從學校接了小明一起回家。像往常一樣,小明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吳嫂跟在後邊。走著走著,忽然看見前面不遠的地方蹲著一個小男孩兒,看起來年齡跟小明差不多大。吳嫂走近了才發現,原來是個盲童。
  • 為什麼有些錢在你看來好像不是錢,花得像是別人的錢?
    1或許你會想,盡瞎扯,錢就是錢,怎麼會不像錢呢?「還不算太差,輸了5美元」大家如果是那位新郎,會不會也覺得賭博贏的錢,在某種意義上,好像不是真錢,或者說不是自己的錢,輸了也好像輸的不是自己的錢。這種現象在行為經濟學有一個專有理論叫『心理帳戶』。
  • 簡說《小狗錢錢2》
    個人原因吧,我不怎麼喜歡總結後的精簡版7條準則,我更喜歡吉婭剛開始總結的:1.尊敬他人並對他人友好,不背後說人壞話;2.不被不公平之事所困擾,不畏困難,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抱怨推皮球;3.只稱讚對方的優點,學習對方的長處;4.助人為樂,別只想著回報;5.感謝你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人和事,它們讓你的世界精彩,讓你成長;6.活到老學到老,三人行必有我師,保持和優秀的人交往
  • 故事:"兒媳,我幫你帶孩子,找你要買菜錢咋了" "媽,你有退休金"
    兒子大學畢業後回到了縣城工作,在一家地產公司當財務主管,如今月薪八千。兒媳長的漂亮,而且嘴很甜,很會說話,兒子人又老實,長相一般, 當時兒媳已經快三十歲了,而兒子也就二十六歲,可以說兒媳已經是剩女了,或許是迫於父母催婚壓力,兒媳匆忙選中了兒子,兩人認識不到半年就結婚了。
  • 小說:兒媳找婆婆要女方婚禮份子錢,婆婆臉色大變:這錢不能給
    兒媳找婆婆要女方婚禮份子錢,婆婆臉色大變:這錢不能給張琳大喇喇的進來,問我們要不要吃夜宵,說真的,要是她在早一步進來,該看的不該看的幾乎全要看見。這一刻,我是真的有點生氣了,張森也是,直接把枕頭摔了過去:「以後沒敲門不準進來。」休了幾天婚嫁之後,我和張森起床就去上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