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評說皆謬誤,蒹葭之愛至難逢:晴雯才是引導寶玉走正路的人

2020-11-16 卓語



01 餘溫尚在


眉黛煙青,昨猶我畫;指環玉冷,今倩誰溫?鼎爐之剩藥猶存,襟淚之餘痕尚漬。


【字面義】


你眉上的黛色如青煙縹緲,還是昨天我親手描畫的;你手上的戒指已玉質冰涼,如今有誰會把它焐暖?怡紅院的爐罐裡還存著你的藥渣,衣襟被褥間,你的淚痕至今未乾。


【解析點】


《芙蓉女兒誄》大體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寶玉對晴雯的生命評價,詳見《 》。


第二部分是寶玉對晴雯的生平回憶、情感緬懷。


第三部分是寶玉對這世界發出長歌以哭的質問。


卓語上文解析的是第一部分。從這一小段開始,誄文進入第二部分情感緬懷。


在很多讀者心目中,寶玉有那麼多丫鬟,跟每個都打鬧廝混。怡紅院一堆鶯鶯燕燕,每個都差不多,都是富貴公子哥風流倜儻的一部分。


但事實上,她們一樣的只是工作崗位而已,心靈卻處於截然不同的世界裡。她們每個人發生的故事、對寶玉的意義,都是截然不同的。


拿晴雯跟襲人比,把她倆每次出場的場景、氣氛好好品一品,你就會有醍醐灌頂的感覺!


晴雯正式發生故事,首現在第八回。在那個飛雪的半晚,從薛家小宴散後,寶玉半醉著回到絳雲軒:


一面說,一面來至自己的臥室。只見筆墨在案,晴雯先接出來,笑說道:「好,好,耍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興,只寫了三個字,丟下筆就走了,哄的我們等了一日。【甲側:嬌憨活現,餘雙圈不及。】快來與我寫完這些墨才罷!」


書中大部分寫的都是寶玉的荒唐事,讀書寫字這種正經事卻很少寫到。這次是很難得的,更何況還寫了三個極好的字「絳雲軒」。能入林妹妹法眼,那肯定是足夠風雅了。


這樣難得的高光時刻,真正合於正統文化的行為,是誰在陪伴、誰在督促他呢?是晴雯!


筆墨在案,且晴雯上來就催他繼續寫,說明那筆墨都還是現成的。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裡,是怎麼做到的呢?很簡單,說明晴雯磨墨,磨了整整一天。


她心心念念就記著這件事了。儘管寶玉早忘了,出去玩了一天。晴雯就是這麼一個實誠到「傻」的姑娘。



然而這「傻」姑娘,又極其可愛。她聞聲而動,先跑出來接寶玉。似嗔非嗔、嬌憨甜美的要求寶玉繼續寫字。這一幕任誰見了,心中不生出一股暖流和歡樂?


同樣是勸寶玉學習,相比於寶釵動不動給人扣個黑帽子,以及襲人的威逼利誘,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我生怕別人貼壞了,我親自爬高上梯的貼上,這會子還凍的手僵冷的呢。」寶玉聽了,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焐著。」說著便伸手攜了晴雯的手,同仰首看門鬥上新書的三個字。


在飛雪盈盈之中,倆人站在字匾下仰頭賞字,那是他們共同的成品。這一刻青春洋溢在臉上,笑聲迴蕩在窗前,寶玉和晴雯沒有主僕關係,只是兩個開心的孩子,他為她哈著氣暖著手......


這是多麼純淨、多麼美好、多麼溫馨的一刻啊!


一向褒襲貶晴的脂硯齋,在這段故事裡也被感染到了,他有評語說

【甲側:(晴雯)全是體貼一人。】

【蒙側:何等景象,真是一付教歌圖。】


何等景象,這是脂硯齋最成功的評語,沒有之一!


也許很多讀者仍然看不出其價值。在這個爾虞我詐、明爭暗鬥的世界裡,這樣的清心悅目,這樣沒有負擔的交流,並不多見。


無關於一切世俗名利,無關於色相淫慾,無有絲毫煩惱憂愁、盤算思量。


她對他,只有赤膽忠心的維護;他對她,只有至親般的呵護關懷——每當晴雯出現,都是這樣一種氛圍。



就在這一刻,林妹妹也來了,她那嬌俏的聲音「怎麼寫的這麼好了」,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這是個極有深意的安排,晴雯的首秀,恰好跟黛玉同場。作者的玲瓏心機都藏在裡面。


他想告訴世人:晴雯是另一個版本的黛玉。她們都用自己的純淨無暇,潤澤了寶玉的心靈。



而襲人呢?就在這段故事的同時空裡,她躲在裡屋的床上,書中原話是:


「故意裝睡,引寶玉來慪他頑耍」。


一個站在晶瑩潔白的雪地中笑顏如花,一個悄無聲息地藏在床上暗懷心事。這些場景,各自代表了什麼?彼此格調之高低,還不清晰嗎?


被編劇曹雪芹安排的布景那麼爛,這就罷了,暗懷的心事也不幸落空。寶玉偏偏沒去逗她,一個摔杯子把她給嚇出來的。


曹雪芹的奇特就奇特,他會用官方評價來肯定襲人,但他又不放過每一個細節來羞辱她。


寶玉之乳母李嬤嬤,並大丫鬟名喚襲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


這是襲人首次登場,看看這介紹,真是陪睡員耶,不一小心就理解偏了[呲牙]。


自此之後,差不多她每次登場必有床做襯。


她的故事總是帶著「悄悄的」色彩,或是窩在床上悄悄盤算,或者跟寶玉悄悄嘀咕,又或者跟王夫人暗表忠心。連劉姥姥的滿屋臭氣,也得她來悄悄掩蓋。


跟她相關的道具,都是些什麼呢?精液、床、汗巾子、窩心腳、屎尿屁。


不管跟同事相處,還是跟黛玉寶玉這些主子相處,只要她一出現,不是矛盾爆發之地,就是憂慮煩惱之時。從未有過歡快,從來沒有輕鬆自在過。


晴雯恰恰相反,每次她出現,都能引出一段燦爛明媚的故事。或雪中暖手,或燈下補裘,或長夏涼榻、或冬夜捉迷、或煨藥聞香.......就算病中,都有膏藥美人的趣事。就算跟寶玉吵架,最終也會以一場歡愉的撕扇來合好。


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人性的靈動,深含生活氣息,但又不止眼前的苟且。最後都成了寶玉生命裡,永遠無法抹滅的經典。



人生的歷程中,總有些特別美好的回憶,一旦逝去,永遠不再。但也總有一些人和事,在我們認識世界的過程中添上了重重的一筆黑。


晴雯就是前者,襲人是後者。她倆是世界的兩端。


世間詆毀晴雯者不可勝數。即便喜愛晴雯的,也只知其美;更進一步的,能知其巧、知其勇。


很少有人看出曹公賦予她的最大價值:忠和賢。


寶玉有二十幾個女僕,爭奇鬥豔,各有神通。但若論赤膽忠心愛護寶玉的,其實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晴雯。(宥於篇幅,本文不羅列證據了。卓語會另著詳文來論述這個問題)


身為奴婢,最大的也是最核心的素質是什麼?是忠心。一個無有私利的忠僕,才是最大的賢德!也唯有如此,才稱得上正統文化代表人。


02 物是人非


鏡分鸞別,愁開麝月之奩;梳化龍飛,哀折檀雲之齒。委金鈿於草莽,拾翠盒於塵埃。樓空鳷鵲,徒懸七夕之針;帶斷鴛鴦,誰續五絲之縷?


【字面義】


鏡已破碎,鸞鳥失偶,我滿懷愁緒,不忍打開麝月的鏡匣;梳亦化龍飛去,我哀傷的撫弄著檀雲的梳齒。


你那鑲嵌著金玉的珠花,被遺棄在雜草叢中。翡翠髮飾也被堆在塵土裡。


鳷鵲樓人去樓空,七月七鵲橋相會的夜晚,你不會再穿針乞巧了;鴛鴦帶空餘斷縷,哪個能再用五色絲線,把它接續起來呢?


【解析點】


1、鏡分鸞別


傳說西域有個國王捉到一隻鸞鳥,養了三年它都不肯叫。聽說這種鳥見了同類才鳴,國王就掛一面鏡子讓它照。誰知鸞鳥見影,悲鳴沖天,一奮而死。


因此後世將鏡子,又稱為「鸞鏡」。


2、梳化龍飛


晉人陶侃懸梭於壁,後梭化龍飛去。曹雪芹借用這個典故,將其改梭為梳。


3、檀雲之齒


抄檢大觀園時檀雲已經不在怡紅院了。但檀雲和麝月的名字是一對兒,書中寫過麝月開梳妝鏡被晴雯打趣,檀雲梳子的故事應該與之相似,必然涉及到晴雯。


4、委金鈿於草莽,拾翠盒於塵埃


語出白居易《長恨歌》:「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5、鳷(zhī) 鵲樓:漢武帝建的樓觀名,這裡指華麗的樓閣。


這一段全是與晴雯有關的物品,真正讓人感受到物是人非的悲痛。


跟襲人的屎尿屁相反,跟晴雯相關的物品都是貴族化的、高逼格的。


鏡子和梳子本來是常物。但鸞鳥忠貞,壁龍有志,用了這兩個典故後,就把晴雯的人格再次推高。


珠花翠盒,映襯了她的動人美貌;七夕針、五絲縷,顯示她非同一般的心靈手巧。


鳷鵲是祥瑞之鳥,鴛鴦是相愛之物,這些原本都是晴雯的象徵,但最終卻反襯了晴雯不幸的命運。



03 滿目哀愁


況乃金天屬節,白帝司時,孤衾有夢,空室無人。桐階月暗,芳魂與倩影同銷;蓉帳香殘,嬌喘共細言皆絕。


況且正當秋日肅殺時節,白帝司令,更令人傷懷冷寂。孤單的被褥裡雖然時常夢到你,可空蕩蕩的房間裡已經沒有你了。


梧桐樹的臺階前,月色多麼昏暗,你的芳魂倩影再也不見了!芙蓉花的紗帳裡,你的氣息漸漸消散,你那嬌弱的喘息、我們曾經的細語,全都無影無蹤了。


連天衰草,豈獨蒹葭;匝地悲聲,無非蟋蟀。露階晚砌,穿簾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聞怨笛。


一望無際的衰草,又何止是蘆葦蒼茫!遍地悽涼的聲音,無非是蟋蟀悲嗚。


點點夜露,灑在青苔階石上,簾後聞不到搗衣砧的聲音;陣陣秋雨,打在薜荔牆垣上,遠方哀怨的笛聲也難以傳到這裡!(這裡是個死寂的地方,像牢籠一般)


芳名未泯,簷前鸚鵡猶呼;豔質將亡,檻外海棠預萎。捉迷屏後,蓮瓣無聲;鬥草庭前,蘭芳枉待。拋殘繡線,銀箋彩縷誰裁?褶斷冰絲,金鬥御香未熨。


你的名字尚在耳邊,屋簷前的鸚鵡還在呼喚你;你的生命行將結束,欄杆外的海棠就預先枯萎。


過去,你躲在屏風後捉迷藏,現在,聽不到你的腳步聲了;從前,你去到庭院前鬥草,如今,那些香草香花只能空等你!


繡線已經丟棄,還有誰來裁紙樣、定顏色? 潔白的絹已經斷裂,也不會再有人去燒熨鬥、燃香料了。


昨承嚴命,既趨車而遠陟芳園;今犯慈威,復拄杖而近拋孤柩。及聞蕙棺被燹,慚違共穴之盟;石槨成災,愧迨同灰之誚。



昨天我奉嚴父之命,乘車遠出家門,來不及與你訣別;今天我不顧慈母發怒,拄著杖前來弔唁。


誰知你的靈柩已被人抬走。及至聽到你的棺木被焚燒的消息,我頓時感到自己已違背了與你死同墓穴的誓盟。你的長眠之所竟遭受如此的災禍,我愧對與你同化灰塵的舊話。


爾乃西風古寺,淹滯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颯颯,蓬艾蕭蕭。隔霧壙以啼猿,繞煙塍而泣鬼。


看那西風古寺旁,青燐徘徊不去;落日下的荒墳上,白骨散亂難收!聽那楸樹榆木颯颯作響,蓬草艾葉蕭蕭低吟!哀猿隔著霧騰騰的墓窟啼叫,冤鬼繞著煙蒙蒙的田塍啼哭。


自為紅綃帳裡,公子情深;始信黃土隴中,女兒命薄!汝南淚血,斑斑灑向西風;梓澤餘衷,默默訴憑冷月。


原先我自以為紅綃帳裡的公子,感情特別深厚。現在才知道被黃土埋葬的姑娘,命運實在太慘!


我就像汝南王失去了碧玉,斑斑淚血只能向西風揮灑;又好比石季倫保不住綠珠,這默默衷情惟有對冷月去傾訴。


【注】

碧玉:晉代汝南王司馬亮的愛妾。

綠珠:西晉巨富石崇的愛妾,石崇有別館在河陽的金谷,一名梓澤。故梓澤代指石崇。石崇失勢後,孫秀索要綠珠,石崇不允,招致殺身之禍。綠珠則墜樓而死。


解析點:


1、這一段全是情感緬懷,悲戚之情達到字字血淚!


寶玉多次說過,將來要和大觀園裡的女孩子們一同化煙化灰。然而那並不是捨生赴死的豪言壯語,而是他想躲進純淨群體、逃避現實的反映。


你想躲?做夢!現實只會甩給你一串大大的嘲笑。


寶玉越是離不開姐妹,現實越是獠牙畢露,專門對這些姐妹開刀。而且越是寶玉最珍愛的女子,現實越要以最殘酷的方式奪走她們。


當世界以血淚來構建的時候,活著還算是幸運嗎?還算是勝利者嗎?不!反而是比死更悲慘的事——如果你能讀懂這一小段的情感,你才能明白這個道理。


寶玉作為歷劫者,他必須見證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所以他不會死。身體不死,可是心靈呢?


西風古寺,淹滯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颯颯,蓬艾蕭蕭........你能體會這是怎樣一種生不如死嗎?



2、對現實進行無情批判


如今談紅樓夢,只要一提到「反封建」三個字,就會被批狹隘。探索貴族生活的點滴,品味曼妙女子的環肥燕瘦,追尋無善無惡人生,才是不狹隘。


可是真的不好意思,作者曹雪芹原本就是個「狹隘」的人!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一把把心酸淚流著,你說他心裡裝的是什麼。難道不是對現實的極度不滿和憤恨?而所有殘酷的現實,不是腐朽的封建社會、沒落文化又是什麼?


晴雯之死,徹底敲碎了寶玉的逃避夢,也徹底打開了曹雪芹悲憤的閘門。


在這段裡,寶玉甚至提到了他的「慈母」。提到了不顧她發怒,也提到了晴雯死後的遭遇,被挫骨揚灰。這樣沒天理的狠毒,比之毒蛇都更甚萬倍。


詳見《 》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裡還提到他父親賈政。寶玉本想去施救晴雯,卻被賈政叫走,耽誤了寶貴時間。賈政主觀上絕沒有害晴雯的意思,但客觀上卻令事情更加糟糕。


那麼這裡就藏著作者對賈政的評價。


賈政把寶玉叫走,是幹嘛呢?參加了一場冠冕堂皇的詩會,寫詩的主題是林四娘。女性在男權社會中被肯定,作為詩會的主題並不多見。這說明什麼呢?賈政內心有寶玉的影子。


可惜,大大的可惜,他只能紙上談兵。


讓寶玉做著林四娘的詩,嚮往著勇敢衝破桎梏的女性。可他家裡卻養著專制的老巫婆,專門害人損命。他搞的詩會,恰恰成為晴雯的最後一道桎梏牢籠。多麼諷刺啊!



在紅樓夢裡,只有無權無勢的青春女子,才有真正的善良美好。一切長輩,只要有權有勢,都會成為黑暗能量的一部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賈政是個非常複雜矛盾的角色。他有跟寶玉相似的靈魂,但卻有王夫人相似的作用。


因為賈政的原型是曹寅。曹家祖上原是明末的軍事將領,後歸順滿清,成為清廷的包衣奴才。這個身份非常屈辱,深為傳統漢文明鄙視。


曹寅內心始終非常矛盾,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他不知道自己到底算滿人,還是算漢人。也不知道自己應該只做個奴才,還是做個有思想的文人。


曹寅的人生無奈,或者說整個曹家的悲劇,都濃縮在了賈政身上。所以賈政只能紙上談兵,在理想裡高談闊論,在現實裡屈膝稱臣。


這裡是誄文非常令人驚心的一部分。寶玉既提到了母親,也提到了父親。貌似隱晦,實則赤裸裸地批判了他們的殘酷和昏聵。說白了,他的意思就是:是你們殺了晴雯!


在當時社會,父母的地位神聖不可侵犯。對父母的批判揭露,無疑就是對皇權的批判揭露。


3、否定本書表象上演繹的富貴夢、兒女情


最後他發出了憂憤的嘆息:自為紅綃帳裡,公子情深;始信黃土隴中,女兒命薄!


這一句,是對寶玉一生美夢的否定。後人津津樂道於賈府的富貴生活,無數讀者在惋惜賈府敗亡。多麼可笑啊!


其實曹雪芹用耗盡畢生血淚,就想告訴世人:別做夢了!黃土隴中,才是逃不掉的結局。


4、凸現晴雯的角色定位


碧玉、綠珠兩人,都是才貌絕倫,閃耀歷史的女子。而倆人的身份,都是愛妾。寶玉用她兩人的典故,顯然是特別思考過的。


說明他很清楚,賈母送晴雯給他的用意。全府都知道,晴雯本是毫無爭議的美嬌妾。即便她去世了,寶玉也視為最愛之妾。是生死相依的那種!



5、黛玉命運徵兆


這段裡也大量出現了有關黛玉的徵兆。


首先是寶玉回憶的每一個生活細節,跟黛玉都發生過,都可以用給黛玉。其次是鸞鳥失偶,孤衾有夢等大量的比喻,都適合用給黛玉。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這是詩經描寫的純真愛情。寶玉把蒹葭之美,引入了本文。晴雯就是那個「宛在水中央」的美人,而黛玉不更是嗎?


最為點睛之筆是碧玉、綠珠。黛為青色,黛玉就是青玉,跟碧玉不是一樣嗎?跟綠珠不也差不多?這就證明,誄文實則祭奠黛玉。


最為劇透之筆,則是寶黛兩人對誄文的修改。


最開始,黛玉說紅綃帳過於俗套,其實是覺得這個詞容易令人浮想聯翩。黛玉畢竟是寶玉的愛人,還是有點小吃醋滴。所以她建議改成「茜紗窗下」。


可是寶玉不知犯了什麼犟勁,偏偏說自己不配用「茜紗窗」,硬把誄文算成黛玉的作品,改來改去,最後成了:


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


這樣一來,寶玉自認無緣茜紗窗,那不等於說無緣黛玉嗎?!黛玉當然會忡然變色!


更有深意的是,黛玉既然已經發現不祥之兆,為什麼不提出來,繼續修改呢?匆匆收尾,反令寶玉不要改了。


這就說明,黛玉感知到了馬上就要降臨的厄運。


黛玉是個悲觀主義者,她一直秉持的生命觀是「質本潔來還潔去」。她越是有所感知,越不會去改變這結局。於是,祭奠晴雯的誄文,被改來改去,竟然成了祭奠黛玉的祭文。


脂硯齋在這裡,用非常明確的語氣說,此文實誄黛玉。後文中寶玉到紫菱洲徘徊,脂硯齋也說是【庚夾:先為「對景悼顰兒」作引。】


脂硯齋劇透,誄文劇透,再結合林黛玉的《唐多令》,可以看出故事情節在明顯加快。也就是說,黛玉歸期已至。隨著香菱下線,黛玉馬上就會魂歸太虛了。



04 人神共憤


嗚呼!固鬼蜮之為災,豈神靈而亦妒?箝詖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


字面義:


啊!這本是鬼蜮陰謀製造的災禍,哪裡是老天妒忌我們的情誼!


我真想鉗住長舌奴才的爛嘴,對她們的誅伐決不能從寬!即便剖開悍婦的黑心,我的憤恨也難消除!


【注】

蜮(yù):傳說中水邊的一種害人蟲,能含了沙射人的影子,人被射後要害病。《詩·小雅·何人斯》「為鬼為蜮。」 本文中是指使用陰謀詭計的人。


清朝著名的紅雪評論家洪秋蕃,著有《紅樓夢抉隱》。書中評價薛寶釵是:心如蛇蠍,形同鬼蜮,其奸壞陰險無以復加。


箝,同「鉗」,夾住。詖(bì)奴:刁奴。


解析義:


誄文在經過很長一段低落的情感哀悼後,終於達到了噴發。悲痛化成了憤恨!


箝詖奴之口,剖悍婦之心——


瞧瞧這恨意,嚇人不?比「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更深切。誰能想得到,這竟然是大暖男賈寶玉的話。


這是整篇誄文中最激憤的一句,同時也是整部紅樓夢裡最真實的一句話。


箝詖奴之口,是誰的口?王善寶家的那些刁奴自然在其中,但寶玉更多的是恨告密者,就是襲人黨。


剖悍婦之心,是誰的心?一切害晴雯的人。其當然首先就有王夫人。


誄文前面已進隱晦的批判了父母。他就算不能明說,內心是一清二楚的。所以這篇誄文顯示出,他在思想上已經跟王夫人勢不兩立,在情感上已經跟襲人形同路人。


也因此,才會發生第80回求取療妒方的故事。詳見《 》


晴雯死後,表面上看寶玉沒有追究襲人,怡紅院的日子繼續往下過。但生活恢復平靜,不代表寶玉內心平靜。很多人以為寶玉冷血,對晴雯之死無動於衷,那絕對是誤解。


曹雪芹不是瓊瑤,紅樓夢的時代不是言情時代。你想通過曹雪芹的文字,直接了解角色的內心,那不可能!他的故事是隱晦的,他的人物情感是克制隱忍的。


世人皆知,這部書是真作假時假亦真。滿篇都是假話,而真話在哪裡呢?芙蓉女兒誄裡都是真話。


儘管曹雪芹寫的明明白白,但世人會選擇性無視。人們還是會高舉賢惠的大旗,把襲人、寶釵、王夫人之流捧上天。



本文解析了誄文的第二部分。誄文第三部分,將在下文解讀,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晴雯為什麼是12釵又副冊之首?
    賈寶玉喜歡晴雯,因為她貌美性格活潑,不會動不動跟寶釵襲人一樣,總勸他好好讀書。許多人覺得晴雯平日言語刻薄,恃寵而驕,難討人喜歡。總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活脫脫心智不成熟,缺乏修煉的小孩子心性。她希望主僕平等相待,如大小姐林姑娘一樣動不動使小性子,可惜身為下賤,與其卑微的身份不符得罪了不少人。晴雯心裡篤定是寶玉的人,但不肯以色侍人,並非有當太太的野心。她希望二人正大光明地在一起,瞧不起襲人浣碧等人為了姨太太的終極夢想,偷偷摸摸自薦枕席的行為,並多次諷刺她們。除了美貌,&34;,晴雯不世故虛偽,正是寶玉喜歡她的原因。
  • 晴雯能保住清白,一是晴雯自重,二是寶玉的放縱,二者缺一不可
    賈母指給賈寶玉的,是為寶玉準備的屋裡人。晴雯更是因為襲人與寶玉的私情喝了不了的酸醋,甚至在第六十二回,她還因為露出對賈寶玉的愛意而被平兒取笑。晴雯是愛看賈寶玉的,同時,寶玉對晴雯也好的很,他去寧國府吃飯,見到有晴雯喜歡的豆腐皮包子,便讓人再包一份送回怡紅,院。
  • 簡言簡語說紅樓|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晴雯
    因此我認為作者為這個容貌嬌好、風流嫋娜的小丫頭起名叫「晴雯」,可謂是用心良苦,或許作者是在通過晴雯的名字及最後的結局來警戒世人,美好的祝福與願望只是起名人的一廂情願,能不能實現關鍵還要看個人的造化。晴雯的判詞指出了她的死因我們先來看一下晴雯的判詞:「只見這首頁上畫著一幅畫,又非人物,也無山水,不過是水墨滃染的滿紙烏雲濁霧而已。後有幾行字跡,寫的是: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 在寶玉身邊的一大堆丫鬟裡,深得寶玉心的只有一人,就是晴雯
    就算晴雯頂撞了寶玉,寶玉也很少生氣。所以晴雯才敢在怡紅院暢所欲言——只要不觸及寶玉禁忌即可。晴雯的任情任性、恃寵而驕是寶玉默許、縱容的。寶玉挨打後,為了寬慰黛玉,曾私底下讓晴雯送去兩條舊手帕給黛玉。寶玉放心把這種關係到自己愛情歸宿的大事交給晴雯去完成。在寶玉心裡,黛玉和晴雯是同一類人,都是他喜歡的擁有真性情的女兒,所以寶玉信賴晴雯,無所顧慮。
  • 《紅樓夢》:晴雯之死,真的是襲人在背後告密造成的嗎?
    眾所周知,晴雯之死並不算是迷,紅學界也是眾說紛紜,曹公寫的判詞是: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相反的,像晴雯這樣心思淺的,心直口快的人,襲人並不覺得有什麼威脅,有晴雯做對比更顯得她溫柔穩重,所以我才猜測,以她的聰明應該不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來。
  • 寶玉對晴雯如此縱容,襲人難道從沒有嫉妒過晴雯嗎
    從後臺來看,襲人的後臺是王夫人,晴雯的後臺是老祖宗。這事跟選寶二奶奶不同。祖母給一個,母親給一個,並不矛盾。王夫人單純討厭晴雯這個人。晴雯不知收斂不慮未來的天真天性,不自知不自覺地成了寶玉的知音,某種程度上附和了他的精神世界。她對寶玉的一片赤誠,寶玉也是感動的。但同時,襲人這種世俗的大姐姐一樣的體貼照顧,同樣在寶玉心裡重要。寶玉的性格很明顯,大人才做選擇,我寶玉全都想要,姐姐妹妹襲人晴雯都陪著我才好。所以,怡紅院裡最針對小丫頭們、防著她們接近寶玉的是誰?
  • 晴雯痛恨惡勢力,對美好追求至死不渝,與襲人等奴才相比高下立判
    晴雯從來就沒有把林之孝家的、王善保家的等管家奴才看在眼裡,她那不因「身為下賤」而低三下四的錚錚傲骨在「反抄檢」事件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現。當鳳姐等來怡紅院抄檢時,襲人等唯命是從,「任其搜檢一番」。而晴雯卻「挽著頭髮闖進來,豁的一聲將箱子揪開,兩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盡情一倒,將所有之物都倒出,還指著王善保家的臉痛罵」。
  • 晴雯被趕走,不是因為王夫人和賈母鬥法,這才是主因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可晴雯不恥襲人的行為,多次挑戰襲人的地位,兩人結怨越來越深。晴雯後來被趕出大觀園,是王夫人與賈母鬥法有關,裡面肯定也有襲人的手筆,但這都不是根本原因,實際上既不同流合汙又不設法自保,還不懂得借勢,才是晴雯一敗塗地的原因。
  • 晴雯:花容月貌為君亡,扇面徒留芙蓉殤
    那個佔據十二釵副冊之首的芙蓉花神,以極其明媚的樣貌出場,最終以極盡斷腸的方式收尾。或許芙蓉花才是她應存的地方,來了人間半晌,看過去的全是一片哀戚秋光。便是那般芙蓉女子,落入大觀園一趟,也驚惹了多情公子的遺憾與情傷。
  • 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一一怡紅院第一奴婢晴雯之死
    晴雯的來歷和性格,造就了她的獨來獨往,不大合群。「快來與我寫完這些墨才罷!」「這個人可醉了,這會子又這麼問」,面對健忘的寶玉,晴雯說話率真爽直,全無主僕的尊卑。再如,晴雯幫寶玉換衣服,不小心把扇子股子跌折,寶玉直嘆「蠢才」,卻遭晴雯反戈一擊:「玻璃缸、瑪瑙碗不知弄壞了多少,也沒見個大氣兒……要嫌我們就打發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直把寶玉氣的「渾身亂戰」。
  • 晴雯這樣的女孩子輸了,不過她沒有輸給別人而是輸給了現實
    「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這是給她的判詞。說的真好,她的確貌若月中仙,命薄如輕煙。至於什麼心比天高,我卻不大認同這種說法,我所認識的她不過是個不肯吃虧,用心眼啦與去保護自己的「小刺蝟」罷了。
  • 晴雯的局限,其悲劇一開始就被註定了
    一直為晴雯扼腕可惜。她是怡紅院裡的人尖子。「風流靈巧」,「削肩膀,水蛇腰,眉眼像你林妹妹」,說的是她的美貌;賈母賞給寶玉的雀金呢大氅燒了一個洞,需要拿孔雀金線採取一種名為「界線」的工藝縫補好,麝月就對晴雯說,除了你,還有誰會「界線」呢?說的是她的手藝。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撕碎了給人看。
  • 前世今生皆不通,徒留驚豔悲劇行:晴雯悲劇新論
    ,因此寶玉不妨欣賞她的另類媚態,她卻不能主動以此作為資本通行於大觀園,因為晴雯之媚實非狐媚之媚,而另含犯上之味。縱觀晴雯所作所為,可敬可愛之處可圈可點,但是最讓人「驚豔」的是以下兩大特點,正是這兩大特點讓晴雯前世不通,今生無路,晉身的目的和自由叛逆的天性發生了不可逆轉的矛盾。傲上晴雯自然是冰雪聰明,雖然沒有文化,但是智力與知識是兩碼事,在這一點上晴雯非但不輸於一般人,甚至不輸於黛玉寶釵輩。
  • 紅樓夢.晴雯之死
    而王夫人自覺這個命根即使偶生禍患,也皆是素日下作的小娼婦們釀壞的。對於賈寶玉種種不肖,長輩們視而不見不以為然。隨著繼承人地位的日漸築固,賈寶玉的婚事自然成了榮國府至關重要的頭等大事,因為這關係到整個家族的興衰榮辱。圍繞賈寶玉正室人選的爭奪,榮國府各路高手輪番上陣各顯神通,每個人看起來都野心勃勃志在必得,表面上波瀾不驚,實際上雲譎波詭,一出爾虞我詐鬥智鬥勇的好戲就此展開。
  • 寒冷的冬夜,晴雯安排麝月挨著寶玉睡覺,自己睡燻籠,有何深意?
    只是因為暖閣太小,四人起坐不便,才與獨自一人的紫鵑換了地方。在這個晚上,寶玉要吃茶,麝月還沒醒,晴雯就先聽到了。再往後看看,晴雯被逐之後,補敘她「睡臥警醒,且舉動輕便,故夜晚一應茶水起坐呼喚之任皆悉委他一人,所以寶玉床外只是他睡」。而前面說了時間是「這一二年間」。也就是說,在晴雯被逐前的一二年,怡紅院已經沒有了四個人輪流值夜班的規矩,完全由晴雯一個擔任此項工作。
  • 襲人敢和寶玉雲雨,她深諳貴族家庭的納妾禁忌:晴雯黛玉太單純
    而襲人能夠步步為營,從榮國府一個身份低賤的丫頭,奮鬥到寶玉身邊,她經過怎樣的努力和籌劃才走到這一步可想而知。既然利益巨大,而付出又相對較小,襲人這個諳熟貴族生存法則的人精,估計早已有藉助雲雨之情,在寶玉眾丫頭中捷足先登的想法。其實,從後來晴雯的言語中可知,秋紋等丫頭在後來都和寶玉有了出格之事,但她們由於失了先機,讓襲人坐穩了寶玉房裡第一人的位置。
  • 眾丫鬟中唯獨晴雯對寶玉是真愛,從她私藏的物件中就可以看出
    在《紅樓夢》中,賈寶玉在賈府中可是團寵,也是難怪誰讓寶玉長得好又知道心疼人呢?在賈寶玉眼裡,他身邊的丫鬟都是他的閨蜜,從來不會把他們當成下人,還有的丫鬟是從小和寶玉一起長大,雖說身份不是一樣尊貴,但是青梅竹馬的情感卻是真的,有的丫鬟還想長大了給賈寶玉做小妾,不知道她們心中是真的愛寶玉,還是想有一個富家少奶奶的身份,要是說真愛還真的算晴雯一個。
  • 在賈母面前,王夫人為什麼沒說晴雯是勾人的狐狸精?賈母才是王者
    所以,在將晴雯趕走之後,王夫人就連忙去往賈母處說明情況,不過,她並沒有如實說出趕走晴雯的理由。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員不錯。只怕他命裡沒造化,所以得了這個病。俗語又說『女大十八變』;況且有本事的人,未免有些調歪,老太太還有什麼不曾經驗過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雖比人強,只是不大沉重。
  • 抄檢大觀園王夫人拿晴雯第一個「開刀」,她為什麼不向賈母求救?
    面對王夫人向自己身上潑髒水,晴雯仍然保持內心的高潔,並沒有與她爭辯,卻依然被王夫人關押了起來。那麼在此期間,晴雯為什麼不向賈母求救呢?如果晴雯向賈母求助,那就不是「晴雯」了。「霽月難逢,彩雲易散,風流靈巧遭人怨」。
  • 王夫人安排在怡紅院的眼線,襲人最後才發現,作者寫在晴雯判詞中
    難道我通共一個寶玉,就白放心憑你們勾引壞了不成!」王夫人將怡紅院的閨房密語知道的一清二楚。可以完全排除老嬤嬤和小丫頭的可能。她的耳目只可能是賈寶玉身邊的幾個大丫頭。晴雯被攆走不可能,剩下的不過襲人、麝月、秋紋、碧痕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