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西遊,孫悟空到底吃不吃人?

2020-09-03 司馬徽瑜

本文約1500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

文/鏡鑑君

《西遊記》作為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可謂家喻戶曉,裡面的人物經過86版西遊記電視劇的演繹已經深入人心,作為西遊記主角之一的孫悟空經過六小齡童的演繹更是已經形象化了,致使人們普遍認為孫悟空就應該是電視劇中的那個樣子。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各樣的孫悟空版本頻出,其演繹手法與86版的孫悟空形象相去甚遠,觀眾倒是對這些倒是無所謂,本著啥樣的猴都是猴的態度,對其中改編較好的也津津樂道。

但六小齡童則對此頗為不滿,認為除了自己演繹的86版西遊記孫悟空之外其它都是亂改都是盜版,孫悟空是就應該是自己演繹的那樣,

這種一家獨大的態度也惹鬧了一眾網友,反對者經常以原著中孫悟空吃人的情節來反駁,認為86的西遊記也並非完全的還原,只是眾多改編中的一種而已。

那麼拋開網友和六小齡童之間的恩怨我們來聊一聊《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到底吃不吃人?

網上所傳孫悟空吃人說法的來源是在《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說的是白骨精幻化女子形象想要擄走唐僧被化齋回來的孫悟空識破,孫悟空想要下手自然被唐僧等人制止,於是悟空便向眾人解釋道:

「師父,你那裡認得!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有那等痴心的,愛上我,我就迷他到洞裡,盡意隨心,或蒸或煮受用;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師父,我若來遲,你定入他套子,遭他毒手!」

這裡吃人的說法是孫悟空自己承認的,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但是接下來就出現問題了。

在《西遊記》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話說唐僧眾人為救烏雞國國王為其服下金丹,但效果似乎並不明顯,於是唐僧說道:「莫說人在井裡浸了三年,就是生鐵也上鏽了,只是元氣盡絕,得個人度他一口氣便好。」

且不說唐三藏怎麼知道這些的,但聽起來似乎真是那麼回事,豬八戒剛想上前度氣便被唐僧制止並換孫悟空來,這裡原著是這樣記載的:

「那師父甚有主張。原來豬八戒自幼兒傷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濁氣,惟行者從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為生,是一口清氣。」

這裡明確的說明了孫悟空是不吃人的,而且這裡並不是以師徒幾人的口中所說,而是以旁白的口吻也就是作者所說,那麼如此看來就似乎與白骨精那裡的描述有所衝突,但相比之下旁白的說法似乎更為可信,前者很可能是在眾人都沒有火眼金睛自己又不能動手的情況下,孫悟空急於為了證明白骨精妖怪的身份而編造的說辭。

除此之外,在白骨精事件的後續孫悟空被唐僧驅逐之後,孫悟空回到花果山聞聽花果山眾後快被山下獵戶捕殺殆盡,不由大怒,於是在獵戶們將要上山時施法將其盡數殺死,所殺者上千人馬,對,你沒看錯就是上千人馬盡數死於孫悟空之手,真就是「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

在將獵戶們斬盡殺絕之後孫悟空便對眾猴吩咐道:

「你們去南山下,把那打死的獵戶衣服,剝得來家洗淨血跡,穿了遮寒;把死人的屍首,都推在那萬丈深潭裡;把死倒的馬,拖將來,剝了皮,做靴穿,將肉醃著,慢慢的食用;把那些弓箭槍刀,與你們操演武藝;將那雜色旗號,收來我用。」

從拋人屍到食馬肉,由此可見孫悟空並不吃人,包括其統治下的花果山的眾猴都應當是如此。

所以以後大家再拿原著反駁86版西遊記時就別拿孫悟空吃人說事了,想舉例的話還有很多,比如上文提到的孫悟空大開殺戒的事情…

另外在孫悟空自述吃人記載有著明顯的邏輯漏洞,以孫悟空的能耐想吃個人用得著變來變去的那麼麻煩嗎?畢竟一般人身邊不可能有幾個神通廣大的保鏢在身邊不是?

孫悟空之所以強調變來變去就是為了告訴眾人妖怪善於變化的事實,而眼前的白骨精也正是如此,當然以唐僧的聖母尿性自然是不會相信的。

相關焦點

  • 真實孫悟空太兇殘:吃人不吐骨,花果山下屍橫遍野
    看過周星馳電影《西遊伏魔篇》的朋友們應該都曉得孫猴子的「真面目」,大家以為這就應該是電影中最接近原著的描寫了嗎?就連自己的同類它都不放過……原著西遊記二十七回中,唐僧被白骨精幻化所迷惑,孫悟空就描述了自己詳細吃人的方法:老孫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若想人肉吃,便是這等:或變金銀,或變莊臺,或變醉人,或變女色。
  • 閒說西遊第七回:吃回扣的觀音,唯才是舉的如來
    暢談小說,閒話西遊。繼續聊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首先,求關注,我發現之前有的文章看的人不算少,但是關注量不夠,沒有關注,我就沒辦法申請原創標識,希望各位看官順手點個關注,謝謝了!」「請我坐了首席」,這語氣,像不像是一個受領導接見的人,回來吹噓的話語?
  • 閒說西遊第八回:吃回扣的觀音,唯才是舉的如來
    暢談小說,閒話西遊。繼續聊第八回《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首先,求關注,我發現之前有的文章看的人不算少,但是關注量不夠,沒有關注,我就沒辦法申請原創標識,希望各位看官順手點個關注,謝謝了!」「請我坐了首席」,這語氣,像不像是一個受領導接見的人,回來吹噓的話語?
  • 我想修個仙,唐僧肉吃了到底有沒有用?妖怪們可能想多了
    常聽得人講……」為什麼妖怪們為了一個捕風捉影的說法,就冒著被孫悟空打死的風險去搶唐僧肉吃?1 .除了唐僧長得白白淨淨,看上去營養可口很好吃的樣子,實在是因為修仙太難了。時間久、見效慢,還要渡劫歷難,稍不注意就神形俱滅。
  • 西遊路上女妖翹楚,獨戰孫悟空二人不敗,不想竟是個未成年
    西遊路上蠍子精是名副其實的大姐大,沒想到還有一個女妖怪緊隨其後,一人獨戰孫悟空和豬八戒二人聯手,打鬥一夜竟然不落下風,十分厲害。行至駝羅莊借宿,孫悟空賣弄引妖怪唐僧師徒好不容易擺脫黃梅老怪,走出假的小西天繼續西行,不想接著就來到了真的小西天,原來這個地方就叫駝羅莊,村西三十裡就是七絕山。
  • 西遊記中孫悟空吃蟠桃為啥吃一個扔一個?桃子放大後你就明白了!
    西遊記作為這個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國民度還是蠻高的,因此在之後也有不少的西遊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問世。但是能夠發現最經典的依舊86版西遊記,雖說當時特效和拍攝條件並不是最好的,但是依舊是最經典的。西遊記中孫悟空吃蟠桃為啥吃一個扔一個?桃子放大後你就明白了!
  • 閒說西遊第一回:孫悟空原本是個老好人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話說古代小說都喜歡在開篇來一首詩詞是嗎?這算是定場詩吧。僅這一首詩,便引發了後人無數爭論,很多人從這首詩入手,認為《西遊記》中隱含著修行的秘訣。這種說法呢,很多人聊過,感興趣可以自行搜索,本文就不再贅述了。定場詩之後,先是一大段介紹,貼上來給大家看看。
  • 從獅駝嶺一節看西遊中那些狠人等級,孫悟空居然只能排上初級狠人
    孫猴子趕忙根據自己多年作妖時的從業經歷,跟唐僧細緻介紹妖怪吃人時的常用作案手法。原先在水簾洞裡做妖魔時,自己也並不是天天喝山泉水吃野果,隔三差五還是經常吃頓肉改善、改善夥食。吃不了,還要曬乾了防天陰哩!」也就是說用各種迷人的幻象把人騙進洞裡宰了,煎炒烹炸還有五花八門的做法,要是一頓吃不完還要晾起來做成肉乾,等颳風下雨出不了門的時候再慢慢享用。
  • 閒說西遊十四回:唐僧沒給孫悟空縫衣服,還是個會說謊的
    暢談小說,閒話西遊。雙節假期,出去玩了一趟,西遊系列停了一周,今天繼續,求關注!第十四回,《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到了兩界山,眾人聽到有人叫「師父」,劉伯欽家裡的僕人們都說,這肯定是那隻老猿。出家人慈悲為懷,你卻一點慈悲心都沒。這在荒山野嶺還好說,沒人看見,如果到了城裡,你就這麼打死人,官差來抓人,我怎麼脫身?等等!前邊聽起來還是那麼回事,怎麼到後半截才發現,你特麼是怕被連累啊!各位看官可別覺得我上邊寫的囉嗦,原文唐僧那段話說的更長。看到這裡你還覺得唐僧是個心懷慈悲的佛子嗎?不,他首先是個膽小怕事的普通人。
  • 為什麼如來不敢殺死孫悟空
    難怪如來不敢殺死孫悟空,你看他姐姐是誰?就算太上老君也不敢惹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之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都知道這哪吒已經是搗蛋之王,可是在神話故事中,孫悟空其實可能要算是搗蛋鼻祖,因為他惹的禍可比哪吒大得多了,像搶了東海龍王的鎮海至寶,偷吃了王母的蟠桃和太上老君的金丹。
  • 西遊:以年齡算,孫悟空是老君的哥哥;以輩分計算,悟空要矮三輩
    老者問及孫悟空的年紀,孫悟空說:「我那生身的年紀,我不記得是幾時;但只在這山腳下,已五百餘年了。」孫悟空已經不記得自己的年齡,我們卻不妨幫他理一理。那死籍中記載著孫悟空當時的年齡:「另有個簿子,悟空親自檢閱……注著孫悟空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孫悟空此時342歲,因為攪鬧龍宮地府,被龍王與冥府上告天庭,卻因禍得福名登仙籙。
  • 閒說西遊十六回:沒有好人的觀音禪院,談談吳承恩「吃設定」
    暢談小說,閒話西遊。求關注求關注!第十六回,《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這一章的故事並不複雜,就是到了一座寺院,寺裡的老和尚是個喜歡擺闊的主,一聽說唐僧是從大唐來的,就覺得這人身上一定有寶貝,我得跟他比一比。本來唐僧想低調點,奈何身邊有個耐不住性子的猴子啊。猴子把佛祖給的袈裟拿出來,寺院那老和尚一看,臥槽,這還怎麼比?
  • 吃唐僧肉其實不能長生,唯一吃過的人下場悽慘?
    文/蝸牛西遊中的妖界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只要吃了唐僧肉便可以長生不老,但是最後我們驗證到這是個虛假消息,唐僧肉不僅不能幫人長生,還會讓食用者下場悽慘。那麼,在這麼多人和妖怪裡有沒有人真的吃到唐僧肉呢?這個人是存在的,此人還是唐僧最為親近的人。
  • 燒麥讀西遊
    最愛玩&34;的燒麥立刻給大家安排了角色,她自己當然是孫悟空,甚至讓外婆當了白龍馬,大家也都樂呵呵地接受了。真好,不像我小時候,壓根兒沒人理我。 六月底搬家,整理書時,燒麥不知道從哪兒翻出兩本兒童版的《西遊記》,沒事就翻看裡面的插圖。
  • 西遊闢謠:沙僧在流沙河吃的九個取經人不是唐僧的前身
    沙僧在流沙河做妖怪的時候接連吃了九個路過的取經人。這九個取經人被吃以後,陰魂不散,骷髏頭在水面漂浮不沉。沙僧索性串起來掛在脖子上:盤。沙僧吃取經人是九個。金蟬子在唐僧之前剛好也是轉世九回。數字重合。而且沙僧吃的是取經人,金蟬子的前九次轉世也是修行人。這又是高度契合。
  • 西遊記中最善良的妖怪,吃肉都用銀子買,從不吃人,卻被人吃了
    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這途中遇到的妖怪多數是想吃唐僧肉來長生不老。但是凡事都有例外,這裡面就有一個妖精是不吃肉的。他是《西遊記》中最善良的妖精,那麼到底是有多善良?他從來不吃人肉,如果實在是想吃肉了,他就吩咐自己的手下去山下買肉。但是他做過的唯一錯事就是覺得孫悟空他們師兄三人的兵器好,便偷走悟空師兄弟的三件寶貝兵器。
  • 被低估的神劇7.7分,但西遊電影到底啥時候能真正的文體兩開花?
    20年前的一部西遊系列作品《西遊記後傳》橫空出世,當時網絡還沒普及到千家萬戶,身在農村的小編對相關資訊知之甚少。只記得小時候對六小齡童版本的孫悟空印象深刻,對於師徒取經的認知,以為見到佛祖拿到真經就圓滿大結局了,沒曾想還有後傳。
  • 西遊四人組智力排行,孫悟空墊底,只有他聰明絕頂是悶聲發大財
    談起西遊記說的最多的就是誰比誰更厲害,神通更大,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說點不一樣的,說說西遊四人組中論智力誰最強。而為什麼武力值最高的孫悟空智力卻是最低的呢,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分析。而豬八戒可就比孫悟空聰明多了,把師父哄得服服帖帖,可以說是眼前紅人,孫悟空幾次被趕走,豬八戒都佔了主要作用。可見八戒論玩心思可比孫悟空強多了。而唐僧作為一介凡人,卻能駕馭得了幾個妖仙徒弟,不花點心思能行嗎。
  • 唐僧、孫悟空和女妖精越來越曖昧,這樣的西遊記真的好嗎?
    但是,改編版的女妖精們卻越來越不單純,不止想吃唐僧肉,跟唐僧、孫悟空之間的關係也被改得越來越曖昧,或主動搭救唐僧,或與唐僧訴衷腸,甚至與孫悟空組成初戀CP,這還是我們小時候看過的《西遊記》嗎?即便電影改編版更關注唐僧、孫悟空和女妖精的情感糾葛,卻沒有哪一部能夠超越《大話西遊》中至尊寶與紫霞的曠世之戀,似乎只剩「曖昧」的軀殼,丟失了「情感」的靈魂。西遊的精髓怎麼才算不被辜負?
  • 西遊官場:終極大佬玉帝的權力遊戲
    二人不分勝敗!然後猴子被36個雷將圍著就出不來了。這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戰績。一個保安就可以按住的猴子,玉帝為啥非要叫如來收拾局面?因為他等這天很久了!玉帝就是有心扶持地方諸侯如來。這個神仙哭著喊著要讓八戒當自己徒弟,而且還把九轉大還丹給他吃!要知道,這玩意兒只有太上老君才能生產!而且八戒的九齒釘耙也是太上老君生產的,已經很明顯了,八戒就是老君的人。既然是三清的人,玉帝沒辦法,八戒無功無德,進入體制直接就得到了天蓬元帥這個官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