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志怪故事:尼妙寂

2020-09-06 擎天小螻蟻

  一、慘案發生

  尼姑妙寂,俗姓葉,是江州潯陽地區的人。在出家之前,妙寂嫁給了本地的一位商人,名叫任華。妙寂的父親名叫葉升,經常都來往於長沙廣陵之間做生意。

  唐朝貞元十一年的春天,任華與葉升前往潭州,過了好久都沒有回來,家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已經超過歸期好幾個月了。有一日妙寂忽然夢見了父親葉升,夢中的父親披頭散髮,衣服殘破不堪,身上流滿了鮮血。

  父親哭泣著告訴妙寂:「我和你的丈夫,在湖中遭遇上了強盜,都被害死了。因為你的意志一直都很堅強,上天便準允我們復仇。但是幽冥之事,不能直接說出來,因此我只能用隱語告訴你,希望你可以理解並幫我們報仇,那我們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妙寂在夢中知曉父親與丈夫已經身亡,自是悲憤難抑,便叫父親提供復仇的隱語。

  父親葉升說道:「殺我者,車中猴,門東草。」說完父親就離開了。

  不久妙寂又夢見了自己的丈夫任華,模樣如父親一般,披頭散髮,全身鮮血,丈夫也告訴妙寂:「殺我者,禾中走,一日夫。」

  妙寂聽完,雙手抱胸,痛苦起來。妹妹聽聞到妙寂的哭聲,便叫醒了妙寂。醒來之後,妙寂將夢中的事情告訴了母親,家人聽後,全部都驚愕不已。全家人都在念這兩句隱語,可是都無法參透是什麼意思。家人走遍了鄉中鄰裡中有見識的人,全部都不能理解隱語的意思。

  這年秋天,妙寂來到了上元縣,這是各處地方船隻往來交匯的地方,四面八方的士人也多在此停歇。縣中有一處瓦棺寺,寺中有一處閣樓,背山臨水,視野非常開闊,可以觀賞到難以多得的江湖美景。因而此處遊人如織,來此處遊歷的人,沒有那個人不登閣樓觀景的。

  妙寂心想,我穿上僧尼的衣服,一直停留在瓦棺寺,看見有學士的人便請他們解惑,肯定會有人能夠幫助我解答出隱語的含義。

  於是妙寂穿上僧尼服飾,在瓦棺寺幹活,每一天都拿著掃帚在閣樓下清掃。閒暇之際便倚靠在閣樓旁,等待有學識之人。只要看見帶著高高的帽子,一吟一詠的人過來,妙寂都會跪拜行禮,請他們幫們解答隱語。如此過了六年的時間,妙寂一直都沒能遇上能夠解答隱語之人。

  到了貞元十七年,有一位名叫李公佐的人,從嶺南而來。他攬衣登閣,神採俊秀,氣質異於常人。妙寂見到李公佐,便上前跪拜,哭泣著將自己的事情告知了他。

  李公佐聽後,便告訴妙寂:「我平生就喜歡為人解答疑惑,更何況你有冤屈,十分誠懇,冥冥之中得到神靈指示,我應當為你思考隱語之意。」

  李公佐一邊思考,一邊默默的徘徊。幾步之後,歡喜地招來妙寂,說道:「我知道了,殺害你父親的人是申蘭,殺害你丈夫的人是申春。」

  妙寂悲喜交加,等待多年,終於有人能夠給自己解答了,妙寂接著詢問為何如此解釋。

  李公佐說:「猴這個生肖對應的就是申年,車(車)字去掉兩頭,中間就是申字,所以是一個申字;草加門,門又有東,不就是一個蘭(蘭)字嘛。禾中走,就是穿過農田的意思,那也是一個申字,一、日又加上夫,就是一個春字了。看來是鬼神想迷惑人,才說得這麼隱晦的。」

  妙寂聽後,悲喜的感情交織在一起,以至於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了,過了許久,才擦去眼淚跪謝說:「賊人的名字既然解釋出來了,洗刷冤情就有希望了,先生您為我解答了疑惑,我一定要報答您。我一個婦人,身無旁物,只能誠信向佛,每日祈禱您福如東海。」

二、復仇之路

  泗州的普光寺,有一處佛家的戒壇,凡是僧尼,都會去這裡。四方僧尼向著戒壇聚集,前來觀賞的人也絡繹不絕。

  這一年,李公佐從楚地前往秦地,乘坐船隻前往戒壇觀賞。有一位尼姑,長得眉清目秀,李公佐覺得好像在哪見過。每次經過她身旁,尼姑都會一直看著李公佐,好像有什麼事情要說的樣子。

  遊賞許久,李公佐將要離去之際,尼姑急忙走上前,問道:「先生是不是貞元年間在嶺南從事。」李公佐給了肯定的回答。

  尼姑記著問道:「先生您還記得小尼姑嗎?」

  「不記得。」李公佐回答。

  原來這小尼姑就是當年的妙寂,她說道:「當日在瓦棺寺中,先生您還為我解答了車中猴啊。」

  李公佐聽言,這才想起,自己面前的小師傅竟是當日請求自己解答隱語之人,便詢問道:「後來你報仇了嗎?」

  原來,自從明白了夢中的話之後,妙寂就女扮男裝,易名為土寂,到處給別人家做傭工。打聽了好幾年的時間,這才知道蘄黃之間有一個村子,叫作申村,便前往打探消息。

  兜兜轉轉了一段時間,打探到了申村北邊,真的有名叫申蘭者。因而前往他家中,請求做他家中的傭人,不需要多少報酬。見有人來做傭人,又不需要多少錢,申蘭大喜過望,便將妙寂招到了家中。

  後來,妙寂又打聽到申蘭有一位名叫申春的堂弟。於是在申蘭家中更加勤勉的工作,晝夜不離家中。只要家中有自己可以幹的活,不管輕重,妙寂都會攬過來自己做,從來都不需要申蘭主動吩咐。白天妙寂與其他傭人苦力勞作,夜裡便不與其他傭人同席,因而也沒有人知道妙寂是女兒身。

  一年之後,因為妙寂的辛勤勞作,申蘭對她也越來越器重。申蘭對待妙寂,甚至好過了對待自己的孩子。申蘭有時務農,有時經商,有時候去武昌販賣牲畜。申蘭外出的時候,就把家中所有的鑰匙都交給妙寂看管。

  趁著申蘭外出,妙寂便搜查了家中所有的事物,發現柜子中的事物,有一半都是自己父親和丈夫的,還有父親和丈夫生前常穿的衣物。然而申蘭和申春並不住在一起,很少一起外出。考慮到如果只抓住了其中一個,另外一個可能會逃走,妙寂便等待了好幾年的時間。

  到永貞年間的一個重陽節,申蘭與申春在一起喝酒,酩酊大醉。趁著這個機會,妙寂急忙奔向官府,官府派人將二人捕獲了。審問之下,二人全部都認罪伏法了。

  復仇之後,妙寂返回了家中。這一段艱辛的復仇之路,也讓妙寂受盡了苦難。後來妙寂也獲得了母親的允許,出家做了尼姑。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