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湖西秀才張堯舉到省府趕考,在一家客棧裡住了下來。他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讀書,準備鄉試。轉眼到了鄉試之期,三場考完,他留在省府遊玩,等待考試結果出來。他在附近的寺廟裡遊玩時,碰見幾個同樣參加鄉試的秀才,彼此互報家門,想不到其中也有一個名叫張堯舉的人,與他同名同姓。兩家相隔幾百裡,中間隔著大湖,另一個張堯舉住在湖東。
兩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又住在同一家客棧,關係一下子親密起來。回到客棧裡,兩人一商量,乾脆住在一個房間裡,床鋪並排擺在一起,可以徹夜長談。
這一天晚上,兩人談到三更以後,實在困了,各自入睡。不一會,張堯舉看見兩個鬼差進來,一抖鐵索,將他鎖拿起來。張堯舉驚慌地問道:「為何鎖拿我?」一個鬼差獰笑著說:「你的案子犯了,閻王爺命我捉拿你去大堂會審。」
張堯舉臉色發白,說道:「我一直規規矩矩的,犯了什麼案子?」鬼差說:「你與有夫之婦私通,道德淪喪,死期到了。」另一個鬼差呵斥道:「囉嗦什麼?快走!」不由張堯舉分說,推著他就走。
到了閻羅殿,閻王爺翻開生死簿一看,大發雷霆,呵斥兩名鬼差說:「你們如此糊塗!這是湖西的張堯舉,要你們去捉的是湖東的張堯舉。還不快快將他好好地送回去。我另外派人去捉拿湖東張堯舉。」
兩個鬼差好不尷尬,帶著張堯舉下了大堂,向他賠禮道歉。張堯舉擺起譜來,說道:「說抓就抓,說送就送,世上哪有這麼簡單的事?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這事得好好地說道說道。」
兩個鬼差陪著笑臉,低聲下氣地說:「我的爺,我們已經賠禮道歉了,你還想怎麼樣?」張堯舉想了想,說:「我在陽間,一直聽說陰間有個十八層地獄,想去參觀一下,你們帶我去吧,也好讓我見識見識。」
兩個鬼差鬆了一口氣,怪笑著說:「這個容易,我們帶你去。」他們帶著張堯舉到了地獄入口,對守門的鬼卒說明情況,鬼卒打開地獄之門,兩個鬼差帶著他進去了。
張堯舉一層一層地參觀,兩個鬼差一路指點,哪裡是刀山,哪裡是火海,哪裡是劍樹,每一種刑罰是懲罰什麼樣的罪行的,都詳細講解給他聽。
到了最底層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個和尚,繩子穿過大腿倒掛在鐵樹上,疼得大喊大叫,聲如鬼魅,好不恐怖。張堯舉心裡害怕,想要退出,忽然覺得和尚有點面熟,大著膽子走近一看,竟然是他的親哥哥。
張家兄弟多,父母養不活,就把哥哥送到興福寺裡出家,當了和尚。張堯舉問道:「這個和尚犯了什麼罪?竟然到了如此慘烈的地步?」鬼差說:「他咎由自取。身為出家人,卻不守清規戒律,打著佛祖的名義,到處化緣,騙錢騙物,拿來吃喝嫖賭。這種胡作非為的和尚,陰曹地府怎能放過?」
張堯舉哀求兩名鬼差幫忙說情,放了哥哥。鬼差說:「這個忙,我們幫不了。要想擺脫苦難,辦法只有一個,改過自新。」
參觀完地獄,兩個鬼差送張堯舉回到客棧,將他一推,醒了過來。張堯舉趕緊去看湖東的張堯舉,已經死去多時。
張堯舉趕緊告訴客棧掌柜,掌柜去衙門報了官,差役來驗了屍,是心臟瘁死,備了案。張堯舉念在相識一場,租了一輛牛車,把他的屍體送回湖東老家安葬。為了顧及死者的臉面,他隱瞞了鬼差說的死因,然後急匆匆地往興福寺裡趕去。
到了寺廟,果然聽見屋裡傳來大聲哀叫,慘不忍聞。他衝進去一看,只見哥哥身子倒立,靠在牆上,大腿上長了一個爛瘡,膿血順著往下流,弄得到處都是,嘴裡不住地大聲呻吟。
張堯舉驚問:「哥,你為什麼要倒立?」和尚哭著說:「我只有這樣,才會疼得好一點,不然的話,就會痛徹心肺,生不如死!」張堯舉趕緊將他在陰間的所見所聞對哥哥講了。
和尚聽了後,心生恐懼,趕緊大聲懺悔,發誓改過自新。誓言剛發完,疼痛減輕了,他洗淨身子,跪在佛像前禱告。自此後,他戒酒、戒賭、戒嫖,每天跪在佛像前虔誠地誦讀經文。過了半個多月,他的瘡口結疤了,後來慢慢地好了。從此後,他成了一名戒行僧。
這次鄉試,張堯舉中了舉人。後來,他中了進士,當了官員。因為有了這次地獄的經歷,他一生清正為官,到死都是兩袖清風,獲得好評。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