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一個妻子是否聰慧,通過「這件事」就能看出

2020-08-22 愛賞娛樂

一個好女人,能把男人變成快樂的人。

好女人能刺激起男人的野心,最好的女人卻還能撫平男人內心的傷痛。

現實生活中,既獨立,又依賴,人格上獨立,情感上依賴,這樣的女人才是可愛的,和她一起生活既輕鬆又富有情趣。

在我看來,《都挺好》裡面,蘇明成的妻子,朱麗就是這樣的存在,她總是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情商很高,把那麼「作」,那麼矯情的蘇父,都安慰的服服帖帖的。

不得不說,這樣的女人,很是聰慧,男人娶到就是賺到。

《都挺好》:一個妻子是否聰慧,通過「這件事」就能看出。

家庭矛盾的處理方式。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這個偌大的蘇家,事情還真不少。蘇母在世的時候,重男輕女到了極點,為了大兒子出國讀書,賣了一間房,為了給二兒子安排工作,又賣了一間房。

唯獨三女兒要考清華,她硬生生的覺得是浪費錢,不支持倒也罷了。還逼著她去了自己不喜歡的師範學院,後來又變相的逼著她自謀出路,小小年紀和家裡斷了往來。

從18歲開始,自給自足,如此的狠心和偏心,也算是奇葩一朵了。好在蘇明玉是個厲害的主,在師傅的點撥和幫助下,自己打拼出了一片天地,比大哥,二哥都混的好。

蘇母去世後,關於蘇父的贍養問題一直都是這個家庭矛盾的核心點,大哥遠在美國,遠水解不了近渴。蘇明玉18歲的時候,就和父母有約在先,我不花你們一分錢。

你們以後的生老病死也與我無關。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朱麗主動承擔起了照顧蘇父的責任。哪怕蘇明成打退堂鼓,她也一直在努力,不得不說,這樣的女人,很是讓人欽佩。

對待老公兄弟姐妹的態度。

蘇明成和蘇明玉從小就是敵人,一言不合便大吵大鬧,一個瞧不上另一個。蘇明成覺得妹妹性格孤傲,不知道天高地厚,不就是有幾個臭錢嗎?

蘇明玉覺得二哥啃老,啃的理所應當,是個吸血鬼。從小到大都沒斷過奶,一直是靠著父母的接濟過日子,她很是不屑。所以打心眼裡瞧不上他。

兩個人一見面就針鋒相對,恨不能老死不相往來。多虧有朱麗在中間調和,才使得矛盾不至於升級到無可挽回的地步。她雖然知道老公和妹妹說不到一塊去,但遇到事情的時候,她還是能勸解他,做出應有的姿態來。

哪怕是不情願,也要儘可能的忍著,不要動不動就罵人,或者是動粗。

和老公的相處方式。

蘇明成雖然是個啃老族,但是對妻子卻是好的沒話說。與大哥蘇明哲打腫臉充胖子的低情商相較,他總是在想方設法維護家庭的和諧。自己能做的事情做,自己做不了的絕不勉強。

雖然常常表現出自私自利的一面,但是在朱麗的調教下,也在慢慢的改觀和進步。就拿給蘇父還錢這件事來說,如果不是朱麗一再的堅持,蘇明成恐怕這輩子也不會想到要給父親還錢。

在他看來,爹媽給兒子錢,是因為愛,是應該的。而在朱麗看來,卻覺得羞愧的不得了,與大哥蘇明哲,和妹妹蘇明玉相較,他們家真是太不爭氣了。

所以,她不斷的敲打老公要努力賺錢,想辦法還清父親的20多萬。這樣一來,她就能在蘇家人面前直起腰板了,要不然,總覺得低人一等。只是蘇明成不覺得。

因為他臉皮厚,坐享其成慣了。朱麗的行事方式恰好給他上了一課,做人不能只考慮自己。

娶一個好女人,家族旺三代。

從《都挺好》這部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好妻子,對於一個家庭的重要性。

人都會老,老人的贍養問題,不同的子女會有不同的做法,朱麗的主動請纓著實給電視劇前的你我打了個樣,蘇父雖然有三個孩子,但是最應該照顧父親的,理應是蘇明成。

因為他欠父母的最多,父母也最疼他,貼補他最多。

如果不是朱麗顧大局,識大體,恐怕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盛長柏妻子海氏成為人生贏家,只因她做了這三件事
    在嫁進盛家以後,海氏和王若弗卻並未出過什麼爭吵事件,在盛家安安穩穩地做大娘子,並且還接二連三為盛長柏生兒育女,更重要的是盛長柏從未納妾,身邊只有一個羊毫伺候。海氏的幸福人生,都是自己掙來的,在嫁入盛家以後,她做了這三件事,足以看出她是一個活得足夠通透的人。
  • 從這兩件事導演態度看出,火的必然
    ,年齡要是比較大的話,叫他們一聲奶奶,而在原著中,這段話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叫他們一聲奶奶,畢竟在那個時期,奶奶的意思是代表的年輕女性,而不是現在的老一輩的人。如果導演在這方面不做一些細節的改變的話,將會顯得非常引人發笑,而且觀眾肯定要罵一頓導演,從這個地方就能看出導演對細節的把控是非常厲害的
  • 《知否》袁家有多看不起盛家,從袁大公子做的這幾件事就能看出來
    《知否》袁家有多看不起盛家,從袁大公子做的這幾件事就能看出來在《知否》這部劇剛開始的時候,袁家便來到盛家下聘,要讓華蘭與袁家嫡出的二公子結親,這也是很多人難以理解的一個點,在當時那麼講究門當戶對,為何伯爵府的公子還會與盛家結親呢?這樁親事在門第上來看盛家自然是高攀了的,袁家其實也是瞧不上盛家的,從袁大公子做的這幾件事我們也能看出來。
  • 錦覓做的這三件事,件件都能看出手段,為什麼大家還覺得她單純?
    歷劫歸來之後的錦覓,別的不多說,至少這三件事,足以讓所有人看出她的心機和手段!天后還真的廢在了錦覓的手中,誰都沒想到,錦覓竟然會以自身為餌,讓天后親口承認自己的罪行,和天后這一仗,旭鳳,天帝,水神爹爹,都成了錦覓的「棋子」,也都成了錦覓為肉肉報仇的關鍵!
  • 聰慧的女人,都有這三種品質
    這便是黃蓉第一次獨當一面的精彩。真正聰慧之人,都有一種明亮的自信。你先立幾件功勞,爹爹必能饒你。」於是,放郭靖,對付歐陽克、侯通海等人,梅超風全憑黃蓉驅策。他罵你自己武功雖然不錯,但只會自己使,不會教徒弟,教來教去,只教些雞零狗碎的招數,沒一個能學得了全套。」洪七公向她瞪了一眼,哼了一聲,說道:「女娃娃又來使激將計了。」
  • 《都挺好》:姚晨告訴你,「都挺好」的人生是怎樣煉成的
    說來說去,她最欣賞的竟然是《都挺好》中的蘇明玉。我有些驚訝:「她的原生家庭不怎樣啊,她媽媽重男輕女特別過分呢。」那網友說:「即便是區別待遇,但她不算過得很苦吧?最關鍵是,以那樣的學歷還有這樣的職位、這樣的收入——值了。」我想了想,蘇明玉的人生還真是「都挺好」的。除去開始那些年的委屈,之後幾乎都是順風順水的啊。
  • 從星君說的話就能看出,怕老婆太明顯了
    天帝能夠用三言兩語將柏麟帝君說到痛哭流涕,同時他也能讓魔煞星羅喉計都放棄毀滅三界的目的,不得不說天帝才是《琉璃》中最大的BOSS。不過小夥伴們可能不知道天帝可是一個妻奴,當初玲瓏、無支祁等人來到崑崙山找天帝的時候,攔住他們的星君說的一句話就能證明這件事。
  • 「從吃飯就能看出,你孩子長大肯定孝順!」女兒表現讓寶媽很驕傲
    眾所周知,酒席上菜都是一道一道來,而每上一道菜,女兒就會夾一筷子到外賣盒裡,然後再自己吃,看得我直皺眉,心想小丫頭什麼時候學會連吃帶拿了?同席的親戚自然也是同樣想法,忍不住說:「囡囡這是要帶走嗎?」桌上的老人當時就樂了,不停對我說:「你這是有福氣了。從吃飯就能看出,你家孩子長大肯定孝順!」我心裡也暖暖的,女兒才六歲,就如此心細乖巧,實在令我驕傲。後來說到孩子孝順這件事了,老人家就在桌上傳授起經驗來,說是小孩子長大是否孝順,小時候就能從飯桌上看出來了。不孝順的孩子,吃飯時只顧自己,孝順的孩子,那表現可就多了,大家可以記下來,對號入座看看。
  • 從這件事看出凌霄說謊,是小橙子幫他回國的,陳婷或許不知情
    從這件事看出凌霄說謊,是小橙子幫他回國的,陳婷或許不知情!凌霄這次回新加坡,比預期的要晚回來一天,差點就趕不上乾媽媽的忌日。凌霄不說大家也明白他晚回的原因,無非又是陳婷作妖,不讓他回來唄!這個問題還沒想明白,我就意識另一個問題,凌霄肯定說謊了。說什麼陳婷讓他回國,這肯定是騙尖尖的,不想讓她為自己煩惱。陳婷既然扣留凌霄的證件,那說什麼也不會拿出來還給凌霄。因為現在的她只能靠凌霄,兒子走了她怎麼辦,就這點陳婷也不可能放凌霄回國。
  • 三件事看出端倪,凌霄抑鬱也不足為奇
    三件事看出端倪,凌霄抑鬱也不足為奇!兄弟協商下子秋和凌霄決定合租,住到尖尖家對門,可他們卻各懷心思。小哥是想好好照顧妹妹,以哥哥的身份;而凌霄是想近水樓臺先得月,追求尖尖。不管怎麼樣,哥倆都是想著法對尖尖好,彌補這些年的缺失。
  • 大宅門:從一個下人身上就能看出白景琦母子管家的本質區別
    《大宅門》這部劇我覺得主要表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二奶奶,力挽狂瀾,讓衰敗的白家再次崛起,另一個就是二奶奶的兒子白景琦,見證了白家從興盛到衰敗的過程!這對母子性格很像,管家也各有各的本領,可為何兩人經歷的卻是完全不同的歷程呢?
  • 凌霄一直想做這件事,而賀子秋卻從來沒想過要做這件事
    李尖尖因為和唐燦吵架,跑去大哥那兒,跟大哥講:「我根本管不住自己的腦子,我氣死了我都要,她怎麼能這樣說我,她今天要是不跟我道歉,我今天晚上會爆炸。」大哥只做了一件事,就讓李尖尖不再想和唐燦吵架這件事。看到這,姨母笑控制不住了!
  • 妻子夏冬一個眼神就能壓垮他
    夏冬一直認為丈夫聶鋒在梅嶺一役被林帥害死,雖然經過了十幾年,但是這件事在夏冬的心中始終耿耿於懷,悲痛之餘遷怒於一直為赤焰軍辯解的靖王。十餘年不與其交一言。一個孤山對孤墳珠淚拋灑,一個暗處窺探,五內俱焚,相隨卻無法相見。被當成怪獸四處遭人圍捕的聶鋒,最後在九安山被捕獲。這一俘獲改變了他和妻子的命運,因為他遇到了林殊。
  • 打工妹幫顧客洗頭,能心靈感應能看出男人的事最後怎樣
    ,就能感知對方內心瘋狂,顧客在想啥,只要讓他洗個頭,就能從水花中看出對方的心思。好傢夥,原來這男子不是旁人,正是自個兒曾經的同學王德發,而在接下來的畫面中效力,也看出了小王對他暗戀多年不敢表白的心思,於是在小王洗完頭後,小麗果斷上前,邁出勇敢一步,留住了他。
  • 你是否知道,這幾件事正在偷偷的讓你把疫情變成移情
    在漫長的監獄生活裡,當身體和精神都被無盡的黑暗吞噬時,很多人選擇了妥協。剛開始的恐懼,怨恨,到最後都被體制化麻木了。這就是人性的弱點,當對某件事產生了習慣,慢慢就會形成依賴,甚至變得麻木。這種可怕的麻木足以讓人失去鬥志,忘掉初心。隨著疫情的轉變,所有的生活工作逐步走向正軌。
  • 一個人被痛苦毀掉,是從這件事開始的
    說她貪戀風月,偏偏對柳湘蓮情根深種,一眼就記了五年,可說她情深義重,我卻怎麼也想不通,一個每天都惦記著心上人的女孩,怎麼可能允許自己成為賈家弟兄的玩物。而他的妻子卻要在寒冬裡當掉自己的長襪和頭巾來養活三個孩子,大女兒不得不去賣身做妓女,才能勉強維持一個家的生計。只聽這段敘述,你會覺得馬爾梅拉多夫是個鐵石心腸的男人。
  • 《知否》她是明蘭情敵,嫁給渣男贏得勝利,堪與她比肩的聰慧女子
    這也是盛老太太早就看出的問題,她清楚齊、盛兩家差距太大,明蘭就算嫁給齊衡,被婆婆刁難時,齊衡也不敢護她周全,所以她才不支持明蘭為愛去努力爭取。而申氏出身很高,她是申閣老的嫡親孫女,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申氏可謂是名門閨秀,又是嫡出,自然是錦衣玉食,不像明蘭那樣小小年紀就得經歷大人間的殘酷鬥爭。
  • 《都挺好》:蘇大強娶蔡根花,你覺得可笑的背後卻是真實的人性。
    家庭倫理劇《都挺好》除了讓我們看到蘇家一系列的家庭問題外,更讓人記住了蘇大強這個有些作妖的老父親。但人總是有情緒,有需求的,即便是年邁的老人,在蘇大強娶蔡根花這看似的可笑作為背後,是不可磨滅的真實人性顯現。首先,壓抑的舊世界轉換為索取的新天地。蘇大強的一生可以說都是在蘇母的高壓管制中,家裡當家作主的自然是蘇母,而他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對家裡的事,對子女的事,一直都是裝聾作啞,視而不見,就在蘇明玉質問他,你為什麼不管管你老婆?蘇大強是無言以對。
  • 《都挺好》蘇大強晚年的悽涼,與前半生不斷的作死有關,自作自受
    文|鳳姐談情說愛一年前電視劇《都挺好》火遍大江南北,電視劇圍繞明家展開。蘇大強是一個孤獨的老人,前半生一直活在痛苦之中,不管是對於兒女紛爭,還是老婆的偏心都裝作看不見。雖然他有一個事業有成的女兒,可惜幼年妻子偏心的時候,沒有發出任何的意義,所以蘇明玉對於這個老人是帶著恨意。
  • 都挺好:結尾細節您真的看懂了嗎?成年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和解
    【都挺好】最後一集幾個細節解析都挺好整個劇的主旨,就是和解和自己和解,和原生家庭和解,和父母和解「和解」,放過自己,成了當下最流行的主題【都挺好】說的就是明玉從仇恨到放過自己,和自己和解的一個故事。明玉才知道父親原來是在意這件事的也是在意她的,慢慢卸下心理對父親的怨恨或許是因為當時是蘇大強帶明玉去醫院的所以蘇大強心理一直難以釋懷這裡聽的戲也很有意思,叫【庵堂認母】也是一出關於母愛的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