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姐的攤位不足20平方,早餐賣粉湯、綠豆湯、炒麵、瘦肉粥十幾種任選,中午賣豬腳飯。
我每天的早餐便是在她店裡解決,就跟聽Beyond的歌曲,百吃不膩,定安是一個小縣城,我們都是從同一個縣城出來省城,方圓百裡就她家還傳承著家鄉的美味。
與往常一樣,還沒到店門口就聽到燕姐爽朗的笑聲,這也說明為什麼店裡生意這麼好,到她店裡覓食都是附近街坊,10分鐘吃早的功夫,便可以聽到百態人生,比電影精彩多了。
:我那死鬼老公最近看手機神神秘秘,問他話總是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
說完撮了一大口炒麵的清潔工張大姐。
:那你要看緊了,這男人就跟放風箏,偶爾松松,必要時要拉回。
呦,小吳你來了,還是粉湯吧。
燕姐手和嘴都沒閒著,永遠記得每一個客人的用餐喜好。
我點了點頭,默默的坐下,不想打斷她們的談話。
:那你說我該不該找他攤牌。張大姐吃完抹了抹嘴巴。
:早,李大爺,今天還是綠豆湯吧。燕姐可謂眼觀八方。
接著轉頭對清潔工說:你都沒證據,攤什麼牌,先不打草驚蛇。
她麻利地給我端上,又給李大爺打包好了。
:你趁他睡著看他手機不就知道了。鄰座的崔大媽按耐不住了。
清潔工張大姐起身要走:是哦,我怎麼沒想到,先去幹活了,晚上我找個機會看看,老闆,我微信付款啊。
燕姐老公如同《武林外傳》裡的白展堂,在店裡打打下手,招呼客人,收錢之類,不同的是為人胖墩墩,憨厚老實的臉上總掛著笑臉,夫妻倆年紀不大,也就四五十歲,起早貪黑經營著這家10年小店,就是這樣陳舊的店面反而讓人有親近感。
:燕姐,聽說你兒子要結婚了?兒媳還滿意不。
我也是喜歡八卦的人。
:老李,你去把碗洗了,東湖王大媽昨天電話訂了20個粽子,你待會兒給人送去。
她邊拿塑膠袋裝著粽子邊說。
:日子還沒訂,兒子滿意就成,我沒意見,我跟兒子說了,以後不管他倆誰對誰錯,我都只會教訓他,不會說他媳婦,咱又沒生人家閨女,也沒養過一天,憑什麼說人家。
聽她這麼一說,確實有道理,如果天底下的婆媳關係能剖析這麼明朗,五千年的矛盾也不是不能解。
:我跟老伴商量了,再幹幾年就回老家住,把省城的房子留給兒子,前些年也蓋了三層樓,在家種種菜,養養雞過清閒日子,媳婦願意我上來帶孫子我就來,不願意我就待在老家,不給孩子添麻煩。
一會功夫我也吃完了,早餐錢遞給她。
:那可不行,你們走了,我們上哪去吃早餐啊,我先上班。
:小吳啊,人生哪有不散的宴席,倒是你,抓緊要個二胎,時間不等人,去吧,明兒見。
店裡客人陸陸續續,走一波又來一波。
在更年輕那時的我,眼裡根本看不見這樣碎片化的生活,滿腦子都是高曉松說的詩和遠方,雄心壯志似乎隨時準備大幹一場,當然,至今也沒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反而過了三十五後,越來越喜歡市井生活,就連菜市場討價還價都覺得有意思,感覺腳著地了,心也踏實了,這才是生活真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