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存在永遠,我們都像被點燃的導火索一樣活著。以為能永遠活著的傢伙,就是在做白日夢!」
這是來自日本作家石田衣良的小說《美丘》一書中,主人公美丘的一段話。
石田衣良在日本是有名的作家,他於1983年成蹊大學經濟系畢業。七歲時就想當作家,卻因為作家的成功之路不容易,剛開始一直做著與作家無關的行業,後來以自由文案工作者身份活躍於業界。直到最後成為作家。應該來說,成為作家之路上經歷了不少的磨難。所以在《美丘》這本書中,處處可以看到作者感嘆人生短暫,要積極生活的人生態度。
《美丘》書中的主人公美丘小時候出交通事故,頭骨骨膜破裂,移植頭骨骨膜後感染上了無法治癒的雅各布病。美丘從得知感染上這個病之後,她的生命也就進入了倒計時,每一天都是數著時間在過。
就像夏蟲不可語於冰,白天不懂夜的黑一樣,沒有面臨過死亡的人,永遠不會懂得生命的珍貴。生活中的我們總想把一切交給時間去處理,總覺得來日方長,卻不知道時間已經所剩不多。作者就是在這本書中用一個生命進入倒計時的人物美丘,來告訴我們,在短暫的生命中,我們應該怎麼活。
《美丘》一書中的故事發生在東京的一所大學,故事的主角是男主人公橋本太一和女主人公美丘。男女主人公的第一次交集在學校的樓頂上。
有一天太一和兩個同學一起逃課,在學校的樓頂上聊天時,看到跳過樓頂防護欄的美丘,太一擔心她會跳下樓,便爬過護欄跟在美丘後面,覺察到美丘並沒有跳下去的意思。
太一問她:「你沒打算自殺吧?為什麼要跑到這上面來?」美丘卻回答說:「圍欄外面能看到更美的天空,所以就上來啦!」
美丘住院後,太一從美丘給他的錄音中卻得知,美丘當時是真得想跳樓的,因為知道自己的生命不長,活著也是個麻煩,所以想一死了之的。可是當太一出現在樓頂上時,她看到的太一像個天使一樣,於是想,活著說不定也是個不錯的事,於是決定好好活。
此時的美丘已經是個進入了生命倒計時的人,是已經放棄了自己的人,因為太一的出現,讓她燃起了生的希望,所以又決定好好地活。和太一的愛情,讓美丘的生活變得多彩美好起來。
生命有時就是這樣無常,不管你是誰,他都會給你磨難,也給你驚喜。只要心存希望而不放棄,一定會遇到美好。就像作者石田衣良的經歷,雖然前期自己一直沒有選擇文學這條路,但是在他的堅持不放棄地努力下,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作家夢。所以一定要相信就算是生命無常,也一定會遇到美好,要堅持耐心地活著。
很多人會說,美丘最後還不是死,同樣是死,美丘在遇到太一後的人生變得無比美好啊,就像美丘自己說的,跟別人坦白了病情後,別人都跑了,而太一給了完美的愛情。就算是死,此時美丘的人生也是多彩美麗的。
美丘的病越來越重了,但是她和太一還是像正常人一樣上學,打工。那些容易給分的教授的課,他倆都會去上。
在書中,作者特別講到了美丘和太一倆人去上的一節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課。課堂上教授這樣說的:
阿德勒是將人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來看待的,說起心靈創傷,是在幼兒時期或是過去的時間造成的深重的精神創傷。弗洛伊德重視心靈創傷對人的影響。而阿德靳心理學認為心靈創傷的影響有限,決定一個人的人格的並非過去,而是這個人的希望及將來的目標。就是說決定人格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
雖然這段話與生命即將結束、已經沒有希望和未來的美丘比起來,有點殘酷,但是美丘並沒有顧影自憐,而是認真專注地聽課,用盡全身的力氣記筆記。在僅有的短暫的生命裡,美丘都在積極地活著。美丘的精神激勵著文中的太一君,也激勵著我們。生命的長度,我們是無法改變的,但是能做的就是不抱怨過去,心存希望積極地活著。讓短暫的生命也變得多彩絢麗。
在《美丘》一書中,美丘曾遇到一個叫千惠美小女孩,千惠美在學校交了一個暴力狂的男友,惠美經常遭受男友的家暴,但是可悲的是,小女孩的爸爸也是暴力狂,經常打她的媽媽,所以在她的意識中,這個是正常的。
美丘看到千惠經常被打得渾身是傷,於是幫助她,告訴她,被打是不正常的,又幫助她擺脫掉暴力男友。可憐的惠美沒有得到過溫暖,看著美丘對自己這麼好,以為這就是愛。於是天天跟著美丘,讓美丘不厭其煩。
得不到美丘的愛,千惠美決定要自殺時,美丘攔住她並平靜地告訴她:「千惠美很可愛,但我絕不會跟一個不自立的人、一個不會自己決定自己該往哪裡走的人要好!」
從惠美身上,我看到了我們很多人的影子:因為我就是這樣性格、因為我有這個缺點、因為我失敗過、因為我受到過傷害……總拿著過去這個藉口固步自封,不肯前進,不肯改變自己的消極的人,總以為過去會影響一生。
文中的惠美在美丘的幫助下,找到了新的男友,並且相處得很快樂。所以從惠美身上驗證阿德勒的那段話,過去的影響不是一生的,未來和希望才是,所以要積極地生活。
很多人說,活都不是為自己活,哪有為別人活呢,事實上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生命是自己的,活著是自己的事,但是在生活中,你真的做的每件事,都從內心問過自己,是為了自己才這樣做嗎?
《美丘》一書中男主人公橋本太一,家裡開著個商店,於是父母就強迫他學了會計學,但是太一本身喜歡的是文學,上大學的目的也是為了多讀些文學類的書,當個作家。但是為了父母和學分,又不得不學習會計學。用他自己的話說:看小說的話,無論看多少看到什麼進候都沒有問題,可是一學習,立馬頭痛起來。該把應收帳款填進密密麻麻的表格的哪個位置呢?完全是一頭霧水。
太一喜歡搖滾,喜歡個性,怕別人異樣的眼光,每天卻穿著緊身的西裝,梳著大眾的頭髮。為了配合麻理,聽著莫扎特的鋼琴曲,心裡卻想著搖滾。就算是談戀愛,都是覺得到了談戀愛的季節,去談個戀愛吧,連選擇的戀愛對象都是大家認為中的美女。家世好 ,有修養,個子高,會穿衣,談話得體……
網上有一個很火名字叫《不迎合別人》的小視頻,視頻裡有一個渾身灰色有著橙色鼻子的小動物,暫且叫他小灰吧。
小灰看到一個大象在花的旁邊聞花香,於是,小灰便忍痛拽長了自己的鼻子,只為了和大象成為好朋友。他看到有兩隻小鳥在吃蟲子,為了成為小鳥的朋友,把不喜歡吃的蟲子也吞進肚子裡,結果害得自己鼻子上長了包。
後來遇到了一個兩條腿彎曲的動物,小灰又趕緊擰彎了自己的雙腿,只是為了和這個動物一樣,疼到他自己呲牙咧嘴。
小灰和書中的太一,不管做什麼都為了迎合別人,迎合著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卻從來不問自己心中是不是樂意的,結果,他把這一切都搞砸了,學業不好,麻理受到了傷害,弄得自己也遍體鱗傷,並且過得其累無比!
從小灰和太一身上,也可以總結出來,生活就是要按照片自己內心想法去活,不迎合別人,世間上的人各種種樣,迎合每個人,讓自己喘氣的機會都沒有,每天其累無比。所以要快樂地活,就要先知道自己內心的想法,只為自己快樂地活。
像太一在書中說的話一樣,雨滴只消數秒便從無盡的高空飛落下來,撞向汙濁的大地。這就是我們的命運,如此短暫的命運,我們一定要不迎合別人,快樂地過自己的生活,人生是自己的。
楊絳先生在《我們仨》中說,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其實生命也是如此,這或長或短的人生長河,我們無法改變的是他的長度,能改變的就是他的寬度和厚度,讓生命多彩起來,才不枉這一生,不枉我們活過。耐心地等待生命的美好,給未來以希望,為自己快樂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