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衣良《美丘》: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我聽過的最好答案

2020-08-22 紫荷悅讀



石田衣良,一名日本當代著名作家,一生作品無數。在7歲時他就想當作家,成年後他做過工人、保安、倉庫管理,也曾任職日本廣告公司,最終還是成為一名作家,在2003年憑藉《4TEEN》獲得直木獎。美丘是他筆下的青春美少女。

《美丘》是他繼《孤獨小說家》之後又一感人力作。這是石田衣良在中年後回首的別樣青春,作者幻化成書中男主角太一,以太一的視角,講述了美丘短短13個月的經歷。這是一封太一寫給美丘的情書,是一支青春舞曲,它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01活著是個奇蹟,用盡全力,只為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一個暖暖的星期一下午,在明知大學的草地上,正準備和幾個夥伴翹課的太一,發現一個小女生,翻過白色鐵圍欄,在二十二層的空中平臺上漫步。

「想要自殺嗎?」

太一忘記自己恐高,一口氣爬上圍欄,落在小女生身邊。

「反正就想更靠近藍天。圍欄外面能看到更美的天空。瞧,只翻過一道圍欄,世界就完全變了吧!」

說這話的小女生正是美丘。美麗的山丘,簡稱美丘。



說起生命的無常,總讓人想起餘華《活著》裡的福貴。福貴的一生,經歷了無數死亡,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他卻活著。

比起福貴,日本美少女美丘要不幸得多,活著成為她最大的奢望。

才上大二的美丘,發現自己經常有頭暈目眩的感覺,醫生告訴她,是她的大腦細胞被感染,病毒在作祟的原因。

小時候,上幼兒園的美丘曾發生過車禍,頭骨破裂,當時醫生用了可能存在危險的凍結乾燥硬膜來修復。

這個硬膜,讓美丘感染上雅各布病,俗稱「狂牛症」,沒有治療手段,沒有特效藥,也無從預防,何時發病不得而知,一旦發病,大約三個月,大腦就會變成海綿一樣的空洞繼而死亡。

美丘小腦袋裡,正有可怕的病原體在蠕動。這對一個年齡正好,對未來充滿無限希望的少女來說,是一件多麼殘忍的事。

一般人遇上這樣的事,會哭泣,會抱怨,會憤恨,會沮喪,更會消沉。

從後面的文字裡,我們發現當時的美丘確也有過自殺的念頭,也許這樣死去更好,在自己還是自己的時候死去。

太一的出現,讓美丘的生命有了轉機。既然活著是個奇蹟,不如用盡全力,成為理想中的自己,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奮力抗爭。

她像正常人一樣,去上學,去愛……



02釋放內心的熱愛擁抱生命,讓所有的瞬間都變為永恆

中國登山運動員夏伯渝,早年登珠峰時因幫助隊友,凍傷小腿被截肢。此後,又經歷患癌、多次大手術等磨難。儘管如此,撐著雙拐的他從未放棄登頂珠峰的夢想。

2018年5月14日,年近70的他終於登上了珠峰,攀登上他生命的最高度。

我們不一定要跟夏伯渝一樣就攀登珠峰,但應該像他一樣保持對生命的熱情,用內心的熱愛去擁抱生命。

美丘如夏伯渝一樣,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地存在著。

在雨中奔跑,渾身溼透;笑著走向距天空最近的地方;在黎明前的晨曦裡撕裂般地狂舞;哪怕是朋友的男友,只要喜歡也毫不避諱;遇上可愛的女孩子,更無視性別;在午夜街頭跟流氓搏鬥,甚至踢斷一個倒黴蛋的門牙。

美丘,宛如一顆耀眼流星,燃耗生命放盡光華,告訴她愛的人應該活在當下。



太一的身邊,有一個無論從財富、美貌和智慧等方面,都優於美丘的富家千金小姐麻理公主,但美丘仍以自己獨特魅力,吸引住太一,與他相戀。

美丘勇敢地撥開後腦處的頭髮,向太一坦白了自己的病情。

她真的沒有看錯人啊。太一得知一切後,沒有猶豫,要與美丘生活在一起。

兩個人背起行囊去參加搖滾音樂節,跑遍所有的舞臺。無論是不知名的樂隊,還是當今一流樂隊,美丘都付於全部熱情。音樂響起,美丘會舞動拳頭,隨著音樂舞蹈。

似泥猴的美丘,在夏夜裡與自己深愛的人窩在帳篷裡,享受著生活的無與倫比,舞蹈、性愛、蟲鳴、汗香與愛的氣息。

灰色的天空中飄著雨。雨滴被風裹挾著,它的軌跡雖變斜,但那只是短暫的一秒,便落向大地。

雨滴只消數秒便從無盡的高空落下來,撞向汙濁的大地。這就是我們的命運,遍布空中的每一顆每一顆雨滴都是我們自己。

跌落在什麼地方,摔碎成什麼模樣,無法做出任何預想,僅有被風卷落的數秒生命。這就是人的一生。

性急的美丘,早早地落向地面。可是,哪怕一秒也是生命啊,美丘掐著計時器分秒必爭地生活著,釋放著內心的熱情擁抱生命,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讓所有瞬間變成永恆。

請太一做自己的攝影師,證明自己曾在這裡活過並深愛過,直到生命之火燃盡的那一刻。在那裡,美丘與太一有了一個約定,一個美麗的約定。



03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哪有如意的人生,只有看開的生活。

深受「烏臺詩案」的影響,加上貧病交加,初到黃州的蘇軾,仍寫下「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身處困境的蘇軾沒有悲觀,沒有絕望,而是開始一段嶄新的生活。這是一種心態。一個年輕人,如果心如死灰,那無異遲遲垂暮;一個老年人,心存一顆青春的心,無異於青春永駐。

只要看開了,一切問題都能解決。

美丘與太一,兩個人忘記病情,享受著遊戲似的同居生活,肆意妄為地歡笑著度過眼下的每一刻。

然而,病,總有發作的一刻。

先從頭痛及步行困難開始,接下來幾個月,思考能力喪失,記憶受損,作為一個人獨有的全部個性都被破壞。直到最後,行動、說話、思考,所有這些都不再可能。

美丘在雪白的筆記本中央寫下:未來、希望、人格。

構築一個人的人格的,不是過去的傷痛,而是對未來的希望。美丘想造出一個最終留存於世的自己,想見識見識最後是一個怎樣的自己。



美丘面對死亡,顯示出了極大的勇氣,對自身消亡這一殘酷現實一笑了之,甚至還鼓勵不時陷入消沉中的太一:

老是一副悲傷的樣子,對太一君最後的回憶就成哭相啦!

一開始,美丘仍跟平時一樣正常上學,哪怕她記不住一個複雜的單詞;她照常做著飯,哪怕不知鹹淡;直到她的最後一條腿不能動彈,才住進醫院。

在手不能寫了之後,美丘買了一個ipod,記錄下自己想對太一說的話,更重要的是,請求他執行那個重要約定。

當我不再是我時,請用你的右手終結它。我絕對不能容忍自己都不是自己了,身體反倒活著。所以,請你做個了結!

愛一個人,就要對那人的生命負責。

靠著輔助呼吸和輔助營養這兩樣東西,才能勉勉強強將生命與這個世界聯結起來時,美丘通過口形告訴太一:約定!

美丘,在她已不是自己時,就這樣躺在心愛人的懷抱裡,安安靜靜地停止了呼吸。

電影《尋夢環遊記》中,有一句臺詞:「真正的逝去不是死亡,而是被遺忘」。美丘的生命並沒有結束,她永遠活在太一的心上,從此她將與太一一起面對未來,直至太一心臟停止跳動的那一刻。

面對死亡,美丘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而是選擇好好活著,用坦然的心態,盡全力過好餘生的每一天。

既然無法改變死的結局,就該以她自己的方式,好好度過每一天。活著不易,且行且珍惜。

對於生命,我們最該有的態度就是,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像夏天的花朵一樣盡情綻放自己的美好,又能坦然面對死亡。在相應的時候活成應該有的樣子,做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人生。一路走來,一路盛開!這是對生命最好的讚美!


相關焦點

  • 《美丘》:用力愛過的人,別逼自己放下,真正的愛情從來不會結束
    《美丘》是美麗山丘的簡寫,亦是故事女主角峰岸美丘的名字。作者石田衣良用第一人稱訴說著橋本太一與峰岸美丘從相識、相愛到生死離別的過往,十三個月詮釋了一場永不會結束的愛情故事。石田衣良撰寫的《美丘》是日本直木獎讀者期待度NO.1的愛情小說,他作為日本當代作家,非常擅長於描寫青春小說,出生於1960年的石田衣良,在寫《美丘》時已經年過50歲,但文中人物細膩的心裡描寫,依然把握得十分到位。
  • 《美丘》:勇敢地愛、絢爛地活,有尊嚴地走,才是生命最終的意義
    美丘是絕症患者,所謂的放蕩不羈,不過是一直想用自己的方式與命運抗爭,所以用盡力氣活好每一天,從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十三個月的相知相伴,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故事普通,卻帶給我們對人生、對生命的思考。《美丘》的作者石田衣良,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是日本當代著名的暢銷書作家。
  • 在愛情的晉級裡,太一若是搖擺不定,只會讓美丘和麻理兩敗俱傷
    美丘,我幾乎無法正視也無法講述這段歲月,因為你崩潰的過程也就是我崩潰的過程。——石田衣良無論在熱門影視劇還是經典愛情小說中,愛情不僅要經歷坎坷的磨礪,更要飽受殘酷的競爭。石田衣良筆下的《美丘》,亦是講述了太一置身於富家千金麻理和放蕩不羈的美丘之間的故事。
  • 《美丘》:那個女孩走了,可是我記得她用力活著的樣子!
    看完最近大熱的《我是餘歡水》,再來看這本《美丘》,兩部作品的異曲同工之處是,都在揭示一個問題:如果提前知道了自己的生命進入倒計時,該怎樣活著? 他還說,只有每天為了生命而奮鬥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日本小說《美丘》(作者是直木獎獲得者、日本作家石田衣良),講的正是一個每天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會何時結束的少女,奮力反抗殘酷命運的故事。正值大學二年級的男生太一君,平靜的生活,因為一個乖張不羈的女孩兒美丘的闖入,變得精彩紛呈。
  • 《美丘》短暫的生命,唯有愛證明我來過
    「我來過,我看見,我徵服」--凱撒愛情是個常寫常新的小說主題,不同的作者寫出不同的意境。日本直木獎得主石田衣良的《美丘》,是一個老套的愛情悲劇,女主美丘身患絕症,男主太一不離不棄。但他寫的又不是純愛的故事,而是在愛情的外衣下,探討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
  • 《美丘》一本校園小說講述人生短暫,教我們怎麼樣活
    這是來自日本作家石田衣良的小說《美丘》一書中,主人公美丘的一段話。石田衣良在日本是有名的作家,他於1983年成蹊大學經濟系畢業。七歲時就想當作家,卻因為作家的成功之路不容易,剛開始一直做著與作家無關的行業,後來以自由文案工作者身份活躍於業界。直到最後成為作家。應該來說,成為作家之路上經歷了不少的磨難。
  • 婚姻的意義是什麼?這是最好的答案
    01凌晨三點,就在我睡得最香的時候,突然感覺被什麼重重地壓住。我頓時從睡夢中驚醒。把腿架在我身上的不是別人,正是我的妻子。看到她酣然入睡的神情,我一點也不生氣。她為這個家勞累了一天。半個小時後,她仍然沒有收回的意思。我輕輕地把她的腿放回原位,順便為她蓋好被子。這種事情幾乎每天晚上都會發生幾次。
  • 日本小說《美丘》告訴我們,真正深入骨髓的愛情,從不畏懼分離
    經典電影《戀戀筆記本》中有句臺詞叫:「最好的愛能喚醒我們的靈魂,激勵我們追求理想,點燃我們心中的激情之火,也能給我們的內心帶來安寧。」毋庸置疑,愛情最好的狀態就是彼此都能獲得幸福和靈魂的安寧。在日本小說《美丘》中,我也看到了這樣美好的愛情。
  • 紫狐說出了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我愛你,沒有什麼目的,只是愛你。——張愛玲愛一個人,能如此純粹,才是愛人。電視劇《琉璃》現在這麼火,皆是因為演繹的純粹愛情。那麼動人,讓人嚮往。司鳳對璇璣的十世愛戀,引發觀眾熱議,小圈卻沉迷在紫狐對無支祁的純愛。
  •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歲月悠長,學會在自己的節奏中過好這一生,無需在意他人言語,試著討好自己,做一個值得被愛的人,屆時芳香四溢,才能活的更加從容通透。當這群善良的姑娘們回到家中,卻意外發現了比之前更加豐盛的早餐時大吃一驚,原來是富裕的鄰居勞倫斯看見了她們的善舉,便幫助她們更加美好的渡過這個聖誕節。
  • 媽媽及生命的意義
    接著我解釋,為了避免虛無主義,我們必須有兩個使命。第一重使命是發明或發現生命意義的計劃,讓我們足以為它奉獻一生;第二是努力忘卻前方才發明的行為,說服自己並不是發明而是發現了生命意義的計劃,它原先就獨立發生在「存在」之外。
  • 《永生之後》: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對現實不婚不育者的批駁
    拿到《永生之後》這本書,驚訝於設計、印刷之精美,黑色的硬封皮給人厚重之感,但區區的150頁還是略顯單薄,做為一篇小說更顯單薄。攜程網倒很熟悉,原來梁建章是創始人,更讓我驚訝的是他還是人口學家。一個人口學家,創辦了一家出行服務公司,寫一部科幻寓言類小說,關於這本的作者真是令人想不到啊,不知道內容有什麼驚奇之處呢?
  • 《天道》:愛情的最高境界是什麼?這是我聽到的最好答案
    當歐陽雪勸她:「這人可不是一般的主,我覺得你拿不住。」芮小丹卻笑著說:「能拿住的不用拿,拿不住的不能拿,還拿什麼?愛就是了。」芮小丹是一個真性情的女人,她真心想去疼丁元英,她不僅替丁元英換了帶空調的住所,幫他贖回了唱片,為了賭注,向久不聯繫的父親借錢,還去北京見丁元英的好友韓楚風。
  • 《人性的枷鎖》:人生需要情感的洗禮,才能覺知生命的意義
    文|Bree人們活著,是為了尋找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們一生中被賦予的最艱巨的使命。·毛姆創作的半自傳體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15年,書中主人公菲利普一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尋找人生的方向,經歷家庭變故、工作變換、感情糾葛、窮困潦倒、奮發進取,當中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他,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 想明白生命的意義嗎?
    「想明白生命的意義嗎?想真正的……活著嗎?」這句話就出自我要推薦的書《無限恐怖》,作為無限流的開山之作使用zhttty作為筆名的作者是相當的隨性了。可是書中的內容絕不隨性。無限恐怖最近推薦給朋友看書的話我都會喜歡推薦這本《無限恐怖》。
  • 電影《大河戀》,大河中流淌的生命意義...
    所以我們看到的天空不只是藍色的天空,而是藍得快要落淚的天空;河流也不只是河流,而是述說生命的河流。正如梵谷讓麥田燃燒,導演ROBERT REDFORD賜予河流以靈魂,這也是普通意義上的單純「攝影」與「藝術」的區別。
  • 《索拉裡斯》,科幻故事表象下探討的卻是靈魂的歸宿與生命的意義
    今天,我想從本片對於人性的理解為切入點,從苦難的意義、人性的煎熬、生命的救贖和時間的珍貴四個維度來談下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這四個方面看似彼此獨立,卻又緊密相連,藉此讓觀眾更深入地體會到塔可夫斯基思想的變化根基,思考生命的意義。
  • 多次面對孤獨終老者的葬禮,他如何自我救贖,活出生命的意義
    如同《出版人周刊》的評論,這是一個神經質而內心柔軟的人努力學習如何不孤獨終老的故事。04文中反覆出現一首歌的旋律,——藍色的月亮啊,你看到我孤獨地站著。一旦出現這首歌的旋律,安德魯就臉色蒼白,傷心到不能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