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聊齋短篇故事:造畜

2020-09-05 古河隨筆


裝神弄鬼欺騙人的巫術,可以說五花八門,不止一種。有的巫術,是以美味作誘餌,引誘你吃下去,便會神志不清,身不由己地跟著他走,這俗稱「打絮巴」,江南一帶叫「扯絮」。小孩無知,常常受騙上當,深受其害。還有一種巫術能把人變成牲畜,稱為「造畜」。這種巫術江北一帶很少見,黃河以南常有。

一天,揚州某旅店中,進來一個人,牽著五頭驢,順手拴在馬廄下,囑咐店夥計說:「我一會兒就回來,」並囑咐:「不要給它們水喝。」說完就出去了。那些驢被太陽曬得暴躁不安,又踢又叫。店主人就把它們牽到陰涼處。驢一見水,掙扎著奔過去,店主就讓驢飲足。轉眼工夫,見驢在地上打滾,塵土飛揚中,立即變成了婦人。店主非常驚異,問那婦人是怎麼回事,婦人舌根發硬,說不出話來。店主忙將婦人藏到屋裡。一會兒,驢的主人回來了,把牽來的五隻羊又拴到院子裡。發現驢不見了,便驚慌地詢問店主。店主忙上前拉他坐下,又命人端上飯菜,寬慰說:「你先吃飯,驢馬上就來了。」店主出去,讓羊飲足水後,一打滾,又全都變成了小孩。於是將此事偷偷地告到郡裡。官府立即派人捉拿住那巫士,一頓亂棒便將他打死了。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造畜
    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造畜
    還有一種法術,更加的令人恐怖,施術人可以把人變為牲畜,名曰「造畜」。
  • 聊齋之造畜——一個發生在揚州的人口拐賣事件
    更有一種升級版騙術,可以直接將受害人變成牲畜拐走,此法叫「造畜」。故事的結局很令人欣慰:店主人救下眾女子和小孩子後,一邊穩住拐子,一邊暗暗向郡府衙門報告,官府立即派人抓獲了「造畜」的拐子,並用「刑杖」將人販子打死。人販子,自古有之,各個朝代對其的法律懲戒也不同。最重的有刑罰有分屍,凌遲等等,但即使如此,為了金錢利益而鋌而走險的,依舊大有人在。
  • 聊齋志異:造畜
    然而還有一種巫術是可以把人變成牲畜的,稱為「造畜」,這種巫術在黃河以南是常有的,而且尤以江北一帶更甚。有一天,在揚州的一個旅店中,進來了一個人,此人牽了五頭驢,進來的時候順手將驢栓在馬廄下,囑咐道:「我一會就回來。」然後就出去了,剛走到門口又轉過頭跟店裡的夥計說:「記住,不要給他們餵水。」夥計答應著,然後忙活手裡的活,那人看夥計答應才出去了。
  • 每日推介:聊齋志異這本書的故事,你聽過嗎?
    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全部都是短篇小說,其中以愛情故事為主要。此書中短篇有將近五百多篇,篇篇經典,上至老人,下至稚童,即便沒有看過,也都知道聊齋。除了愛情故事,還有就是是揭露統治階級的殘暴和對人民的壓迫,還有抨擊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摧殘。
  • 聊齋故事:造畜
    他沉思片刻後,覺得這個應是造畜,就是有巫士施法把人變幻成畜類,把他們雜耍或者賣掉!以此賺取暴利!很是沒有人性!村民們聽罷大驚,都為那三個孩子擔心!唐曾石夫妻倆聽罷,登時大驚,心如刀絞,覺得孩子兇多吉少!很是後悔收留那個耍猴人!因為自己的善舉!竟然引狼入室!
  • 聊齋短篇故事《僧孽》神鬼地獄,陽世的惡行,在陰間都有懲罰
    聊齋短篇故事《僧孽》神鬼地獄,陽世的惡行,在陰間都有懲罰
  • 從《聊齋志異》王成的故事中去悟如何在證券交易中做倒T
    清代白話小說《聊齋志異》中有一則故事叫「王成」。講的是一個大家敗落子弟叫王成的,性極懶,做事拖拉。機緣巧合遇見自己是狐仙的奶奶,給自己一筆本錢到北京賣葛布,由於懶、做事拖拉耽誤了生意行情,之後在北京艱難生活的故事。
  • 聊齋故事——錦瑟
    聊齋志異中有很多長篇幅的故事,看著有點累,現改編成短篇更便於閱讀。故事很離奇,實際也是勸人向善。
  • 故事:聊齋故事:車夫推車上坡,卻被狼咬了屁股
    聊齋中一個短篇《車夫》。說有一個車夫,推著一輛載重的車子正在爬坡。估計貨重坡陡,比較吃力。故事很短,意思很值得深思。從車夫的角度來看,如果當時丟車趕狼,雖然能避免被咬,但是車子可能會翻車,車上的貨物可能會砸到自己,後果要比被狼咬還要嚴重,所以車夫選擇被咬。這個車夫有大局觀,幹事果斷,知道舍小保大。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犧牲小部分的利益,換來的是全局大利益。
  • 白話聊齋故事:閻王請吃酒
    這篇聊齋故事,講述了閻王爺招待書生的故事。閻王爺之所以請書生喝酒,是因為他的屬下小鬼們,吃了邵生祭祀天地的供品。不管是偷吃也罷,還是又累又餓情非得已也罷,反正是吃得名不正言不順。閻王爺還算一個好領導,給屬下收拾爛攤子,拿出銀兩賠償了邵生。至於銀兩的出處,沒必要深究,深究下去沒意思。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聊齋的故事內容豐富首先來看亞馬遜網站上,聊齋志異英文版的評論。聊齋通常有兩個英文譯名,一個是chinese ghost stories (中國鬼故事),一個是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聊齋志異的直譯,中國工作室的奇聞軼事),都非常簡單粗暴。
  • 白話聊齋故事:蝴蝶與火驢
    這篇聊齋故事,講了兩則虐待動物,最終受到懲罰的小故事。第一則小故事,因為喜愛而傷害,被蝴蝶仙子所懲戒。第二則小故事,因為玩笑而傷害,引發突發事故,差點丟了官帽子。兩則小故事,有一個共同的寓意,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要虐待動物,否則,都會受到懲罰,承擔後果。 因為愛,而傷害,這在生活裡屢見不鮮,而且最初都不是出於惡意。
  • 白話新聊齋:霍生
    這個聊齋故事告訴我們:玩笑不能亂開,話不能亂說,否則會害人害己啊。聲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非迷信思想宣傳。
  • 白話聊齋故事:嗜吃香油的官二代
    這篇聊齋故事,雖然也是講了不肖子孫的故事,但是與以往的不同之處在於,不肖子孫不是來討債的,而是來報仇的。故事揭示了一個不可辨駁的道理,任何人都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天理昭昭,討回公道的手段,既讓人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
  • 透過《聊齋志異》來看蒲松齡對美好人生的幻想
    短篇小說以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成就最高,在中國文學史上描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蒲松齡出生在世代書香的家庭,19歲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秀才,但是後來一直屢試不第,到了72歲的時候被破格提拔為貢生。這樣坎坷的命運,使他認識到了科舉考試的弊端和腐敗,對落榜士子的痛苦心情有了深切的體驗,也是《聊齋志異》中批判科舉制度的重要思想來源。蒲松齡從40歲的時候開始,在本縣畢際有家裡當私塾老師,直到71歲才退休。
  • 《ZOO》懸疑推理短篇集,故事精彩,反轉得讓人頭皮發麻
    因為大長篇的懸疑文雖然細節更出彩,但是一時半會總是讀不完的,而且很多時候思緒也會被打斷,所以,今天悅讀君給大家推薦的這篇是短篇,日本作家乙一的《ZOO》。乙一是設置懸念,營造反轉的懸疑短篇大師,悅讀君認為短篇往往更考驗作者的邏輯和文筆。
  • 聊齋志異之雲翠仙|從一個賣妻賭鬼身上,看透賭博的可怕
    恩愛夫妻劇照聊齋中另一有名故事《以下我們先來欣賞小編精譯的白話故事。蒲松齡畫像精彩聊齋《雲翠仙》白話簡譯:山西有個叫梁有才的小商販《雲翠仙》連環插畫賭是世間大惡,珍愛生命,遠離賭博這篇故事看完參考資料《聊齋志異》
  • 從聊齋志異中探尋女妖精們的擇偶觀
    要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聊齋志異》包含了490多個短篇,其中有很多描寫愛情的故事,最出名的莫過於被翻拍成電影的《聶小倩》,不過聶小倩不是女妖精,所以她的擇偶觀在這裡並沒有什麼參考價格。蒲松齡在書中寫的最多的是狐狸精,有的美若天仙,有的妖嬈美豔,有的懸壺濟世,也有的禍害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