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聊齋故事,講了兩則虐待動物,最終受到懲罰的小故事。第一則小故事,因為喜愛而傷害,被蝴蝶仙子所懲戒。第二則小故事,因為玩笑而傷害,引發突發事故,差點丟了官帽子。兩則小故事,有一個共同的寓意,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要虐待動物,否則,都會受到懲罰,承擔後果。
因為愛,而傷害,這在生活裡屢見不鮮,而且最初都不是出於惡意。雖然不是出於惡念,但是行為已經造成了惡,不可饒恕。好在社會不斷地在進步,保護動物已經納入法制的範疇。目前已經有了虐待動物罪,最高可處六個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願生活中處處充滿善,與人為善,與動物為善,與一切生命為善。善待一切,就是善待自己。
話說明朝時期,山東長山人王㞳生,發奮讀書,高中進士,被吏部分配到如皋縣任知縣。王㞳生有一個怪癖,就是非常喜愛蝴蝶,到了痴迷的程度,特別喜歡觀看群蝶紛飛,那種炫麗繽紛的色彩,讓人留戀不已。
王㞳生突發奇想,想到一個絕妙的主意,利用縣令的職權,頒布了罰蝶令。但凡有人違法亂紀,依據案情的輕重,讓犯人們繳納蝴蝶來贖罪,蝴蝶就在大堂上放掉。於是,縣衙的大堂上,經常會出現奇妙的場景,成千上百的蝴蝶同時飛起,就好像微風吹拂著無數絲綢的碎片,在空中翻騰,煞是好看。每逢此時,王㞳生就會興奮地拍案大笑,甚至手舞足蹈。
當然,犯人們在捕捉蝴蝶的過程中,免不了會無意中殺死一些蝴蝶。蝴蝶裝在袋子裡,也會死掉一部分。蝴蝶在放飛的過程中,也有一些會受傷死掉,常常蝴蝶飛走後,大堂的地上會落滿受傷的蝴蝶,被衙役掃掉扔在垃圾堆裡。王㞳生卻不以為意,樂此不疲。
這一天晚上,王㞳生忽然做了一個夢,只見一位衣著華麗的女子,走進他的臥室裡,不滿地對他說道:「你為了滿足自己的愛好,根本就不愛惜我的姐妹們的生命,好多姐妹死於你的殘暴的政令之下。你有沒有想過,你自命風流不凡,卻枉害了許多性命,傷害了許多無辜。為了警示你,打算對你施以小小的懲戒。」說完,就化作一隻蝴蝶,在屋裡盤旋一圈,飛走了。
第二天上午,王㞳生正在後衙裡飲酒作樂,和妻子嬉戲,衙役忽然慌裡慌張地跑進來喊道:「不好了,老爺,直指使者來了,讓你快去見他。」所謂的直指使,是漢朝時候設置的監察部門,專門出巡四方,監督官員,有權誅殺不法官員,審判大獄。明朝時候,改為巡按御史,民間裡習慣沿用漢朝舊稱,稱為直指使。
這直指使者可不能怠慢,王㞳生慌忙跑出去迎接。可是,他的頭上突然多了一朵白花,歪歪斜斜地插在鬢角邊。直指使者看見王㞳生醜陋不堪的狼狽樣,認為王㞳生態度不恭,不尊重他,狠狠地將王㞳生責罵了一頓,讓他好自為之,然後拂袖而去。
王㞳生還以為和妻子喝酒嬉戲時,是妻子插上去的,忘記了拿下來而已。哪知道進到後衙裡一問,妻子根本就沒有往他的頭上插花。王㞳生想起昨晚的蝴蝶夢,知道是蝴蝶仙子在懲戒他,心內懼怕不已,於是廢除了罰蝶令,再也不敢在大堂上放蝴蝶了。
無獨有偶。山東青城的於重寅,性格狂放荒誕,喜歡亂開玩笑,擔當司理的職務。所謂的司理,就是專掌獄訟的推官。
有一年的元宵節晚上,於重寅突發奇想,拉來一隻驢子,在它的身上纏滿了煙花爆竹。他帶著隨從,牽著驢子,敲著梆子,熱熱鬧鬧地來到了太守的門前。於重寅這麼做的目的,想用這種稀奇的玩意,來和太守開個玩笑,以博一笑。
於重寅讓守門人進去稟報,說道:「我於重寅特地獻上一頭驢子,來圖個熱鬧,請太守出來觀看,與民同樂。」可是,太守的兒子患了天花病,正在屋裡煩惱,哪裡有心情看這個?不願意出來。
在於重寅力請之下,太守無奈,就讓守門人打開大門,準備出來。哪知道,大門剛剛打開,於重寅就點燃了驢子身上的煙花引子,把驢子趕進了大門。炮竹爆炸,煙花噴射,驢子受到驚嚇,又跳又竄,沒人敢近身,現場一片混亂。於重寅被自己的惡作劇逗弄得哈哈大笑。
後面圍著人,驢子只得往前衝,一直衝進太守家的廳堂裡,跑進內室。屋裡的罈罈罐罐都被驢子踢翻打碎,很多易燃的東西都被燒成灰燼,家眷們嚇得大呼小叫,四處躲藏。太守的兒子本來有病,經此驚嚇,當晚就一命嗚呼了。
可想而知,太守對於重寅是多麼地痛恨,準備向上級上奏,彈劾於重寅。於重寅十分害怕,本來只想開個玩笑,丟了官就得不償失了。他趕忙請各司、道長官出面說情,請求寬恕,願意賠償太守的一切損失。
太守心有不甘,拒不答應。於重寅光著上身,背著一捆荊棘,上門請罪,懇請原諒,各司、道長官又在旁邊敲著邊鼓說合,太守才罷休,放棄彈劾,饒了於重寅。
這兩則小故事,傳奇性不夠,故事性不強,懲戒力度不大,警示性不高。但是,教育意義很強,恰恰具有生活的氣息,仿佛這些人就活在身邊。越是細微之處,越是能體現人的本性。人的本性是什麼?《三字經》裡已經說了,「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具有反思能力和惻隱之心。惻隱之心,是道德的底線,人性的天良,讓人類心存善念。反思能力,能夠讓人類不斷地完善自己,督促別人,推動人類前進和發展。在此呼籲大家,要善待動物,共同抵制虐待動物的可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