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今天要給大家解讀的書籍是《傲慢與偏見》,本書譯文大概有30萬字左右,我會用大約23分鐘的時間為你講述書中的精髓:男女主人公放下傲慢與偏見,最終收穫靈魂上門當戶對的婚姻。
本書作者簡·奧斯汀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著名女作家之一,她在文壇上的地位,可以與莎士比亞平起平坐。奧斯汀小姐,生長在英格蘭南部,在情竇初開的年紀裡對一位聰明狡黠的愛爾蘭律師一見鍾情,然而雙方家庭條件都比較一般,奧斯汀的牧師家庭希望未來女婿擁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可這個律師的生活開銷完全依賴他叔叔的資助,還要撫養妹妹,所以,他必須要娶個有錢的太太,改變他的生活現狀,於是,兩個人就不歡而散了,律師另娶了別家的小姐。我們的奧斯汀小姐卻對此傷心不已,選擇終身不嫁。這段感情經歷對於奧斯汀自己來說也許是不幸,但對於文學史而言倒是一件好事,奧斯汀將她一生的精力和情感都注入文學創作,她以中產階級的日常生活為題材,,通過描述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矛盾衝突,反映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社會風貌。她的作品就像是 一個兩寸的牙雕,你從一個小窗口中就能窺視到整個社會的形態和人情世故,在英國小說的發展史上有承上啟下的意義。與奧斯汀同時期的英國著名小說家沃爾特·司各特曾高度評價她的才能,說:「這位年輕小姐在描寫人們的日常生活、內心感情以及許多錯綜複雜的瑣事方面,確實具有才能,這種才能極其難能可貴,我從來不曾見過。說到寫些規規矩矩的文章,我也像一般人那樣,能夠動動筆;可是要我以這樣細膩的筆觸,把這些平凡的事情和人物刻畫得如此惟妙惟肖,我實在辦不到。」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傲慢與偏見》這本書雖然寫的是愛情故事卻沒有什麼纏綿悱惻,生死相許的情節,只有舞會、牌局、串門和沒完沒了的聊天兒。在這些瑣碎的家長裡短當中想理出來龍去脈,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探一探誰傲慢,誰有偏見。
這本書主要講了兩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是:達西的傲慢與伊莉莎白的偏見;
第二個重點是:四對人不同的婚姻觀。
英格蘭南部的一個小村莊裡有一戶姓班納特的鄉紳家庭,班納特家膝下無子,一共有五個待字閨中的女兒,個個貌美如花。大姐吉英美麗賢淑,二姐伊莉莎白活潑聰明,小女兒莉迪亞坦白單純。
故事一開場,班納特太太向丈夫報喜說:「內瑟菲爾德莊園終於租出去了,新主人是來自英格蘭北部的闊少爺賓利先生,最重要的是,賓利是個單身漢。」班納特先生聽了這話一點反應也沒有,氣得班太太喳喳叫,於是班太太就自己想辦法與賓利結交,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給這個有錢的鄰居。但班太太不知道的是,班先生早就計劃好今天下午去拜訪賓利了。
班太太得知,賓利準備舉辦一場舞會,她心想:賓利與大女兒吉英要是能在舞會上一見鍾情,兩人雙雙墜入愛河,結婚生娃,簡直完美。眾人早早地來到賓利家等待著舞會開始,互相打量著彼此的身家。直到賓利的好朋友達西出場,就立刻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達西身材魁偉,眉清目秀,舉止高貴,每年有一萬磅的收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典型的高富帥。舞會開始了,賓利熱情地向達西推薦伊莉莎白跟他跳會舞,達西卻不屑一顧地說伊莉莎白長得太一般,不僅如此,達西還十分鄙視班太太粗魯無禮的舉止。達西的傲慢,讓伊莉莎白對他退避三舍,倒是賓利,正如班太太所料,對吉英一見鍾情。賓利一連邀請班太太的大女兒吉英跳了好幾隻舞,這可把班納特太太高興壞了,逢人便吹噓,誇耀,還揚言說她的女兒吉英很快就能和賓利訂婚。
舞會結束後,賓利的妹妹寫信邀請吉英去賓利家吃晚飯,全家都笑得合不攏嘴。班太太看了看外面的天氣,預測馬上就要下暴風雨了,如果吉英現在去,就得在賓利家過上一夜,那她倆的感情就能快速升溫。可誰知,吉英在路上受了風寒,恐有性命之憂。班太太的二女兒伊莉莎白十分擔心姐姐,於是徒步走了3公裡到賓利家,達西一見到頭髮凌亂,衣服骯髒的伊莉莎白,就面露厭惡的神色,在之後幾天的相處中,也十分怠慢伊莉莎白。
所幸,吉英身體逐漸好起來了,班太太帶著家裡的三個女兒接吉英回去。達西聽著班太太說的話粗俗不堪,十分反感,對她們一行人的態度非常冷漠,同樣地,班家人也沒給達西什麼好臉色看。
班家的女人們一回到家,班先生就神情凝重地告訴大家,伊莉莎白的表哥科林斯來班納特家作客了。一來是確認他自己即將繼承的財產,二來是打算挑個表妹給自己做媳婦。你可能要問了,這柯林斯只是班家的一個表親,怎麼能繼承班家的財產呢?因為當時英國奉行長子繼承制,如果像班家這樣一連生五娃,娃娃都是女孩子的,只能把家產傳給表親,更過分的是,如果班太太比班先生死得晚,班先生的表侄柯林斯就能隨時把班太太和班太太的五個女兒趕出門。這個柯林斯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說實話,他這個人運氣不錯,先是得到了一位貴族遺孀的資助,謀到了牧師的職位,又能憑空繼承一份遺產,家底兒已經有了,現在,只缺一名太太了。他首先看中了吉英,但當知道吉英快要訂婚後,柯林斯便退而求其次,瞄準了伊莉莎白。班納特太太簡直太高興了,這樣一來,她就有兩個女兒要出嫁了,大女兒嫁給富家公子,二女兒嫁給表親繼承班先生的房產,自己也就不怕會被趕出去了,她真是一位成功的母親。就在班太太高興地忘乎所以的時候,柯林斯已經在一旁向伊莉莎白求婚了,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宣稱日後繼承班家的財產讓他深感不安,唯有一個辦法可以彌補,那就是娶一位班家的小姐為妻,柯林斯心裡打著如意算盤,在他看來,伊莉莎白名下應得的財產只不過是一千英鎊存款,年息四釐,這還得等到班太太死後才能拿得到,既然如此,以他科林斯現在的身價,屈尊求婚,有什麼好猶豫的,他料定了伊莉莎白會答應這門親事。可伊莉莎白從小就愛讀書,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她不想嫁給這樣一個死板教條的表哥,而且自己也不愛他,於是果斷拒絕了科林斯的求婚。這可把班太太氣壞了,一哭二鬧三上吊地逼迫伊莉莎白答應這場求婚,如果伊莉莎白不答應,班太太就再也不見她了。伊莉莎白不想因為母親委屈求全,也十分堅定自己內心的想法,只希望班太太能理解。
後來,伊莉莎白的好友夏綠蒂告訴她,自己已經成功地將柯林斯抓到手,與他結婚了,夏綠蒂覺得自己已經28歲了,不想再繼續拖累父母,儘管柯林斯死板又教條,也不討人喜歡,相處起來索然無味,但是科林斯是牧師,又有自己的房產,對她來說,已經很不錯了。聽到這條消息,班太太更加傷心了,都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因為伊莉莎白一個衝動的決定,白白便宜了夏洛蒂家,但木已成舟,她也沒有扭轉局面的能力了。然而,還有令她更加傷心的事,等待著她。
沒過多久,賓利一行人悄無聲息地去了倫敦,與班家失去聯繫,吉英試圖去倫敦探望他們,卻遭到賓利妹妹的百般搪塞。班太太在前不久還以為馬上就能接下兩門好親事,轉眼間都化為泡影,班太太受不了這麼大的打擊,一病不起。班家也恢復了賓利沒來之前的安寧生活。
直到城裡傳來消息,南方軍要在郎博恩駐紮,小姐們沉悶的生活被打破了。大家都很喜歡一個叫韋翰的年輕軍人。他一表人才,謙遜有禮,是這部小說中顏值最高的男生。在一次聚會中,韋翰對伊莉莎白提起達西這個人,說自己是達西管家的兒子,他倆從小一起長大,韋翰說達西為人傲慢無禮,還因為嫉妒自己,奪走了本來屬於自己的牧師職位。一個是從小寄人籬下的可憐軍官韋翰,一個是仗勢欺人的達西,兩人同時展現在伊莉莎白面前,這強烈的對比,讓伊莉莎白對達西恨得咬牙切齒。
之後,伊莉莎白應邀去了夏綠蒂家。夏綠蒂莊園的主人就是達西的姑媽,伊莉莎白從達西的表弟口中得知,達西曾阻撓賓利和姐姐的交往,她非常傷心,也對達西恨之入骨。可是,經過幾次相處,達西慢慢地發現伊莉莎白美麗大方,聰慧非凡,談吐幽默、風趣,又有自己的見解,達西漸漸地意識到自己喜歡上伊莉莎白了,於是,放下了自己以往的傲慢和家世的束縛,鼓起勇氣向伊莉莎白求婚。達西這一舉動,讓伊莉莎白驚慌失措,她不但不覺得開心,還感覺自己被侮辱了,伊莉莎白指責達西傲慢無禮,還破壞姐姐的婚事,阻止韋翰當牧師,剝奪了一個年輕人的光輝前程,並狠狠地斥責達西說:」哪怕世界上只剩你這個男人,也別想說服我嫁給你。」達西聽到伊莉莎白這些話,怒火中燒。二話不說,轉身離開了。
第二天,伊莉莎白散步時,收到了達西的一封信,信中,達西承認了自己阻止吉英與賓利結婚的這件事,因為他覺得伊莉莎白全家舉止粗魯,尤其是她的母親和兩個妹妹,達西也看不出吉英是不是真心喜歡賓利。關於韋翰,他騙過達西的妹妹,害達西的妹妹差點跟他私奔。伊莉莎白知道後非常震驚,仔細想想,確實覺得韋翰為人輕浮。她反覆閱讀達西的信,信中對她家庭成員的指責也無可厚非。於是伊莉莎白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被偏見蒙蔽了雙眼,一開始因為達西拒絕與自己共舞,就認為他是傲慢無禮的人。之後回想了他們相處過程中的細節,漸漸地放下了對達西的偏見。
伊莉莎白從夏綠蒂家回家,跟她的舅舅舅母去秋季旅行,再一次與達西相遇,達西一改之前傲慢無禮的姿態,對伊莉莎白一行人謙虛有禮。他邀請伊莉莎白的舅舅釣魚,還熱情地介紹哪個池塘的魚好。一天,他們正在交談時,伊莉莎白收到了吉英的信,她們的妹妹莉迪亞和韋翰私奔了!這讓她痛心疾首,情不自禁地將此事告訴了達西。家裡出了這樣一件醜聞,伊莉莎白心裡默默地想,他們的緣分盡了。達西再也不會看上她了。
誰知,達西默默地幫伊莉莎白處理好了所有事,並促成了吉英和賓利的婚姻。當伊莉莎白知道達西為她所做的一切以後非常感動對達西有了感情,達西的姨媽卻趾高氣揚地來到伊莉莎白家,覺得伊莉莎白的家世配不上達西,還指責她勾引自己的侄子,並要她發誓,絕不會嫁給達西。經過達西的姨媽這麼一鬧,伊莉莎白反而確定了自己的心意,發誓一定要嫁給達西。
達西得知此事後,連夜趕來找伊莉莎白,向她表明自己的心意。當達西從晨光中走到伊莉莎白身邊 ,曾經的傲慢與偏見都在此刻煙消雲散。
聽到這兒,《傲慢與偏見》的主幹情節我們已經講完了,我們先來總結一下,達西的傲慢和伊莉莎白的偏見是怎麼來的?男主人公達西,生於富貴之家,從小生活優越,高高在上,待人冷漠,這樣的成長環境讓他對自己的傲慢性格渾然不知。一次又一次高傲的態度,讓活潑聰慧的農村姑娘伊莉莎白十分反感。伊莉莎白低下的家庭地位,影響了她的眼界格局,養成了她單純固執的性格。所以當她看到達西傲慢無禮的行為,聽到韋翰說達西剝奪了他幸福生活的權利,又親眼見證達西破壞了吉英和賓利的婚姻……發生的種種事情都讓她對達西的偏見逐步加深。直到兩人解除誤會後才意識到:傲慢讓別人無法來愛自己,偏見讓自己無法去愛別人。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這個這四對人不同的婚姻觀。先是伊莉莎白和達西這對歡喜冤家,從最初對彼此傲慢與偏見的態度,到後來有情人終成眷屬,這期間可以看得出來,伊莉莎白聰明勇敢,富有獨立精神,她和達西的結合是因為愛,是人格之間的吸引。所以,他們兩人收穫了靈魂上門當戶對的婚姻,這種以真摯的感情為基礎的婚姻,是最理想的結合。
再是伊莉莎白的姐姐吉英和達西的至交好友賓利,兩人一見鍾情。吉英大方賢淑,賓利為人隨和。雖然他們的愛情剛開始受到賓利的朋友和妹妹的阻擾,但好在二人情深意重,最終喜結連理。所以,他們的婚姻既有感情基礎,又有物質條件,可以說是郎才女貌,門當戶對,天作之合。
然後是伊莉莎白的好友夏洛蒂和伊莉莎白的表哥科林斯的結合。夏洛蒂結婚是為了以後生活能有個歸宿,而柯林斯正好需要一個妻子,二人的結合看似完美,但是,由於兩人性情的迥異,沒有共同語言,婚後生活平淡如水,相敬如賓。就婚姻而言,這是一件極其可悲的事,他倆的結合是建立在滿足雙方的利益上,卻失去了婚姻最重要的本質——愛情。
最後是伊莉莎白的妹妹莉迪亞和達西管家的兒子韋翰的結合,他們兩人的婚姻是所有人當中最不理智,最荒唐的。莉迪亞輕易聽信韋翰的讒言與其私奔,放蕩輕佻,全然不顧禮節和他人的感受,對韋翰的愛是盲目的愛。最後在達西的幫助下,兩人才苟合成親。韋翰表面上是個英俊瀟灑的青年,但實際上他是個獻媚取寵,厚顏無恥的花花公子。他用花言巧語引誘單純無知的莉迪亞傾心於他,與他私奔逃亡,到處躲債。倉促結婚後不久,便情淡愛消,各自尋歡。婚後的韋翰依然不忘尋歡作樂,莉迪亞只能躲到姐姐家裡尋求慰藉,這種建立在短暫情慾上的婚姻註定是悲劇。
在簡奧斯汀的筆下,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主要人物的一言一行互相穿插照應,有條不紊地推動著整個故事的發展。作者用四種不同的婚姻觀,教會我們如何在情感與理智,自由與規範之間尋求平衡。書中提倡和鼓勵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真誠愛情基礎上的婚姻,鄙棄以門第財產和情慾為基礎的婚姻,這一價值觀深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其實,《傲慢與偏見》寫的不僅是愛情故事,它還包含著處世哲學,在社交關係中撥開表面看實質,才能讓彼此的相處踏實舒服。
最後,希望高貴的靈魂和真摯的愛情都不被辜負,希望每個人都能遇見自己的達西先生和伊莉莎白小姐,擁有靈魂上門當戶對的婚姻。
以上就是《傲慢與偏見》這本書的全部內容。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感謝您的收聽。期待與你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