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弗和林噙霜命運的對比:比起小聰明,蠢笨才是她最大的護身符

2020-08-24 水潺潺shuichanchan

《知否》中,妾室林噙霜每次出場,但凡提到正頭大娘子王若弗。都是一臉鄙夷。因為出場的所有妻妾情節中,王若弗幾乎次次吃癟。

但是故事最終,王若弗卻全勝。不是因為她的娘家權勢,不是因為她的夫妻琴瑟和鳴。恰恰是因為她什麼也沒做,也做不了。她的「蠢笨」來幫她走到最後的。


1.看似林噙霜每次都是王者,可回頭看,「她以為的不過是她以為的她以為。

林噙霜犯再大的錯,她都可以裝暈、扮嬌弱,用王若弗的話講,狐媚的手段來博得盛家主君的寬宥,繼而重新得寵。即便是害死衛小娘胎大難產這樣大的罪過,都可以施以手段快速翻身。

而王若弗是明明知道林噙霜這樣的做派和手段,甚至她自己還嘗試了,就是做不到。與其說做不到,不如說是她從骨子裡就鄙夷的做派,怎麼可能去效仿呢?自然,這得歸功於正室嫡出大娘子良好的大家之教養。

而這份正派,在妾室林小娘那裡,完全就解讀為「蠢笨」了。甚至時不時私下跟女兒誇耀:「抓住了主君的心就相當於抓住了一切。這個道理大娘子王若弗到死她都不會明白。」妾室的狐媚做派成了她們津津自喜的法寶。

可她們不知道的是,別說是盛家主君盛竑,就連庶女盛明蘭早早都看出來了。盛紘不是不明白,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他不在乎宅裡內鬥,只要不影響盛氏門楣,無傷大雅,他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林氏的所有手段,不止明蘭看得一清二楚,盛紘也明白,祖母也明白。只有林氏自己在沾沾自喜。

說白了,不是大家不明白,只不過自己一個人自導自演自娛自樂罷了。只不過是個別人懶得追不追究,或者是追究時機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林噙霜女兒墨蘭醜事曝光,盛大人毫不猶豫地把林氏打了板子送去莊子。

而王若弗則不同,不管怎麼被林氏所壓,怎麼憤懣,斷斷不會去作林氏之所為,怎麼憋橫,不屑為此等下作手段為伍,更別說傷天害理之事。她唯一的煩惱,可能被人恥笑無能罷了。

2. 子女對比,傳承立現高下。

有一處細節:王若弗嫡此女盛如蘭無意中在母親房中隨口一句「我又非庶出」。庶出剛一出口,就被王大娘子當口訓斥:什麼嫡庶,休講。子女私下是不得提什麼嫡庶乃盛家家規。

都說君子慎獨,就是君子一個人獨處的時候要更加謹慎,人品顯現不是是在人前怎麼表現,而是人後是否也能做到表裡如一。這點王大娘子做到了,至少在教育子女方面。

而林噙霜那邊則完全不同了。馬上就科考了,明蘭給林氏房裡所出三哥哥送去一對護膝,以防貢院清冷,可以保暖。盛長楓不但不感激,當場諷刺破爛貨。林噙霜盛墨蘭母女二人集體附和。

再看看王大娘子那邊,盛如蘭剛要冷嘲熱諷,大娘子當即懟回去,直誇盛明蘭做事圓滿,要盛如蘭學著點,不做東西還瞎說話。

教育截然不同,難怪結果高下立現。


林氏的女兒,雖說是才情堪比謝道韞,不過習得這些不過是作為籠絡男人的手段。她的「小聰明」最大的惡果就是子女全部承襲並奉為圭臬。

墨蘭手段下作,不惜毀了整個盛家女眷的名聲,私會男人,生米煮成熟飯,逼成婚事。婚後明明是當家大娘子,可完全繼承了她母親的妾室做派,給丈夫添置通房,美其名曰手段權衡,鬧得家室不寧。

可是王若弗的子女,各個都是精英,三觀超正,哪個小家首先都是琴瑟和鳴。更不必說各個仕途也都前途無量。

就連盛家祖母老太太,勇毅候府獨女都感嘆:這些哥兒姐兒養的都這麼好,不是憑空養得這樣好?言下之意,大娘子功不可沒。

長子盛長柏一考中進士,正直才俊,書本中記載他最終官至宰輔,庭下門生無數,把整個盛家推上最鼎盛。

盛華蘭,盛如蘭兩個女兒在京城家眷中也盛有美譽。各個女婿全都人品良正,上進賢德。

王若弗確實不夠聰慧。不然不至於幾乎次次都被林噙霜搞得顏面盡失,不管是多麼有理有據。但她卻身體力行地教給了女兒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善良和正直。不管對方多麼邪惡和猙獰,不管被壓製得多麼憋悶,都能守著一顆金子般的心,不會胡作非為。恰恰是這些,給了子女最紮實的教養和典範。

3. 身邊有忠實知己

高門大戶,比起出息的子女,貼心的丈夫,有時,貼心的管家才是女人這一輩子的貼己人。她們從小生活在一起,幾乎形影不離,所有歡喜和坎坷都共同經歷,可以隨時回憶和分享,甚至喜好意念也許一個眼神都能全懂。他們早已不僅僅是主僕,更是彼此的另外一個靈魂和知己。而這些正是她積年累月換來的真心對真心。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而這些在只懂得鑽營和手段林小娘那裡,是萬萬沒有的。看看林小娘之女盛墨蘭嫁到伯爵府梁家之後的境遇就一清二楚了。身邊的頭等女史月例被剋扣,甚至跟自己的夫君搞的一起了。這樣的人沒有情義,不懂情義,更不信情義。他們只有她們局限認知裡的門第和銀兩,可悲可嘆。只要還在算計的路上,就難免不被別人算計,何時是個頭?

王若弗全然沒有什麼心計,不會算計這個算計那個,更不用說算計貼心管家,優待自不必說,汙糟事自然就沒有了。也許她曾被妾室算計過,人生過半,郎君經歷過妾室折騰,再加上正房有各個爭氣子女撐腰,她所有因為「蠢笨」遭受的種種終於翻篇,那些積年累月種下的善果,也開始終於展現,雖然來得晚些,但是好日子終究來了,且就在眼前。

人生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如果不夠聰慧,蠢笨些,也無妨,總能蹚出自己的道兒。

相關焦點

  • 《知否》明蘭的母親衛小娘:比王若弗和林噙霜能幹,盛紘沒眼光
    要是生在豪門貴族還好一些,但若是窮苦人家出身,那一生的命運可真是十分坎坷了。 就拿明蘭的母親衛小娘來說吧,她的身世很可憐,是因為家裡窮被賣身到盛家換藥錢的。王若弗買她,是因為看她有幾分姿色,想分走盛紘對林噙霜的寵愛。
  • 王若弗智謀不如林噙霜,為什麼長柏、華蘭、如蘭比長楓、墨蘭強
    王若弗小時候也算是錦衣玉食,雖然她小時候是被叔叔養大不在父母身邊叔叔嬸嬸對她是極好的。因為叔叔嬸嬸沒有孩子,拿她當親生孩子看。所以她娘親才會更愛自己的大女兒康姨媽,那個是從小養在跟前的,說到底就是人品和教育問題,盛老太太識人是真的厲害王若弗的爹配享太廟,娘也有誥命加身,王若弗是實打實的千金小姐是大家閨秀有欠缺點意思。
  •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的婚姻差別:男人的愛,有多重要
    文/竹英現在對《知否》,越來越覺得有味道了,好的作品是值得讓人反覆返回深讀的,看了原著後,我又去看電視劇了,我發現王若弗和林噙霜明明嫁的是同一個人林噙霜是落魄官宦家族的女兒,她母親不過與盛家老太太有過幾面之緣,後來她母親去世之前,把她送到老太太這裡,希望她能夠收留自己的女兒,老太太也是心腸軟,看著林噙霜可憐,就收留了她。
  • 知否王若弗VS林噙霜:一個出身高貴,一個家族落魄,她輸在哪?
    可是在《知否》中王若弗是當家主母,出身高貴卻壓制不住妾室林噙霜,還被盛紘看不上,恐怕是正妻裡很受氣的角色了。王若弗這個人物沒有什麼壞心眼,用盛老太太的話說,她是個心軟的,沒那歹毒陰狠的肚腸,就是給她一把刀子,她都不會去取人性命。王若弗的性格是個典型的急性子,敢愛敢恨,生氣說起話來就和機關槍似的。
  • 林噙霜的愛女之心和盲目自信讓她不再欺騙盛紘,斷送自己寵妾人生
    林噙霜作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前期最大的白蓮花來說,她的人生是得心應手,雖然為妾,在盛紘的寵愛下,一直過著衣食無憂,肆意妄為的舒心日子。林噙霜深深知道只要抓住了盛紘,她就抓住了一切,無論自己做錯了什麼,無論自己有多過分,只要哄一哄盛紘,盛紘站在她這邊,那麼她在盛府的日子就會很舒心,很痛快。
  • 《知否》王若弗對林噙霜恨得咬牙切齒,未想過她會有一死,心太善
    人證物證一應俱全,衛小娘說,各執一詞,有理也說不清,就請求王若弗報官。王若弗雖然懦弱,她也不算傻,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她都能看出來是林噙霜栽贓嫁禍,想必盛紘也能看得出來。盛紘的袒護,他自己都知道有些強詞奪理,所以,便指責衛小娘,院裡出了這麼大的笑話,都是因為她,還順帶著把王若弗和林噙霜也責怪了。他以為藉此就可以掩蓋他的心虛,而王若弗卻說:「笑話,什麼是笑話,這是笑話,我才是笑話,我是整個揚州的笑話,誰家做大娘子做成我這樣,誰家做妾做成這賤人模樣。整個盛家,寵妾滅妻,早已經是揚州城的笑話。」
  • 《知否》原著跋扈潑辣、笨嘴拙舌的王若弗,憑什麼終成人生贏家?
    據了解,王若弗的飾演者起初另有她人,只是在演了四集之後,原定演員覺得自己把握不住王大娘子的精髓,於是與導演商量主動辭演。這才有了劉琳演的王若弗。劉琳飾演的大娘子深入人心,雖然囂張跋扈、刁蠻任性,但是卻深得觀眾喜愛。與劇中委婉可人、如弱柳扶風般的林噙霜形成鮮明對比。先不討論劉琳的演技,單說劇中人物王若弗。雖說是出身豪門顯貴,但著實沒有一絲大家閨秀之風。
  • 重溫《知否》盛家「三段利益」婚姻,林噙霜是一個傳奇
    偏偏衛恕意選擇退縮防守,不戰而敗使得林噙霜得寸進尺。林噙霜刀刀見血衛恕意坦然自若,不僅自己不反擊,責令下人和兒女盛明蘭不得違背她的旨意,致使林噙霜攆走女使小蝶,為製造意外讓衛恕意丟掉性命創造出機會。衛恕意空有城府卻用錯了地方,悲觀主義思想害了小蝶、苦了明蘭、自己丟掉了性命。
  • 《知否》原著不懂經營婚姻的王若弗:她的婚姻失敗,在於這三點
    王若弗嫁給盛紘其實是低嫁,什麼說起來應該是在婆家挺起腰杆做人,盛紘對她應該是恭恭敬敬的,可是偏偏她在婆家被一個寵妾壓下去了,正如電視劇中王若弗曾經說:「我就是整個揚州城最大的笑話。」其實當初最開始王若弗嫁給盛紘的時候是沒有林噙霜那些糟心事情的,反而和盛紘兩口子琴瑟和鳴。
  • 《知否》原著——阿歡的祖母王若弗,老來福才是真福氣
    劇中的王若弗,最後一次露面是她去勸說明蘭同入獄的顧二和離,帶著孩子回娘家來,孩子有長柏舅父照應著,也是會有前程的。這話雖講得偏心,卻真真一副慈母心腸,所以電視劇中的王若弗,最終人設還是非常正面的。,投胎是極精準的,只是自小養在叔父家,比起由母親親自養大的姐姐,於父母緣上稍稍欠缺了些,凡事王母總是以長女為先。
  • 《知否》:假如衛小娘的善良帶點鋒芒,她會比女兒盛明蘭還要厲害
    要是生在豪門貴族還好一些,但若是窮苦人家出身,那一生的命運可真是十分坎坷了。 就拿明蘭的母親衛小娘來說吧,她的身世很可憐,是因為家裡窮被賣身到盛家換藥錢的。王若弗買她,是因為看她有幾分姿色,想分走盛紘對林噙霜的寵愛。
  • 盛紘扣留在宮裡,王若弗想治林小娘,盛老太太突然暈厥大有深意
    在大娘子手下討生活,田產被大娘子收回去也是極有可能的,但大娘子卻不能收她的貼身錢。想到這一層,林噙霜叫來雪娘,讓她去找收購田產鋪子的商人,儘快將手裡的田地賣出去。林噙霜的一舉一動,都在大娘子的眼皮底下。當林噙霜出去和人交易時,自然被大娘子手底下的人抓了個正著,然後以通J的罪名將兩人扣押起來了。
  • 知否原著:盛紘和王若弗從伉儷情深到寵妾滅妻,皆因王做錯三點
    林噙霜趁虛而入,寵妾滅妻呢?存著這個心思,王若弗沒嫁到盛家之前,心裡就對嫡母盛老太太有了三分疏離輕視。王若弗嫁到盛家後,如她所願,立刻掌管了家事。盛老太太是個明事理識大體的人,盛紘和王若弗成婚後,盛老太太並沒有端婆母的款為難王若弗,而是退居二線,把管家大權全權交給了王若弗。對盛老太太的一番好意,王若弗並沒有感激,反而視作理所當然。
  • 《知否》費盡心機嫁給盛紘,林噙霜究竟想要什麼?答案很現實
    回顧林噙霜這興風作浪的一生,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不少觀眾。眾所周知,林噙霜嫁給盛紘的手段並不光彩,那她費盡心機嫁給盛紘究竟有什麼目的呢?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林噙霜想做盛家的大娘子!表面上看,林噙霜在盛家很是風光,還有管家權,可她的身份和背景卻成了重大阻礙。王大娘子好歹也是王家嫡女,而王家可不是好惹的。就連盛紘都不敢對王若弗做出過分的事,林噙霜就更沒這個膽了,充其量也就是在小事上欺負她一下而已。不管盛紘再怎麼寵愛林噙霜,林噙霜還是受到了諸多限制,而這些限制就連盛紘也沒法解開。就比如盛老太太誠邀孔嬤嬤來教禮儀時,孔嬤嬤就趁勢拿林噙霜開刀。
  • 衛小娘並不受寵,林噙霜為何那麼著急除掉她?
    衛小娘並不受寵,林噙霜為何那麼著急除掉她?在《知否》一劇中,衛小娘是一個存在感很低的女人,在很早便下線了。她是女主明蘭的親生母親,同時也是盛家小妾中最不受寵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她也是讀書人家出身,卻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給盛紘做妾,雖有一身本事,卻只得隱藏鋒芒也是非常可悲的,後來更是被林噙霜謀害落得一屍兩命的下場,想必大家都比較疑惑,衛小娘並不受寵林噙霜為何那麼著急除掉她呢?
  • 《知否》原著「紙老虎」王若弗:婚姻裡強勢的女人,不討喜
    王若弗的無腦,讓林噙霜有機可趁,處處扳倒自己;她的強勢,讓盛紘總是臥榻別處從而疏遠自己。導致盛紘寵妾滅妻十幾年。01、王若弗為何敢強勢說到王若弗的強勢,是有源頭可追溯的,那便是自己的娘家也是有排場有地位的。
  • 《知否》:正妻王若弗鬥不過小妾林噙霜,給女性帶來哪些啟示
    作為一個極其成功的妾室,姨娘林噙霜自然是王若弗的眼中釘。為了壓制林姨娘,王若弗甚至還給盛紘找了一個貌美無比的衛姨娘,但這也分不走盛紘對林姨娘的寵愛。林姨娘名下有田莊、鋪子,兒女自己來養,在盛府混得風生水起,大有與正妻分庭抗禮之勢。如果沒有衛姨娘的死和孔嬤嬤的一番提醒,盛紘大有寵妾滅妻的苗頭。
  • 林噙霜慘死城外平嶺莊,盛明蘭得報親娘被害兩命仇《知否》高潮了
    (一屍兩命)的人證和口供,繼而設局復仇,終於讓兇手自投羅網。(盛府小娘)最大的依賴是盛家主君盛紘對她的寵愛。她親生女兒盛墨蘭為了伯爵府的親事劃破盛明蘭的臉,林噙霜面對盛紘的責問是一頓哭求撒嬌裝可憐輕鬆搞定。墨蘭事後也只是被關了幾天祠堂,在林棲閣禁足幾日而已。
  • 《知否》王若弗:蠢女人要想日子過得不錯,這你真的得看命
    看《知否》,大娘子王若弗是讓人無法忽視的一個。整個盛府,可能王若弗是最蠢的一個。溫柔賣慘不如林噙霜,為人通透不如盛明蘭,可以說作為盛府的大娘子,她真的很蠢。她大罵林噙霜,而林噙霜就喜歡她潑婦的樣子,王若弗一罵,她就馬上一副柔弱不能自理的狀態,引得盛紘的憐惜,讓盛紘覺得王若弗刻薄,再加上盛紘的親娘也是人妾,他立刻就感同身受般不顧對錯,站在了林噙霜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