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正妻王若弗鬥不過小妾林噙霜,給女性帶來哪些啟示

2020-09-10 淨植

作為一個極其成功的妾室,姨娘林噙霜自然是王若弗的眼中釘。為了壓制林姨娘,王若弗甚至還給盛紘找了一個貌美無比的衛姨娘,但這也分不走盛紘對林姨娘的寵愛。

林姨娘名下有田莊、鋪子,兒女自己來養,在盛府混得風生水起,大有與正妻分庭抗禮之勢。如果沒有衛姨娘的死和孔嬤嬤的一番提醒,盛紘大有寵妾滅妻的苗頭。

由此人們同情王氏,覺得盛紘可恨,其實,盛紘與王若弗也曾經有過一段恩愛甜蜜的時光,可惜這樣的幸福讓王若弗親手給毀壞了。

王若弗鬥不過林姨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01

最盛紘缺乏必要的尊重。仗著自己娘家的勢,總覺得自己對夫家有恩,盛氣凌人,喜愛攬權,插手丈夫外面的事情。而自己本身又固執糊塗,不懂卻硬要插手,給盛紘帶來了很多麻煩。盛紘不勝其擾,心裡對她自然有怨氣。

王若弗的女兒華蘭,看到了王若弗隨便幹預丈夫外事所帶來的後果,她勸誡如蘭不要重蹈覆轍。而如蘭也早看明白了這一點,不但不幹預文炎敬外面的事情,還懂得了不能仗勢威逼丈夫。

所以,在得知丈夫要收從小服侍的丫頭做通房的消息後,她沒有去找娘家來施壓,而是以弱示人,以情動人,偷偷躲在雨中哭泣,從而感動了丈夫,打發走了那丫頭。

王若弗在盛紘面前,從來沒有示弱過。她因為盛紘專寵林姨娘而怨氣衝天,但又性子強勢,不會打感情牌,相貌平平的臉上整天兇巴巴的。她自私自利又目光短淺,盛紘跟她談話往往是雞同鴨講,沒有一點共同語言。

林姨娘則相反。她外表柔弱美麗,對盛紘總是表現的含情脈脈,開口閉口放著外面的正頭娘子不做,因為愛情甘願給盛紘做妾,塑造出一個為了愛情甘願受委屈的動人形象。兼之琴棋書畫無一不精,跟文人情懷的盛紘多一拍即合。

林姨娘多才多藝又懂風情,跟一字不識、性子魯直的王若弗截然不同。兩相對比之下,盛紘感情的天平不傾斜才怪。在衛姨娘難產去世後,盛紘有意冷落林姨娘,多住在王若弗處,原著說盛紘對著王若弗吐啊吐啊就習慣了,可見這份理智裡含著多麼深切的無奈。

02

王若弗的對手太強,自己的智商情商又太弱。而且盛紘有童年時期的陰影,恐怕庶出子女受委屈,自然而然地把林姨娘母子當成弱者,充滿保護欲。

林姨娘是先跟盛紘勾搭上,懷了身孕後才由老太太壓著王若弗同意納她進門的。在盛紘眼裡,林姨娘愛的是他這個人,他以為林姨娘對他是真愛,很珍惜這份「美好的愛情」。

他由於自己是庶出,年少時過得很艱難,怕正妻苛待庶出子女,所有他庶出的子女都由自己是生母撫養。由於林姨娘總是可憐巴巴地向他哭訴,他就恐怕林姨娘及其兒女受了委屈,於是又給產業又給金銀的,讓林姨娘過得簡直比正室還風光。

王若弗自然不忿。但她很難找到林姨娘的錯處,即便林姨娘做錯了被罰,她也能巧妙地為自己辯解,先向盛紘表白真情、後自傷身世,哭得梨花帶雨,實在不行就周身顫抖,暈倒在地。一會兒就能變無理為有理,還找不出她話裡的把柄。無計可施的王若弗只會憤怒,一會兒就口不擇言激怒盛紘,林姨娘得以成功轉移危機。

林姨娘巧言善辯、顛倒黑白,一哭二鬧三暈倒的招數,在盛紘面前屢試不爽,從無敗績。王若弗根本不是對手。

華蘭在孔嬤嬤斥責林姨娘後,佩服得五體投地。她說王若弗如果有孔嬤嬤一半本事,就沒有林姨娘什麼事兒了。

兒媳婦海氏在處理墨蘭企圖劃破明蘭臉這一事件的時候,就曾腹誹王若弗是「豬隊友」,一開口就險些讓穩操勝券的局面又功虧一簣。虧得海氏向盛紘細細辯說,不然林姨娘又會將無理變有理。

明蘭曾可憐王若弗,無論是她的敵軍還是友軍,段位都比她高太多。如此,敵人自是容易取勝,而友軍也不願意同她交流,因為說半天她也不一定能懂。


03

好在王若弗出身高貴,她嫁給盛紘是低嫁,娘家對盛紘多有助力,盛紘不好怠慢;婆母又不是親生的,也不好對她嚴加管教,且早早放權讓她當家。

她既沒有林姨娘的心計,也沒有自己姐姐康姨媽的惡毒,不過仗著正妻的身份,堪堪與林姨娘鬧個平手。且盛紘雖寵愛林姨娘,倒不至於寵妾滅妻,她就這樣橫衝直撞地過來了。

直到林姨娘因策劃墨蘭逃出家門算計梁晗而被趕到莊子裡,她跟林姨娘的鬥爭才告結束。林姨娘落到她的手心,每天被關在小黑屋吃豬油拌飯,長成一個胖婆子,再也不能與她分庭抗禮了。

若非林姨娘自尋死路,徹底惹怒了盛紘,她和林姨娘的鬥爭就不會結束。

其實王若弗本來有一手好牌。出身好,嫁得好,三個兒女,一個嫡長女,一個嫡長子,她的地位是很穩固的。

但也許就是這個樣樣都好,從而讓她少了危機感,多了優越感。她不會費心巴力地去揣摩盛紘,也不知道怎樣抓住盛紘的心。不如意就一味的埋怨、慪氣,鬧矛盾了不去修復,這只會讓盛紘越來越不願意親近她。

當盛紘在官場需要她襄助的時候,固然能對她心存感激,但隨著盛紘地位的逐漸升高,情感需求也越來越高,他不但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也需要琴棋書畫詩酒花,如果不能,哪怕再溫柔一些也行,而王若弗自然不符合要求,林姨娘的受寵就很容易理解了。

不用罵盛紘忘本,知足常樂者少,「飽暖思淫慾」,有了1000想要10000的才更多,盛紘也不能免俗。與其去幽怨、去憤怒,不如想想自己錯在哪裡,從而改變錯誤的做法,把男人的心拉回來。因為在那個時代,男人才是一生的依仗。

總結:

王若弗和林姨娘給女性帶來的啟示:

夫妻之間要多講感情,感情好,幸福指數就高。俗話說,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是講情的地方。沒有感情的婚姻,永遠是湊合。兩情相悅,才是婚姻最好的狀態。

尊重對方,不要總是盛氣凌人,學會示弱更好。男人天生有保護欲,但他不會想到去保護比他強大的女人。學會示弱,男人的保護欲會激增。

不懂不要裝懂,更不要在自己不懂的事情上瞎摻和。想插手的話,就要提升自己,無論是思想還是能力。這樣,即便不能幫到對方,也不至於拖對方的後腿。

相關焦點

  • 《知否》王若弗:蠢女人要想日子過得不錯,這你真的得看命
    看《知否》,大娘子王若弗是讓人無法忽視的一個。整個盛府,可能王若弗是最蠢的一個。溫柔賣慘不如林噙霜,為人通透不如盛明蘭,可以說作為盛府的大娘子,她真的很蠢。然,正是從小到大的寵愛與驕傲,她不懂得女人心中的彎彎繞,變成了《知否》中最蠢的大娘子。明明是高門女,卻次次都被小妾壓過一頭。
  • 《知否》明蘭的母親衛小娘:比王若弗和林噙霜能幹,盛紘沒眼光
    王若弗買她,是因為看她有幾分姿色,想分走盛紘對林噙霜的寵愛。01.清楚認識到在盛家的處境,隱忍不爭是為了保全兒女 盛紘的正妻王若弗出身高貴,父親配享太廟,因為這門親事,也給盛紘的前途帶來了莫大的好處。所以他對王若弗又敬又怕,缺了點夫妻之間的情愛。 而林噙霜呢,兩個人可以說是自由戀愛。林噙霜雖為一個妾室,但是比別人家的正妻過得還要風光自在。和這兩個女人相比,衛小娘實在是沒有一點優勢,她的隱忍不爭就是最大的爭取。 她在這個大宅門裡要做的不是爭寵,而是要想法活下去。
  • 知否王若弗VS林噙霜:一個出身高貴,一個家族落魄,她輸在哪?
    可是在《知否》中王若弗是當家主母,出身高貴卻壓制不住妾室林噙霜,還被盛紘看不上,恐怕是正妻裡很受氣的角色了。王若弗這個人物沒有什麼壞心眼,用盛老太太的話說,她是個心軟的,沒那歹毒陰狠的肚腸,就是給她一把刀子,她都不會去取人性命。王若弗的性格是個典型的急性子,敢愛敢恨,生氣說起話來就和機關槍似的。
  • 重溫《知否》盛家「三段利益」婚姻,林噙霜是一個傳奇
    ,白瞎了雖然《知否》沒有明確介紹王家的背景,但是從盛紘的一席話足見王家當時的地位:「大娘子可知當初老太太捂著一直不與我娶妻納妾,等我金榜題名之後去你們盛家提親。」林噙霜不僅上演金蟬脫殼的本領,而且幾次陷害王若弗,讓王若弗啞巴吃黃連,恨的咬牙切齒卻無可奈何。
  • 《知否》遠離身邊那些不擇手段的人
    一現實中哪些人最可怕呢?大概就是那些為了目的而不擇手段的人。《知否》中孫秀才母子雖然人品有問題,但是他們並不是那種不擇手段的人。和淑蘭和離留下一半的嫁妝他們最後鬆口答應,因為事情再鬧大孫秀才的臉面也不好看。劇中不擇手段的人比如林噙霜和墨蘭,朱曼娘,康姨媽等。小說中林噙霜和墨蘭設計梁晗的事情,明蘭根本沒有插手。
  • 《知否》王若弗和林噙霜的婚姻差別:男人的愛,有多重要
    ,看了原著後,我又去看電視劇了,我發現王若弗和林噙霜明明嫁的是同一個人,可是她們卻過得截然不同的生活,而且這種天差地別背後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男人的愛。林噙霜當初放著外頭的正室大娘子不做,反而給盛紘做妾。光是這一點就讓盛紘感動了十幾年,我真是覺得男人是大豬蹄子,難道王若弗身為帝師之女委身嫁給他就不值得感動嗎?
  • 王若弗和林噙霜命運的對比:比起小聰明,蠢笨才是她最大的護身符
    《知否》中,妾室林噙霜每次出場,但凡提到正頭大娘子王若弗。都是一臉鄙夷。因為出場的所有妻妾情節中,王若弗幾乎次次吃癟。但是故事最終,王若弗卻全勝。不是因為她的娘家權勢,不是因為她的夫妻琴瑟和鳴。恰恰是因為她什麼也沒做,也做不了。她的「蠢笨」來幫她走到最後的。
  • 盛紘扣留在宮裡,王若弗想治林小娘,盛老太太突然暈厥大有深意
    《知否知否》盛紘因為盛長楓在外面胡謅,被官家突然扣留在宮裡。盛紘的隨從左等右等,等不到人,不得不先跑回盛家報信。消息傳到盛家,盛家上下頓時慌作一團,大娘子懇請老太太出面「救」盛紘,但盛老太太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盛紘應該沒有大礙。只讓她管好內宅,其他一應事等不用擔心。
  • 《知否》王若弗對林噙霜恨得咬牙切齒,未想過她會有一死,心太善
    註:電視劇和原著內容有出入看電視劇《知否人證物證一應俱全,衛小娘說,各執一詞,有理也說不清,就請求王若弗報官。王若弗雖然懦弱,她也不算傻,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她都能看出來是林噙霜栽贓嫁禍,想必盛紘也能看得出來。
  • 《知否》墨蘭,男才女貌的婚姻為什麼不幸福?
    《知否》中雖然林噙霜不討人喜歡,但是不得不佩服她的擇偶觀。林噙霜和盛老太太說不到一起,大部分是因為兩個人的擇偶觀不同。盛老太太生在富貴之家,對紈絝子弟很厭惡。所以當年就下嫁給出身商賈之家的探花郎,可是丈夫寵妾滅妻,盛老太太前半生過的很坎坷。
  • 知否:王若弗丈夫不愛,母親不疼,憑什麼晚年過得最幸福?
    知否:王若弗丈夫不愛,母親不疼,憑什麼晚年過得最幸福?其實每次看知否時,心裡對盛府大娘子王若弗是頗有微詞的。主要是趙麗穎飾演的盛明蘭演活了原著中的明蘭。有一半的不幸是王若弗帶來的,無論原著還是電視劇,作為盛府裡的大娘子王若弗,若是對明蘭比較上心的話,不說當自家姑娘看待,稍微在衣食住行月例進行監督的話。
  • 《知否》:盛紘早死的妾室,樣貌不輸林小娘,命運卻悲慘萬分
    看過《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人都知道,該劇中有一個十分奇葩的男人,也就是盛紘。他是北宋朝廷的一個五品小官,職位雖然不高,但是也算是有權有勢,在文官中有些聲望。盛紘有一個小妾,為人學識不錯,論容貌,她和林噙霜不相上下,論學識品格,她比大娘子更勝一籌
  • 《知否》原著跋扈潑辣、笨嘴拙舌的王若弗,憑什麼終成人生贏家?
    經過深入分析,王若弗能夠有如此善果是有其必然性的。1 王若弗雖脾氣暴躁,但心思單純。盛紘納妾她雖不樂意,但也無力阻止。她沒有害妾之心,更沒有除妾的能力。《知否》前半部分,王若弗由著自己的性子,憑藉著自己的身份,在盛府耀武揚威,絲毫不把妾氏林噙霜放在眼裡。
  •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從盛家一門四女,看古代婚嫁哲學
    雖然《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主要劇情是趙麗穎扮演的盛明蘭如何在盛家和顧家頑強生存,但全局中最精彩的片段,是盛家幾姐妹的婚嫁的片段雖然如願嫁入伯爵府,但也和家族撕破臉面,到後面宛如外人,林噙霜也在被送走後病亡。在伯爵府中也不受梁夫人待見,丈夫梁晗就是典型的花花公子,一屋子鶯鶯燕燕,墨蘭也走向了林噙霜與人鬥的末路。
  • 知否:兒子闖了大禍,小妾林噙霜做了什麼?暴怒的盛紘瞬間消氣
    :兒子闖了大禍,小妾林噙霜做了什麼?在知否的開頭,盛紘將自己的大女兒盛華蘭嫁到袁家。但是袁家好像是頗為看不起盛家,就連前來下聘禮都只派了了袁大郎前來下聘,更過分的是,他們帶來的客人顧廷燁居然跟盛家庶子長楓以聘雁為賭注,兩個人進行投壺比賽。
  • 《知否》/你所厭惡的林噙霜,也曾是拿著大女主劇本的人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林秦霜她鬥, 她爭,也 只不過是為了更好地活下去,為了給子女一個好前程。她是小妾,不能穿正紅,這樣的紅,不正統,卻帶有一點媚色,符合她的身份和行事作風,讓盛弘總是忍不住想把她摟在懷裡。
  • 《知否》林噙霜:那個最幸福的女人,做錯三點,斷送了自己的一生
    01 卷首語要說《知否》中最幸福的女人然而,梁晗是什麼人品,林噙霜從來沒有打聽過。事實上,梁晗私德有虧,院裡通房妾室一大堆,其中一個還大著肚子,哪家的女兒嫁過去,結果就是跟一群小妾打擂臺。接著,郎中診斷衛小娘胎大難產,林噙霜反而給衛小娘流水一般的補品。最後,衛小娘難產,林噙霜還支開了家裡懂接生的婆子。一切的一切,明明是林噙霜有預謀的害死了明蘭的親娘,但是到了盛紘那裡,她不僅不是兇手,還成了受盡大娘子王若弗打壓冤枉的無辜小妾。
  • 《知否》原著「紙老虎」王若弗:婚姻裡強勢的女人,不討喜
    文/張小暖看過《知否》的小夥伴,大概都有這樣的感慨:戲裡,凡是有大娘子的鏡頭,舉手投足及言談舉止間笑點從沒斷過。有網友調侃說:大娘子承包了整部劇的笑點。這裡的笑,可不是搞笑的意思,大娘子並不是戲裡的搞笑擔當,而是「無腦」擔當,無腦也就算了,還十分的強勢。
  • 《知否》林噙霜:霸寵二十年,女兒高嫁,但「裡子」壞了,結局慘
    01 卷首語要說《知否》中最幸福的女人然而,梁晗是什麼人品,林噙霜從來沒有打聽過。事實上,梁晗私德有虧,院裡通房妾室一大堆,其中一個還大著肚子,哪家的女兒嫁過去,結果就是跟一群小妾打擂臺。接著,郎中診斷衛小娘胎大難產,林噙霜反而給衛小娘流水一般的補品。最後,衛小娘難產,林噙霜還支開了家裡懂接生的婆子。一切的一切,明明是林噙霜有預謀的害死了明蘭的親娘,但是到了盛紘那裡,她不僅不是兇手,還成了受盡大娘子王若弗打壓冤枉的無辜小妾。
  • 知否:盛老太太有對付林噙霜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但王氏卻不肯用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前期最大的反派就是小妾林噙霜,林噙霜在盛家橫行了近20年,盛家的兒女們都深受其害。經歷了林噙霜在盛家掀起的巨大風浪,所以導致盛家的女兒們從骨子裡就對妾室這種生物有強烈的反感和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