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民間文學 | 蘭英寨忍子坪

2020-07-31 重慶巫溪

故事 ➤➤ 地方傳說

忍 子 坪

在蘭英鄉境內,有一座蘭英寨。

離這個寨子不遠,有一個地方,取名忍子坪。這個名字是啷個取來的?請聽我講:

巫溪民間文學 | 蘭英寨忍子坪

唐朝年間,薛剛和紀蘭英結成夫妻之後,就在蘭英寨紮下寨子打富濟貧,同官軍對抗。

一天,官府調集了一大批官軍,架起大炮,對準蘭英寨就開火,頓時寨上硝煙滿天,血如河流,眼看寨上將士要死在亂軍之中,情勢十分危急。

山下的官軍越聚越多,直向寨上擁去,薛剛得報,急得心如火燎。

這時,蘭英顧不得身懷六甲,早已披掛整齊,帶著一隊人馬,飛身上馬,衝下山去與官軍大戰。

只見刀槍相碰,殺聲震天,殺完數十回合,覺得腹中胎氣已動。蘭英急命士卒在山上架起子母炮,內灌三鬥三升火藥,一炮打入敵陣,把官軍消滅了。

打敗了官軍,蘭英肚內絞痛,在馬上生下了兒子薛蛟。

蘭英懷抱嬰兒,坐在馬上,慢慢地向蘭英寨走去。上了蘭英寨,見了薛剛。

後來,人們便把紀蘭英忍子血戰的地方,取名叫做忍子坪。

巫溪民間文學 | 蘭英寨忍子坪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共分為序言、故事(地方傳說、人物傳說、史事傳說、動植物傳說、風俗傳說、神話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人物故事、寓言、笑話、吟詩作對的故事、其它)、歌謠(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生活歌、兒歌)、諺語、後記五部分內容。

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

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購心儀商品 買巫溪特產 盡在 巫朌小店

總編/鄒永武 編審/冉春軒 責編/汪大喜

編輯/唐曉洪

(投稿QQ:3316438836)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巫溪民間文學 | 蘭英寨忍子坪

微信號:重慶巫溪(cqwxwx)

微博:@重慶巫溪

巫溪民間文學 | 蘭英寨忍子坪巫溪民間文學 | 蘭英寨忍子坪

相關焦點

  • 巫溪民間文學 | 金盆金鵝
    故事 ➤➤ 地方傳說金 盆 金 鵝金盆鄉境內龍王坪一帶,取名金盆《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金升銀鬥
    那裡,靠人行大路的上方,有一壁象刀切的板壁巖,就在這壁巖的中間,離地面丈多高的地方,有大小兩個四四方方的石孔,小的只有升子大,大的恰好能夠擱下一個鬥桶。很久以前,在這兩個石孔中,各擱著一把「金升子」和一把「銀方鬥」,閃閃發光。過往行人,沒有哪個人不想把它取走;特別是遠近的財主,更想偷去發大財。可是,無論什麼人,都搬它不動。
  • 巫溪民間文學 | 徐家寒婆廟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朝陽洞羅漢送子
    第二年,果然生了一子。後來,她又把兩個羅漢偷偷地抬去還給廟上。自此以後,人們說:「求羅漢也能送子。」於是,朝陽洞裡香火旺盛,廟裡的羅漢也更出名噠。《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白鹿引泉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鳳凰山的傳說
    故事 ➤➤ 地方傳說《鳳 凰 山》巫溪老縣城大寧河北岸,屹立一座山峰。《巫溪民間文學》主編 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
  • 巫溪民間文學 | 龍女借碗
    只要有借有還總是有求必應這事傳到一個輕浮的人耳裡他想這龍女一定很漂亮倒要去看看於是他去向龍女借碗龍女正好拿碗出來他想伸手把她抓住「譁」的一聲碗掉在地上摔得稀粑爛龍女轉身進了洞從此人們再也借不到龍女的碗了《巫溪民間文學
  • 巫溪民間文學 | 紅巖鄉蛐龍坡
    故事 ➤➤ 地方傳說蛐 龍 坡在巫溪與奉節縣交界處,有一面寬闊的長坡,叫蛐龍坡。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很早以前,這地方到處都是一片亂石坡,地方十分荒涼,這裡只有戶把兩戶人家居住。在一座山上,有一家姓李的,家裡只有夫妻二人,雖說日子過得不很稱心,但粗茶淡飯還是有吃的。
  • 巫溪民間文學 | 趙巧兒送燈臺
    二天,把他原來的木牛胯子下兩鑿子一打,果然靈,走得靈活,就象是活的一樣。魯班見了,心中大驚:「這怎麼得了哇,比我做的還好看些,二回我怎麼求衣食呢?」這天,魯班做了兩個乖巧的燈臺,一個犀牛角做的,一個用木頭做的。用犀牛角做的這個塗成了黑色,用木頭做的這個塗成了五彩色。
  • 巫溪民間文學 | 尖山的來歷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荊竹峽懸棺的傳說
    《巫溪民間文學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七蟒峽的傳說
    一天,夫妻倆喜得一子,這孩子腳大手粗,一出生就能站立,取名寶生。他不到半歲就能行走。鄉鄰們說:「這娃兒長大後,一定不凡。」父母十分喜愛他,專為他制了一條繡有蓮花的肚兜,系在腰上,更顯得這小子英俊不凡。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就是十多年,寶生長大成人,不是下田種地,就是上山砍柴。
  • 巫溪民間文學 | 賈半仙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萬古寺的傳說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鯉魚跳龍門的傳說
    《巫溪民間文學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九龍水庫的故事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炭佬倌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鮑 三 娘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白龍過江的傳說
    《巫溪民間文學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 巫溪民間文學 | 中壩秀蹬城的來歷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