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鵝不吃魚的由來

2020-10-21 中都故事匯

鴨子、大雁、鴛鴦等很多鳥都吃魚,很多人不知道,鵝是不吃魚蝦的。如果餵的食裡有葷腥,鵝就不會吃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傳說,商朝末年,姜子牙輔佐周文王拯救天下蒼生,率領大軍去討伐昏庸無道的商紂王。仁義之師,得道多助,沿途百姓和一些懂法術的僧道異人也紛紛加入其中,周朝軍隊連戰連勝。

軍隊到了新鄭一帶,離商朝國都朝歌只有五百餘裡。姜子牙算了算,照現在的速度,沒幾天就能打到朝歌了。但沒想到天降暴雨,行到梨河時,河水泛濫,衝垮了橋梁。濁浪滔天,十來天不見太陽,天氣陰冷無比,兵士們都躲在帳篷裡烤火取暖。

姜子牙憂心忡忡,兵貴神速,這樣耽誤下去,等醉生夢死的紂王回過神來,增兵防備,周兵就失去優勢了。於是,他派人四處張貼告示,懸賞重金,尋找能工巧匠,砍樹造橋。

梨河對面山上有個妙玄觀,觀裡有個空明道長,一世修行,法力高深。空明道長有一個叫悟真的小徒弟,頗得空明道長的喜愛,學到了許多法術。

這天,空明道長要外出雲遊,為了不耽誤悟真的修煉,道長把最為重要的幾卷道書交給悟真,說最高深的法術全在這裡邊了,學會以後就可以治病救人、斬妖除魔。一定要練習九九八十一天,方可開天眼,修成不死之身。在修行的八十一天中,只能喝水不能吃飯。悟真小道以前練過辟穀功,八十一天不吃飯並不是什麼難事。

悟真說:「師父,你就放心吧,我酒肉不沾,女色不近,這八十一天我專心修行就是了!」

水深有龍,山深有妖。這座山中有隻青狐,正是迷惑紂王的狐妖妲己的妹妹。青狐修煉多年,妖氣已成。這天,她看到浩浩蕩蕩的周朝軍隊駐紮在梨河邊,知道這是去徵討紂王的。有不少能工巧匠正在架橋,估計再過幾天就能完工。青狐開始為姐姐妲己擔心,要是姜子牙滅了妲己,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但是她道行不深,無法阻止大軍。

青狐想來想去,妙玄觀裡法術高深的老道走了,便想到去迷惑小道士。

這一天,悟真正在藏書樓誦讀,一位美豔少婦到妙玄觀裡燒香,哭得很悲傷。原來,她上山時被幾個地痞無賴跟上了,險些被非禮。丈夫去世多年,她若是不採藥賣藥,這日子沒法過。小道士們看這位女施主捐了不少銀兩,就指點她到藏書樓找悟真想辦法。哭哭啼啼的少婦讓悟真心煩不已,就問她要幹什麼。那少婦擦乾眼淚,嬌滴滴地說:「要是有你那遠近聞名的拂塵借我防身,誰也不敢碰我了!」悟真皺起眉頭,說自己正在修煉,拂塵不能離身,讓其他道士護送這位女施主回家,並告訴她,以後採藥,只需在清晨跟隨進山砍柴的道士就好了。那少婦嘆了一口氣,道聲謝,擦乾眼淚走了。

又過了幾天,一位老漢進了棺,一進來就哭倒在大殿上。攙扶起來一問,原來是他的孫子早上去學堂讀書,在山路上碰到成群的惡狼。狼咬住了他孫子的一條腿,幸好有獵人經過,趕走了狼。小孫子的命是保住了,但嚇得再也不敢去學堂,夜裡噩夢連連。老漢心如刀絞,說一定要見見道爺,借拂塵去滅惡狼。聽到這裡,悟真悲慟無比,但拂塵還是不能外借,他給了老漢二十兩銀子,讓他把孫子送到學堂裡住,不要每天翻山求學。

少婦和老漢都是青狐用妖術幻化而成,本想借出悟真的法寶,卻沒有成功。這天晚上,青狐悄悄來到橋上,鑽進工棚,恨不得將工匠們都咬死,怎奈外面有兵丁巡夜,一有動靜就會趕來,只能無奈地朝著每個熟睡的工匠身上撒了一點狐尿解恨。

這天晚上,悟真正在閉門修煉,村裡一群人跑到觀裡,嚷著:「姜子牙大軍在外面修橋,有狐妖在外面搗鬼,橋上的木頭總往河裡掉,天天砍樹也不夠用呀,你快幫幫姜子牙吧!」

悟真一聽,正要開門出去看個究竟,猛然想到自己修煉八十天,差一天才功德圓滿,還不是出門的時候,於是沒有說話,緊閉房門繼續潛心修煉。村民們無奈只好離開了。

沒過一會兒,藏書樓外又有人敲門,悟真順著門縫一看,原來是師父空明道長回來了。悟真趕快打開房門,但見空明道長一臉怒氣。

悟真小心翼翼地說:「師父,前些天弟子專心修煉,半步也不出門!如今已整整八十天了!」

空明道長一聲怒喝,罵道:「像你這樣不明大義,修煉一萬年也是枉然。我輩修行是為了解救黎民百姓,姜子牙率仁義之師攻打荒淫無道的紂王,天下共同助戰,你既然知道就應該歸心,多行仁義才是仙家的本分呀!」

悟真滿面羞愧,說:「看來是我太固執了,如今聽師父的吩咐就是!」

空明道長領著悟真來到山下,指著那條河讓悟真看,只見河上妖氣瀰漫,橋上有一二百條狐狸正在忙碌,有的把木料推到河裡,有的在噬咬橋梁,有這群狐狸在搗亂,怪不得橋總造不好呢。

空明道長說:「你已經修行八十天了,現在試試你的功力吧,看你如何將這群妖狐趕走!」

悟真想了想這些天修煉過的法術,拿起拂塵朝橋上扔去,那拂塵金光一閃,在天空中轉了一圈,忽然變得大了許多倍,然後朝橋上的那群妖狐掃去,只見那一二百條狐狸紛紛掉進河裡,奮力掙扎,隨即一個個地被大浪捲走了。

這時聽到身後一陣大笑。悟真心想,師父肯定是在讚賞自己了,回過頭一看,空明道長竟已不見了蹤影,只見一隻青毛狐狸「嗖」地鑽進林中去了。悟真感覺事情不妙,朝河中看去,那墜河的哪裡是狐狸,都是修橋的工匠和兵士,很多已經溺死在河中。原來是狐妖施了障眼法,狐尿撒在人身上,在悟真眼裡竟變成一群狐狸在毀橋,悟真知道闖了大禍,嚇得趕快逃回觀裡了。

第二天,悟真一大早看到空明道長從外面回來了,心裡忐忑不安,拿不準是真是假。看到師父一臉怒氣,背上還有一隻斷了氣的青毛狐狸。悟真明白師父已經什麼都知道了。

空明道長氣得面紅耳赤,一聲長嘆,說:「悟真呀悟真,已經修滿八十天,再過一天,你功德圓滿,你的眼就能看出河上的是工匠而不是狐妖了呀!學藝不精,貽害無窮,一知半解怎能施展法術?妖精變女人你就提防,為何變成我你就不防備了?」

這時軍營裡的兵丁和附近的老百姓也聽說此事是悟真所為,到道觀要他償性命。悟真怕連累師父和同門,趁人不注意,在道觀裡的一棵大樹上上吊了。民眾看到悟真身亡,仍不解氣,七拉八拽,竟將悟真的脖子拉得有一尺多長。正在大夥怒氣衝天、要將妙玄觀一把火燒了的時候,姜子牙來了。姜子牙已經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說:「咱們修道之人有一句話,有心為善,雖善不獎;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嘛!」空明道長聽了,說:「對對,小徒這次也是受了愚弄——」姜子牙臉色一沉,說:「但是一兩百條人的性命得有個交代。這樣吧,悟真性命可保,但罪孽太深,只有到河裡去繼續修行,祈求那些冤魂寬恕!」說完,姜子牙念了咒語,悟真又活了過來,只是變成一隻全身長滿白羽毛、脖子長長的怪鳥,頭上還是像道士一樣戴著道冠。空明道長嘆了口氣,說:「悟真,這是姜太公告誡你不要忘了自己還是道家弟子。修行去吧!」

因為這隻鳥本是道家弟子變的,修煉八十天腹中空空,但是仍想贖罪,所以一直不敢吃葷腥。再想到河裡的工匠葬身魚腹,更是不敢吃魚蝦了。有時它遊到岸上,走到農戶門口高聲叫道:「餓,餓,餓!」當地百姓都知道悟真大意做了一件錯事,誰也不施捨它飯吃。小孩子們問:「哪裡來的這隻怪鳥怎麼叫個不停呀?」父母都說道:「這呀,這就是餓的呀!」時間長了,人們就給這隻鳥起了個名字,叫「鵝」。只不過,雖然吃素修行,但是鵝永遠成不了仙,也變不回人形了。

相關焦點

  • 故事嘉魚 ‖ 鵝為什麼不吃魚蝦
    幻想故事之鵝為什麼不吃魚蝦鵝只吃青草,不吃魚蝦,說起來還有一個故事哩。有一天,這家來了一位遠方客人,沒得好招待,準備殺掉自己養的那隻母鵝來待客。母鵝聽到主人要殺它,十分傷心。含著淚對小鵝說:「你們聽到了麼,主人要殺我,我再也不能照顧你們啦,以後你們自己到河裡去捕捉魚蝦要過點細喲。」小鵝急得哭著說:「不行啊,不行,我們還沒長大呢!」母鵝聽了,嗚嗚大哭,說這是主人的事,自已也冇得法子呀。
  • 故事:老徐家和老朱家吃魚的故事
    ,是聽他大爺講的故事,雖然說故事發生在中原,但內容裡說的事情和觀點,又體現出滿族民間流傳的特色。過去家裡規矩大,兒媳婦不敢偷吃一口。老徐看魚做好,就叫小徐拿個大盤子,把魚拿來。爺倆就一邊喝酒,一邊吃魚。他媳婦旁邊看著,心說,吃的時候,沒我什麼事了?他們那窮呀,很少能吃到肉,這魚肉又格外香,爺倆把魚吃的是風卷彩雲,最後就剩下魚骨架了。
  • 兩隻神奇的大白鵝
    這是個民間故事,有些奇巧的事,不知道大家聽講過沒有?反正我一直是半信半疑,奶奶講的,不知是真是假?很久以前,奶奶還是個小孩子時候,她大概七八歲的樣子,據說有兩隻神奇的大白鵝,經常在奶奶家裡廚房出現,隔壁鄰居都沒有養鵝的,在那個年代,別說養鵝,連人都沒有吃的,吃野菜樹皮,還有好多逃荒逃難的,一個村裡也找不到一隻鵝,這兩隻大白鵝哪裡來的呢?
  • 故事:他殘殺鵝和羊,道士勸說他卻不聽,如此下場也是罪有應得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3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北宋年間,有一個王姓縣令。王縣令執掌著一地,為官還算公正。且說這王縣令是如何殘殺鵝的:他命廚子將鵝放在鐵板之上,再用鐵籠子將鵝罩在裡面,後在鐵板下生火加熱。鐵板越來越熱,鵝就會在鐵板上躲來躲去,而且還會發出哀叫聲音。
  • 養鵝的故事
    我呢,會幫著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燒火添柴,餵雞鴨鵝等。在我們家,雞鴨是分等級的。雞吃的食物,通常是用糠拌上剩飯,放在地上。這時,一群雞飛奔而來,鴨子搖擺著身子過來了,鵝也高抬著脖子來了,我的任務也來了,我得趕走公雞、鴨、鵝,讓母雞先吃,因為母雞每天下完蛋後的「咯咯噠」聲總是令母親欣喜不已。待母雞心滿意足地吃飽後,公雞和鴨才能上場。最可憐的是那長脖子的鵝了,誰叫它食量大呢?
  • 甄嬛傳|淳常在最喜歡莞姐姐的點心,娘的糟鵝還有甄嬛的牛乳茶
    大家好,這裡是雜崩冷館,我是雜崩冷館的小雜,看吃看喝來我這裡吧。可愛的淳常在最喜歡到莞姐姐的宮中吃點心,譚松韻扮演的淳常在真是嬌小可愛,天真爛漫。後來在宮中呆久了,家族給了一些教導,就會有後期類似黑化的場面出現,這樣也挺好的,說明淳常在不是任人宰割的小白兔。
  • 河曲民間故事(10) 梁龍頭關帝廟的由來​
    有作惡的,善良的,暴躁的,溫柔的,知足的,貪慾的……數不甚數。歸根結底只有兩種,一為「名」, 二圖「利」。無論有多少奇人怪事,統統逃不脫這兩個字。相傳,河曲古今亦有奇怪的人和事。河曲民間故事(10)梁龍頭關帝廟的由來
  • 印尼民間故事--龍和巨人
    這個故事流傳在亞齊民間,解釋了印尼最西端的島嶼——沙璜島(Sabang)的由來。同時,這個故事中描述的大海浪顯然是海嘯的景象,說明亞齊在古代即是海嘯災難的多發地區。很久很久以前,蘇門答臘島還被叫做安達拉斯島(Andalas)。
  • 睡魚腦(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8期■魏煒幾個家傭聽到了,忙著去找,卻見陳忠正在自己的房裡呼呼大睡,連搖帶叫,卻是不醒,只得回稟了王民。王民衝到他屋裡來,果然看到他正睡得香甜,鼾聲震天。王民頓時氣不打一處來,命人先是叫,再是搖,最後用冷水澆,這才把他澆醒了。王民看著他,忽然問道:「你怎會睡得如此之香?我記得你是個睡覺很輕的人啊?」陳忠想了想,忽然一拍腦門兒說:「八成是因為吃了那條睡魚。」
  • 民間傳說 | 圓魚精興妖作怪 二郎神彈打三座碑
    龍王和圓魚精都是水族鄰居。圓魚精在石河裡興妖作怪這麼多年。它知道!它們是一樣的!」百姓們商量來商量去,最後說:「要不,咱們就請二郎神楊戩吧!他本領大,會七十三變,專為老百姓降妖除怪。妖魔鬼怪都怕他。」於是,百姓們在羊鼻子汀上邊的山尖上修了座二郎廟,塑上了二郎神的金身。此事被圓魚精知曉後,氣壞了!
  • 「旱地拾魚」吃這成語的來歷及故事
    「旱地拾魚」這一成語,最早出現才一百年的歷史。在現實生活中廣泛用於那些不勞而獲,無功而受祿的人,是貶義詞。故事(災情)出自1917年7月15日,在京直地區,現在的京津冀地區,從元月開始一直到7月14日這大片地區一片雪花沒落,一個雨點沒下。在這之前已兩年嚴重旱災,糧食嚴重欠收。莊戶人所儲存的糧食已微乎其微,廣大老百姓生活異常困難。
  • 1根奶油雪糕和10隻大白鵝的故事,小時候的「竹筍炒肉」豈能忘
    最近兒時的故事天天在我腦海裡飄來飄去,不停地吶喊「簡單,快放我們出去,快放我們出去」。要是再不寫出來,我怕腦袋裡的小人打架給我打成「神經病」。在我們村,六七歲的孩子還不能去學校,得在家幫大人放牛、放雞鴨鵝狗。
  • 《老馬猴的由來》附記
    臨西四中鄧連朝重新拜讀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杜克明講述、杜修峰搜集整理的民間傳說《老馬猴的由來》,倍感親切。仔細閱讀這篇原汁原味的民間傳說,大有穿越時空之感。從隋朝開鑿大運河開始到他們講述整理的年代,1300多年,經過多少代人的口耳相傳,能夠保留下來就很不錯了。考慮到講述者是個老農民,加之年代久遠,口耳相傳。
  • 讀《小狗錢錢》講 一隻鵝的故事
    《小狗錢錢》裡講了這麼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年輕的農夫,他每天的願望就是從鵝籠裡撿一個鵝蛋當早飯。有一天,他竟然從鵝籠裡發現了一隻金蛋。當然一開始他也不相信這是真的。他想,也許是有人在作弄他。為了謹慎起見,他把金蛋拿去讓金匠看,可是金匠向他保證說,這隻蛋完完全全是純金鑄成的。於是農夫就賣了這隻金蛋,然後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慶祝會。
  • 民間故事:選賢
    縣令不敢推託,只好硬著頭皮擂鼓升堂。那鄉民被差役帶到堂前跪下,哭訴道:「……二十隻鵝為小民所養,指望賣鵝來購買農具開墾荒地,養家餬口。昨晚下店,不料店主霸鵝,反誣小民刁賴……求老爺為民作主哇!」縣令聽罷,裝模作樣,手指店主大喝一聲:「店家,你平白無故霸鵝,該當何罪!」
  • 傳說故事:過橋米線的由來
    在雲南橋米線是一種家喻戶曉,百吃不厭的小吃,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關於這個小吃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終有一日,妻子實在是氣惱便自成婚以來第一次對書生抱怨 :」夫君,你終日玩樂,不思上進,如今已經成家立業,難道你就眼睜睜看著妻兒跟著你,窮困潦倒嗎?你就不想為妻兒爭口氣嗎?」書生聽完妻子的抱怨,沒有答話,回屋裡認真反省了一下,深感慚愧。於是便獨自搬到城外湖心的小島上開始發奮讀書。這個小島很少有人往來,很安靜,妻子則每天做好飯菜,送過去給書生吃。
  • 我與鵝的不解之緣
    然後摘新鮮青菜葉,切碎,擠掉水,拌上米粉,給小鵝開口(小鵝第一次進食)吃好喝好後立馬捉進籃子蓋住保暖。,就是小鵝可以下地吃草了。那時我已讀小學,清晨,天朦朦亮,爸爸就叫醒我,說該放鵝了。我那時扛著中板凳,背著書包,一隻手拿著小板凳,一隻手拿著小竹竿,將鵝趕到青草茂盛的地方,並放下中板凳當桌子,坐在小板凳上讀書,寫字。鵝很乖,吃飽了,脖子粗粗的便伏在地上休息,餓了起來再吃。一天放三次,早中晚各一次。
  • 故事:善心改命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40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民間故事。故事傳播行善積德的正能量。希望諸位看官讀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
  • 故事:抓住了偷鵝賊,失主卻無法證明鵝是自己的,縣官說:等明天吧
    為了少花點錢,竟然不去參加嶽父李員外的壽宴。人不去,禮不到是不行的,這樣會被人戳脊梁骨的。但是龔坤也有辦法,旺財出門前,龔坤拉下臉來囑咐:其他的倒也罷了,咱家的鵝可萬萬不能讓姓李的給收下!這事要是辦不好,哼,這個月的工錢,你就別想要了!旺財當時就傻了,左手一把韭菜,右手一隻鵝,李家會選哪個,這個任務,好難完成啊。
  • 不要殺死你的鵝
    在《小狗錢錢》這本書裡,作者博多.舍費爾借金先生的口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年輕的農夫,他每天的願望就是從鵝籠裡撿一個鵝蛋當早飯。有一天,他竟然在鵝籠裡發現了一隻金蛋。當然,一開始他不相信這是真的。他想,也許是有人在捉弄他。為了謹慎起見,他把金蛋拿去讓金匠看,可是金匠向他保證說,這隻蛋完完全全是純金鑄成的。於是,農夫就賣了這隻金蛋,然後舉行了一個盛大的慶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