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老師曾在節目裡說過,人這一生有兩樣東西碰不得,一個是毒,一個是賭。
一個人一旦染上這兩樣東西,這輩子大概率不會落得一個好的下場。
在餘華的小說《活著》中,男主人公福貴原本是個富貴人家出身的闊少爺。
年紀輕輕的他不學好,染上了賭博的惡習。賭場比戰場還要殘酷,背地裡都是招招致命的黑手。沉迷於賭博快感的福貴,沒能覺察到裡面的陷阱,遇到了玩弄千數的龍二,輸光了所有家產。
他家祖上原本有良田二百畝,他爹因為賭博輸掉了一百畝,到了福貴手裡又因為賭博輸掉了剩餘的一百畝,至此一窮二百。一個好端端的家庭,也從此四五分裂。
中國有句老話:守業更比創業難。
富貴家的祖上,經過好幾代人的苦心經營,才好不容易攢下如今的家產。卻在一眨眼間,敗在了兩個賭徒手裡,真是可悲可嘆。
2020年5月26日,澳門賭王何鴻燊逝世。他雖然開賭場,但自己卻一生遠離賭博。他曾在一次訪談中說道:我開賭場讓很多人傾家蕩產,所以我做了很多善事來補償。
賭博的人很少有能保持理智的,贏了還想贏,輸了想翻盤,一旦開始就很難收手。賭的背後是人性的貪慾,並且沉溺其中會誘發更多人性的惡,為了賭不擇手段,墜入罪惡的深淵。
杜月笙,是舊上海時代的一位風雲人物。
他2歲時,母親去世。5歲時,父親病逝。此後,便跟隨繼母張氏一起生活。然而,7歲時,繼母被人拐賣,從此只剩他一個人孤苦無依。
淪為孤兒的杜月笙,只能東家一口,西家一口,靠鄰居施捨才勉強活了下來。由於無人管教,又常年混跡街頭,小小年紀就染上賭博的惡習。
15歲那年,他孤身一人闖蕩上海灘。起初在一家水果店幫忙,原本薪水也不錯,老闆也器重他。可他賭性難改,竟捲走了店鋪裡的錢款,跑去賭場賭博。他原本想著能大贏一筆,然後還上老闆的錢,自己還能賺不少。可現實很殘酷,他輸了個精光。
聰明的杜月笙很快就發現,原來賭場裡能賺錢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賭場老闆,另一種則是勸人來賭博的營銷人員。機敏的他很快就在賭場謀了一份差事,搖身一變成了賭場的營銷人員。當時很多人都會把錢交到他上手,讓他幫忙押注。
錢一到手,他的賭癮就又被勾了出來。他忘記了在賭場上,賭徒是贏不了錢的,於是又把客戶的錢全部拿來賭。結果,又輸個精光。他只能溜之大吉,得知被騙的客戶便一路追殺。走投無路的杜月笙,被朋友收留,甚至生了一場大病,險些喪命。
可他大病初癒的第一件事,竟是想著找點錢去賭。那時候的杜月笙,就是一灘扶不上牆的爛泥。好在遇到貴人相助,點醒了他,拜進了黃金榮門下,才得以改頭換面,重新做人。
杜月笙出身貧苦,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一條泥鰍。他能有後來的地位與輝煌,既有自身的能力,也有時代的契機。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當年那個賭徒沒有貴人相助,沒能及時醒悟,歷史上也將不會有他一筆。
一個人,哪怕再是人中龍鳳,染上賭癮,也能讓他淪為一條泥鰍。
知乎上有個問題:你認識的參與賭博的人,後來怎樣了?
下方的回答中,充滿了人生的悲劇。其中有個匿名回答,讓我印象深刻。
答主是上海人,跟老公兩人都是碩士畢業、海歸、有房有車。父親,也是國企退休老員工,但母親染上了賭癮,讓他們的生活痛不欲生。
母親因為賭博,欠下了巨額債務,家裡賣掉了兩套房來替她還債。
自己因為經常有人上門催債,變得性格膽小且敏感,患上了抑鬱症。因為母愛的缺失,以及母親帶來的陰影,導致自己不願意生小孩。
自己的父親,不但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還被氣的患上了腫瘤。性格也變得自卑,抑鬱,不願意接觸外人。
一個人染上賭癮,一家人跟著遭罪。損失掉的財富或許還有機會賺回來,但給家人造成的心理傷害,卻很難再修復。在賭癮發作的人面前,任何的親情、愛情、友情、家庭、事業、財富都可以成為犧牲品。
當悲劇發生在別人身上,那可能只是個談資。只有當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人們才會體會到深刻的痛苦。
其實,網絡世界包羅萬象,我們不僅僅是個看客,還應該從中獲取生活的經驗。正如白巖松老師所說,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人性其實進化的很慢。
那些因賭博而家破人亡的悲劇,還在一遍遍不斷重演,就發生在我們眼前。我們也隨時都有可能面臨同樣的陷阱,同樣的遭遇。網際網路讓信息變得廉價,但那些用悲劇換來教訓很值錢。
所以,不要只顧著娛樂,不要只當個看客。有人在用自己悲劇的人生做出警示,不要再重蹈他們的覆轍。
遠離賭博,珍愛生活!
(配圖均來源於網絡,侵刪)
---end---
我是小師弟,關注我,持續給您分享好書、好思想、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