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今天再次聽到《甄嬛傳》中果郡王的這段話,我沉浸在節目中無法自拔,哭得稀裡譁啦。
相愛的兩個人,為何一定要互相殘殺?
那都要從雍正說起,很多人都認為雍正要殺果郡王是因為甄嬛?
滴血驗親
我覺得不一定。
雍正曾和果郡王說過一句話:
&34;
簡單的一句話,頗有小孩子的賭氣之意,但是這句話中所蘊含的意味卻是讓人細思極恐。
其實雍正從小就很嫉妒果郡王,因為父皇的寵愛全部聚集在了果郡王身上,而忽略了自己。
這種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可能是一生的痛。
這讓我想起了《歡樂頌》中的樊勝美,樊大姐外表看上去強勢不好惹,但沒想到家裡卻有&34;的弟弟和父母。
這種原生家庭抽不出身來的痛,讓樊勝美幾次瀕臨崩潰。而且還要犧牲自己去貼補家裡人,還費力不討好。
那這種情況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俗話說得好:&34;
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被原生家庭&34;背後的原因。
曾經在書中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34;
《甄嬛傳》中,有一幕,果郡王剛剛從邊關回來,還沒來得及回家就被叫去見了皇帝。
蘇培盛奉命去請果郡王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
&34;
雍正和果郡王
別看這只是一段簡短的一句話,其中蘊含的意思多著呢!
雍正一直認為小時候父皇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果郡王身上,而一直忽略自己的感受。
那時候覺得,果郡王什麼都比自己好。而如今終於自己當上了皇帝,但卻不能由自己做主,殺了果郡王。
據史書記載,雍正的為人處世風格一直是兩面派。就是說的時候是一套,做的時候又是另外一套。
說著自己和果郡王情同手足,但是背地裡卻幾次想要除掉果郡王。
這種性格的產生其實有很多原因。
在我看來可能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一直覺得自己不受關注。還有就是受皇宮裡這種環境的影響,內憂外患,隨時可能有變故。
在《甄嬛傳》中,&34;這個劇情,無論看多少遍,都覺得驚心動魄。
其實看到這會的時候,我一直都很緊張。這時候的一個小動作,都可能變成萬劫不復的錯誤。
在那麼緊張的環境當中,不得不說,孫儷的演技真是讓人佩服。這種面不改色心不跳、一切坦然面對的神情真的是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血融合的那一刻我的心真的是提到了嗓子眼,可是我就覺得納悶。就算不是雍正的孩子,也不可能是溫實初的。
就在我疑惑的時候,宮女證明了有人在水裡動了手腳。這個時候我才明白,原來那些人根本就不是知道什麼內幕。
其實她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整死甄嬛,讓雍正明白孩子不是他的。
甄嬛
但是這件事情並沒有如她們所願,但是雍正會讓事情就這樣過去嗎?
肯定不會,他是皇帝,又精明又心狠手辣的一個人,怎麼可能不會懷疑呢?
但是現在雍正只是知道甄嬛出軌了,並不知道到底誰,所以肯定不能輕舉妄動。
私底下雍正就開始收集證據,直到熹貴妃的小像從果郡王身上掉出來的時候,雍正就基本確定甄嬛和自己的弟弟有一腿。
後來浣碧替他們解圍,說這張小像其實是自己的。其實浣碧一直喜歡果郡王,但是奈何果郡王心中只有甄嬛。
雍正沒辦法只能將浣碧許配給果郡王,但是他已經確定那張小像是甄嬛了。
俗話說的好:&34;整天陪伴在皇帝身邊,早晚有一天會惹來殺身之禍。
從之前的兩件事上,其實就只能看出果郡王是喜歡甄嬛的,但是並沒有其他的證據。
然後雍正響了辦法把果郡王調去邊疆,一邊是分化他的權力,一邊其實就是為了警告他,離甄嬛遠點。
誰能想到果郡王一點都不善解人意,有點讓我懷疑他倆是不是真的親兄弟。偏偏寫&34;的家書,徹底激怒雍正。
但是雍正有沒有辦法直接殺了果郡王,畢竟不能讓全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女人和弟弟給自己帶了綠帽子。
那皇帝的臉往哪兒放?於是一肚子壞水的雍正想到了讓甄嬛去送毒酒。
送毒酒
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並且在外面布下了天羅地網。
其實雍正當時的想法是,如果毒死了果郡王,那就證明甄嬛是清白的。如果他們一起出來了,就是姦夫淫婦,死有餘辜。
果郡王愛甄嬛,於是用自己的死洗白了甄嬛身上的嫌疑,這也徹底讓雍正放下心來。
其實雍正這一步一步,絕大部分原因來自原生家庭的傷害。甄嬛只不過是個導火索,並不是雍正對果郡王起殺心的決定性因素。
其實電視劇中的劇情,大多都是來源於生活的。有很多人認為,電視劇的劇情這麼虐,主要是因為導演的腦洞。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導演拍一部劇的靈感也是來源於生活。
只不過可能是一個個靈感碎片拼湊起來的,再加上自己拓展的一些思路,形成了這部劇。
《歡樂頌》中,最虐心的,大概就是樊勝美和家裡溝通的時候了。我記得看這部劇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讓樊勝美打錢給她弟弟。
樊勝美
如果不是因為原生家庭,樊勝美&34;的工資應該可以過得很好了。
樊勝美的父母從小就重男輕女,這個觀念在現在的社會,真的是沒救了。所以就導致樊勝美在上海工作的時候,幾次瀕臨崩潰。
由於每次她父母都是抱著&34;的心態,讓樊勝美養著自己的哥哥。
樊勝美實在沒錢了的時候,還試圖讓樊大姐借遍了自己的交際圈。
只至於樊勝美之後有了錯誤的愛情觀,就是試圖嫁給有錢人,自己就不用這麼辛苦了。
雖然說,原生家庭帶給我們的傷害和壓力是沒辦法彌補的,但是也不是我們改變自己愛情觀和金錢觀的理由。
其實造成原生家庭的缺陷最主要的因素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34;對孩子過度溺愛導致的,另一種就是對孩子缺失的愛。
那麼雍正和樊勝美都恰好是第二種。雍正是因為父皇的愛都聚集在了果郡王身上,樊勝美是因為父母&34;的行為,導致了這種結果。
這讓我想起網絡上一個很火的帖子:
&34;
很多網友紛紛在下面評論:
&34;
評論絡繹不絕,也讓我感受到了,確實是有很多人都經歷過原生家庭的傷害。
因為自卑,他們不敢上前。無論工作還是感情,他們不敢主動。誰都想得到認可,但是在他們身上,這是一種從來沒有得到過的奢求。
毛曉彤
這些天生自卑的人,大部分是受了原生家庭的影響。
但其實,如果你有堅定的信念,也不是不能改變這種影響給你帶來的傷害。
我記得毛曉彤說過一句話:
&34;
你應該明白的是,自卑並不是你的錯,是因為外在的影響。而且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的,
如果你也曾經受過原生家庭的影響,那麼我想告訴你。這並不是你的錯,在別人眼裡,你也很重要,你也值得被愛,其實你可以不用那麼懂事。
當然,你可以100%相信,每個人都有改變自己的力量。只要你堅定信念,就一定可以改變,走出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