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金庸誤導的「喇嘛教」

2020-09-05 般若心物

我們這一代人,最早接觸的武俠小說和電視劇主要都來自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張口即來。


或許學校教科書、電視上向我們灌輸的那些愛國情操、那些道德規範,沒多少孩子真的聽進心裡,但金庸的武俠英雄夢卻早已深入人心。


在那個年代,「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強有力的薰陶下,對人物的定義劃分,非正即邪,非黑即白。
長大後回頭看金庸的所有作品,卻發現這裡頭夾帶了不少金庸自己的私貨,看得出他是個民族主義者,或者說他是一個反民族主義者。


他的第一大英雄人物是契丹人喬峰,英雄事跡可歌可泣;第一大美女是個維吾爾族少女香香公主,國色天香,傾國傾城。在《射鵰三部曲》裡面,金庸對成吉思汗、拖雷、忽必烈、趙敏等人也很友好,除了政治立場外,他們為人都很端正。


他的小說裡對兩個民族的人有著赤裸裸的不喜歡,除了「俠之大者」的典型郭靖、楊過,其他漢人在其筆下,就顯得比較狹隘,也比較傻。比如《天龍八部》中的丐幫或《鹿鼎記》中的天地會,典型的「大漢」主義者,每次看到他們出場都一言難盡。

另一個特別不友好的就是藏族了,一般充當各個作品的反面人物:

《天龍八部》裡的鳩摩智

《射鵰英雄傳》裡的靈智上人,

《神鵰俠侶》中的金輪法王,

《鹿鼎記》裡的桑傑大喇嘛,


當然,也可能不只是對藏族,而是對所有出家人的不友好,畢竟少林派、全真教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也都是各種暗黑。


以《天龍八部》裡的鳩摩智和《神鵰俠侶》中的金輪法王為例。

吐蕃國師鳩摩智,要學六脈神劍、易筋經等武功,成就武林第一人;


蒙古國師金輪法王,要當中原的武林盟主,成就武林第一人。


金輪法王是鳩摩智的進階版,這兩位僧人對武功的欲望都極其強烈,因為這種欲望,他們開始燒殺搶奪……


妥妥的大反派!


雖然只是武俠小說,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可對於「喇嘛教」、「道教」,一下子就列入了黑名單中。
就跟原生家庭一樣,先入為主的概念很可怕,要洗去這種印記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2004年初到拉薩時,QQ群裡有網友說,3650米的海拔,比峨嵋山還高,那每天不都是雲裡霧裡的?是每天騎著犛牛去上班嗎?


人比較喜歡活在自己的見知裡吧,殊不知,當時的拉薩,也是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樓房雖然不是很高,除了偶爾流串到城裡的幾頭犛牛,真沒人騎著犛牛去上班,計程車和公交車倒是滿大街跑。不過在八廓街,藏曆新年還是可以看到少年騎著馬兒,保留著舊時的傳統。


在一個地方久了,會受到那裡的人,所散發出來氣息的影響。一個人再怎麼整容,形象再怎麼改變,那一雙眼睛是不會變的。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慾望有多強,可以從他的眼神流露出來。那時,這裡許多人的眼睛就和小孩一樣清澈。

從小孩到長者,他們的眼睛真誠淡然,沉靜溫和。


與藏族朋友接觸多了,也慢慢了解到一點,能出家的僧人,享「清福」是前世修來的福報,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不操心生活經濟上的瑣事,對金錢沒有概念,一心一意修行,證悟成就大道,方度眾生,是他們的追求。


「偏見來源於無知」,在很多時候,我們其實心中是早有定見的,別人做的事情,說的話,不過是對自己心中那個「定見」的佐證而已。


我們所能知曉的大部分信息,通過書本,別人的講述,目前更多是通過網絡獲得的信息,都是經過別人加工過的。我們無從知曉那加工者的本意,他編發信息的出發點,或者他被這條信息觸動的點,可能與你尋求真相的道路相悖,就可能會構成誤解。


佛法在傳入各地以後,分南傳(緬甸、泰國、斯裡蘭卡)、漢傳(中國、韓國、越南、日本)及藏傳(西藏地區、尼泊爾、不丹),或多或少都因為風俗文化而演變,成為具有地方色彩的宗派,但其教義與本師釋迦牟尼佛弘傳的並無分別,只是在表達及儀式上有所不同。


藏傳佛教常被人以為是一種最具神秘及原始民族色彩的宗教,許多人把它稱為「密宗」或「喇嘛教」,其實這些稱呼並不恰當,也令人誤解藏傳佛教的教義。


密宗只是藏傳佛教的一部分,而喇嘛的意思,和漢傳的「和尚」一樣。


下面引用百科的解釋:

喇嘛(音譯自藏文:བླ་མ,藏語拼音:lama),藏傳佛教術語,意為上師、上人,為對藏傳佛教僧侶之尊稱,長老、上座、高僧之稱號。


「嘛」是對待一切眾生猶如母親呵護自己的孩子一般慈悲,是慈悲至高無上的意思,有這樣至高無上慈愛的人,叫做「喇嘛」。


無論你是否信仰佛教,都應該在稱呼上尊重,回歸「藏傳佛教」吧。

END



題外話:有多少人的歷史觀,民族觀,宗教觀深受金庸武俠影響?


大家可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金庸小說裡為何崇敬明教而貶低少林和峨眉,與明朝有關嗎
    今年1月20日,金庸老先生「射鵰三部曲」最後一部——號稱「被翻拍次數最多的金庸武俠著作」《倚天屠龍記》再一次被翻拍。而這一天,新版的《倚天屠龍記》在橫店開機。王晶曾放出風:要拍攝二十四年前的經典《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續集的消息。一時間,《倚天屠龍記》被趕至風口浪尖!
  • 金庸作品集插畫之《射鵰英雄傳》(一)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作品中被普遍接受的一部,最多人提及的一部。自《射鵰》之後,再也無人懷疑金庸的小說巨匠的地位。這是一部結構完整得天衣無縫的小說,是金庸成熟的象徵。《射鵰》是金庸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小說,是絕對毋庸置疑的。
  • 金庸,關於愛情的道理,您騙了我們好多年
    三十歲以後才知道,我被金老爺子誤導了,嚴重誤導了。01金庸老爺子說,愛情就是痴心一片。金庸喜歡讓妖女配直男。晚年的金庸意識到他的武俠夢「誤導」了一眾痴男怨女,他傳遞的完美愛情觀,需要被改造,被推翻。於是,在新版裡的《射鵰英雄傳》裡,對亡妻專一到瘋魔的黃藥師對梅超風動了心。
  • 金庸:關於愛情的道理,您騙了我們好多年
    三十歲以後才知道,我被金老爺子誤導了,嚴重誤導了。金庸喜歡讓妖女配直男。郭靖愛上「東邪」的愛女黃蓉;張翠山被旁門左道的殷素素俘虜;張無忌最終和外邦郡主趙敏攜手;令狐衝娶了魔教公主任盈盈......晚年的金庸意識到他的武俠夢「誤導」了一眾痴男怨女,他傳遞的完美愛情觀,需要被改造,被推翻。於是,在新版裡的《射鵰英雄傳》裡,對亡妻專一到瘋魔的黃藥師對梅超風動了心。
  • 生產銷售塑料製品涉嫌偽造認證標誌、虛假誤導 海南一企業擬被罰100萬元
    近日,海南一企業在生產銷售一次性塑料製品過程中,涉嫌構成偽造認證標誌、虛假誤導等違法行為,省市場監管局擬對該企業予以頂格處罰100萬元。最近,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部署開展一次性塑料製品隨機抽查。在海南椰海糧油市場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有商戶使用海南鑫匯諾包裝製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塑膠袋上標有「澱粉生物基」字樣。執法人員結合塑膠袋質感初步判斷,這些產品達不到降解標準。
  • 小說:一直陪在身邊的也一直在誤導她
    一直陪在身邊的妹妹也一直在誤導她,給她編了一個完全不同的過去。本以為她的一生就將這樣子過去,但妹妹突然性情大變,將她帶去了一個她完全陌生且陰冷的地方,而可幸的是,夏日摔了一跤,因禍得福,過往的一切她全都想起來了,當初也是這個妹妹親自設計了車禍害她差點死去,目的就是為了徹底得到冷子明。
  • 以家人之名:或許子秋不是被莊北的話誤導,而是被點醒了呢?
    還是覺得小哥對尖尖就是家人妹妹的那種感情,所以說莊北點的這句一定是誤導賀子秋嗎?或許他不是被莊北的話誤導,而是被點醒了呢?
  • 混攻組日常:冰妹被標題誤導,買師尊書籍,羨羨提議眼睛捐給花城
    所以被標題誤導冰妹拿著師尊的黑卡買師尊書籍,而此時的羨羨直接提議讓冰哥將眼睛捐給有需要的人,而且有需要的人就在旁邊。​以上就是混攻組日常:冰妹被標題誤導,買師尊書籍,羨羨提議眼睛捐給花城。
  • 河南發現蘇妲己墓,「狐狸精」真面目被揭開,竟被史書誤導了千年
    之前有媒體報導稱,河南出土了蘇妲己的墓地,狐狸精的真實面目,終於被人揭開,專家感慨說,我們竟然被史書誤導了上千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影視劇塑造出的女性形象,對男性的誤導有多大?
    金庸先生寫的小說,可以算的上是男版咪蒙了,十足的爽文。金庸先生自己的情感經歷十分的失敗,年輕的時候被自己心愛的女人傷害和拋棄,於是就轉而在小說塑造各種完美的女性角色。這樣的角色當然是幻想出來的,現實世界中沒有這樣的女人的。
  • 一個誤導了全世界幾代人的半截故事!(令人深思)
    這是一個極為勵志的故事,也是一個誤導了幾代人的故事:20世紀初,美國福特公司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一個個車間、一片片廠房迅速建成並投入使用。客戶的訂單快把福特公司銷售處的辦公室塞滿了。
  • 古龍與金庸
    說到武俠,古龍與金庸是當之無愧的「雙子」宗師。(一)浪子古龍。浪子就是要喝最烈的酒,睡最美的女人,出最快的刀。酒色財氣,快意恩仇。俠者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大俠也是人,有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二)古龍是浪子。很早就混跡於江湖,醉臥青樓妓院,醒來三教九流。小時候因家庭離異而輟學,後加入黑社會成為「小混混」。
  • 金庸作品裡十大好聽的人名 金庸人物最美名字
    金庸人物名字起得好眾所周知,很多不僅呼應主人公性格還暗示了他的武功招式或是命運,更有些好聽的名字看到就賞心悅目,你覺得金庸作品裡最好聽的名字是哪個呢?本文就為大家帶來了金庸小說十大好聽的名字,如周芷若、木婉清、風清揚等等,你心中金庸人物最美名字在不在其中呢?
  • 金庸的探索
    比如金庸。古人不是常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嗎?女子不僅應該有才,而且還要有貌,武功還很高嘞,比如黃蓉。女人不是應該遵守禮教嗎?比如師如父,哈哈,金庸就讓小龍女和楊過談戀愛,而且還轟轟烈烈,愛的死去活來,氣死全真那批牛鼻子老道。喜歡就談,何必在乎那些條條框框?更具諷刺的是,小龍女與楊過結婚還當著王重陽的面,看你們能咋樣。
  • 李敖罵了金庸20年,為何金庸從不反駁回應,是不敢還是不想?
    而讓我們能夠做這樣夢的人叫金庸。金庸的武俠小說大抵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之中都會必讀的一類書,儘管書中的世界離我們那麼遙遠,也並不妨礙讀者對它的喜愛。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上面的成就無人可與之比肩,但有這麼一個人,卻一直在各個方面批判金庸,這個人就是李敖。
  • 古龍小說在電影領域遠超金庸,說說金庸作品的局限性
    雖然現在武俠片早已沒落,再回不到那個巔峰的時代,金庸古龍也已做古,我們不訪拿兩位大師的作品做一下對比,再回到那個快意恩仇的武俠年代。在武俠世界當中,喜歡金庸的認為金庸第一單從文學成就而論,古龍只怕要略遜金庸一些,但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遜色,在電影領域上,古龍就佔了上風。但又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由金庸小說改編而成的電視作品,又是超越古龍的。
  • 《鹿鼎記》後金庸封筆,金庸說了一個原因,另外兩個原因難以明言
    說起金庸,很多人都會覺得惋惜,因為金庸老先生在1972年完成《鹿鼎記》以後就封筆了,距今已經有四十多年了。不過如果看金庸先生生平,會發現金庸封筆,除了這個原因以外,恐怕還有兩個重要因素。下面就逐一分析一下。金庸先生第一部《書劍恩仇錄》,還是頗有之前一般武俠小說的特點,但已經有所突破了。
  • 金庸從哪裡來?前金庸武俠小說時代
    金庸作為一代武俠宗師,絕不是憑空而起,而新武俠小說之所以會風靡一個時代,那也是因為站在前人背上,這個過程很漫長,恐怕得從2000多年前開始說起。1: 武俠小說的萌芽階段:司馬大叔《史記》當中的《遊俠列傳》、《刺客列傳》可以說是武俠文學的鼻祖。《唐傳奇》以文言短篇形式敘述了唐代遊俠的英勇事跡。
  • 金庸大師與河南的關係
    河南人其實更應該感謝金庸老先生,古剎少林寺的大紅直接就是因為老先生的武俠小說。 當時有位讀者拿著身份證請金庸看,說在他的家鄉郟縣有3000多口人姓查,村名就叫查莊,是否和金庸先生的海寧查家有什麼關聯,金庸道:「這是歷史上人口遷移到浙江的。我也是河南人 前幾年也有武俠迷做了老先生筆下的大俠分布圖,河南的大俠是最多。
  • 金庸的微笑(懷念)
    也許大家都是象我一樣,衝著金庸大俠來的嘍!我真沒有想到金庸先生,在人們的心目中,如此偉大,如此受世人崇拜!呼聲漸漸消失……我聽主持人勸金庸先生座下講,可金先生擺擺手,示意主持人別勸,看來他是要站立著講他的棋道。我在想:金庸先生都快八十歲的老人了,居然還要站立於講臺講話,真讓人刮目相看,尊敬有加了,因為前頭講道的七八個名人名家,歲數都遠比他小得多,但都是座著講的呀?我自言自語道:也許金庸老人隨便說幾分鐘就OK了!站著也沒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