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罵了金庸20年,為何金庸從不反駁回應,是不敢還是不想?

2020-08-31 上官木

年少的時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夢想,有一天,背上行囊,離開家鄉,仗劍天涯,去一個地方,有古道西風瘦馬,有酒肆劍客美人。這個地方,叫江湖,這種情節,叫武俠

而讓我們能夠做這樣夢的人叫金庸。金庸的武俠小說大抵是我們每個人一生之中都會必讀的一類書,儘管書中的世界離我們那麼遙遠,也並不妨礙讀者對它的喜愛。

金庸先生在武俠小說上面的成就無人可與之比肩,但有這麼一個人,卻一直在各個方面批判金庸,這個人就是李敖李敖對金庸的罵戰持續了二十年,那麼,到底李敖是真的不屑於金庸的文採,還是二人發生過什麼不為人知的齟齬,我們慢慢道來。

李敖對金庸的第一個批評:偽善

既然說到李敖對金庸意見甚多,那麼我們細細道來,在李敖達二十年的批判中,他不止一次批評過金庸性格中的偽善成分。

首先,在李敖看來,金庸是典型的利己主義人格,凡事都會選擇對自己更有利的方向,包括武俠小說的創作,也是為了豐厚的報酬以及小說給他帶來的名氣,作為一個歷史系出身的學術性文學家,金庸這樣的創作態度顯然遭到了李敖的鄙夷。

其次,金庸的兒子去世以後,金庸選擇皈依佛門,李敖在拜訪他的時候,曾經問他,從古至今,但凡是遁入空門者,大多都是捨棄所有,皈依佛門,那金庸為何不把自己的財產全都捐給有需要的人,當時金庸被堵的啞口無言。

不得不說,李敖的這個問題實在是非常犀利,世人大多如此,在不碰到與自己利益切身相關的時候,總能淡然自若,一旦危及了自己的得失,就會不知所措。

就好比前段時間有一個採訪,記者隨機問路人,如果有一千萬,願不願意捐給有需要的人,大多數路人都選擇了願意,但是等到記者再問,如果有一百塊願不願意捐給需要的人時,很多人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可能會考慮被捐贈者是不是騙子。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有一千萬,但是真的有一百塊。

李敖對金庸的第二個批評:對武俠小說的不喜

李敖受胡適影響很深,所以他一直覺得金庸寫的武俠小說不算是正經文學,相反屬於文學創作中的不入流作品,並且因為金庸的武俠小說一路走紅,使得他越來越覺得憤慨。

或許在他看來,武俠小說的暢銷對他一個學術性歷史文學家來說,可能是一種侮辱,這也導致了他為何二十年來致力於罵戰金庸,並且樂此不疲。

金庸為何不回應李敖的罵戰

但是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罵戰中,一直都只有李敖一個人的發言,金庸對此卻從沒有回應,很多人都在揣測其中的原因。

其實原因並不難解釋。首先,李敖和王朔不同,王朔被稱為&34;,他罵金庸的話就像一個小孩子在罵大人一樣,沒有邏輯,經不起推敲,而李敖卻正好相反,他思維嚴謹,經常劍走偏鋒,他罵人的話特別高級,甚至讓人無法反駁。

金庸在武俠小說上的成就確實非常高,但是如果正兒八經的辯論起來,他不一定是李敖的對手,與其在罵戰中落了下風,不如以不變應萬變。

除此之外,儘管李敖一直在批評金庸,但是二人私下還是有一定的交情的。

李敖曾經多次去金庸的家中拜訪,或許在金庸看來,二人雖然對文學創作的觀念不合,但是其他方面還是有值得相交的地方,因此,對於李敖的批評,他不回應,既周全了雙方的交情,不至於在見面時太過尷尬,也用沉默的態度來應對故友的批判。

所以,金庸為什麼不回應李敖,既是不想,也是不敢。

不想的是因為二人是故交,或許在金庸心裡,李敖對他的批評中,也有他自己認可的一部分,而且他也不願意為了這幾句口舌之利失去這個故交。

而不敢的是,金庸知道,李敖是一個狠人,他可以罵一個人是王八蛋,他就可以證明這個人為什麼是個王八蛋,這樣的辯論式罵戰,金庸並無必勝的把握,因此,不回應或許是最好的方法。

近幾年,文學創作領域經常爆出種種醜聞,尤其是幾部被搬上熒幕的大製作,其原創作者幾乎都惹上了不少的官司,究其原因,幾乎是清一色的有抄襲傾向

像李敖這樣直來直去抨擊當紅作者的也不在少數,但是目的動機卻不單純,大多都是為了蹭熱度,宣傳自己的作品,而並非像李敖這樣,從文學創作和立身處世出發,絲毫不為了吸引眼球,博取關注度,大抵這就是文學創作圈的風氣越來越浮躁的原因。

從前的文人圈,幾乎個個都非常高傲,因為他們自負自己的才華,骨子裡有一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傲氣,所以他們從不稀罕抄襲他人的作品。他們將自己的創作看做自己的生命和信仰,所以不敢有絲毫褻瀆。

但是在經濟文化日益發展的今天,人們卻丟失了這樣的傲氣,他們追逐流量,追逐爆紅,文學創作成為了很多人的工具,他們失去了初心,開始迷失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裡,直到最後丟掉了一個文人所有的傲骨。

這是現狀,也是事實,我們在回顧從前那段歷史時,也衷心希望所有努力追逐夢想的人,能夠保持初心,不迷失,不忘本。

李敖和金庸,糾纏了整整二十年,他們一個不避諱在公眾面前表達自己的不滿,一個堅持二十年來不作回應,無論是哪一個人,都體現了那段時期文人的骨氣,他們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一個創作者。

金庸的武俠小說,開啟了一個時代的流行,讓無數人有了一個武俠夢,鮮衣怒馬,仗劍天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這是他留給我們後人的精神財富;而很多像李敖這樣嚴謹的文學家,也讓我們在追求潮流的同時保持了一絲清醒,不至於沉迷於此,不可自拔。

他們,都是文學史上的一個代表,他們都是我們應該記住的大家。

相關焦點

  • 《鹿鼎記》後金庸封筆,金庸說了一個原因,另外兩個原因難以明言
    說起金庸,很多人都會覺得惋惜,因為金庸老先生在1972年完成《鹿鼎記》以後就封筆了,距今已經有四十多年了。不過如果看金庸先生生平,會發現金庸封筆,除了這個原因以外,恐怕還有兩個重要因素。下面就逐一分析一下。金庸先生第一部《書劍恩仇錄》,還是頗有之前一般武俠小說的特點,但已經有所突破了。
  • 梁羽生金庸曾經摯友!為何失和
    文章中寫道:「金庸的小說最鬧笑話的還是詩詞方面,例如在《射鵰英雄傳》中,就出現了『宋代才女唱元曲』的『妙事』。《射鵰英雄傳》的女主角黃蓉,在金庸筆下是個絕頂聰明的才女,『漁樵耕讀』這回用了許多篇幅描寫這位才女的淵博與才華。黃蓉碰見『漁樵耕讀』裡的樵子,那樵子唱了三首牌名《山坡羊》的曲兒,黃蓉也唱了個《山坡羊》答他。
  • 為何金庸的《越女劍》自亞視之後,34年再無翻拍,導演:怕被噴
    看過金庸老先生作品的朋友,應該都對這副對聯非常熟悉:&34;這14個字分別代表了金庸先生14部武俠小說的第一個字,而把它們串聯在一起就正好成了一副對聯。但是可能有一部分人不知道,這幅對聯的橫批:《越女劍》。
  • 1976年,出軌的金庸撕掉離婚書挽留前妻,朱玫卻說:已沒有回頭路
    我們還是頭一次見識什麼叫熱戀呢。」1956年5月1日,兩人在香港美麗華酒店舉行婚禮。在香港新聞界、電影界眾多名人的見證下,秀麗而典雅的朱玫懷抱著滿滿的愛意嫁給自己的意中人金庸。1957年,苦戀夏夢的金庸為了近水樓臺,毅然離開《大公報》,入職長城影視,加盟長城影視擔任編劇,取藝名「林歡」,寓意「博取影星夏夢之歡心」。
  • 金庸眼中的《神鵰》:黃曉明浮誇,古天樂不是最經典,華仔完勝
    ,該小說自從上世紀80年代被拍成影視作品,之後的幾十年裡,翻拍的次數不下八九次,可見《神鵰俠侶》有多麼受歡迎。《神鵰俠侶》,20多年前徐克想要把《神鵰俠侶》拍成電影,金庸擔心毀原著拉低小說口碑,一直不肯讓徐克拍,《神鵰俠侶》電視劇,金庸先生作為原著作者,也參與不少。
  • 金庸這部作品為何無人敢翻拍,僅僅是選角,就能讓導演"崩潰"
    金庸筆下的江湖刀光劍影、快意恩仇,令無數觀眾沉醉其中。而且,作為武俠劇中的經典,金庸的很多作品都被翻拍過多次,像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傳出重新翻拍的消息。然而,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卻有一部例外,它就是《越女傳
  • "金庸武俠"這塊金字招牌,還夠吃幾年?
    在最近的幾十年裡,對&34;理解的最到位的,小編認為非金庸先生莫屬。其實小編看小說喜歡的是古龍先生的小說,陸小鳳、楚留香,以及李尋歡與和他有淵源的人們(葉開、傅紅雪、李壞等),這三大系列,加上《七種武器》系列,都是小編百看不厭的小說。但是古龍先生的文章更為灑脫放浪、狂傲不羈。
  • 金庸為何要塑造一個韋小寶式的人物?
    透過金庸看社會 鹿鼎記系列 第一篇:金庸為何要塑造一個韋小寶式的人物? 在《鹿鼎記》中,金庸先生塑造了一個反英雄的形象——韋小寶,他的師父天地會總瓢把子陳近南給他的八字評語是:「油腔滑調,狡猾多詐」。 我看金庸小說,電視已經很多遍了,但是最喜歡的還是鹿鼎記,為何?
  • 《天龍八部》:蕭峰為何必須死?金庸伏筆下被埋沒的歷史真相
    蕭峰為何必須死?有人說,他為江湖武林所不容,為堵天下人悠悠之口選擇自盡。有人說,他因挾持契丹,對義兄和契丹軍民有愧而死。真相卻並非如此。一,愧對大宋?以蕭峰的性格,真會死於眾口鑠金嗎?宋遼之間好容易罷兵數十年,倘若刀兵再起,契丹鐵騎侵入南朝,你可知將有多少宋人慘遭橫死?多少遼人死於非命?」……「我對大遼盡忠報國,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為了一己的榮華富貴,因而殺人取地、建功立業。」因此,掃地僧贊他宅心仁厚,以天下蒼生為念。
  • 金庸從哪裡來?前金庸武俠小說時代
    2: 1923年到1949年——民國武俠小說大放異彩。如果說上述幾位已讓看官略顯枯燥,那接下來的這些人,你們便不會那麼陌生。「平江不肖生」——20金庸曾經高度評價宮白羽的作品是「寓意深刻,文字超俗」。同為新武俠小說四大宗師之一的陳文統,之所以化名為梁羽生,也是取其名,言是其學生——可見對宮白羽相當推崇。宮白羽晚年致力於研究甲骨文和金文。
  • 3本金庸偽作武俠小說,早些年看得津津有味,後來才知道上當了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我也和大家一樣,一開始都不知道那些所謂的「金庸小說」,其實是別人的作品。今天我和大家聊聊3本金庸偽作武俠小說,早些年看得津津有味,後來才知道上當了。雖然這些小說都是偽作,不過作為情懷,倒是可以重溫一下。第2本,《神龍劍女》。相信不少老武俠迷都看過這本小說吧。其實這本小說是改編自武俠作者「伴霞樓主」的《青燈白虹》,對原著內容做了一些修改,但大體內容不變。
  • 金庸唯一一部沒被翻拍作品,只因對顏值要求太高,至今沒人敢嘗試
    一提到武俠,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金庸先生,因為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讓我們對武俠江 湖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他給了我們一個充滿俠骨柔腸,兒女情長的江湖,讓我們無數人為之向 往。而因為金庸武俠作品的大熱,這些年來諸多的金庸武俠也都被翻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其 中要數《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笑傲江湖》這些小說翻拍的次數最多。
  • 閒品金庸之十三:丐幫幫主之位,洪七公為何傳給黃蓉,而非郭靖?
    就連金庸小說中,都出現了這樣的例證——黃蓉。這個小姐姐年方二八,武藝並不卓絕,但憑天生一副好頭腦,智計無雙、無所不精,就坐上了幫主之位。然而,此後十餘年間,她完全成了個甩手掌柜的,一直和靖哥哥隱居桃花島,做起了家庭主婦。那麼問題來了:同為徒弟,七公為何要將幫主之位,傳給涉世尚且不深的女流之輩黃蓉,而不是一身正氣俠肝義膽,頗具叫花子特質的郭靖呢?
  • 金庸為何沒寫戰國到五代的事,只因有4個大事件,金庸很難解釋清
    自《天龍八部》之後的故事之間的關聯都十分緊密,那麼為何金庸沒有寫戰國到五代這段時間之內的故事呢?其實根據金庸其他作品中的蛛絲馬跡來看,這段時間內至少有四件武林大事,若要解釋起來的確是有些麻煩。二、李靖破解《易筋經》《易筋經》在金庸的武俠體系中無疑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本武學寶典了,在金庸的多部作品中都有被提及,比如《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修煉過這本經書中的武功的人都成了一流高手,而這本武功原本是很難參透的,而第一位參透他的人就是那大唐的開國功臣李靖。
  • 明明《射鵰》裡的黃蓉人見人愛,金庸為何要在《神鵰》裡醜化她?
    《倚天屠龍記》中也曾引述其相關事跡,毫無疑問,她是金庸著墨最多的女性角色,亦是金庸筆下最具人氣,最負盛名的女主角之一。斷崖式的跨度,令黃蓉粉們一度難以接受,如果可以,金庸收到的刀片可以繞地球一圈。那麼,金庸為何要在《神鵰》裡醜化黃蓉呢?
  • 金庸的小說都翻拍爛了,為何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的作品很少翻拍
    明明都是武俠界的大家,為何金庸先生就一騎絕塵了呢?難道是因為其他幾位的作品寫得不夠好嗎?當然不是這樣,這是由作品本身的原因和市場的需求造成的!金庸的作品拍了又拍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就算是那些不看小說的人,大多對這些作品也是略有耳聞。其中《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等,更是隔幾年就被人翻拍一遍。其在影視圈的受歡迎程度,簡直有些令人側目。那麼,金庸先生的作品,為何有如此高的人氣呢?
  • 令狐衝那麼喜歡嶽靈珊,為何卻不主動去追她?金庸難辭其咎
    那麼,令狐衝為何不能主動點去追求嶽靈珊呢?其實,不是令狐衝不想,而是他不敢,也不願去追了。林平之作為一個貴公子,雖然如今有些落魄了,但是其見識、其相貌、其性格還是漸漸贏得了嶽靈珊好感,而在這個過程中,嶽靈珊漸漸被他吸引,然後從心底裡將令狐衝的位置從戀人移到了哥哥上面。這一點本也無可厚非,但是令令狐衝不能接受的是,嶽靈珊竟然也一直懷疑是他偷了闢邪劍譜!
  • 金庸揭露的女性殘酷真相:為什麼有些女人,很難獲得幸福?
    她從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始終保持好奇心和學習力,光是這一點,就無比值得我們借鑑。即便沒有愛情,人生依然可以獨立又精彩,這樣的女性,無論放在過去還是現在,誰會不愛呢?「金庸先生筆下千姿百態的女子,構成了一部世間女子眾生相。
  • 金庸新舊版本評析(九)-王語嫣情歸何處
    前文中有提過,《天龍八部》為了更好的詮釋全書「不得」的主旨,在新修版中,金庸老先生大筆一揮,拆散了段譽王語嫣這一對金童玉女。段譽前面分析過,為了最終迎娶諸多妃子,在人設塑造中添加了不少輕浮多情的成分,這其實是讓人略有不適的。
  • 王語嫣回到慕容復身邊,拋棄了段譽,金庸2003年為何這麼改?
    自從金庸先生於2005年發布了新修版《天龍八部》小說之後,很多最初通過電視劇來了解這部小說內容的金庸讀者們,完全不能接受王語嫣在該書結尾離開段譽,回到慕容復身邊的改動,破口大罵金庸寫毀了王語嫣,口口聲聲「她怎麼可以回到殺父母仇人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