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這塊金字招牌,還夠吃幾年?

2020-08-20 大的偶爾說遊戲

前言

俠義精神,是中國人五千年傳統薰陶的結晶之一。在最近的幾十年裡,對&34;理解的最到位的,小編認為非金庸先生莫屬。其實小編看小說喜歡的是古龍先生的小說,陸小鳳、楚留香,以及李尋歡與和他有淵源的人們(葉開、傅紅雪、李壞等),這三大系列,加上《七種武器》系列,都是小編百看不厭的小說。但是古龍先生的文章更為灑脫放浪、狂傲不羈。有人形容兩位大師的區別:&34;

金古二大家

咳咳,偏題了,金庸先生曾經說過:&34;所以,不管金庸先生的生活中有怎樣的故事,書中處處體現著家國大義,民族情懷,俠肝義膽的金庸先生,是小編心中,最能理解俠義兩個字的人。

金庸先生

在金庸先生生前,楊瀾採訪金庸先生的一段錄像中,楊瀾提到金庸先生的作品被廣泛應用到電腦遊戲中。確實,金庸先生的經典作品被大量的遊戲融入其中,是武俠遊戲領域的一塊&34;,但是遊戲卻有優劣之分,有些遊戲可以讓金庸先生的作品更加深入人心,然而也有的遊戲,可能會砸了金庸先生這塊&34;。

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幾款和金庸先生有關的遊戲作品,討論一下&34;這塊金字招牌,讓多少遊戲受益,遊戲廠商們還能吃這塊招牌多久。

金庸群俠傳

一提起與金庸作品相關的遊戲,首先被人們想起的,便是1996年,河洛工作室發行的《金庸群俠傳》。

金庸群俠傳

這部遊戲講述的是一個現代人小蝦米,意外穿越到了金庸的武俠世界中,結識了各路英雄好漢,也參與到了很多的經典橋段之中,最後在各位英雄的幫助下,奪得十四天書,成功回到現代的故事。遊戲擁有金庸十四部經典作品中的人物,也有符合這些人物的超大地圖,還有十四部小說中的經典情節。玩家在各種情節中遊歷,但是玩家可以改變小說的進程,自由度非常的高,這個小編回頭會單寫幾篇文章,講講這款經典遊戲。總的來說,這款遊戲給日後非常多的金庸小說衍生遊戲,做了一個非常優秀的模板,開創了一種中國武俠遊戲的風格。並且也和金庸先生那些經典的小說相得益彰,可以說讓很多年輕人,從另一個維度感受到了金庸武俠的魅力。

金庸群俠傳ONLINE

金庸群俠傳online

這是一款智冠公司自己代理的網路遊戲,出品的時候想法很多,野心很大,而且理念比較超前,日常任務、拍賣行這樣的系統可謂是當時的首創。但是bug實在太多,外掛泛濫,加上運營也不怎麼給力,這款網遊漸漸地走向了沒落。前幾年為一個玩家更新的新聞,讓人們感嘆的同時,也讓人們猛地發現,&34;

蒼龍逐日

蒼龍逐日

由於《金庸群俠傳1》中很多不完美之處,比如郭靖無法加入隊伍、遊戲的劇情並不豐滿,玩家們成立了鐵血丹心社區,產出了大量《金庸群俠傳》的mod作品。蒼龍逐日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優化了劇情,加入了很多解謎之類的新元素並且極大地豐富了武功系統,這使得蒼龍逐日成為了小編心目中《金庸群俠傳》的終極版本。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這麼優秀的一個論壇平臺,後來漸漸沒落了。

金庸群俠傳2、金庸群俠傳3

這兩款遊戲分別問世於2006年和2009年,都由是一名業餘的遊戲製作者,flsah遊戲的傳奇人物,&34;,利用業餘時間製作開發的RPG作品。

金3

雖然其中有大量的侵權行為,很多的素材都是東拼西湊而來,連半瓶神仙醋自己都說,是業內的大佬不願意和他計較,不提倡大家和他一樣。但是,半瓶的金庸群俠傳憑藉著其獨有的優點,比如快速大地圖行進、自創武功等等,也獲得了很多好評。

九陰真經

後來由於單機遊戲市場的沒落,網遊盛行,掛著金庸先生相關名字的網路遊戲也紛至沓來,《天龍八部》、《笑傲江湖OL》以及《九陰真經》都是其中的代表。小編就拿《九陰真經》作為代表和大家說一說。

九陰真經

《九陰真經》這款遊戲,是由蝸牛公司開發的一款武俠類網路遊戲,可以這麼說,《九陰真經》是小編玩過的最有武俠氣息的網遊。但是遊戲後期平衡性的破壞非常嚴重,畢竟網路遊戲,平衡性真的是最重要的一點,導致這個遊戲的玩家大量棄坑。

金庸群俠傳X

金X

這款遊戲是漢家松鼠團隊用Unity引擎做的一部同人武俠遊戲,超高的自由度,喚醒了很多金群老玩家的記憶。後來也成功地移植到了手遊領域,然而&34;,這款本是同人自娛自樂的遊戲,收到了擁有版權的搜狐的律師函,版權覺醒是最近幾年玩家們最大的變化,漢家松鼠沒有版權,也確實沒理。自此下架各路APP平臺,息事寧人。然而漢家松鼠團隊通過這款遊戲,吸入了大量粉絲,後來又開發了《漢家江湖》、《部落與彎刀》等很不錯的遊戲,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試一試。

各種手遊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手遊市場越來越大,除了剛才說的移植到了手機上的金X,也有很多手機端的網遊出現,比如《武俠q傳》、《大掌門》以及後來的《金庸群俠傳》同名手遊。

金群同名手遊

這些遊戲最開始的《大掌門》其實還算是比較新穎,也有不少玩家入坑,但是後來因為版權,很多人物都改了名,比如郭大俠、神鵰俠這類的,還挺有趣。

冷豔龍女

但是後來換皮遊戲越來越多,這類遊戲的共有特點就是,用金庸先生來吸引玩家,在用各種手段騙氪,騙氪的同時,遊戲的內容卻沒有什麼進步。武俠題材的遊戲被手遊廠商搞的烏煙瘴氣,以至於今天我們登陸到手遊平臺,看到金庸先生相關的手遊,就覺得是騙氪的換皮遊戲,大大破壞了&34;這兩個字的號召力。

河洛群俠傳

這款遊戲其實看起來和金庸先生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這款遊戲是由最開始咱們提到的河洛工作室,在金庸群俠傳1問世20周年的時候,開發的一款代號為J2的遊戲。

河洛的小蝦米

但是由於版權的原因,玩家們無法玩到由河洛工作室做出的原汁原味的《金庸群俠傳》復刻版了。這款遊戲其實可玩度也很高,但是由於並不是金庸先生的相關作品,小編就不多說了,日後小編會再做分析,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嘗試。

當然還有很多抱著金庸先生的遊戲存在,小編無法一一列出,比如亞古出的《金庸群俠傳5》,唉,亞古的惡趣味實在是太多。

亞古的金5

結語

從最開始的《金庸群俠傳》開始,&34;這兩個字就是武俠類遊戲的金字招牌,是吸引玩家入坑的極大動力,直到手遊時代和版權時代的到來。泰戈爾曾經說過&34;手遊和版權的到來,讓遊戲市場充滿了活力與正規,但是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手遊的暴利,讓披著金庸先生外皮的換皮手遊越來越多;版權的規範化,讓玩家們可能再也無法看到正宗的《金2》(當然版權保護還是利大於弊的)。如果手遊市場繼續消費玩家的&34;,那麼,&34;這塊金字招牌,遊戲廠商們可能吃不了幾年了。

我是大的偶爾,喜歡分享遊戲的快樂、探討遊戲的故事、發掘遊戲的樂趣。(特別是暴露年齡的老遊戲...)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相關焦點

  • 溫瑞安的武俠小說至少有三點讓金庸、古龍望塵莫及
    可以說是武俠小說這一題材最高境界的五個金字招牌。五位宗師之所以能在眾多武俠小說家當中脫穎而出且享譽四海,是與他們創作的作品分不開的。再加上金庸先生為了保證作品的嚴謹與質量,毅然選擇急流勇退,並且專心致志的進行作品的刪改與修訂,因此其傳世的十五部作品已成為武俠小說領域中的最高標準著作。
  • 為什麼總有人去翻拍金庸武俠?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創造了一個武俠的世界,帶給了太多人太多的快樂。金庸先生主要作品及年份《書劍恩仇錄》,1955年;《碧血劍》,1956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1959年;下面的截圖就是金庸先生主要作品被被改編成電影,電視的統計情況,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金庸武俠真的太受歡迎了,隔一段時間總有人去翻拍金庸武俠。那麼為什麼總有人熱衷於翻拍呢,之前有許多版本都已經被公認為經典,不是那麼容易被超越的,就像西遊記,最經典的還是86版,拍不好還容易被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金庸武俠10大高手排名,究竟誰才是金庸武俠第一人
    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出達摩,就足以決定了達摩老祖在金庸武俠中的第一高手地位。掃地僧應該是除了達摩老祖和張三丰之外修行最高的,在少林潛心修煉幾十年,精通了少林所有的武功,一出手就將慕容博和蕭遠山擊敗,實力可想而知。
  • 金庸去世2周年,武俠苟延殘喘,仙俠「笑傲」江湖?
    那些年,武俠影視劇真的火。而且後來這劇一度被說成是怪力亂神的宣傳,武俠片還沉寂了一段時間。所以那些年,武俠影視劇有多火不言而喻。可是,近10年來,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明顯減少,一年一部都沒有。還可能是狗尾續貂。再拍冷門小說,大家沒看過,又很難引起關注和共鳴。所以哪怕王家衛、侯孝賢、陳嘉上、徐浩峰等知名導演籌備多年的武俠作品,多數票房邁不過3億,有些甚至達不到千萬級。
  • 為何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金庸武俠,幾乎等同於許多人的童年、青年和壯年,在他所締造的世界裡,是快意恩仇的刀光劍影,是千年歷史的諸多沉澱,亦是筆下人物牽腸掛肚的命運走向。許也便是金庸先生如斯「神威」的文字功底,故而他的小說一拍再拍,儼然到如今眾人口中「快翻拍爛」的程度,而與金庸並稱「武俠四大宗師」的古龍、溫瑞安、梁羽生顯然就無此等運勢。
  • 為何金庸劇翻拍得快爛了,古龍、溫瑞安、梁羽生作品卻沒人翻拍?
    金庸武俠,幾乎等同於許多人的童年、青年和壯年,在他所締造的世界裡,是快意恩仇的刀光劍影,是千年歷史的諸多沉澱,亦是筆下人物牽腸掛肚的命運走向。許也便是金庸先生如斯「神威」的文字功底,故而他的小說一拍再拍,儼然到如今眾人口中「快翻拍爛」的程度,而與金庸並稱「武俠四大宗師」的古龍、溫瑞安、梁羽生顯然就無此等運勢。
  • 金庸武俠十大神功,如果可以選3個,這麼選怎麼樣?
    網絡小說還沒興起的年代,無數國人是讀著金庸武俠小說長大的縱觀金老爺子全部15部武俠作作品,可圈可點的10大神功分別是:葵花寶典、獨孤九劍、六脈神劍、凌波微步、北冥神功、鬥轉星移、乾坤大挪移、令狐衝 獨孤九劍六脈神劍、凌波微步、北冥神功、鬥轉星移皆出自《天龍八部》六脈神劍和凌波微步皆是風流皇子段譽的招牌武學
  • 兒時武俠回憶金庸新《八女銷魂陣》:金庸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八部
    新舊武俠百家偽作探究,記憶中的武俠解惑,江湖逸聞趣事,武俠影視。那些年,那些掛名金庸的武俠偽作系列第八部本書我兒時曾看過一種叫《蓋世雙仙》的版本,也是掛名金庸。對這本《蓋世雙仙》內容都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裡面有幾種鍾很厲害,什麼驚天鍾憾地鍾,主角情節什麼的都不記得了。
  • 人到中年還熬夜讀武俠書籍,金庸小說為何會有如此大的魔力?
    年少時,喜歡讀瓊瑤的愛情小說,還時常為小說裡主人公的愛恨情仇或哭或笑或生愁傷神。而對武俠小說一直沒產生興趣,想不到人到中年了,卻迷上了金庸武俠小說。在金庸先生構建的那個武俠世界裡,他筆下的江湖恩怨,兒女情長深深吸引了我,最近一直在讀金庸小說,有時還熬夜讀,簡直快到了痴迷的地步(對於一個中年人來說,似乎有點瘋狂哈)。
  • 後金庸武俠巨作:《崑崙》一出,誰與爭鋒?
    在武俠小說界,金庸是當之無愧的武林盟主。如果說,以前還經常有人在爭論金庸和古龍哪個更厲害的話,那麼在武俠式微的當下,似乎已經沒有爭論的必要了。金庸的實體書銷量遙遙領先其他武俠作者,就算是古龍也沒法抗衡了。至於在影視、遊戲等領域,金庸的影響力也要稍強於古龍。
  • 金庸武俠3本偽作續書,狗尾續貂,勉強可以一看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這句話在現在看來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武俠早已經沒落了,不過在當年,金庸武俠的確是炙手可熱,萬人追捧。那時候,很多人並沒有版權意識,對侵權行為也沒有什麼感覺。於是,就出現了大量冒牌金庸作品,有直接署名金庸的偽作,有直接寫金庸武俠的續集,有故意取名「金庸新」、「金庸名」、「金庸巨」這類蹭熱度的行為。
  • 武俠作者殘墨,被譽為大陸金庸,《神州擂》是他的代表作
    武俠小說現在沒落了,生活裡沒多少人愛討論武俠小說了。就算在網上,網友們也只記住金庸、古龍等少數幾個作者,其他武俠作者已經沒多少人關注了。然而,還是有一些老武俠迷,腦海裡還是記得很多很多武俠作者和武俠小說。當年金庸小說風靡天下,颳起了一股金庸旋風。
  • 《越女劍》一部金庸沒有正常發揮的武俠經典
    可見金庸的歷史功力主要體現在宋朝以及之後的歷史時期。而這部《越女劍》則跳脫了之前的歷史背景,直溯到春秋末年。而對於這個歷史時期,可以從作品本身看到金庸先生的不自信,所以才沒有正常發揮其汪洋恣肆的創作激情,沒能表現出更為宏大的春秋吳越爭霸的歷史大環境與金戈鐵馬。
  • 金庸武俠2本續書精彩續集,狗尾續貂,無聊時候可以一看
    武俠小說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金庸武俠小說,一種是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尤其是在武俠沒落的當下,眾多武俠作品裡,只有金庸的書還在繼續暢銷了。即便如此,金庸小說的熱度也根本比不上網絡小說了。20年的老書蟲。而諸葛青雲這位武俠名家居然也蹭金庸熱度,寫起了笑傲江湖的續書,《大俠令狐衝》。按照諸葛青雲自己所說,他與金庸乃是幾十年的朋友,之所以續寫笑傲江湖,並非是對原著有任何不滿,而是對原著愛好成痴,於是忍不住動筆寫下了續集。
  • 27年過去了,它仍然是金庸武俠影視中最受歡迎的作品
    1993年聖誕節,王晶自編自導的武俠片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上映了。也許是當年上映的武俠片太多,香港本土觀眾對武俠產生了審美疲勞,電影最終票房慘敗。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部飽受爭議的電影,在今天看來已經成為武俠片中的經典。張無忌的角色脫離原著太多,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不得不承認,王晶才是最懂張無忌的人。
  • 那些年追過的武俠電視劇
    國產武俠電視劇大部分都是出自古龍先生、金庸先生的小說改編而來的!而且很多小說還不止改編了幾個版本的電視劇,這些也給我們童年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童年有追過的武俠電視劇!一、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金庸先生的經典作品之一,也是被改編了很多次的電視劇。不過小編印象最深刻的版本還是古天樂和李若彤這個版本。
  • 我的武俠記憶,金庸古龍徐克成龍李連杰黃飛鴻張無忌郭靖黃蓉
    最早的武俠,應該是從《西遊記》開始的,猴子有如意金箍棒,七十二變,筋鬥雲,無所不能,龍宮搶兵器,地府撕生死簿,大鬧天宮,偷吃蟠桃仙丹,最後煉成了火眼金睛。可惜在五指山下被壓了五百年。隨後西天路上,斬妖除魔,修成正果,快哉快哉。那時候,猴子就是我們心中的大俠,六小齡童就是我們最崇拜的偶像,放學了一人一根棍子,學孫悟空,街上買面具,爭著買孫悟空的。猴子多快活啊。
  • 金庸武俠《劍破九重天》是白虹作品,講述了宋代武林一段傳奇故事
    那些年,那些掛名金庸的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三十九部:《劍破九重天》正式登場。(兒時武俠回憶金庸新《八女銷魂陣》:金庸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八部)本書偽作版本較多,有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掛名託名秋夢痕的三冊本《回天七絕》;天山出版社掛名金庸的三冊本《回天七絕》;裕泰出版社1984年7月掛名曹若冰的三冊本
  • 金庸之外,3本武俠名家的武俠小說,滿足武俠迷的閱讀需求
    但是對一些武俠迷來說,武俠是難忘的記憶,是心中的一種情懷,有時候書荒了,別的書都不想看,就想看點武俠小說。但問題是,很多人看了金庸和古龍小說之後,又感覺沒有什麼好看的武俠小說了。於是不少武俠迷挺苦惱的:「有沒有好看的武俠小說推薦一下呢?」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小說20年的武俠迷。
  • 武俠江湖(3):漫談篇|我和武俠二十年
    除了《白髮魔女傳》和《雲海玉弓緣》等少數作品外,梁羽生的作品都十分正統的,主角都是相似的翩翩君子,如果不是為了看不同的故事,其實看兩部梁羽生的作品就夠了,這種略顯「呆板」的正統正是梁羽生遜於金、古的原因(金庸也正統,但不呆板),也是因為這種「呆板」的正統使梁羽生在寫「情」上要遠遜於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