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三老人走了,他是晚上六點鐘突發心臟病離開人世的,老人的五位子女卻無一人守在他的病榻前,走得很悽涼。
張林三老人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村裡人平時都叫他老三。老三年輕時候當過兵,在戰場上受過傷立過功勞,提前退伍了,回村之後做了隊長。他與妻子先後生下五個孩子,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那個時候條件差,日子過得很辛苦。
老人38歲那年趕上改革開放,過慣了窮日的他帶著自己的積蓄走出了大山,去城裡做玩具生意。先是賣電子表,後又搞服裝,那幾年他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賺了很多錢,後來村裡一些跟著他的人也都賺了不少錢。
因為自己身體有傷,張林三老人在城裡做了幾年後便回來了,那時候鎮上的萬元戶屈指可數,他是其中一個。回來後過上了安生日子,置地蓋房,一口氣蓋了六套二層樓房,子女各一套,自己和妻子住一套。原來都相繼輟學的子女都被老人喊了回來學技術,他去城裡混過幾年才知道,技術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時代的變遷,萬元戶早已不再稀罕,張林三老人老了後和老伴留在村裡生活,子女都已經結婚成家,而之前給子女建的房子他們都瞧不上,如今都成了廢樓。
老人的晚年過的並不好,子女之間相互推諉扯皮,沒有人願意出錢出力出地方給他和老伴養老。一開始大家還都是相安無事,老伴68歲那年得了癌症,那個時候還是癌症早期,醫生說做個手術多活十年沒問題。奈何手術費都要十幾萬,老人拿不出來向子女求助,沒想到沒一個孩子願意掏錢,發生幾次吵架後老伴受不了喝農藥自殺了。
從此之後,這一家人徹底鬧僵了。在往後十多年裡,張林三老人當過兵有退休金,老了後一直靠著退休金生活,自己無病無災的不需要子女幫助,直到他走的那一刻,他也沒有讓幾位子女守在自己病床前。
老人走後子女都接到電話回家了,按照幾個子女的想法,父親應該有一筆10萬元左右的財產。因為前年有一處房子拆遷,給了十萬塊錢,父親一輩子省吃儉用,加上每月的退休金足夠生活,這十萬塊錢應該被存起來了。然而,子女在調取父親存摺流水後才發現,這十萬塊錢被劃到了一個陌生的帳戶裡。
子女報警了,警察在查清錢款去向加上走訪附近村民後才知道這件事情並非如他們幾個人說的那樣。原來老人生前把錢捐給了鎮上小學,收款方是學校的人,並有一系列捐贈手續,不僅如此,老人還把幾處房子產權也捐了。
得知了幾位子女不孝順之後,警察也怒斥他們不懂事,不孝順,活該老人不留遺產給他們,並說老人的做法是正確的。讀者朋友們,你們說老人的做法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