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留守老人去世,富兒子全吞家當,窮女兒拿走遺像,結果是個寶

2020-10-03 語文文化

劉大媽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女兒翠麗比兒子建強大了三歲,劉大媽夫妻兩個人含辛茹苦拼命把兩個孩子養大成人了。

翠麗長大了以後成了一個亭亭玉立漂亮的大姑娘,被村裡一家鄰居相中了,鄰居託了一個媒人王大娘來說媒,劉大媽雖然知道鄰居家裡的條件也不怎麼好,但是全家人都算是比較老實,翠麗也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便答應了這件婚事。

翠麗嫁過去以後,生了一兒一女,把兩個孩子給公婆帶,翠麗和他老公便進城打工去了。

兒子建強在城裡打工的時候也認識了一個城裡姑娘,兩個人日久生情,沒談多久戀愛兩個人便也結婚了,建強夫妻兩個奮鬥了幾年也有所成就,在城裡買房安家立業了。

建強結婚以後,期初還經常帶著媳婦和孩子回來看看老人,但是隨著這個城裡的媳婦有點瞧不起農村的公婆,嫌棄兩個老人說話不好聽、做飯不好吃,建強有點怕媳婦,後來也很少回來看老人了,也從來沒有給兩個老人寄過一分錢。

女兒翠麗夫妻兩個人,常年在外地打工,個把月才回家看看父母和孩子,但是每次回家都會看望老人,也會給老人帶點營養品之類的,逢年過節還會給老人買身新衣服和給老人一點錢。

三年之後,劉大媽的老伴去世了,留下劉大媽一個人留守在村裡,沒有了老伴陪伴的劉大媽。地裡的活劉大媽也幹不動,就去附近的作坊做一點手工活賺點錢來養活自己。

在劉大媽六十六大壽那一天,翠麗特地從城裡請假回來給劉大媽過壽。

劉大媽在附近的工廠一做就是十幾年,到了近八十歲的時候被查出了癌症,翠麗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難過的哭了一整夜,並打電話通知了弟弟建強,建強破天荒的回來看劉大媽了,但是空著手回來並且沒有任何表示,就連一句安慰劉大媽的話都沒有,看了一眼沒有停留多久就回城裡了。

幾個月之後,劉大媽去世了,葬禮是翠麗和建強兩個人共同操辦的,翠麗眼睛哭的又紅又腫,嗓子也哭的說不出話來,但是建強看不出來有一絲的難過。

葬禮辦完之後,建強把劉大媽留下的一對金耳環和一個金戒指都拿走了,還把父母留下的老宅子買了幾萬塊錢,買來的錢建強全部私吞了。

這事遭到了村裡面的人的議論,大家統統表示建強不是人,這樣做簡直禽獸不如,完全不顧姐弟之間的情分,可是建強卻說:「女兒嫁出去就是外人了,外人不能分我父母家當」

翠麗也懶得和弟弟爭論,就希望弟弟帶著母親的遺像拿回家供起來,說:「你是媽唯一的兒子,把咱媽的遺像帶回家,讓他有一個好一點的歸宿」

誰知弟弟的媳婦卻說:「把一個死人的照片拿回家算什麼,放在家裡面多晦氣啊,我們才不要呢,你要想要你自己拿回去,反正我和建強是絕不帶回家的」

沒有辦法的翠麗只好把劉大媽的遺像帶回家了。

回到家後,翠麗夫妻拿著劉大媽的遺像,想把它掛到牆上供起來。突然發現照片後面有點鼓鼓的,好像有東西在裡面放著,翠麗打開一看,裡面是一塊紅布,裡面包著一個方方正正的東西,翠麗拆開一看,竟然發現裡面是一個存摺,存摺;裡面有將近二十萬的存款,存摺的密碼也寫在存摺上面。

看到存摺,翠麗夫妻十分驚訝,才發現母親這麼多年打工存了這麼多的錢,心中暗想,或許這就是母親生前的安排,誰孝順誰拿這筆錢。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老人偏心,傳家寶給了女兒,富了女婿,卻絕了兒子的後
    不過凡事都有個例外,同樣都是自己的孩子,也有老人喜歡女兒多一點,一碗水很難端平,偏心在所難免。就像本故事中的老人就是如此,喜歡女兒不喜歡兒子,連家傳之寶都偷偷給了女兒,不知福禍相依,怎知老人這一舉動,到是富了女婿,但是卻絕了兒子的後,如果老人泉下有知,是否會後悔當初的決定呢?
  • 母親立下遺囑,二十萬給兒子,女兒不同意,進門魂飛魄散
    西柳村很窮,窮到村子裡的年輕人都跑出去打工了,全剩下一些老人在村子種地,坐吃等死。劉老太就是這留守老人中的一員,好在幸運的是,自己的兒子一個禮拜都會回來一次看望她,給她洗洗涮涮。劉老太的這個兒子,一直沒結婚,他怕結了婚就不方便回家照顧自己的孤獨的老母親了。所以就踏踏實實的在工廠裡面打工,一打就是十幾年。劉老太還有一個女兒,女兒在幾年前嫁人了,很少回家看望她。
  • 鄉下老人去世給兒子個遺像,他隨手扔掉了,女兒撿回家發了財
    鎮上的衛生所離李家村大概有20多公裡,道路崎嶇狹窄,李大媽的女兒李翠經常會開著電瓶車載著李大媽往返於村鎮之間,李大媽的身體越來越差,可能已經很難支撐到明年開春了……。這幾年,李大媽被病魔摧殘的死去活來,從100多斤的體重,降到了70多斤,身體虛落的坐在電瓶車後面只能用繩子困住,才不至於跌落下去。
  • 母親因病去世,哥哥拿走五萬存摺,妹妹抱走遺像,到家後哥哥淚崩
    (故事內容純屬虛構)家住農村的雷富今年已經三十多歲來了,可是他卻遲遲沒有結婚,在上個月的時候母親因病去世了,每次想起這件事的時候,雷富的心裡都特別難受,在小時候雷富就和妹妹跟著母親一起生活,那時候母親比較偏心,每次家裡有好吃好玩的時候,母親總是留給妹妹。
  • 小說:母親去世,兒子搶遺產,女婿要遺像,多年後女婿富甲一方
    大花和老公接到弟弟的電話說母親去世了!他們倆作為女兒女婿當然要回去,當晚就訂購機票趕了回去。女婿張偉回到丈母娘的家就看到弟弟坐在靈堂裡面無表情的燒紙錢。「怎麼回事!我走之前還好好的呢!就在前天我還和媽媽通電話了!」大花流著淚說道。「媽走的太突然了!」女婿張偉說道。「媽是昨晚心臟病突發去世的,等到我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 父親把存摺都給不孝兒,只給孝女遺像,兩年後女兒得兩套房
    在我媽的老家最近聽說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事情是真實發生的,但是至於裡面的細節麼,人傳人可能就傳偏了。這是關於遺產分配的事,我媽老家是一個不大的小村子,在村東有一家人是全村有名的,因為這家人的兩個兒子真的是無惡不作,讓人人唾之。
  • 小說:母親去世,兒子搶遺產,女婿只要遺像,多年後女婿富甲一方
    小貝和老公接到弟弟的電話說母親去世了!他們倆作為女兒女婿當然要回去,當晚就訂購機票趕了回去。女婿鄭健回到丈母娘的家就看到弟弟坐在那裡,面無表情的燒東西。「怎麼回事!我走之前還好好的呢!就在前天我還和媽媽通電話了!」小貝哭著說道。「媽走的太突然了!」女婿鄭健說道。「媽是昨晚突發去世的,等到我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 小說:母親去世兒子搶遺產,女婿只要遺像,多年後女婿富甲一方
    小佳和老公接到弟弟的電話說母親去世了!他們倆作為女兒女婿當然要回去,當晚就訂購機票趕了回去。女婿張情回到丈母娘的家就看到弟弟坐在靈堂裡面無表情的燒紙錢。「怎麼回事!我走之前還好好的呢!就在前天我還和媽媽通電話了!」小佳流著淚說道。「媽走的太突然了!」女婿張情說道。「媽是昨晚心臟病突發去世的,等到我發現的時候就已經晚了!」
  • 老人生前被倆不孝兒子相繼趕出家門,死後屍體被倆兒子爭搶
    我相信很多老朋友都看過戲劇《牆的故事》。裡面的大男孩和小女孩太糟糕了。幸運的是,有一個聰明的銀匠。那個老人死在街上。實際上,有這麼一個可憐的老人,沒有一個像銀匠那樣的人來幫助他。老曹早年妻子去世,兩個兒子一起長大。因為賺錢養孩子,忽視對孩子的管理,現在兩個兒子比另一個差。結婚後,他們忽視了老人。他們住在一棟新樓房裡,而老人本人仍然住在那所舊房子裡。
  • 故事:窮養兒子、富養女兒,在我身上卻變成這麼一個後果
    我家裡算不得上富,但也不算窮,普通人一個。和大多數人一樣,育有一子一女。並沒有多少文化的夫妻兩,育兒只能靠看看書,聽聽有道理的名言警句。富養的女兒不貪小利,氣質非凡;生活的磨礪讓窮養的兒子意志更堅強;富養的女孩,因為見識多,獨立,有主見,明智,很清楚自己真正追求的東西。 富養女,其實是一種教育投資,教育的富足;窮養男,更是一種挫折教育,男兒當自強,而沒有經歷過失敗挫折的男孩是長不大的。 但是在我們家,卻並不是這個樣子。從小就儘量滿足大女兒的要求,給她穿著、用的都是最好的。
  • 凌晨兩點的電話,那個有兩個兒子,卻在女兒家養老的老人故去了!
    周末回老家幫忙,老公告訴我準備第二天去看姑父,說今下午那邊打電話來說老人可能不行了。公公還在猶豫,說明天是個月半,就是農曆十五日,看病人犯忌諱。最後商定,明天再打個電話問問情況,實在不好就去看看。還能等幾天就等十六日再去。套袋很累,吃過飯就早早躺下休息了,結果半夜老公的電話響了起來,迷迷糊糊聽老公說……老了?我瞬間清醒了,老了?一看手機,凌晨兩點!
  • 小說:老母親進城看當官兒子,兒媳出門買菜,老人抬頭看到兒遺像
    劉老太老伴走得早,她獨自一人拉扯大兒子,沒有選擇改嫁,又因為教子有方,村裡的人都挺尊敬她的。「聽說您的兒子在大城市裡當官,真是太有本事了。」每當聽到這樣的誇讚,劉老太的心裡都美滋滋的。兒子學習刻苦努力,還非常孝順,一直是劉老太心裡的驕傲。
  • 兒子是老闆,老人卻非讓窮女兒養老,她臨終道出實情,女兒跪下了
    楊桂花父親去世的早,是母親拉扯她與哥哥長大成人,照理說母親歲數大了之後兄妹倆人應該輪流給她養老,然而母親卻沒有讓兒子給她養老的意思。老人自從搬進自己家後就沒打算離開,任憑楊桂花怎麼不滿,母親就當是耳旁風,楊桂花十分生氣。哥哥曾專程過來接母親過去養老,但被老人拒絕了,老人說自己就喜歡住在女兒家裡,其它地方她哪裡都不想去。
  • 讀《富爸爸窮爸爸》,能讓人快速富起來的金錢觀
    直到讀了《富爸爸和窮爸爸》之後,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非常汗顏,我們和那些富人相比,我們的金錢觀的確非常狹隘。我們具有專業的知識,但並不一定具有財商。因為我們不可能通過銀行理財把一個窮人理成富人,我們能做的只是給富人手裡的財富提供幾個籃子。但是一個具有富人思維的窮人,可能不久之後就變成了富人。那么正確的金錢觀應該是什麼樣的?怎麼樣才算具有財商?
  • 父親去世,兩兒子將一塊牌匾鋸成兩半,結果越過越窮
    話說有個王老漢,非常勤勞踏實,領著兩個兒子挪肚攢地過日子,從不亂花一分錢,他們的日子過的越來越紅火,和村裡人處的也不錯,於是在老漢六十大壽的時候,村裡人給他們家送來一塊匾,上面寫著「勤儉」二字。沒想到,過了六十大壽後不久,王老漢就去世了。
  • 故事:窮五輩窮了五輩子,靠祖師爺翻身
    窮五輩就是窮,娘兒倆除了要飯籃子打狗棍,啥也沒有。一天晚上,娘兒倆住在破廟裡,窮五輩問:「娘,為啥人家叫我窮五輩呀?」「唉!」他娘長長嘆了一口氣,便把窮五輩的來歷說給兒子聽。原來,窮五輩祖上家境頗富,不幸家遭天火,他老祖宗又被人誣陷入獄,家裡很快窮了下來。到了窮五輩這一代,整整過了五輩子窮日子。「那天災人禍都是誰給咱造成的呀?」窮五輩打破砂鍋問到底。
  • 老人去世留下15萬,孫子回家找不到爺爺,從遺像中發現真相
    顧家村口外,一位身材瘦弱、拄著拐杖的老人緊緊地抱著孫子。他不停地說:「小康,你去那兒的時候要好好照顧自己。新年回來吧。爺爺在屋裡等你。老人叫顧老。小康看著爺爺布滿老繭的手,眼淚像泉水一樣流了下來。這時,顧老看了看遠處,從錢包裡,他發現了幾個皺巴巴的百塊錢,遞給了小康。」小康,這裡有些錢。先用,用完後告訴爺爺」。當小康拿著皺巴巴的錢時,他感到心裡一陣劇痛。此刻,寒風襲來,乾冷的風將他臉上吹出一個洞。看著爺爺發抖,小康看起來很擔心:「爺爺,快回去吧。」。「不,小康先去,爺爺一會兒就回去。
  • 九十多歲李奶奶說:「我拿走了我兒子的壽命」
    這幾天的精神更是不如從前,嘴裡說著一句話:我拿走了我兒子的壽命。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李奶奶全家人都信,因為有老母親在,他們的小家都平安幸福。她有五子二女,不說她養育子女的艱辛了,只說後來她還是幸福的,兒子女兒都很孝順,孫子孫女也和她非常親近,她知足。
  • 只有老人留守的鄉村
    只有老人留守的鄉村 陳慶華 回老家看望大哥嫂子,恰逢他們外出不在家,大門上掛著一把鎖坐下後我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毛太婆嘆了一口氣說:「如今有點辦法的人都走了,這麼大個院子,留下來的人不足十個人,而且都是老人和孩子。」聽了毛太婆的話,我心裡有些酸楚,想不到昔日有一百多人口的老院子,現在竟如此蕭條冷落。 我家原先住的院子有十幾戶人家百多口人,沒有實行生產責任制以前,生產隊的保管室和大曬場都在這裡。我們小時候這裡是小山村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平時可熱鬧了。
  • 奶奶的子孫後代個個出息,是村中最富,和奶奶的為人密不可分
    我們家以前是村上第一窮的人家(現在後代子孫全村最富有),爺爺49歲就去世了,留下4個兒子,最小的兒子還在喝奶,全靠奶奶拉扯大。太祖父去世後,太祖母沒有經濟來源,太祖母7個兒媳商議養老每家付10元,大奶奶家最有錢卻不出,奶奶沒有丈夫,家最窮,她說老大不出我出。大奶奶最後無兒無女。太祖母洗不動被套床單,只有奶奶會幫忙洗,其他6個妯娌不洗就算了,還反過來罵奶奶賤,罵得很難聽。我問奶奶,她們罵你,你還幫洗嗎?奶奶對我說,這是家婆,當然要幫忙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