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在網上曾經看過一個小段子,大致意思就是諷刺我們這些在銀行上班的騎著自行車的窮人,去給那些開著寶馬奔馳的富人去理財。當時我覺得自己還挺不服的,我們雖然沒有錢,但是那又怎麼樣呢?我們具有專業的理財知識,受過專業的培訓,為什麼不能給那些富人理財呢?
直到讀了《富爸爸和窮爸爸》之後,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非常汗顏,我們和那些富人相比,我們的金錢觀的確非常狹隘。我們具有專業的知識,但並不一定具有財商。
因為我們不可能通過銀行理財把一個窮人理成富人,我們能做的只是給富人手裡的財富提供幾個籃子。但是一個具有富人思維的窮人,可能不久之後就變成了富人。
那么正確的金錢觀應該是什麼樣的?怎麼樣才算具有財商?什麼樣的思維才算得上富人思維呢?
我們帶著這些疑問,去《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裡尋找答案吧。
這本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是著名的財商教育專家,理財的金牌教練,百萬富翁的教父。富爸爸窮爸爸,1999年4月在美國出版發行。並創下半年在美國,銷售1000萬冊的記錄。目前已經發行至109個國家,全球銷量超過3500萬冊,顛覆了千千萬萬人的理財思維。
這本書講述了作者的兩個爸爸的真實故事,窮爸爸是他的親生父親,一個高學歷的教育官員,他的親生父親是一個聰明絕頂的人,擁有博士的光環。他的窮爸爸看起來對錢沒有渴望,對於買不起的東西選擇放棄,認為金錢是萬惡之源,但是卻一生都在為錢發愁,最後還不得不申請破產。
他的富爸爸是他好朋友的爸爸,因為他和他的好朋友的關係非常好,所以,他好朋友的爸爸對他也像兒子一樣,他就稱好朋友的爸爸為自己的富爸爸。他的富爸爸是一個高中都沒有畢業的人,但是卻非常的善於投資理財,最後成為夏威夷的首富。他的富爸爸認為貧窮才是萬惡之源,對於買不起的東西,富爸爸會想辦法賺錢去買。
作者認識到,正是兩位爸爸對金錢的看法不同,導致了他們截然不同的人生,所以他就決定去向富爸爸去學習理財。
首先,富爸爸教會了作者要學會做決定,他要求作者以每小時十美分的極低工資為他打工,然後才答應教給他投資理財之道,並要求作者馬上就要作出決定。為什麼做決定是學習投資理財的第一步呢?因為很多窮人之所以窮,他們首先就輸在當他們遇到機會的時候,沒有勇氣果斷做出決定。
就像當年馬雲組織朋友們共同創業的時候。他的朋友面對機遇,幾乎全部認為馬雲說的是天方夜譚,只有一個勉強表示可以試試。
對於富爸爸提出來的要求,作者雖然不是那麼理解,但還是果斷的答應了。之後富爸爸教會了作者,不要被錢控制,也不要為錢工作,而是讓錢為自己工作。作者開始也是非常的不理解,他問富爸爸,難道我們工作不是為了錢嗎?
富爸爸說,有很多人,工作的時候總是盯著工資,總是嫌自己的工資低,然後就會去找一個工資更高一點的工作,但那根本不解決問題,他們的工作換來換去,始終被工資水平限制著,你只有忘記工資的事,努力工作,才會發現更多賺錢的機會。富爸爸說,發現機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學會思考。
我覺得對於初入職場的小白,或者打工多年收入始終無法提高的人士認識到這一點十分重要。
作者深受啟發,從此一邊努力工作,一邊認真思考問題和尋找機遇,不久,他真的發現了一個可以利用廢舊小人書開閱覽室的機會,每周就能賺到十美元。
其實富爸爸說的,就是我們周邊絕大部分人現實的人生。人們過不去為錢工作這道坎,所以終生被錢控制著,沒有錢就恐懼,有了錢還想有更多的錢,一生都活在恐懼或者欲望裡。我們身邊也的確有一些人明明才華橫溢,但由於太過於計較工資而懈怠工作,最終一生碌碌無為。
為什麼財富總是屬於少數人,那就是因為只有少數人能做得到不去為錢工作。
其實只要能做到不為錢而努力工作,即使不去找更多的賺錢機會,我們的工作本身也會給我們豐厚的回報。
我的一位親人,沒有正式工作,一直為私企打工,他之前真的是牢牢地被金錢和情緒控制著,動不動就滿嘴牢騷。有一天他怱然明白了什麼,就試著去忘了工資而努力工作,結局非常具有戲劇性,4年之後的今天,他的收入翻了4倍。
所以事實證明,忘了工資,忘情工作,總有一天金錢會狠狠地回報一個人。我覺得我的老公也完全算得上一個不計報酬忘情工作的人,他如今的小有成就也證明了金錢對他的回報遠遠高於那些比他有才華但是太斤斤計較的人。
富爸爸還教會了作者要學會買入資產,富爸爸說,資產就是給你帶來收益的東西,而負債就是從你口袋裡把錢拿走的東西,任何一個東西,都可以成為資產,也可以同時成為負債,比如房子如果是自住的,就要每月付各種費用,它就是負債,如果房子是用來,出租的,每月可以收租金那它就是資產。一個人,能夠真正實現財務自由,就是要看他名下的資產有多少。
富爸爸還說,要把職業和事業區分開來,職業是為人們帶來報酬的工作,而事業是產生收益的資產。比如麥當勞的老闆,他的職業是賣漢堡包,但他的事業是房地產。我們知道近幾年的房地產拆遷拆出了很多暴發戶,那都是房東們的上代上上代為他們置下的資產,並通過那些大量資產,實現了讓錢為幾代人工作。
而股神巴菲特買入的資產則是股票,巴菲特通過股票實現了財富神話,但巴菲特之所以成為股神,則是因為他把投資作為事業而非投機客,他是在善於布局和漫長的等待中獲得了巨額財富。
作為銀行的理財經理,我們恰恰因為太具有專業帶來的自信,所以反而限制我們對財富的創造力。富人有太多需要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在為富人服務時,也要多向他們學習呀。當不久的將來我們自己也富起來,再也不要別人諷刺我們"窮人為富人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