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今天的太陽和你的父輩出生時的太陽沒有什麼兩樣,而且這同一個太陽將永遠地照耀下去,直到你的最後一個子孫落入冥界。
——《富爸爸·巴比倫最富有的人》
翻開這本書之前,聽到過很多質疑,首先是富爸爸系列的作者羅伯特清崎破產了,他說的話還有用嗎?
這裡想講一個故事: 一次孔子到了鄭國和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牆東門旁發呆,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他的前額像堯,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部像子產,不過自腰部以下和大禹差三寸。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子貢把這段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孔子很坦然地笑著說:「外形、相貌,是細枝末節不重要的」。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確實是這樣啊!」
一個人看似落魄,他說話是不是就沒有道理了呢?不是的。孔子的話直到今日,依然成為很多人踐行的人生格言。同理,一個破產的作者,寫過的書就沒有參考價值了嗎?當然不是。
孔子像
其次是質疑時間的有效期,一個幾千年以前的智慧拿到今天來說是不是沒有用了呢?
我們經常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對於曇花來說,一朝一夕便是永恆,對於人來說,一生一死百年而已,對於宇宙來說,宇宙的年齡是150億年,人類也只是剛剛從500萬年前開始存在,人類之於宇宙何嘗不是渺小的存在。
所以6000年前的智慧,放在今天依然有效。
這篇文章我們會講到4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全世界的超前消費觀;第二部分是關於書中的寓言故事;第三部分是關於順人性的消費觀「縱慾」;第四部分是關於反人性的消費觀「節制」。
先看看美國的超前消費數據:
2017年,美國銀行利率諮詢機構GO Banking Rates曾做過一份統計顯示,銀行帳戶存款低於1000美元的美國人佔到了69%,銀行帳戶裡一分錢都沒有的美國人佔到了34%。
美聯儲發布的《2018年美國家庭經濟狀況報告》顯示,報告在2017年10月、11月所調查的1.1萬名成年人財務狀況基本良好,其中有75%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總體的經濟狀況不錯,能夠生活得很舒適。
儘管如此,但當假設需要意外支出400美元時,僅有61%的人稱會使用現金、儲蓄或信用卡支付這筆費用,而27%的受訪者會去借錢或是賣東西籌款,另有12%表示無力支付。
數據截圖
(數據來源:《2018年美國家庭經濟狀況報告》)
再看看中國的超前消費數據:
中國青年網記者在調查中發現,89.77%的受訪學生使用過分期付款進行超前消費。在超前消費的類型中,有85.98%的用於購物,其次是飲食和娛樂,分別佔65.16%和30.30%。
數據截圖
(數據來源:中國青年網)
螞蟻金服和富達國際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35歲以下的中國年輕一代,56%暫未開始為養老儲蓄,44%群體中平均每人每月儲蓄只有1339元,部分年輕人處於「零儲蓄、高負債」狀態。
最後看看日本的超前消費數據:
與其說是超前消費數據,不如說是低欲望數據,日本自從1991年經濟泡沫破滅之後,日本經濟持續低迷,被稱之為失落的20年,有人說是失落的十年。
從1991年開始到2002年,小泉政治改革結束,經濟開始出現恢復,但隨著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而再度陷入低迷,無論物價如何降低,消費都無法得到刺激,經濟沒有明顯的增長,銀行信貸利率一再調低,而30歲之前買房的人卻依然逐年下降。
不婚不育不買房,在今天自然沒有過高的超前消費數據,但是低欲望一族是基於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裂之後,在此之前房地產虛高、奢侈品橫行的日本也曾是超前消費的追隨者,以致於在經歷重挫之後,開啟了低欲望的狀態。
來源網絡
不管是美國、中國還是日本,都在當下或者過去存在著超前消費的情況,並且這樣的情況正在一點點啃噬年輕人的夢想和未來,就像白蟻存在於房梁之中,看似不起眼的一點點吞噬,最終使得整個房屋坍塌。
房貸、車貸、消費貸,貸貸更輕鬆,卻貸貸更「耗命」。
6000年前,跟今天各國瘋狂的超前消費的年輕人一樣,也有一個年輕人喜歡「超前消費」,他叫做達巴瑟,在他年輕的時候,他喜歡借巨額款項進行購置珠寶和漂亮的毛毯,但完全沒有考慮過如何償還借下的錢。
一開始他盡力還債,但漸漸的他發現自己的工錢已經不夠維持生活和還債了,債主們開始逼他還錢,他又問別的朋友借錢,但始終都是拆了東牆補西牆。事情越來越糟糕,他的妻子為了躲債只好回了娘家,而他也想去別的城市碰碰運氣。
古巴比倫虛擬圖像
為了快速賺錢,他跟隨商隊四處奔波,仍然沒有賺到錢,於是開始動了歪心思,他加入了沙漠裡的強盜團夥。第一次搶劫很成功,搶到了很多金銀財寶。第二次卻直接被當地人攻擊,當地人非常憤怒,把領頭的強盜直接殺了,其餘的人包括達巴瑟都剝光了衣服,賣做奴隸。
一個敘利亞的沙漠頭領買下了達巴瑟作為他的奴隸,並帶到領頭的4個妻子的面前,告訴妻子們:「如果你們需要,我可以讓他做太監服侍你們」。
那個時候他才發覺自己正在自掘墳墓,他欠下的巨額借款幾乎要把他毀滅。後來領頭的4個妻子中年長的那個名叫西拉的妻子救了他,並讓他幫助照看駱駝,因為他努力工作並且得到了西拉的認可,在西拉的幫助下,他逃離了奴隸生活,並回到自己的城市努力工作還清借款。
回到現代社會,市場買賣依然熱火朝天,即使足不出戶,每天也可以豪擲千金。幾乎人手都可用的花唄、借唄、京東白條仍然被很多年輕人喜愛。
故事裡的真實情況,還在每天上演,只不過這次,借錢給我們的不是親戚朋友,而是支付寶和京東還有各種信用卡。
我們依然可以購買奢侈品、漂亮的珠寶、手機甚至房產,只不過作為代價,我們需要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逐年逐月償還利息。
時間變了,核心沒有改變,不管是6000年前的古巴比倫國度,還是當下的中國,都有大量的人在肆意追隨著無限的欲望,欲望能夠被填滿嗎?不,欲望永不落幕。
古巴比倫時期畫像
埃及作家尤素福·西巴伊說:「欲望是人遭受磨難的根源。誠然,欲望可以使人得到歡樂和幸福;但這歡樂、幸福的背後卻是苦難,樂極是要生悲的;一切欲望實現之後,卻也免不了災難。」
如果你發現自己身陷負債之中,被欲望所累,根據《富爸爸·巴比倫最富有的人》這本書,你可以獲得什麼啟示呢?
在這本書裡面他給出了達巴瑟的解決辦法,這也是他逃離奴隸生活,並在一段時間後成為一個富有的駱駝商人始終遵循的5個秘訣,他把這些秘訣寫在5塊黏土板上:
第一塊黏土板:每份收入的十分之一存起來,留給自己。
當你急於付給所有人利息,把自己掙來的錢心甘情願的交出去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自己應該付自己收入的報酬?這是計劃成功的關鍵,你需要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資產,而這些資產會在日後「成為你的奴隸」幫你掙取利息,以此為你帶來更多的財富。
第二塊黏土板:誠實的記錄下自己所有的負債。
不管你有多少負債,你都需要誠實的把它們寫下來,你需要知道你將面對多少負債,並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對於自己的生活開銷有所節制。你要相信這並不會讓你覺得生活很難堅持,你需要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耐力。
古巴比倫黏土板
第三塊黏土板:將每份收入的十分之二用來償還債務。
如果你欠了朋友錢,需要誠實的跟他溝通,按照計劃努力償還債務,他可能會對你生氣失望甚至咆哮,但你必須按照你的計劃執行,不然你永遠都在拆東牆補西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可以慢慢將債務還清。
第四塊黏土板:將每份收入的十分之七用於維持正常的生活開銷。
你需要判斷什麼東西是必要的開支,什麼東西可以避免浪費你的金錢,以此衡量自己的開支。你需要用這部分錢維持你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以此保障生活的質量。
第五塊黏土板:一直堅持這些原則,你的負債會消失,你的財富會幫助你的資產增值。
達巴瑟因為堅持了這些原則,他的努力最後還清了自己的欠債,並且因為每個月都給自己留了十分之一,他已經擁有了一定的資產,他用自己的資產購置了一些駱駝,從事著他擅長的駱駝營生,因為有著經驗,開始了財富的積累。除此之外,他還把掙來的錢借給有經驗的商人,並且獲得一定的利息,這樣他的資產越來越多,從一個奴隸變成了一個駱駝商人。
羅馬帝國曾擁有奴隸制
《富爸爸·巴比倫最富有的人》這本書反覆講到的其實就是「縱慾」和「節制」,年輕人或許對未來抱有幻想這件事本事不是壞事,但是因為自己的欲望永遠無法滿足而典當未來的人,其實是把自己往火坑裡推,黃宗羲說少欲覺身輕,欲望少了,才不會負重前行,這是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思考。
好了,以上就是全部內容,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評論區一起溝通。
【作者簡介】:賴企心,3年CEO的演講培訓經驗,賣出過30萬字的文案,多家平臺籤約作者。項目作品《向上的力量》《火星演講會》《CEO的演講課》。目前專注讀書、寫作和演講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