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閒。」她是中國歷史上最為美貌的女子,在文人的筆尖,在民間的傳說之中,她活成世人難以想像的傾國傾城,她叫西施,有「沉魚」之稱的中國四大美女之一。
「兩國甘心拋相印,五湖浪跡泛扁舟。鑄金故主空摹象,鳳舉鴻冥不可留。」
從越王勾踐最為重視的謀士到富甲天下的商業理論家,角色轉換的過於快,但不管怎樣,他都註定成為一個傳奇。他叫範蠡,被後人奉為文財神。
他們的相遇註定會非同凡響,一個絕世容顏的美女,一個智慧多金的才子。他們註定會是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有關他們的故事家喻戶曉,可是他們之間真的有所謂愛情嗎?
公元前493年,吳國和越國爆發了一場大戰,兵強馬壯的吳國很快就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和範蠡都成為了吳國的階下囚,斷壁殘桓見證了一個強國的強盛,也見證了一個弱國的恥辱,勾踐發誓要一雪前恥,重新建國。
隱忍的過程是痛苦的,三年的臥薪嘗膽,只為了有一天的翻身,從一國帝王到最忠心的奴僕,他將大丈夫能伸能屈一詞演繹的淋漓盡致,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他甚至親自去嘗吳王夫差的糞便,那樣的獻媚屈辱,不過是為了復國的宏圖大計。
看著這個卑微如同塵土,早已沒有了往日風華的男人,自負驕傲如吳王夫差,將越王勾踐送回到故裡,俗話說斬草要除根,吳王看似寬容的一個舉動,為他之後的滅國埋下了殘忍的伏筆。
公元前490年,勾踐範蠡君臣回到了越國,他們開始密謀一場翻身的戰役,勸課農桑,勵精圖治,他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方法,一個可以徹底的摧毀吳王夫差的方法。
為了這個計劃可以順利完成,範蠡也開始了他的奔波之旅,終於在一個叫薴蘿山的地方,他遇到了一個女子,一個如同仙子一般的美人,她在湖邊浣紗,範蠡的馬停在了她的旁邊。
粗布麻衣掩不住她的萬千風華,女子一低頭的嬌羞,如同蓮花千嬌百媚的溫柔,滿池的魚兒都沉醉在女子的美貌之中,悄悄的跌入了湖底,那到底是怎樣讓天地失色的美貌,或許我們只能從詩詞或者歷史的記載之中窺見一二。
毫無疑問,身為男人範蠡是喜歡西施的。
幾乎就是在四目相對的那一瞬間,範蠡愛上了那個叫做施夷光的浣紗少女,我們或許可以想像在某一個瞬間,範蠡心中那個你有復國的宏圖大志有過動搖,他似乎在那個女子的眼睛之中看到了清澈如同寶石一般的光澤。
西施排在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我們不知道當年他是用一種怎樣的方式驚豔了範蠡的眼,我們只知道她最後成為了一個工具,一個復國的工具,一個可以讓男人眾叛親離的紅顏禍水。
我們或許可以想像這樣一個場景,在一個寒風悽冷的深夜,一個如同仙子一般美麗的女子出現在了範蠡的房間之中,她的眼神之中帶著悽楚的哀傷,用一種固執卻有任性的語氣對範蠡說:「帶我走吧,去哪兒都好,只要能和你在一起。」
俊美的男子冷漠的搖了搖頭,絕情而又殘忍的撕碎了一個女子對於愛情的幻想,「施夷光,你去當吳王夫差的妃子吧,為了我,為了整個越國,等到功成名退之後,我就帶你離開,只要你願意,去哪都好。」
女子還想說什麼男子的身後出現一個表情嚴肅的男人,他淡淡的給了一個請的手勢,將美人送上了馬車,帶回了會稽。
女子就是西施,男子自然就是範蠡,而那個表情嚴肅的男人則是越國的宰相文種,他或許已經看出來了範蠡的心動,所以親自前來將西施帶回皇宮,以此來讓美人計順利進行。
回到會稽之後,西施開始了長達三年的魔鬼訓練,琴棋書畫,歌舞禮儀,範蠡和文種的目的,是將這朵清新純淨的芙蓉花培養成國色天香的牡丹,將這個天生麗質的女子雕琢成勾魂奪魄的紅顏,為了確保計劃的萬無一失,範蠡狠心放棄了自己的愛情。
他們之間真的有所謂的愛情嗎?或許範蠡曾經是真的喜歡過這個傾國傾城的女子,或許在某一個瞬間他動搖過,然而在文種出現的那一刻,他知道他的所有私心都會變成不可能,這個精明的男人知道什麼才是最優的選擇。
我愛你,所以我把你送到了別的男人身邊。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些奇葩,但卻可以最貼切的形容範蠡和西施的愛情。
西施喜歡範蠡,或許曾經喜歡過,或許一直喜歡著,但我始終覺得,西施一直是真真正正的愛著範蠡的,甚至為了幫助那個男人完成自己的計劃,可以選擇成為一個紅顏禍水,無怨無悔的走到了吳王夫差的宮殿之中。
如果可以的話,我寧願西施從來沒有喜歡過範蠡,甚至從來沒有遇見過範蠡,她依舊是那個單純天真的婚紗女人,或者成吳王夫差後宮之中千恩萬寵的美人。
她只是一個女人,沒有必要成為男人們爭權奪利的工具,她完全可以選擇夫差那個真心愛著自己的男人。
然而歷史就是歷史,沒有人可以改變。英武的帝王選擇了美人放棄了江山,宮殿之中熊熊燃起的火光照著一個男人驕傲的臉,夫差死了,他靜靜的望了一眼自己深愛著的美人,平靜的選擇了死亡。
公元前473年年底,越王勾踐率兵討伐吳國,吳國的士兵節節敗退,為了討好自己喜歡的女子,吳王夫差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忽視了軍隊的發展,昔日兵強馬壯的吳國變得國庫空虛,吳國不得不接受自己即將要戰敗的命運。
驕傲的帝王自然無法忍受成為階下囚,夫差在皇宮之內自殺了,臨死之前他看了一眼西施,最後還是沒有痛下決心殺掉這個吳國百姓稱為紅顏禍水的女子。
硝煙四起,戰火紛飛,範蠡穿過重重人山,一把抱住了自己深愛的女子,附在女子的耳邊輕聲說道:「夷光,你成功了,我們做到了,我們走吧,從今之後浪跡天涯,你想要去哪兒我就帶你去哪兒。」
淚水划過女子精緻的臉,那一瞬間,火光與硝煙化成她身後的萬千煙花,西施緊緊的抱住了這個自己曾經喜歡的男人,經歷重重磨難,男女主人公最後終於在一起了。
公元前468年,越王實現了自己的霸業,範蠡功成身退,這位精明的男子留下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清醒發言,帶著自己心愛的女子,改姓埋名選擇經商最後富甲天下,過上了神仙眷侶,閒雲野鶴的生活。
這似乎是最為圓滿的結局,然而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有關西施的傳說太多,沒有人知道西施最後去了哪裡,有人說她被吳國的百姓沉湖了,也有人說他在吳國的宮殿之中自殺了,還有人說他被自己曾經深愛的男人範蠡推入了湖中,香消玉殞。
我始終覺得他們的愛情沒有圓滿,範蠡當初沒有勇氣把西施藏起來,後來也同樣沒有勇氣將西施從烈火重重的吳王宮中救出來。
沉湖的傳說似乎也存在一個明顯的錯誤,西施的故鄉在今天的浙江,範蠡遇見西施時,西施正在浣紗,按照道理來說,從小在水邊長大的西施應該是會遊泳的,淹死的說法讓人有些難以信服。
他們的故事到底是什麼樣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始終覺得一個男子連心愛的女人也保護不了,又談什麼愛情呢?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