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之石秀:別得罪我,否則哼哼!

2020-08-27 西嶽頑石

在《水滸傳》中,石秀是一個頗值得推敲的人物。石秀這個人很仗義,經常路見不平,捨命相救,因此江湖人稱「拼命三郎」。咋一聽,石秀給人的印象應該屬於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類型,可細讀原文,你會發現「拼命三郎」只是外在印象,這個人其實一點也不簡單,不僅敏感精細還心狠手辣,甚至陰損歹毒,他絕不是一個一味好勇鬥狠逞匹夫之勇的人,難怪金聖歎評價道「石秀可畏之極,我惡其人」。

石秀在《水滸傳》中出場比較晚,直到全書的第四十四回才姍姍來遲,一出場便路見不平一聲吼,盡顯「拼命三郎」的特質,幫「病關索」楊雄打跑了一眾地痞無賴。而石秀與楊雄的邂逅,引發了一起與風花雪月有關的血案。

當石秀見到楊雄的老婆潘巧雲時,施耐庵的描述頗有意思,且看原文。

黑鬒鬒鬢兒,細彎彎眉兒,光溜溜眼兒,香噴噴口兒,直隆隆鼻兒,紅乳乳腮兒,粉瑩瑩臉兒,輕嫋嫋身兒,玉纖縴手兒,一捻捻腰兒,軟膿膿肚兒,翹尖尖腳兒,花簇簇鞋兒,肉奶奶胸兒,白生生腿兒。更有一件窄湫湫、緊掐掐、紅鮮鮮、黑稠稠,正不知是甚麼東西。—《水滸傳》第44回

是不是有點葷段子的趕腳?這段描寫並非第三人稱的客觀旁白,而是從石秀眼中看到的情景,貌似他戴了透視鏡。因此這段描寫也引起了後來無數人的分析和解讀,不少人據此詬病石秀,認為他早就對潘巧雲包藏淫心。

淫字論事不論心,論事千古無完人。柳下惠坐懷不亂,並沒有做出任何越軌行為,成就了千古美談,即使當時他春心蕩漾,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裡同樣也適用於石秀,一個二十八歲的年輕小夥,正是荷爾蒙爆棚的年紀,內心有一些不可描述的想法很正常,只要他嚴格約束自己,依然是好漢一條。施耐庵這麼寫,我覺得更真實,更貼近人性和生活。

有很多人覺得石秀和武松很像,二人同樣狠辣精細,細品之下,他們區別還是很大的,武松是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而石秀則恰恰相反,知世故而經世故,處江湖而置江湖。

所以當潘巧雲向石秀誇讚裴如海念經好聽的時候,石秀已經對二人之間的曖昧有一絲覺察,這種對細節的把控源於他經歷太多的世態涼炎和人心叵測,他很早就隨伯父販馬混跡於江湖,也算個老油條了。這種事林衝做不來,武松做不來,魯智深更做不來。

潘巧雲與裴如海眉目傳情,被石秀看在眼裡,所謂莫道仁不仁,須防直不直,至此石秀格外注意潘巧雲的一舉一動。當報曉頭陀連日來在楊雄家後門死巷裡敲木魚高聲叫佛時,石秀就覺得此事必有蹊蹺,為什麼呢?既然是報曉,那就應該在主街上,讓更多的人聽見,卻為何跑到人家後門偏僻的死巷裡?

石秀從門縫裡一看,果然看見了二人之間的姦情,連日來的懷疑和猜測得到了證實。一大早,石秀就將此事告知了楊雄,楊雄聽到被一個和尚給綠了,頓時勃然大怒,恨不得立刻回家把老婆給撕了。俗話說捉姦見雙,捉賊見贓,一切用證據說話,假如潘巧雲死不承認,單憑石秀的一面之詞,如何坐實姦情?

精細靈敏的石秀很明白這一點,於是他就勸楊雄先忍著,回家後就當什麼也沒發生一樣,該幹嘛幹嘛,切不可讓潘巧雲瞧出端倪,待捉姦在床時,她自然無話可說。豈料楊雄被上司叫去喝酒,也許是心情不好,喝的酩酊大醉,回到家沒頭沒腦罵了潘巧雲幾句,且看原文。

楊雄看了那婦人,一時驀上心來,自古道:醉是醒時言。指著那婦人罵道:「你這賤人!賊妮子!好歹是我結果了你!」那婦人吃了一驚,不敢回話,且伏侍楊雄睡了。楊雄一頭上床睡,一面口裡恨恨地罵道:「你這賤人!腌臢潑婦!那廝敢大蟲口裡倒涎!我手裡不到得輕輕地放了你!」—《水滸傳》第45回

這一罵徹底打亂了石秀的捉姦計劃,潘巧雲做賊心虛,料定石秀撞見了姦情並且告訴了楊雄。潘巧雲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她來了一招賊喊捉賊,等到楊雄酒醒之後,故意哭哭啼啼,說石秀三番五次的輕薄於她。

楊雄又是勃然大怒,好你個石秀,原來昨日你是惡人先告狀,有道是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把你當兄弟,一天好吃好喝的養著你,你把我當什麼?!看看,這個楊雄啊,真是一個毫無主見的糊塗蛋,他的愚鈍和糊塗,跟石秀的機警靈敏形成強烈的反差,他除了是個工作狂之外,簡直一無是處。難怪金聖歎批道:楊雄和石秀,是石秀寫的好。

接著往下看,楊雄吩咐丈人潘公拆了肉案,肉店買賣不做了,擺明了打發石秀走。石秀看到這一切,只笑道:「是了。」施老爺子運筆如劍,《水滸》不愧為鴻篇巨著,一個不會看小說的人體會不到這兩個字的妙處,只短短兩個字勝過千言萬語,石秀明白一定是楊雄酒後失言惹的禍,他精細警覺的個性力透紙背,撲面而來。讀《水滸》,切不可囫圇吞棗,切不可只看一遍,一定要反覆細讀,方解其中之味。

換做別人,肯定會迫不及待的跑去向楊雄解釋,但是石秀沒有,他知道解釋就是掩飾,只會越描越黑,一切用證據說話。按照我們現在的想法,事已至此,應該沒有下文了,兄弟之間不歡而散,從此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既然你把好心當成驢肝肺,我又何必瞎操心?

但石秀不這麼想,他無法忍受好兄弟把他看成一個渣男,必須要證明自己的清白。於是,石秀深夜潛入楊家後門的那條巷子,殺了報曉頭陀和裴如海,故意將兇刀留在命案現場,並扒了二人的衣服帶走,造成他們互殺身死的假象。一夜兩命,一絲不掛,震動了整個薊州城,鬧得滿城風雨,大街小巷議論紛紛。

楊雄就是再糊塗,也知道這是石秀做的,而且就是做給他看的,如果潘巧雲沒有偷腥,那麼深更半夜報曉頭陀和裴如海的屍體作何解釋?至此,潘巧雲和裴如海的姦情已經實錘了,所以石秀找到楊雄開口就說:「哥哥,兄弟不說謊麼?」然後將二人的衣服一撂,人證物證俱在,此事板上釘釘。

我們可以想像,此時的楊雄臉上一定青一塊紫一塊,都怪自己一時糊塗,那賤人竟然反咬一口,錯怪了好兄弟。到這裡,石秀贖回了自己的名譽,氣也撒了,兄弟也和好了,這事應該就此打住了。至於怎麼處置潘巧雲,那是楊雄的事,與石秀無關,可石秀沒有就此收手,他一定要潘巧雲也付出代價,且看原文。

(石秀)將過和尚、頭陀的衣裳,「盡剝在此。」 楊雄看了,心頭火起,便道:「兄弟休怪。我今夜碎割了這賤人,出這口惡氣!」石秀笑道:「你又來了!你既是公門中勾當的人,如何不知法度?你又不曾拿得他真奸,如何殺得人?倘或是小弟胡說時,卻不錯殺了人?」楊雄道:「是此怎生罷休得?」石秀道:「哥哥只依著小弟的言說,教你做個好男子。」石秀道:「此間東門外有一座翠屏山,好生僻靜。哥哥到明日,只說道:『我多時不曾燒香,我今來和大嫂同去。』把那婦人賺將出來,就帶了迎兒同到山上,小弟先在那裡等候著,當頭對面,把這是非都對得明白了。哥哥那時許與一紙休書,棄了這婦人,卻不是上著?」—《水滸傳》第46回

你看這個石秀壞不壞,到這個節骨眼都不忘挖苦調侃楊雄,其實他更深的含意是欲擒故縱,在言語刺激下調動楊雄的情緒。此時,石秀內心的劇本早已寫好,就是要潘巧雲的命,之所以說一紙休書棄了潘巧雲,不過是緩兵之計,使計劃不至於硬著陸。

翠屏山上,石秀咄咄逼人,和潘巧雲從頭到尾細細對質,逼著潘巧雲當著自己丈夫的面口述直播了偷情的全過程,陰冷狠毒至此,令人不寒而慄。楊雄聽著自己被綠的全過程,怒火中燒,石秀又適時的遞過來一把刀,潘巧雲和迎兒的只有死路一條。

讀至此處,不禁掩卷沉思,若不是石秀火上澆油,步步緊逼,或許楊雄不至於殺了潘巧雲和迎兒。整個過程,楊雄就像個提線木偶一般被石秀牢牢操控,石秀的每句話都時時刻刻刺激著楊雄的神經,是他一直在背後推波助瀾,直至楊雄的怒火像火山一樣爆發,可以說,石秀就是這齣血案的總導演。

閻婆惜、潘金蓮、潘巧雲、賈氏並稱水滸四大淫婦,她們最終的結局都很慘,只有潘巧雲罪不至死。閻婆惜貪得無厭,恩將仇報,為了一百兩金子命喪黃泉,自己作死。潘金蓮串通西門慶毒殺親夫,罪大惡極,死有餘辜。賈氏與李固狼狽為奸,誣告盧俊義勾結梁山賊寇,欲致親夫於死地,死不足惜。唯有潘巧雲,除了偷漢子之外,沒有其他可指摘之處。

這不是以今方古,因為宋代立法明確規定: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潘巧雲的所作所為固然被千夫所指,但大多是基於道德上的譴責,法律制裁的話,她頂多被判兩年有期徒刑,不要覺得古代女人偷漢子動不動就要被浸豬籠,騎木驢什麼的,宋代的律法是最合乎現代文明的。

相關焦點

  • 聊聊《蕩寇志》裡的石秀——悔不該燒祝家莊的店啊
    石秀本身不是什麼善茬,在祝家莊吃雞被發現後不僅沒有道歉的態度,還蠻橫的與祝家莊人發生了爭執(我可沒說祝家莊的人沒錯你別說這哥倆也是倒黴,正碰上了氣不順的晁蓋,就以敗壞風氣之名要處死二人。不難想像,要是沒有宋江等人的勸阻,這哥倆當時就要領盒飯了。
  • "節節精細,節節狠毒,我畏此人"金聖歎為何如此評價梁山好漢石秀
    其實從石秀自己的介紹也能看出:&39;拚命三郎&34;從以上兩段話可以看出,石秀助楊雄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下面我們在細品水滸,看看金聖歎先生說的有沒有差錯?想找到答案還得從石秀說起。
  • 拼命三郎石秀——天慧星的惡人之路
    清代吐槽大王金聖歎說,石秀是個非常歹毒的人,是個中上人物,他不喜歡。近來重讀《水滸傳》,發現金老爺子此言非虛,石秀這個人說話做事,哪哪都透著一股不對勁。合上書,結合石秀的經歷仔細一想,不對勁的原因是——他是個既聰明,又有著強烈戒心的人。
  • 唱經的裴如海讓潘巧雲如痴如醉,盼楊雄歸來的石秀,卻恨這賊和尚
    「原來這婆娘也不是良人,這和尚也是個好色之徒,莫教撞在石秀手裡。」石秀心想。潘巧云為了和海和尚偷情,擺香案說明楊雄不在家為號,後院如有香案,和尚裴如海則可以與潘巧雲幽會,沒有就證明楊雄在家裡,偷情時為了怕兩個人睡得太死,又僱頭陀五更敲木魚念佛報曉。竟在石秀的眼皮底下成就了好事。
  • 《水滸》之漂亮的扈三娘
    看過水滸的都知道,水滸裡面的女人不少,但幾乎都是壞女人。幾百年來,總是有人問,施耐庵啊,女人挖你祖墳了麼?你是被女人傷多深啊,這樣埋汰女人。更有人因此痛斥施耐庵侮辱女性。可施耐庵要是活著,他第一個跳出來喊冤。
  • 水滸陰謀論:是義薄雲天的江湖豪客傳還是爾虞我詐的紙牌屋?
    提起水滸陰謀論,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明末清初大才子金聖歎,可以說他是水滸陰謀論的開山鼻祖。金聖歎這個人恃才傲物,自視極高,泛泛之作難以入其法眼,也只有水滸這樣的神作才能令他神魂顛倒,頂禮膜拜。金大才子曾感慨萬千的說:「嗚呼!天下之樂,第一莫若於讀書。
  • 項羽轉世到了水滸的種種證據
    ,或者入選水滸年度十大熱點事件。晁蓋臨死前看著宋江囑咐說:「賢弟莫怪我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這給宋江當寨主設置了一道難關,也給整個梁山泊出了一道難題。那他為什麼不讓宋江繼位要把梁山泊主之位給那個「捉得射死我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晁蓋是個簡簡單單的真英雄。 真正的英雄是有俠義精神的。比如扶危濟困、仗義疏財,不圖回報,這是對別人;重視承諾、知恩圖報,這是對自己。實際上這也算傳承了「士」的精神。如孔子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可以看出,這裡是有對自己的道德要求。
  • 《水滸細節解密》之 書中豬肉飲食意外記錄的歷史變遷
    《水滸細節解密》系列正在繼續,本期第一百四十二回!最近,大錘的水滸細節解密系列,已經開始聊古典小說《水滸傳》中出現的各種古代飲食。在上一期介紹了宋代比較上檔次的肉類——羊肉之後,本期我們來介紹書中另外一種頻繁出沒的肉食:豬肉。
  • 水滸題材連環畫知多少
    1963年,遼寧美術出版了徐餘興的《石秀探莊》和王靖洲的《燕青打擂》。「文革」結束後,水滸連環畫又迎來了新的出版高潮。1980年至1989年浙江美術出版了的錢貴蓀的《武松》、龍華的《時遷大鬧大名府》、孫昌茵的《逼上梁山》、方瑤民的《拼命三郎石秀
  • 讀水滸我是認真的(一)
    476、晁蓋下山攻打曾頭市也是無奈之舉!先回答問題...」被推薦至頭條首頁!483、花榮妹子嫁給秦明有深意這就是宋江的高明之處...」被推薦至頭條首頁!489、石秀比楊雄高出不是一個檔次!先回答問題,如...」被推薦至頭條首頁!490、閻婆是老江湖保命有一套!先回答問題,宋江殺...」被推薦至頭條首頁!
  • 梁山下的風花雪月——水滸列女傳
    《水滸》造反起家,無法無天。兇悍的孫二娘拍案而起,在「十字坡」另起爐灶,「業績」直追豔幟高張的當壚文君。逆襲的母大蟲、母夜叉畢竟是梁山時代的異數,在意氣用事的「八百裡水泊」,卻打撈不到女性自贖的希望。被押上「賊船」的一丈青扈三娘,也只好咽下滅門之恨,屈就一枚「五短」情種,坐上了「忠義堂」的交椅。相形過時的皇孫柴進,養尊處優,「家藏丹書鐵券」影射著趙官家的前科。
  • 《水滸傳》中潘巧雲慘死,都因石秀的過分幫忙,石秀的真正動機是
    床第之上, 裴如海說:「賢妹今日做全了我,明日就是死了也值了。只是良辰苦短!」這話讓被丈夫一貫冷落的潘巧雲聽了很是受用。她說:「我家官人夜夜在牢裡當執,你若有心還愁不能想見了?」這話讓裴如海感激涕零,說:「我恨不能把這心陶出來給賢妹吃了!
  • 盧俊義痛哭石秀,吳用派人探消息,宋江擔憂欒廷方(梁山驚變99
    到得堂外,有不少人正圍著石秀的屍體,見宋江三人過來連忙讓開了一條路。宋江走上前,只見石秀雙手被斷,脖子上血跡斑斑。顯然如信上所說的被先斷手,再斃命的。 盧俊義跨步上前,放聲大哭,叫喊著道:「石秀兄弟,大名府沒有你的這個拼命三郎拼命相救,盧俊義早已是刀下之鬼。
  • 再讀《水滸》之:《水滸》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社會
    一天我在上班途中,騎著自行車,發生了一起小小的意外。前面有情況需要減速,手一捏閘,咔吧一聲,閘線斷了。眼看就要和無辜行人親密接觸,我只好單腳踩地來了個「急速飄移」把車停住了。雖然沒有釀成事故,但我也驚出了一身冷汗。閘線修好之前,我沒敢再騎上去,只好推著車子走了,免得再發生意外。 由此我得出了一條結論:一輛車最重要的部件,恐怕不是動力系統,而是剎車。
  • 水滸人物之裴如海
    與潘巧雲有姦情,因嫌石秀礙眼,便讓潘巧雲在楊雄面前搬弄石秀的是非,讓楊雄和石秀恰點鬧翻。石秀為了挽回與楊雄的兄弟情,更是為了出自己心中的惡氣,一怒之下殺了裴如海,楊雄看到後也明白自己錯怪了石秀。後與石秀把潘巧雲誘到翠屏山,問明了情況,最後殺了潘巧雲後投奔梁山而去。
  • 《水滸》:蓼兒窪裡一場夢,水枯魂斷留書香
    啊,我的初戀,還有我的童年,還有我逝去的青春。我真想慷慨地對年輕人說:青年人,世界現在是你的!可我說不出,因為我還不甘心,因為我的夢還沒做完,因為我也想飛馳於天空,雖然我是三十完蛋,但我不甘心,我的夢還沒結束。施耐庵的夢也沒有結束,所以他要寫出這本《水滸》。
  • 都說是英雄愛美人,為何水滸中大多好漢都不好色呢?
    林衝娘子為了保全名節,在林衝發配後,上吊身亡;楊雄在義弟石秀「全心全意」的幫助下殺了出軌之妻潘巧雲,然後就毫無牽掛的投了梁山。似乎老婆成了好漢們英雄生涯的一大障礙。其次,想方設法娶老婆的遭人鄙視。《水滸》這麼講故事,是一種世俗經驗。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 也說水滸第一懸案——晁蓋到底死於誰之手?
    一這個話題,應該是水滸有說死於燕青的,有說死於石秀的,有說死於穆弘的,有說死於林衝的……還有說是史文恭的一個部下為報復史文恭,特意用刻有他名字的箭射中晁蓋,以圖嫁禍給史的。等等。個個竟然也都還進行了不少的分析論述。 真是不看還明白,越看越糊塗。
  • 誰是《水滸傳》武功第一人 梁山有幾人能入選「水滸五虎將」
    所以,撲天雕的綜合戰力應當是很驚人的,把他排進八驃騎花榮之後,應當不會有抬舉之嫌。還有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就是梁山上誰才是真正的武功第一人。我覺得,梁山武功第一之人應當是花和尚魯智深。這個問題暫且留到後文再講。
  • 潘巧雲私會和尚被發現,栽贓石秀反被告發,楊雄怒殺髮妻
    一個不甘寂寞的女人,一個沉迷工作的男人,外加一個花心的和尚,造就了一場悲劇的婚外戀 這天,潘巧雲去寺廟燒香,一般來說不正經的和尚,就會推銷開光手串或者讓她燒天價香,裴如海沒那麼不上道,他一心一意只想和潘巧雲做不可描述之事,潘巧雲是二婚,前夫死的早之後她改嫁病關索楊雄,楊雄是吃衙門飯的一個節級,相當於現在的監獄長,按理說潘巧雲也算衣食無憂生活幸福美滿了,但不巧的是楊雄是個工作狂整日不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