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浣碧:電視劇裡反派那麼多,為什麼她最討人厭

2020-11-11 白姐宮鬥

如果提到《甄嬛傳》中的反派,跋扈如華妃卻讓人心疼她對皇上的一片深情,毒辣如宜修卻讓人感慨她心中的那份不甘,陰險如曹琴默卻讓人因著她那份對女兒的拳拳深情恨不起來。

可是對於浣碧這樣一個甚至算不得反派的角色,觀眾卻都不約而同表示討厭。

其實在《甄嬛傳》中,浣碧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她的一生幾乎伴隨著事事不得志,事事求不得。

但是這份悲劇究其本質,是源於她自己自始至終的不清醒。

最初的愚蠢,是對自己錯誤的定位

浣碧的一生的悲劇,都是從身份開始的。

在《琅琊榜》中,梅長蘇問及靖王是否告訴了庭生的真實身份,靖王說道:「又不想他去復仇,告訴他幹嘛。」

梅長蘇當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這世上有些事情,不知道的時候很知足,可一旦知道了,反而會平添雜念和煩惱。

這句話形容浣碧的悲劇可謂恰當。

如果她從開始就不知道自己是甄遠道的女兒,或許根本不會有後來的故事。但是當她知道了這件事,身份就如同一根刺始終扎在她心裡。

在她的心裡,自己跟甄嬛同樣都是父親的女兒,本應該跟甄嬛平起平坐。自己只是命不好,才只能當奴婢,甄嬛卻可以進宮當小主。

這份不平衡自始至終都埋在浣碧的心裡,時間久了,便慢慢發酵成了一劑毒藥。

浣碧其實從未安安分分地把自己當成奴婢。

沈眉莊假孕事件後,甄嬛扶持安陵容爭寵。得寵後的安陵容每每來看甄嬛,浣碧都會對她冷嘲熱諷。

安陵容來給甄嬛送東西,也會被浣碧視為擺架子和顯擺,進而連倒茶都不願意給安陵容好好倒。

安陵容送來的浮光錦,甄嬛賞給她後特地囑咐穿的時候不要太張揚,她卻轉身就大搖大擺地穿出門去,還直接詢問身邊的人自己和安陵容誰穿浮光錦更好看。

那麼她為什麼對安陵容敵意那麼大呢?

是源於她心底對自己的不甘心。

在她的心裡,自己的身世、容貌都遠在安陵容之上,但最終陵容卻得到了她得不到的東西。

可是她沒有意識到,安陵容無論地位有多麼低微,都是宮中的小主。

而自己無論有多被甄嬛看重,都也只是一個奴婢,是甄遠道的的私生女,而浣碧卻從沒有清晰認知到自己的地位。

最大的桎梏,是身處利己主義的牢籠

浣碧從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心比天高的利己主義者,但由于格局不高,所以非常容易被一時的利益蒙住眼。

相信大家對浣碧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她想要勾引皇上的時候。

在甄嬛得寵後,浣碧因為偶然被皇上誇讚了一句,便天真地以為自己能夠一步登天。

於是便開始精於打扮,在皇上面前殷勤侍奉,試圖得到皇上的青眼。

不僅想方設法製造機會得到皇上的注意,甚至在用膳的時候從甄嬛手中搶過碗筷自己侍奉皇上,本以為自己的動作不動聲色,卻早已暴露了野心。

她只看到了人前富貴的榮光,便獨自上前,卻看不到這條路的兇險,更看不到如果自己真的成為了嬪妃,自己的身世給家族帶來的隱藏風險。

在勾引不成又見甄嬛對她沒有幫扶之意之後,曹琴默稍作挑撥就讓浣碧背叛了甄嬛。

曹琴默哄騙浣碧,即使甄嬛犯錯,皇上也不會當真責罰。而為了眼前的利益,浣碧絲毫不清醒眼前的局勢,就真的連敵人都可以輕易相信。

她早已知道自己與甄嬛是親姐妹,卻仍然抵擋不住利益的誘惑,不惜冒著巨大的風險與華妃一黨勾結。

若不是甄嬛早有防備,結局恐怕會比《如懿傳》中被阿箬出賣的如懿還要悲哀。

對於愛情,浣碧同樣是一個利己主義者。

浣碧從來都知道,果郡王深愛甄嬛,對自己無意。

但在「小象事件」當天,浣碧先是上前為果郡王斟酒,在酒撒到果郡王身上後,她又連忙上前擦拭果郡王的衣服。

最終果郡王起身,小象落下,浣碧趁機承認小象是自己,得到了與果郡王在一起的機會。

可是,她絲毫沒有顧忌到,小象落下的那一刻,甄嬛、果郡王就可能性命不保,整個皇家顏面都可能受損,為了自己的愛情,她幾乎算是脅迫了全局所有人。

這樣一個浣碧,實在是很難討人喜歡。

最大的悲劇,是執念於不屬於自己的人

但如果說浣碧此生最大的悲劇,大概就是愛錯了人。

浣碧一生都在執念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愛情也是。

浣碧在愛情裡始終是卑微的。

她明知道自己心愛的男人和自己的姐姐兩情相悅,卻也只能默默難過。明知道果郡王不喜歡自己,卻也要費盡心機留在他身邊。

在愛情裡,她從未清醒的看清自己的局勢,固執的強求本不屬於自己的愛情,所以才一步步踏入最後的悲劇。

同時,如果她是個清醒自持的姑娘,就應該明白,她跟果郡王從來都不是一類人。

她愛他,卻從來不懂他。

果郡王生病,浣碧前來照顧。

二人在院中看著天上的風箏,果郡王意有所指地感慨道:「你看那天上的風箏,看著飛得那麼高,其實只有遊絲一根線牽著,多不牢靠啊。」

果郡王擔心甄嬛在宮中的處境,浣碧卻絲毫沒有聽出弦外之音,直接回應:「原來王爺喜歡看風箏。」

此話一出,明明白白地顯露出了她的淺薄。

浣碧從不是果郡王會喜歡的那種女子,而浣碧對果郡王的愛也只停在最表面的愛慕上,從未想過提升自己慢慢向心愛的人靠攏。

所以,浣碧這一生的悲劇,就在於她從來都不是個清醒的人,無法清醒的看清局勢,也無法清醒的看清自己的。

這樣的浣碧,可悲、可嘆、又著實有些可憐。

相關焦點

  • 甄嬛傳:浣碧的小心思導演第一集就告訴觀眾了,你看懂了嗎
    《甄嬛傳》中最討人厭的角色浣碧一定榜上有名。哪怕是反派如安陵容也有知恩圖報等人性的優點,但浣碧卻從頭到尾都找不到讓人喜歡的地方。儘管甄嬛對她處處寬容,浣碧卻從不滿足,處處與甄嬛比較,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應該是最適合浣碧的判詞。
  • 甄嬛傳:難怪浣碧失寵後要躲進宮裡,看看孟靜嫻手裡拿了什麼?
    《甄嬛傳》是一部充滿宮鬥色彩的古裝劇,鄭曉龍導演是首次嘗試拍攝此類型的影視劇,結果卻受到了觀眾的異常喜歡,如同這部劇一般,劇中演員也收到了觀眾的很多好評,即使像華妃、皇后還有安陵容這樣的反派角色也依然有很多粉絲,劇中女主角孫儷就更不用多說了,演員的演技觀眾都是看在眼裡的,除了女主角之外一些配角也十分出色,其中浣碧的飾演者藍盈瑩表演的就非常好,眾所周知浣碧這個角色在劇中並不討喜,是一個自私狹隘的形象
  • 甄嬛傳:果郡王府丫鬟那麼多,浣碧為何非要瑛貴人?原來藏了私心
    導語:甄嬛傳:果郡王府丫鬟那麼多,浣碧為何非要瑛貴人?雍正見了玉嬈一面之後,立馬喜歡上她了,可是甄嬛跟玉嬈都不願意,專門讓浣碧物色美女給雍正。浣碧有很多選擇,為何非要選瑛貴人呢?在宴會上,果郡王私藏的小像掉出來,在雍正懷疑的危急時刻浣碧站出來了,雍正賜婚讓浣碧嫁過去。很多觀眾覺得是浣碧做了手腳,確實以浣碧的心機做得出來這種事,可無論怎麼說浣碧終於能跟愛的人相守,算是喜事一樁了。浣碧在甄嬛之前就喜歡上了他,多虧了雍正賜婚,才得以嫁過去。
  • 甄嬛傳:浣碧為什麼改名玉隱?她隱下的這些秘密你可能錯過了
    想必看過《甄嬛傳》的朋友們都知道浣碧,也知道她最後以甄嬛義妹、甄府義女的身份改名玉隱,成功嫁給了自己心愛之人,哪怕這個愛人心中愛的一直都是身在後宮的寵妃、自己的姐姐。她身世坎坷內心複雜,從小知道自是甄家女兒,卻只能成為親姐的婢女。
  • 《甄嬛傳》| 浣碧:人性最醜陋的樣子,她都有
    如果搞一個投票,《甄嬛傳》裡最討厭的角色是誰,我猜一定會有兩個人高票當選:一個是安陵容,另一個就是浣碧。如果沒有甄嬛相助,安陵容根本連宮門都進不去,可後來她忘恩負義,一次次的陷害甄嬛和眉莊,所以可恨。浣碧心氣很高可奈何命運不好,一個私生女,地位連庶出都不如,甄父疼她憐她,可她的生身母親又是罪臣之女,所以無法入族譜,無法將身份公之於眾,更不能讓皇上知道。她的到來,本就是一場冤孽。
  • 甄嬛傳:浣碧屢次背叛甄嬛,甄嬛為什麼還一如既往地對浣碧好?
    浣碧這個角色在《甄嬛傳》中實在不算討喜,因為甄嬛喜歡誰她就想搶走誰,從前甄嬛與皇帝相愛的時候浣碧就想方設法地勾引皇帝,後來甄嬛與果郡王相許的時候浣碧又千方百計地勾搭果郡王,著實是讓許多觀眾惱火。可觀眾討厭浣碧,甄嬛卻不討厭她,浣碧明裡暗裡背叛了甄嬛許多次,甄嬛卻能夠待她一如往昔,為了成全浣碧嫁給果郡王的願望,甄嬛甚至用鈕祜祿家二小姐的身份為浣碧爭取了果郡王側福晉的位置,看得不少觀眾都氣得牙痒痒。那麼問題來了,浣碧屢次背叛甄嬛,甄嬛為什麼還一如既往地對浣碧好呢?
  • 《甄嬛傳》玉嬈是黑夜出嫁,為什麼浣碧卻是白天?原來這就是差距
    玉嬈是黑夜出嫁,為什麼浣碧卻是白天?原來這就是差距在「甄嬛傳」裡,要說起甄嬛的家人,玉嬈和浣碧無疑是除了父母以外她身邊最親近的人了,雖說都是她的妹妹,但是這兩個人無論是出身還是結局,都大相逕庭,畢竟一個是親妹妹,一個是私生女,玉嬈從小錦衣玉食,而浣碧卻作為甄嬛的婢女,進了後宮,她一心想要翻身,最終也算是如願了,但是即便如此,兩個人就連出嫁都是不一樣的,一個人是白天出嫁,而另一個人則是黑夜成婚,兩個人都是甄嬛的妹妹,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呢?
  • 甄嬛傳一一流朱為什麼能為救甄嬛撞刀而亡,而浣碧只為自己而活?
    《甄嬛傳》主要講述了甄嬛一路升級打怪,鬥垮華妃,鬥敗皇后,最後成為後宮第一人的故事。其中,甄嬛在甄府時的兩個侍女一一流朱和浣碧,她們也隨甄嬛一同入宮,可流朱卻為救甄嬛撞刀而亡,而浣碧卻永遠只為自己,這是為什麼呢?
  • 她是《甄嬛傳》中最腹黑的人,心機比甄嬛可怕多了
    寫浣碧時落筆最留情,因她讓平凡的我,有些許代入感。端妃在《甄嬛傳》中戲份其實很少,露面的次數也不多,卻是一個很關鍵的人物,因為她是唯一一個能串起劇中所有人物的角色(包括從來只出現名字的純元),起到了鏈條的作用,推動著劇情的發展。除此之外,她的每次出場都是暗流湧動,每一句話亦機鋒深藏,屬於那種非得逼著人去細細揣摩的角色。
  • 甄嬛傳:有些人從一出生就錯了,終於懂了浣碧為什麼要背叛甄嬛?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7期:看過《甄嬛傳》的人有一件事恐怕很難理解,那就是一直作為親姐姐甄嬛貼身丫環的浣碧,為什麼要背叛自己的親姐姐呢可是,這個理由用腳趾頭想想也不靠譜,浣碧不是傻子,協助別人陷害自己家小主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比如餘鶯兒的丫環花穗,比如沈眉莊的丫環茯苓,下場豈一個悲慘了得。那麼浣碧被人抓了把柄,為什麼不告訴自己的親姐姐甄嬛,反而協助曹琴默陷害甄嬛呢?
  • 她是甄嬛傳中,最像主子的丫鬟,氣質秒殺雍正的嬪妃
    導語:『』她是甄嬛傳中,最像主子的丫鬟,氣質秒殺雍正的嬪妃!」當然,她原本就是甄父的私生女,心裡不把自己當丫鬟也是有的,但她的美貌也是多次被人誇讚的。餘氏受寵時步輦經過時,旁邊的丫鬟無意間吐槽餘氏比不上浣碧。雍正晉升甄嬛為貴人時,碎玉軒的眾人在門口恭賀,雍正誇獎浣碧好看。浣碧能入雍正的眼,證明她姿色確實不錯。
  • 甄嬛傳:所有人都知道浣碧為什麼偷偷的哭,就流朱和果郡王不知道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31期:果郡王本是無心之舉,卻一舉俘獲了浣碧那顆備感委屈的心!皇上是什麼人,在宮裡什麼樣的宮女沒見過,浣碧如此拙劣的勾引手法,他自然是厭惡的。同時她又是心傲之人,之前宮女佩兒經常奉承她穿衣打扮好看,人也好看,結果在現場的時候佩兒憋笑,臉都憋大了。最重要的當然是甄嬛的態度了,你為什麼不提前提醒我,你還是我的親姐姐嗎,為什麼要當眾看我出醜?
  • 甄嬛傳,浣碧和甄嬛的塑料姐妹情
    但浣碧的母親是罪臣之女的,所以不能以甄家的女兒示人。以甄嬛的話說,如果浣碧把自己的身份暴露了,不僅浣碧會被治罪,而且甄家一門也將會被以藏匿罪犯,包庇罪臣等等獲得欺君之罪,那麼甄嬛也將地位不保,甄家或者早早就去寧古塔了。所以浣碧也是有這樣的顧慮,特別是在經過甄嬛點撥和後宮鬥爭的殘酷,知道和甄嬛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 《甄嬛傳》電視劇VS小說:最慘的正面角色絕對是欣常在
    小編很喜歡《甄嬛傳》這部電視劇,所以看完之後又去看了同名小說《後宮甄嬛傳》。電視劇和小說肯定是有區別的,不論改編也好,刪減或增加劇情也好,這都是正常走向。尤其《甄嬛傳》的小說,由於是描寫皇帝的後宮,嬪妃肯定一大堆啊,那電視劇裡不可能真的找這麼多演員,因為這樣會讓人物變得幾乎沒有存在感,一個人一個劇情,演完就沒了。
  • 《甄嬛傳》孟靜嫻的心機,浣碧永遠不懂
    《甄嬛傳》裡,宮女浣碧改名甄玉隱,彼時為貴為熹貴妃的長姐甄嬛給了三倍於沛國公府的陪嫁,浣碧滿頭珠翠,可謂風光大嫁。浣碧其人,一介丫鬟成為皇室郡王的側福晉,看上去手段了得。為什麼說她手段了得,而不是運氣好呢?因為她嫁的人,果郡王,愛的是她的長姐甄嬛,這一段陰差陽錯求不得的愛情,讓果郡王刻骨銘心。
  • 甄嬛傳:浣碧被甄家人接受了嗎?誰注意玉嬈對她的稱呼,太諷刺了
    》的小夥伴都知道,為了出人頭地,小心思頗多的浣碧在最開始的時候被曹貴人抓住把柄,出賣甄嬛,並且在皇上面前有意打扮,希望可以博得皇上的喜歡。那麼大家覺得浣碧嫁給果郡王,成為側福晉後,甄家的人有沒有接受她呢?其實是沒有的,那麼小編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玉嬈對浣碧的稱呼?
  • 甄嬛傳:浣碧故意做戲,甄嬛為何還幫她嫁給果郡王?殺人不過誅心
    可即便是不戳穿,那也沒必要幫著情敵,浣碧是最清楚果郡王和甄嬛的感情的,但在知曉一切的基礎上還要這麼做,那就是對甄嬛赤裸裸的背叛了,對一個陰險,自私的人這麼費心,甄嬛真的如此寬容嗎?實際這才是報復浣碧的最好方式。
  • 《暮白首》三大反派:容夙被洗白容靖灃咎由自取,她的結局最意外
    《暮白首》三大反派:容夙被洗白,容靖灃咎由自取,她的結局最意外 文/呱呱熱劇任嘉倫的《暮白首》如今仍舊是最火熱的電視劇作品之一,這部劇優點太多,所以備受盛譽。不過因為馬上接近結局了,很多觀眾也都表示不捨得去看了。
  • 《甄嬛傳》裡那麼多女人,四郎這個大豬蹄子到底最愛誰?
    也正是因為如此,每次看《甄嬛傳》的時候,彈幕裡才會為皇上到底愛過誰而爭吵不休。果郡王的愛無需質疑,全給了甄嬛,他的性格是有點像空調,但終究一心一意致力於暖甄嬛,其他女子不過是偶然走進了他的發電區,連帶著感受到了那麼一點和風煦暖,便再也放不下,倒也不能都怨他。
  • 《甄嬛傳》:「聽說當今皇后是庶出」,一句話便暴露了浣碧的心機
    《甄嬛傳》在當年是一部很火的電視劇,記得我剛剛看這部劇的時候還是名初中生,到現在己經是大學生了。最初看的只是跌宕起伏的劇情與後宮裡的情情愛愛,現在再看這部劇,發現裡面有許多細密極恐的細節,反映的不單單是後宮,更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