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 浣碧:人性最醜陋的樣子,她都有

2020-11-19 倚欄說

如果搞一個投票,《甄嬛傳》裡最討厭的角色是誰,我猜一定會有兩個人高票當選:

一個是安陵容,另一個就是浣碧。

如果沒有甄嬛相助,安陵容根本連宮門都進不去,可後來她忘恩負義,一次次的陷害甄嬛和眉莊,所以可恨。

浣碧,作為甄嬛同父異母的親妹妹,因為心裡不甘心一輩子為奴為婢所以串通曹貴人害她,喜歡她喜歡的男人,不管是前期的皇上還是後期的果郡王

浣碧心氣很高可奈何命運不好,一個私生女,地位連庶出都不如,甄父疼她憐她,可她的生身母親又是罪臣之女,所以無法入族譜,無法將身份公之於眾,更不能讓皇上知道。

她的到來,本就是一場冤孽。

但一直知道自己真實身份的她心裡一直都藏著野心:都是父親的女兒,她甄嬛為什麼就能高高在上被寵幸被偏愛,她為什麼就要整天和那些丫鬟奴婢們混在一起被別人使喚聽別人教唆?

她怨命運不公,怨造化弄人,更不想成天低聲下氣,只想一朝揚眉,得到她認為的她該得到的所有。

可她只記得她是甄遠道的女兒,卻忘了她也是罪臣之女的孩子。

皇上若真的知道了她的真實身份,又怎麼可能容的下她,容得下甄家滿門?

1、

她太蠢了。

蠢到自以為有幾分像甄嬛便能入皇上的眼去分得甄嬛的寵愛,自以為聰明有心機,實則只是曹貴人和華妃手裡的一枚棋子,一枚愚蠢的棋子。

後來她鬼迷心竅,更是為了榮寵不惜一切去害甄嬛。

其實說什麼互相利用,只不過是浣碧的自以為是罷了,從始至終,她都是被利用的那個人。

有野心本沒錯,自私貪婪也不過是人的本性,只是她太蠢,不明白什麼是隱藏欲望和鋒芒,也不知道計劃和打算的長遠一點。

試想如果她當初真的得逞上了皇上的床,有朝一日犯了錯或被皇上查明了身世,等待她或者整個甄家的,或許也只有死路一條了。

2、

浣碧其實也是很可憐的:

首先就是生不逢時,再者就是求而不得,但這些都抵不過最後的一個愛而不得。

剛開始對於皇上,她是想邀寵,想上位,才試圖勾引,並不是因為真正的喜歡。

其實相比甄嬛,浣碧才是先喜歡上果郡王的那個人。

那天她穿紅戴綠驚喜打扮在皇上面前晃悠沒換來一句誇獎,反而換來一個「俗」字,她傷心的偷跑出去,遇到了悠哉閒逛的果郡王。

看到有美人哭的梨花帶雨他自然要上前勸慰,以彰顯自己的暖男本性。

然而勸者無心,被勸者有意,傷心難過的浣碧在那時就好比是燥熱煩悶時迎來了一陣風,寒氣逼人時被披上了一件鬥篷。

終於,浣碧梨花帶雨的眼睛又彎了起來,臉上也泛出了笑顏。

人在開心的時候看什麼都是開心的,就連那因為難過而流淚的雙眼此時也因為有眼淚的充盈變得亮晶晶的。

一時間,浣碧好像就變心了。

皇上?不值一提。

可愛情哪有什麼規則,自然也不分先來後到,固然浣碧比甄嬛先喜歡果郡王,終究抵不過果郡王在這之前就已對甄嬛情根深種。

所以即使她後半生只求一個果郡王,即使她真的嫁入了王府。

終究只是個側福晉,也永遠,低甄嬛一等。

相關焦點

  • 重看《甄嬛傳》:浣碧和藍盈瑩,兩種命運的突圍
    雙重的痛苦圍剿著她,從甄府到皇宮,甄嬛越受寵,浣碧的痛苦就越深重。因為身邊所有的繁華和快樂都提醒著她,這一切本來你也可以擁有的。浣碧是不認命的。她自知有幾分美貌,就更加想要突圍這本不友好的命運。她在甄嬛面前明目張胆地勾引皇上,又輕易地起了策反之心,做了一些差點傷害甄嬛性命的事。浣碧對甄嬛的背叛和傷害,在「主角光環」之下顯得陰狠與心機,但細細了解這個人物性情的來路,又覺得可嘆可悲。嫉妒心最容易激發人性的惡。
  • 《甄嬛傳》浣碧:電視劇裡反派那麼多,為什麼她最討人厭
    如果提到《甄嬛傳》中的反派,跋扈如華妃卻讓人心疼她對皇上的一片深情,毒辣如宜修卻讓人感慨她心中的那份不甘,陰險如曹琴默卻讓人因著她那份對女兒的拳拳深情恨不起來。可是對於浣碧這樣一個甚至算不得反派的角色,觀眾卻都不約而同表示討厭。其實在《甄嬛傳》中,浣碧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人物,她的一生幾乎伴隨著事事不得志,事事求不得。但是這份悲劇究其本質,是源於她自己自始至終的不清醒。
  • 回看甄嬛發現我們都誤會了浣碧,她身上才真實透露著人性的美和醜
    浣碧是個不討喜的角色,她嫉妒姐姐甄嬛,不僅陷害過她,還妄想著成為皇上的女人,後面又喜歡上了果郡王,似乎只要是甄嬛喜歡的,她都在心底裡較著勁兒。 可就是這麼一個被吐槽最多的角色,讓我們看到了最真實的人性。 01、 浣碧得知自己也是甄府的小姐後,就心有不甘。 當流朱問她跟不跟小姐一起進宮時?浣碧猶豫了,她說如果進宮了誰來伺候老爺夫人。
  • 甄嬛傳:浣碧的小心思導演第一集就告訴觀眾了,你看懂了嗎
    《甄嬛傳》中最討人厭的角色浣碧一定榜上有名。哪怕是反派如安陵容也有知恩圖報等人性的優點,但浣碧卻從頭到尾都找不到讓人喜歡的地方。儘管甄嬛對她處處寬容,浣碧卻從不滿足,處處與甄嬛比較,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應該是最適合浣碧的判詞。
  • 甄嬛傳:果郡王給浣碧介紹阿晉時,浣碧說了句話,暴露她的野心
    導語:甄嬛傳:果郡王給浣碧介紹阿晉時,浣碧說了一句話,暴露她的野心甄嬛自己斷情絕愛,但是希望浣碧能有一個好前程,就拜託舒太妃幫著給浣碧找對象。果郡王受託幫忙,給浣碧介紹阿晉時,浣碧說了什麼?一句話預示了後來會嫁給果郡王!
  • 甄嬛傳:難怪浣碧要殉情,你看果郡王死後,浣碧有啥秘密被揭露?
    甄嬛傳:果郡王死後,浣碧選擇殉情,或許背後另有隱情在甄嬛傳中果郡王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男子,畢竟他當時正值年少,而且還是黃金單身漢,本身性格也是十分瀟灑溫柔,自然也是吸引了很多女人喜歡他,比如大女主甄嬛以及她的妹妹浣碧,還有葉瀾依等人對於果郡王都是暗暗傾心。
  • 甄嬛身邊最有本事的丫鬟,不是浣碧和槿汐,而是活了74集的她
    導語:甄嬛身邊最有本事的丫鬟,不是浣碧和槿汐,而是活了74集的她!在甄嬛傳中大家對各位主演身邊的貼身侍女都非常熟悉,雖然整個劇情都是嬪妃與皇上之間的恩怨,但宮女在中間卻充當著紐扣的作用,幫助各個劇情連接,每個妃嬪身邊的宮女都是她們爭寵的最大助力者,這部劇中的主演身邊的宮女們都表現的很聰明且衷心。
  • 《甄嬛傳》浣碧為何非要嫁給果郡王,還成功了?
    浣碧,她個人是非常沒有自知之明。她一直想要與自己的長姐甄嬛相比較,可她卻忘掉了一件事情,那便是她不僅容貌無甄嬛貌美,氣質全無,最重要的是她詩詞歌賦,樣樣不通。起初,入宮的浣碧,希望能夠讓皇上看上自己。皇上的寵幸,之於浣碧來說,是一個翻身的最好機會。
  • 甄嬛傳:孟靜嫻想都想不到,甄嬛對浣碧說了一句話,幫她保住孩子
    甄嬛傳:孟靜嫻想都想不到,甄嬛對浣碧說了一句話,幫她保住孩子在甄嬛傳裡有講到,浣碧原本就甄遠道和一個漢族女子所生,可是因為這個女人是罪臣之女,為了甄氏一族的命運,甄遠道不得不隱藏了這件事頭開始浣碧看著甄嬛得寵,憑藉著自己的容貌,必定也能爭得皇帝愛護。可是甄嬛卻告知她了真相,如果浣碧再錯下去,連累的就是甄氏一族。在這之後浣碧對果郡王又非常痴迷,她知道果郡王的心不在自己身上,可是卻在一次家宴,略施小計讓皇帝給她與果郡王訂婚。
  • 甄嬛傳:浣碧終身不孕,跟甄嬛有關?難怪果郡王死後她含恨自盡
    她的一生幾乎都是生活在甄嬛的陰影之下,就自己的丈夫,都在深愛這甄嬛,這令性情高傲的她,如何在甄嬛面前自處。浣碧一聽了,立馬換了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跟甄嬛說起這果郡王如何如何寵她,怎麼對她好而不理會孟靜嫻之類的。
  • 《甄嬛傳》:「聽說當今皇后是庶出」,一句話便暴露了浣碧的心機
    《甄嬛傳》在當年是一部很火的電視劇,記得我剛剛看這部劇的時候還是名初中生,到現在己經是大學生了。最初看的只是跌宕起伏的劇情與後宮裡的情情愛愛,現在再看這部劇,發現裡面有許多細密極恐的細節,反映的不單單是後宮,更是人性。
  • 甄嬛傳,浣碧和甄嬛的塑料姐妹情
    甄嬛傳中的浣碧是一個另類的存在,劇中介紹說浣碧的母親是罪臣之女,只是浣碧的母親的爹也就是浣碧的姥爺被甄遠道救了,然後甄遠道就和浣碧母親有了浣碧而且還在皇上面前手拿荷花,穿的花紅柳綠,頭戴荷花,等等都失去了一個宮女的本分。在甄嬛面前勾引皇上,甄嬛能容得下浣碧嗎。而且最讓甄嬛動怒的是,在宮中燒紙祭奠母親,被曹貴人發現後,向華妃報告甄嬛去看禁足的沈眉莊,這次之後,甄嬛顧及父親的囑託,對浣碧採取了恩威並施的策略。
  • 甄嬛傳:所有人都知道浣碧為什麼偷偷的哭,就流朱和果郡王不知道
    對,你浣碧就是個俗人,就這點伎倆,也想爭寵,你跟安陵容比,可是差得不是一點啊?實際上,浣碧這種打扮,不用皇上羞辱她,甄嬛也已察覺,她都能就一支步搖戴不戴跟浣碧爭論一番,怎麼可能注意不到她頭上的大粉花?雖然甄嬛事後替浣碧解了圍,說自己有粉紅色的綢緞送給你,你快去換下這身綠衣服吧?但浣碧還是受傷了,她偷偷跑到御花園委屈的哭泣,她哭的原因有很多:對上來講,在皇上面前漏了醜,自己想攀皇上這條路基本是堵死了。
  • 《甄嬛傳》浣碧為何「輸」給甄嬛?
    究其根源,是因為浣碧這一生,在自己最為重視的人處,都沒有得到過完全徹底的愛,和完全徹底的接納,導致她始終都沒學會愛自己。縱觀浣碧這一生之中,最該重視也最該愛她的人,算算應該是她的父母、長姐以及丈夫吧?她的父親愛她,但更愛自己的名譽和家庭,同樣也是明知和罪臣之女糾纏的行為搞不好會害人害己,但就是管不住心和下半身。儘管他對浣碧也是有歉疚之心的,但就說他這個把私生女當成嫡女的丫鬟養的操作,他是兩全其美了(既可以見到私生女,又不會影響到家庭和睦),可對於浣碧當真公平麼?他真真正正的想過浣碧的感受沒有?
  • 甄嬛傳:果郡王死後,為何浣碧非要「殉情」?她也太了解甄嬛了
    在甄嬛傳裡,浣碧最後為了果郡王殉情,其實還是因為她太了解甄嬛在甄嬛傳裡,甄嬛本來是死心塌地地愛著皇上的,不過皇上的種種做法最後讓她寒了心,而果郡王在她最失意的時候,給她帶來了莫大的安慰,所以兩人發展出了一段感情,並且有了夫妻之實,不過這種事要是讓皇上知道了,不僅兩人要死,恐怕跟著整個家族都要遭殃,所以兩人其實還是非常小心地隱藏起了這段關係的,
  • 甄嬛傳》:流朱浣碧,一個丫頭,一個親妹妹,對甄嬛有天壤之別。
    《甄嬛傳》中,伺候甄嬛的丫頭有流朱浣碧。 浣碧是甄嬛同父異母的親妹妹,但是浣 碧時時都在跟甄嬛較勁。 她為了得到皇上寵愛,不惜背叛自己的親姐姐,投靠了曹琴默和華妃,算計自己的姐姐。 後來她又喜歡上果郡王,在甘露寺的時候,看著甄嬛與果郡王雙宿雙飛,不知道她得有多難受。 她設計在皇上家宴時讓果郡王掉落甄嬛小像,嫁給了果郡王。明裡暗裡,都在算計甄嬛。
  • 甄嬛傳:孟靜嫻常年臥病,為何卻能輕易懷孕?難怪浣碧鬥不過她
    浣碧是依靠甄嬛的面子才進門的,她一切的依仗都源於甄嬛,果郡王對她好一點,也是因為對甄嬛愛屋及烏的緣故。果郡王對她沒有情誼,她還是靠著自己父親國公爺的身份強迫性的嫁過來的。說嚴重點,孟靜嫻嫁給果郡王就屬於是強買強賣,王府的人都是拜高踩低的,王府的內務由浣碧掌管,孟靜嫻不得寵又多病,她的處境自然也不好過。
  • 甄嬛傳:浣碧至死想不通,甄家女兒都從「玉」,為何甄嬛卻沒有呢
    甄嬛傳:浣碧至死想不通,甄家女兒都從「玉」,為何甄嬛卻沒有呢?想必大家都看過《甄嬛傳》,這部劇已經成為宮鬥劇的新標杆,堪稱經典之作。並且它還能吸引人們不止一次的觀看,因為每看一遍都會有不同層次的理解,就會發現自己之前居然錯過了那麼多的細節,甚至劇中人物的說的話語,每個動作都是值得細細品讀和推敲的!
  • 《甄嬛傳》孟靜嫻的心機,浣碧永遠不懂
    雖然未出閣便有了思慕果郡王的名聲,那是一種決絕的試探。畢竟若果郡王不反對,她早就是果郡王福晉了。後來孟靜嫻對果郡王思慕成疾,那便是皇帝也無法視而不見。於是便有了和浣碧共同嫁入果郡王府的局面。果郡王進宮請旨,浣碧掌家,為的是安甄嬛的心。一無所知的皇帝欣然答允。
  • 甄嬛傳: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
    驚慌逃脫後,甄嬛又不小心見到了井裡的福子,於是驚嚇過度後的甄嬛,開始思考人生……楊角風談《甄嬛傳》第5期:甄遠道有私心,他並不想甄嬛爭寵,為何還讓浣碧也進宮?那麼甄遠道究竟有什麼私心呢,我們還得從浣碧說起,以及她進宮前後的變化:浣碧第一次出場是跟甄嬛還有流朱去寺廟燒香許願,當時流朱和她都是丫鬟身份,但明顯的浣碧穿的衣服要比流蘇華麗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