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裡說忌針

2020-08-28 豐鎮大地

在過去,女人們一冬天的忙忙碌碌,縫縫補補,油燈下納鞋底,做鞋幫,縫單的,拆棉的,大補丁上摞小補丁,不分晝夜的做著針線活……


正月裡遺傳下來的忌針、記剪子,大概是老天憐憫過去的女人們,心疼她們,想給女人們放個假吧!


有人說正月初一縫幾針,一個正月不用記針,這是我後來聽說的,如果早知如此,一正月也倒是想縫就縫,想剪就剪,輕鬆不少,可我媽沒有這樣說過,她對記針是認真的,也是慎重的。所以我對正月裡忌針,忌剪子,還是留下了一定的印象。


正月裡忌針的事我也是一知半解,我且一說,你們也將就一聽,這些都是老輩傳統留下的,不科學的,甚至是迷信的說法,可我從小耳濡目染,聽媽媽說,那怕是笑談。



媽媽說——


正月初五送窮土,初十耗子娶媳婦,十一,十二鑽耳眼,是不記針的,過了陰曆的十五,年,也就大體過完了。可忌針,忌剪子才剛剛開始,過了十五,十六遊百病,人們到處走走看看,親戚家轉轉,一年裡不得病,把病丟在了外面。


十七、十八兩眼雙瞎,這可得記,誰想一輩子看不見呢?


十九騎毛驢跌斷圪肘,現在沒毛驢,我尋思誰家還沒個電驢?


二十、二十五添倉日,小添倉,大添倉怕養「倉郎」就是生出白頭髮,白眉毛這樣的孩子,我真見過這樣的人,卻不知道是不是她媽沒記針呢?


二十一、二十二不忌,二十三、二十九大忌,這得忌,具體怕什麼我也不得而知,也沒詳細問過我媽,只知道頭不能梳,臉不能洗,披頭散髮一天,而且不能吃生米生面,得吃熟食,更不用說動針,動剪子啦!



二十四紮黑刺,就是紮根刺好不了,要壞膿,紅腫,帶起「紅線」「綠線」那可不得了,只能在有了「紅線」的手腕或腳腕戴紅繩,有了「綠線」的戴藍繩,這樣來阻止病情的發展。


二十六轉骨遛,就是渾身轉的疼。有時候一個地方疼,還要人命,這渾身疼?更不可活,可得記!


二十七八活抓活捺,就是好好的,忽然間,說沒就沒了,活活的人就沒命了,誰敢不記。


三十這天不記,二月初一不記,二月二安龍眼可得記,人家安龍眼,耍龍燈,你把龍眼扎瞎了,還有個好?


二月三賊祈盤,就是怕賊偷,如果不忌針的話,賊就偷你們家,那家不怕,天天防盜,夜夜防賊,緊防慢防還防不住,誰敢不忌針?


那是一九九八年的大年前夜,也就是臘月二十九晚上,我媽和嫂子把該安頓的年貨都做好了,剛措的肉蛋蛋,準備往出放,出了家門,我嫂子問:「肉蛋蛋放那兒呀?」我媽拉開個門縫說:「就放窰房裡那個甕上哇,看耗子吃了的。」


她們倆的對話,說者無心,聽者無意,或許隔牆有耳,或者賊已踩點,就在年三十早上我媽推開家門,看見西窯房門大開,進去一瞧……


媽媽呀,賊偷了!一個豬,一個羊,還有殺的雞,所有的過年的肉和骨頭,偷了個淨眼毛幹。



我媽坐在院裡放聲大哭,邊哭邊罵:「挨千刀的賊呀!槍打你的頭呀!你偷也給老娘留點呀!你吃下去能服受住啊!老奶奶一年哩哩嘮嘮的可勁的餵來,給你個沒安頭的餵好了,你要麼早點來偷,過年了你來偷你奶奶,你奶奶拿啥過年呀?你個缺德的賊呀,你好吃難消化啊……!」我媽氣的渾身發抖,也顧不上院子的冰涼,拍著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邊哭邊罵。


我媽這一哭,村子不大,人們都知道了,人們都來勸我媽:「起來哇,別哭了,再哭,賊也不會給你送回來。」


「就是,姑,別哭了,別人家年三十賊偷了過不成年,沒肉吃,咱家賊偷了,啥也不會缺!」貴全哥一邊扶起我媽一邊說。


那會的村裡還是挺紅火的,人們都沒有外出,家家在責任田裡幹的風生水起,只要人勤地就不懶。當然也少不了有幾戶男人懶女人賴的不像樣的人家,偷雞,勒狗,過年前,天天哭爹喊娘的,我們家連個肉點點也買不起,這年咋過呀?人們理也懶得理她。年三十過後,人們都說誰誰誰們家,年前哭天抹淚的沒肉吃,年後天天肥的流油,放下肉啃骨頭的,肯定肉是他家偷的。村村不大,誰是啥樣的人,屁股底坐玻璃——席底鏡明。


貴全哥首當其衝給我們家拿去了豬肉,我姨、舅、叔,嬸子、大娘,七姑姑,八大姨,一會兒的功夫我們家炕上,柜上全是肉,骨頭,雞、豬、羊肉都有,人們七手八腳的,一會的功夫大家給做個齊全。


我媽說,比原來家裡的肉還要多。


我媽感慨萬千,唉,我當了一輩子的《東郭先生》還是讓狼咬了一口!


二月四賊祈次,就是賊偷了會冤枉你,安在你頭上!


在農業合作社的時候,有一年的秋天,隊裡的場面丟了莜麥,看夜的人一口咬定是我父親所為,而且還是他親眼看見的,說是穿著部隊退伍時候的衣服,我父親從閒房的架上取下當年退伍時的衣服,上面落滿了塵土。


可是看夜的人一口咬定,百口莫辯,無奈償賠了隊裡一口袋莜麥,還落了個賊名。


還好在鬥私批修的年代,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大會上,那個偷糧的人主動交代了偷莜麥的前前後後,還回了我父親的一生清白。


正月裡忌針記到陰曆二月四日便戛然而止。


每年的二月四日這天,我媽都會絮叨一遍我父親被冤枉的事,如今我媽走了好多年了,我也忘了問我媽,發生在我們家的那兩件事,是不是您老人家都忘記忌針了?


其實呀,忌不忌針,不必當真。我是過年了,蝸居在家,想我媽了,也想起了我媽說過的話。忌針的傳統是迷信,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


作者:高煥清 北京豐鎮同鄉會

相關焦點

  • 正月走親戚的故事——關於小時候家鄉習俗的回憶之二
    那時,我家正月裡需要走動的親戚很多:姥爺家、舅舅家、姑姑家等等,大約十多家,這些都是通常需要走動的。很小的時候,正月裡經常跟著我父親到朱江村我姥爺家出門。記得我姥爺個子較高,微胖,頭髮有些花白。有一次他端詳著我的臉,看了半天對我父親說:「這孩子看面相有福,要好好供他上學,長大了說不定有出息!」父親聽了,臉上露出喜色。我聽了以後,覺得這是姥爺對我的鼓勵,一定要好好努力,不辜負姥爺的期望。還有一次正月裡到姥爺家出門,到南朱江街上玩,看到跨街有座拱門,門上有一塊扁額,我很奇怪。就問我二舅:「那是什麼門?」
  • 正月的蝴蝶,女兒出生前的蛇,是逝去的親人回家了嗎?
    近來看到網上有人說,飛進家裡的蝴蝶是逝去的親人留戀這個家回來看看的。你相信嗎?奶奶是2004年正月份去世的,四年後的2007年正月份過年的那幾天,初七還是初八記不太清了,我家院子裡出現了一隻彩色斑瀾的蝴碟,在院子裡飛了好久最後還是飛走了。
  • 正月初五·迎喜神
    山莊村人從上峽裡走出來了,頭牛溝人從瓦窯和上場的豁口走出來了,馬鹿村人從麻地灣走過來了,馬槽槽裡的人從中梁頂上走下來了,和馬鹿村人在沙石咀匯合,有福溝裡的人從花兒臺子下的山峁拐出來了,友溝村的人從川道裡湧進來了,對面南山上的回民娃娃噢噢哇哇衝下來了,後面相繼跟著孫家灣的人,三三兩兩也來了。蘇臺人的正月初五,蘇臺迎喜神啊。蘇臺今天像一口燒紅的大鐵鍋,伸開雙臂,咧開嘴,迎接每一股從各個山溝湧出的溪流。
  • 故事:奪命的虎針
    開故事之前,先給大夥說道說道啥是「虎針」。所謂的「虎針」,據大山裡的人說,是老虎身上的一根十分特殊的虎毛。據說虎針帶在身上,就能看到一個人的前世。今天咱就來說一則民間故事,當然與這「虎針」息息相關。張彪這人膽大,經常背著獵具去大山裡打獵。
  • 大年三十齣了這樣的晦氣話,沒想到連正月都沒出就走了!
    可是大家都吃完早飯了她妹妹還沒出來,她爸就準備去叫,被她奶奶攔住了,說不能壞了規矩,就這樣一直到了中午,還沒有起來,她爸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了,一點家教也沒有,行事衝衝的去了妹妹房間,打開門喊了一嗓子,這一嗓子把她爸喊的眼淚直流,喊的太大聲了搶到了自己,也把她妹妹給喊醒了,她妹妹心裡不爽,就衝著她爸喊,你叫喪呢,她爸一聽氣不打一處來,但礙於今天過年,就沒發啥脾氣,對著她說等過完年跟你算帳。
  • 民間故事:奪命的虎針
    開故事之前,先給大夥說道說道啥是「虎針」。所謂的「虎針」,據大山裡的人說,是老虎身上的一根十分特殊的虎毛。據說虎針帶在身上,就能看到一個人的前世。今天咱就來說一則民間故事,當然與這「虎針」息息相關。張彪這人膽大,經常背著獵具去大山裡打獵。阿爾博裝飾 3天前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
  • 短篇小說丨針
    所有的影視片或者小說故事裡補衣服時會出現的情節也在你正在看著的這個故事裡出現了:多的左手食指哆嗦了一下,原來給針刺到了,很快地,手指上冒出了一滴飽滿的血,多看著它,見它慢慢地脹了,要流著掉下去了,伸到嘴中吮了一下;抽出手指,看看它,又慢慢地滲出了血跡,便又再伸到口裡吮吸了一下,心裡不知怎的產生個奇怪的想法:人居然也是會吃血的……多在補襯衣的時候,眼睛不經意地看向放針線的小盒子,發現其中一個小線筒上還插著一枚針
  • 李紈說不喜歡妙玉為人,其實這是李紈的障眼法,她和妙玉私交不錯
    至李守中承繼以來,便說「女子無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時,便不十分令其讀書,只不過將些《女四書》《列女傳》《賢媛集》等三四種書,使他認得幾個字,記得前朝這幾個賢女罷了,卻只以紡績井臼為要,因取名為李紈,字宮裁。因此這李紈雖青春喪偶,居家處膏梁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惟知侍養親子,外則陪侍小姑等針黹誦讀而已。
  • 故事:民間故事:十三針
    楊三爺一邊捻著針一邊說道:「你還不離開,我就下狠手了,孩子有什麼不對,你說出來,我們能做的都去做!」話說完,卻不見孩子有任何反應,楊三爺一瞧,孩子那雙邪異的眼神正直勾勾的盯著他。楊三爺一見這情況,心裡暗呼不妙,正要再說話,可孩子露出一抹詭笑後就閉上了眼睛,任憑楊三爺說破了喉嚨也不吱聲。
  • 初心——《百妖譜·慶忌》
    它又被養在了水缸裡,跟以前的慶忌一樣,它把阿爹視為朋友,對我也友善。可是他的父親只是把慶忌看做工具,一旦有利可圖,就讓慶忌用生命去換取。他的臉是那麼冷漠的,那麼理所當然,沒有一絲憐憫。王公子跟隨父親去埋葬慶忌。那一個個小小的長滿綠草的墳包,震撼了王公子的心。
  • 剛過完年想理髮,卻被周圍人各種科普正月不宜理髮。我要不要忍忍
    周圍的朋友都告訴我正月不宜理髮,最好過了二月二(龍抬頭)在理。立場一向不堅定的我猶豫了,你們那有有這個說法麼?為了搞清楚這個說法的來源,特意去找了一下一是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舅。傳說從前有一個家裡很窮的剃頭師傅沒有錢為舅舅送禮物,每年正月就把為舅舅理一次髮作為禮物。後來剃頭師傅的舅舅死了,一到正月,剃頭師傅睹物思人,思念舅舅常至愴然涕下。
  • 孫悟空金箍棒為何叫定海神針?
    此外,除了戒刀以外就是生金棍,原文的描述是可大可小能藏到耳朵裡。這可以看做金箍棒的前身。那麼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為何又被稱作定海神針的呢?小說原文是:「那是大禹治水之時,定江海淺深的一個定子,是一塊神鐵,能中何用?」。各位讀者請看好哦,作者吳承恩(雖然有爭議,但主流還是承認的)原文可說的是」定子「,而不是尺子。
  • 講一個關於鬼門十三針的故事。
    關於這個人,大家都知道了,針灸聖手,有一手「鬼門十三針」的本事,特別厲害。不過嚴格說,半截子蔣只能算是個半吊子醫生。說到這裡心理治療,這個神婆、神漢的驅邪法事等,其實就是了,這也是為啥有些人中邪後,找神婆安慰幾句,做點兒法事,還真痊癒了的原因。說白了,這些神婆神漢啊,就是村子裡的心理醫生,有時候誤打誤撞吧,還真是管用。所以按照鄧公的說法,不管白貓、黑貓,能逮住老鼠,就是好貓。
  • 二百零二、懷瑾捏針學習女紅
    至於抱山呢,從義城回來就不見了蹤影,連藍啟仁都說不出來師父去哪兒了。不過也對,那死的是自己從小養到大的徒弟,老人家愛面子,躲起來哭一哭也很正常。弟子來報山下丟孩子的事情時,忘機、阿羨正在師姐處吃飯。姑蘇向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這大規模的丟孩子已經非比尋常,思追他們尚年輕,遂和魏無羨二人帶著一竿子弟下山,探個究竟。
  • 小說:男子為主任姐姐看病,說:扎幾針就可以了
    林峰跟著蔣欣走進房間,驚訝的發現,搖籃裡有個嬰兒熟睡著。眼前的窈窕女子,竟然剛生過孩子!在林峰驚訝之際,蔣欣已經坐在床邊,慢慢將上身的衣。林峰努力壓下內心的躁動,認真看了看後,皺起了眉頭。「那個...我需要......」林峰向蔣欣示意需要動手檢查。檢查了一會兒後,林峰沒有發現明顯的問題,只得加重力道。
  • 陳情令之餘生有你51:小星晨給魏無羨施針
    「沒辦法,道長說的讓我早點過來叫你!」薛洋聳聳肩「等我一下!」魏無羨把門合上,轉身撲在藍忘機懷裡,「二哥哥!」「別撒嬌了,快去吧!魏無羨蹦出房門後,然後就和薛洋離開了自己的房間,藍忘機看著魏無羨消失的背影,最後整了一下自己的著裝,也回姑蘇了魏無羨和薛洋回到薛洋的房間,房間裡,溫情和曉星塵都在等著,看著兩人回來,薛洋還不放心的看了一下門外,確定沒人後,布下結界「魏無羨你可想清楚了?」
  • 故事:「深地」113 司南和指南針
    說著婕從背後的包中取出一枚野外旅行常見的指南針,看了一下後,指了指其中一個溶洞對族長說:「應該走這個溶洞。」「這個磁向盤更為精確,送給您吧」婕說罷,把手中的指南針遞給了族長。「這個小東西也是磁向盤?」族長接過指南針仔細端詳起來。「這麼貴重的禮物,怎麼好接受。。。」族長雖然這樣說,卻一點也沒有把指南針還給婕的意思。
  • 仙鶴已隨雲影杳,神針猶帶月光寒!回憶經典,《新仙鶴神針》
    《新仙鶴神針》是由臥龍生所著的同名武俠小說改編的,1993年由陳木勝執導,梁朝偉、梅豔芳、關之琳等主演。故事圍繞六扇門主事曹雄召開武林大會展開。仙鶴已隨雲影杳,神針猶帶月光寒,這裡尤其要說一下梅豔芳俠氣自成白雲飛,九天乘仙鶴而來,純淨的眼神,過人的英氣,對比後期的青衣,內心漸漸掙扎,眼中淡淡憂愁
  • 面對孩子被縫了四針
    ●楊明「老公,今天我犯了個大錯誤,孩子洗澡時我沒有看護好,他突然從洗澡盆裡一躍而出,下巴被重重地摔在地上,送到醫院被縫了四針。」我出差在外,返回時一下飛機便收到了妻子發來的微信。看妻子如此說著,我一把將其擁入懷中,輕拍她的肩膀,「別哭了,看我給你買了什麼好衣服。」說著,自己將一件連衣裙呈現在她的面前。「顏色、款式我都喜歡。」妻子目睹,臉色由陰轉晴,滿面喜悅,「謝謝你,想得如此周到。」「爸爸!我想你呢!」此時,兒子的聲音從臥室傳來……講述人: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