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琉璃》有著龐大的世界觀,塑造了一個新的仙俠世界,而劇中出現的很多角色都是以《山海經》為藍本的。沒有琉璃更新的時間,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劇中的各個角色吧,他們可都是山海經裡的上古異獸。
騰蛇
劇中的騰蛇神君是一個為了一口吃的將自己賣了的傲嬌小可愛,他一出場整部劇的氛圍都活潑了起來。而山海經中的騰蛇則是一個根正苗紅的狠辣角色。
騰蛇最早是記載於《山海經》中山經裡的異獸。似蛇但長有雙翅,能夠御風飛翔,並能踏雲駕霧。相傳當時女媧造人時,又按自己的的樣子造了兩個與自己相像的蛇神寵物。這兩個寵物一雌一雄,雌為白矖,雄為騰蛇。這兩個蛇神也是女媧娘娘最早的左右護法。後來女媧補天。騰蛇和白矖兩位蛇神,作為左右護法,也一同前往,輔助女媧,從而也積下大功德,成了天界神仙。可以說從女媧創世開始騰蛇就是以正神出現。
無支祁(巫支祁)
無支祁,或稱支無祁、巫支祁、中國神話中的水怪。他的形狀像猿猴,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火眼金睛。他的頭頸長達百尺,力氣超過九頭大象,常在淮水興風作浪,危害百姓。巫支祁出生在豫南桐柏山中的花果山,為天生神猴。後娶龍女為妻,生了三個兒子,都是神通廣大的魔頭。他自為淮渦水神,在淮河中建有龍宮,其勢力波及黃河中下遊和長江中下遊。西遊記中孫悟空便是以無支祁為原型創作的。
《山海經》說:「水獸好為害,禹鎖於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無支祁)」。大禹治淮時,無支祁做惡被其擊敗,鎖於淮井之中,這就是著名的「禹王鎖蛟」的故事,從此淮水邊也有了著名的「支祁井」。
金翅鳥
劇中男主禹司鳳的原身是一隻金翅鳥妖。而金翅鳥最早是出現在印度神話裡。
金翅鳥屬於護法神鳥,正邪皆在一念之間,可成妖也可成神。金翅鳥其實不屬於上古神獸,它是宗教神話裡的神鳥。最早出現在古印度神話故事裡,名曰迦樓羅。是鳥族之王。具有鳥的翅膀和人的身體,是一種非常強大的類似大鵬的靈鳥。在印度神話神話中,它是天地維繫者,是整個宇宙生命和力量的統治者。是一個眾多法身的大能之神。
鮫人
鮫人在很多仙俠劇中都出現過,《琉璃》中的鮫人亭奴曾是天界醫官,是個溫婉的角色。
鮫人又名泉客,是人身魚尾的神秘生物。早在幹寶的《搜神記》中就有記載:「南海之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泣則能出珠。」《山海經 海內南經》中也有記載:「 氐人國在建木西,其為人人面而魚身,無足。」「雕題,黥涅其面,畫體為鱗採,即鮫人也。」
鮫人是比較溫和的上古神獸,居於深海,本身也不具有超強戰力。只因生的靈異,渾身是寶,所以被貪婪之徒垂涎。傳說他不但能滴淚成珠,其油脂更為耐用,一滴就可燃燒數年不滅,不受環境約束。
唐詩人李商隱的名作《錦瑟》中,「滄海月明珠有淚」便引用了鮫人的傳說。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過始皇地宮「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民間盛傳秦始皇陵中的長明燈就是用鮫人油做燃料的。
當康
劇中當康是鮫人亭奴的靈獸,圓滾滾的外形很像一隻小豬。
又名牙豚。形象如豬,但很挑食。生有獠牙,卻屬於草食動物。體型較小,來去無蹤。人們只能從它的「當康、當康」叫聲中,才知道它的來臨。它只出現在豐收之年,所以人們把它當作預兆好運的福運使者。食量很小,從不害人。
燭龍
劇中燭龍作為少陽派秘境的守護獸存在。在神話記載中他的能力十分強大。
燭龍又名燭陰,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鐘山山神。人面龍身,口中銜燭。紅色的皮膚,住在北方極寒之地,睜開眼就為白天。 閉上眼則為夜晚, 吹氣為冬天, 呼氣為夏天, 能呼風喚雨。
它的兩隻眼睛,一隻代表太陽,一隻代表月亮。它威力極大,睜眼時普天光明,即是白天;閉眼時天昏地暗,即是黑夜。但是如果它同時睜開兩隻眼睛,大地就會被酷熱烤焦。燭陰不食不息,口中銜燭,放出的神光照耀整個大地。古人認為燭陰的吹氣會導致大風,因此認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氣,而夏天則是它輕微的吐氣。這個神的形象明顯來自古代對氣象的自然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