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大宗師黃易是個多面手。
除了武俠還寫了很多其他領域的小說。比如,科幻、喪屍、廢土、穿越……
其中爭議最大、最難歸類的小說,就是《星際浪子》,到現在人們還在對這部小說是科幻、還是玄幻、還是以宇宙為背景的武俠小說,而爭論不止。
盜版的黃易小說,都很願意使用黃色的封皮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星際浪子》應該歸屬於哪個類型這一問題。
科幻小說的全稱是科學幻想小說,是根據有限的科學假設,在不與人類最大的可知信息量發生衝突的前提下,虛構可能發生的事件。
簡單點說,就是以現在人們認知的科學知識產生的幻想小說。如果超出了人類現有的科學知識,就不算是科幻小說。
而玄幻小說指的是,在東方神話方面再創新或融入其他奇幻題材,不需要依靠科學知識,大膽暢想的小說。
雖然兩者看似涇渭分明,但其實彼此糾纏不清。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部說鬼的小說。
提起鬼很多人都認為這不科學是封建迷信,應該屬於玄幻小說。
但是,給這個鬼加個有趣的科學解釋。其實鬼並不是人死去靈魂形成的,而是人們看見外星人,誤將他們奇怪的長相當成了傳說中的「鬼」,而產生的誤會。那這部小說就是科幻小說了。
倪匡的小說經常這樣做,咱們中國神話中的妖魔鬼怪,神仙佛祖,在他的小說中,其實都是外星人。
衛斯理
先來說說《星際浪子》講了什麼故事。
在幾十萬年後,人類派出了兩艘宇宙飛船,方舟一號和二號去開拓宇宙,結果方舟二號遇上了可怕的外星生物,被他們佔據了身體,成了可怕的生物黑獄人。
宇宙騎士講的也是外星生命奪取了人類的身體,變為另一種可怕的生物
而方舟一號,被宇宙中最古老的幾種生命形式(水之母、肉身神、火之祖),引領到一個環境極其惡劣的星球,暗中培育,用來對抗黑獄人。
經過近萬年嚴酷的培養,方舟一號上唯一倖存下的人類——方舟,在惡劣的環境下與命運頑強的鬥爭,成為了一個超級戰士。這很像武俠小說中,隱士高人培養弟子,待他學成之日,放他下山報仇。
方舟的出現,改變了人類的歷史,成為人類對抗宇宙公敵最後的王牌。
最後,方舟在幾位紅顏知己和水之母的幫助下,擊敗了黑獄人的首領黑獄帝君撒拿旦,使宇宙恢復了和平。這個結局看起來也很武俠。
如果,單從故事上看《星際浪子》是一部星際戰爭類的科幻小說。
而且小說中,星際戰爭的場面非常宏大。
比如黑獄人駕駛著中子星,撞向太陽,毀滅了整個太陽系。我個人認為,這個創意並不比《三體》中的二向箔差多少。
而且書中提出了很多有趣的科學概念,比如宇宙中存在正反空間,暗物質,和讓人類超脫生死的蛻生術。
但在我看來,這些只是《星際浪子》披在身上的外衣,其內核還是咱們中國的道家文化和武俠文化。
只是將道家文化加以高科技的武裝,變成了非常高深的科學。星際戰爭中加入了武俠風格,變成了更高層次的戰鬥。
像黑獄人,就可以代表道家文化中的太極。黑獄人在上個宇宙毀滅時,將所有的生命聚集為一個點,在新宇宙誕生時,分化為代表陽的撒拿旦和陰的天美,然後再分化出其他黑獄人。
這和咱們道家文化中的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沒有任何區別。
而宇宙中另外幾種古老的生命,則代表著道家文化中的五行。
戰鬥時,能使用拳頭,就絕對不用武器,使整個宇宙的各大勢力,看起來就像武俠中的各個山頭。
黃易將道家文化、武俠文化和高科技結合,打破了科幻和玄幻的界限,使整部小說看起來,格外有吸引力。
可以說《星際浪子》已經超脫了科幻或者玄幻的範疇,單純的科幻或者是玄幻,已經很難將它給分類了。如果一定要將它歸屬於哪一類,我想,應該是帶有東方元素的科幻武俠小說。
注1: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觀點和看法,如有不同意見,請隨便拍磚。
注2:黃易大師的《星際浪子》有兩個小小的瑕疵。第一就是全宇宙都在說中國話,甚至以說中國話為榮;第二就是人名,全宇宙的人起名字都帶有很濃的中國風,這讀起來有點小小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