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易的盛唐三部曲,斯人已去無結局,令人心痛

2020-09-17 啊浪123

武俠如今沒落了,但是武俠情懷還在。對於武俠迷來說,黃易是響噹噹的一個名字。黃易的《尋秦記》、《大唐雙龍傳》、《邊荒傳說》都是紅極一時的武俠大作,影響頗為深遠。

就算是現在蓬勃發展的網絡文學,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黃易的啟發。不管是《尋秦記》的穿越創意,還是《大唐雙龍傳》的超長篇敘事,又或者直接暢快的「虎軀一震」,黃易對網絡小說的影響力,不可謂不深遠。

只不過,隨著網絡文學的進一步發展,武俠逐漸退出了舞臺。就算是帶有一些網文因素的黃易,也顯得水土不服,人氣縮減許多。也因此,黃易的「盛唐三部曲」,知名度就遠低於他前期的小說,就算是武俠迷,也未必知道黃易還寫了這些小說。

而隨著黃易的去世,「盛唐三部曲」也戛然而止,永遠不可能有一個大結局了。這正是斯人已去無結局,令人無比心痛啊。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武俠20年的老書蟲。今天我和大家聊聊黃易的盛唐三部曲,聊聊黃易武俠之路的終篇。

首先是《日月當空》。作為《大唐雙龍傳》的續篇故事,《日月當空》採用了一個全新的人物作為切入點,那就是龍鷹。龍鷹的性格有點混合了項少龍與韓柏,成為魔門邪帝,卻遭遇了壓力漩渦。

出身於魔門,並且是魔女婠婠的女弟子武曌,已成為大周女帝,更想要將魔門連根拔起。一時間,諸多勢力交錯,八方風雨相會,造成了一個激烈而充滿吸引力的衝突懸念。

這裡說個題外話,當年這本《日月當空》選擇在網絡連載,頓時獲得無數目光。眾多所謂網絡小說的大神紛紛打賞支持黃易,評論區盛況空前。

只不過,小說更新沒多久,人氣就下降得厲害。而願意真金白銀支持訂閱的網友也是少之又少,成績比較尷尬,後來這本《日月當空》的內地網絡連載也就不了了之,可見武俠多麼沒落,一嘆。

實話實說,《日月當空》的口碑沒有《大唐雙龍傳》那麼好。一個原因是開篇不夠吸引人,感覺沒有符合老書友的期待感。另一個原因是小說的文筆似乎與當年的感覺有些不同,總之就是不太一樣的感覺。

不過,《日月當空》是黃易停筆五年之後的新作,體現了黃易的新思考,時不時有閃光點,讓讀者感動。另外,本書把故事重心放在邪帝與女帝之爭,龍鷹和武曌的關係波雲詭譎,互為對手而又惺惺相惜,可說是一大亮點。

然後是盛唐三部曲的第二部,《龍戰在野》。小說延續了《日月當空》的故事,寫朝堂爭鬥,寫異族野望,寫仙門系譜,魔道淵源,窮究武道極致。小說把故事背景放在了中宗回朝時期,龍鷹的命運也產生了波瀾起伏的變化,讓讀者看到了一個全新傳奇。

最後是未完成的《天地明環》。小說的背景又是一陣變化,朝堂落入韋皇后和武三思手中,逐步過渡到盛唐時期。而江湖上來歷神秘的北幫天上淵,擊敗黃河幫和洛陽幫,勢力強大,讓江南的竹花幫都岌岌可危。

這時候主角龍鷹縱橫江湖,周旋朝野,處處兇險而又處處精彩。本書中李隆基也有相當發揮,不愧是締造盛唐的天縱英才。自然,主角龍鷹的形象也非常突出。

只可惜,隨著黃易的去世,天地明環徹底結束了,故事停在了黃易最後寫下的「第二章」三個字。故事在最精彩處留白,這正是「天地明環成絕響,人間不見龍鷹翔。」

不管如何,盛唐三部曲採用了歷史、武俠與玄幻的融合寫法,對於黃易迷來說是一場饕餮盛宴,雖有遺憾,卻已經是驚喜了。而作為書迷,相信黃易在另一個世界也能夠創造出好作品來。

相關焦點

  • 若黃易沒有仙逝,他很有可能會寫一部以三國為背景的武俠小說
    照此發展,如果黃易先生不是突然仙逝,估計他一定會寫一部以三國為歷史背景的武俠小說。可見黃易先生的筆觸已經開始伸向了三國。在《邊荒傳說》中,黃易先生獨創九品高手榜,而且分別內九品與外九品。而九品高手榜的靈感則來自於曹魏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即為分上三品,即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三品則是中上,中中,中下;下三品是下上,下中,下下。黃易對中國傳統文化與政治制度特別敏感,因此總能在武俠作品中找到合理的依託,從而創作中更為吸人眼球的內容。
  • 正說黃易——黃易小說對現代文明的反思及其體系發展
    小說讀來興 質盎然,頗令人激動,然掩卷沉思:難道人類的歸宿就是成仙成 佛,大家一起升天,從此幸福未央?  黃易當然不至於此,他在作品中作了進一步的探索。《星際 浪子》應運而生。此書情節大開大闔,思路屢屢出人意表。代表 宇宙終極邪惡勢力的黑獄人,暗中操縱了地球上人類的進化進程。 妄圖以人類為跳板,達到其出於神而形於外的目的,由此雙方展 開了一場跨越萬年的殊死交鋒。
  • 黃易:開創玄幻、穿越、異俠流,破碎虛空而去,從此網文風靡天下
    然而90年代以來,黃易卻不知不覺中拉開了武俠小說創作和閱讀高潮的帷幕。書迷最樂於稱道的是黃易的小說總能搔到人心中最癢的地方,讓人慾罷不能,回味無窮,從而贏得無數讀者的心。說句霸道又不負責任的話,黃易對於網絡文學的影響,金庸、古龍、梁羽生、溫潤安四位大師加起來都比不過。
  • 黃易的《覆雨翻雲》再次將武俠小說發揚光大
    黃易,一個對武俠痴迷到無以復加的人。正是因為他的這種痴迷,才寫出了別具一格且經典無匹的武俠巨著,並且因為黃易對武俠小說的卓越貢獻,才被世人稱之為武俠小說五大宗師之一。對於這個稱號,黃易是當之無愧的。金庸封筆古龍仙逝,梁羽生遠走海外,溫瑞安時斷時續。當時的武俠小說已經沒有之前的巔峰之象。而這時黃易的橫空出世,讓武俠小說又燃起了希望之火。
  • 黃易的《破碎虛空》稱得上武俠史上的裡程碑
    當然還有黃易的遺作《日月當空》、《龍戰於野》與《天地明環》。其中《天地明環》即將完結時黃易卻因病離世,實屬可惜。但初心使然,武俠就是黃易的宿命,《破碎虛空》在黃易取得了一些聲名之後才能夠順利出版,從而一舉奠定了黃易在武俠領域的基礎
  • 從金庸、古龍到黃易,武俠小說中武功和女性角色的變化
    而古龍也因為他別具一格的無招式武功而自成一家。除此以外二位大師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對武功的設定上:金庸筆下的招式注重內外兼修,尤其注重所謂「內力」的修為,其小說中的頂級高手是不能只憑巧妙的招式取勝的,如《笑傲江湖》中左冷禪單純只得到了嶽不群故意洩露給勞德諾的假闢邪劍法招式,而沒有自宮去練內功,所以最後被嶽不群擊敗。
  • 《靈魂擺渡黃泉》斯人已去,花開依舊
    殊不知,這世上本無長生,所謂長生,不過是自己的父親用她的一竅精魂化成的一個生魂。即使知道,又如何?明知道陰卷本上沒有他的名字,還是拿出來給了他的師姐花凝雪幻化成的他,遂了他的願罷。長生去黃泉找她,八百裡黃泉卻再無孟婆,黃沙漫漫,人已去,樓也消失淨盡。他曾對她說,你若嫌此地荒蕪,我可將曼殊沙華值滿黃泉,你每日起身推窗,便可看見八百裡花海,延綿留戀,天上人間,唯你一處。八百裡曼殊沙華,妖豔如火,仿佛,他又看到他的三七,開心的對著他笑,她的眼睛裡是火紅的曼殊沙華,還有他。
  • Netflix拍《三體》三部曲劇集!權遊2DB改編劇本
    據Variety消息,Netflix確認將把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拍攝成劇集!並由此前Netflix以9位數高價聘請的《權力的遊戲》主創戴維·貝尼奧夫、D·B·威斯(2DB)操刀劇本及執行製作,原著小說三部曲分別為《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故事講述人類與一種外星文明的第一次接觸。
  • 80年代武俠小說跌落谷底,《尋秦記》作者黃易:相信會再次崛起
    果不其然八十年代之後,電影、電視等等新興媒體迅速崛起,瓜分走了大半讀者市場,這時武俠小說走向未有過的低谷期,所有人都不相信它可以再次崛起之時,只有一個人站出來高呼:&34;那個人便是《尋秦記》作者黃易,也是日後武俠小說的續命者和掘墓人。
  • 黃易筆下的高手對決,當以《破碎虛空》中傳鷹與蒙赤行之戰為最
    因為讀那些情節雷同的武俠小說真是味同嚼蠟般難受,因此一直在尋找能讓人「虎軀一震」的武俠作品。而這本《破碎虛空》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映入筆者眼帘的,因此印象極為深刻。(筆者按:蒙赤行的氣柱應該是無形的,但黃易這樣表現,就有一種漫畫或是動畫片的即視感,讓蒙赤行的形象躍然紙上,讓人觀之難忘)。 這是蒙赤行畢生功力所聚,即使無上宗師令東來親臨,也要先避其鋒。
  • 「元起元衰」的射鵰三部曲中,緣起終究沒有緣滅
    《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的一脈相承,江湖不大,人物不繁,卻令人印象深刻。到了《倚天屠龍記》,武林人士由普遍性的風華絕代變成了刻意的彰顯個性,江湖不再有那種「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的意境闌珊,雖然張無忌等人個個英雄少年,一派朝氣之象,可江湖徹底成為了江湖,計謀策略下的有稜有角,讓人感到的是冰寒。
  • 黃易作品全集,你全部都看了嗎?你還知道其他的嗎?
    黃易原名:黃祖強,香港人,中文大學畢業。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1989年辭去工作,隱居大嶼山專心從事創作。玄幻武俠風格的開創者。黃易小說的主要特色為將武俠與玄幻結合,書中角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乃"藉武道窺天道",臻破生死之秘。
  • 《怦然心動》:美好的愛情,是遇到如彩虹般的斯人,一起成長
    世人千萬種,浮雲莫求求,斯人若彩虹」。整部影片也是圍繞著這如光芒般蒼斯人的成長之來來展開的,相對於近幾年「無打胎不青春」的國產電影,這部青春愛情電影顯得特別正能量。這樣的美好故事,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於良好的成長環境和父母的正面引導。
  • 射鵰三部曲之「情事」
    一口氣把金大師的「射鵰三部曲」重讀一遍,卻頗覺悵然,似乎這故事戛然而止,留下太多事尚待結束,可哪裡又能是結束?故事不外乎講人敘事親情、愛情、兄弟情乃至家國情,在「以武為尊」的世界裡,無不令人慨嘆。陸無雙、程英、公孫綠萼和之後的郭襄,或是有意或是無意,都深陷其中不能自撥,甚至已出閣的郭芙,最後竟發現其實自己早已陷入了對楊過的深情。
  • 單以對網文的影響力而言,黃易甚至可以說遠在金庸古龍之上
    當你看慣了金庸小說裡,大部分人都是重情義的江湖好漢,反面角色非常典型的這種套路之後,再看黃易這種「不講善惡《尋秦記》被認為是歷史穿越小說的鼻祖,裡面的項少龍是非常早期的「穿越者」,比那些xx驚心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 黃易爭議最多的小說《星際浪子》
    盜版的黃易小說,都很願意使用黃色的封皮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星際浪子》應該歸屬於哪個類型這一問題。提起鬼很多人都認為這不科學是封建迷信,應該屬於玄幻小說。但是,給這個鬼加個有趣的科學解釋。其實鬼並不是人死去靈魂形成的,而是人們看見外星人,誤將他們奇怪的長相當成了傳說中的「鬼」,而產生的誤會。那這部小說就是科幻小說了。倪匡的小說經常這樣做,咱們中國神話中的妖魔鬼怪,神仙佛祖,在他的小說中,其實都是外星人。
  • 阿喀琉斯之踵
    、人聯姻的兒子,他父親叫帕琉斯,是希臘城邦的國王,母親則是美麗溫柔的海洋女神忒提斯。但更為廣泛的說法是,忒提斯是用水,而不是用火給兒子打造神的軀體,她握著阿喀琉斯的腳踝倒提著將兒子浸入冥河,被河水浸過的身體都刀槍不入了,可漏掉的腳踝卻成為阿喀琉斯的致命死穴——這就是著名的阿喀琉斯之踵,指一個人致命的弱點或軟肋。為了規避命運女神的預言,母親將阿喀琉斯寄養給他人,甚至不惜隱瞞身份和性別。
  • 故事:1229歲的盛唐大詩人李白,帶著夫人穿越時空到現代盛世來旅遊
    吃完飯,服務員過來收錢,李白說,我是盛唐大詩人李白,我今天沒帶錢,我留給酒店一首詩,抵酒錢,行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說,我是盛唐大詩人,怎麼能去擺地攤賣水果呢?於是李白繼續不折不撓地寫他的詩,寫完去投稿。他的心情近來感到很鬱悶。就寫了《花間一壺酒》。
  • 《飄》:艾希禮值得斯嘉麗去愛嗎?(一)
    《飄》:艾希禮值得斯嘉麗去愛嗎?(一)本文的文字內容純屬原創。作者:美迪婭的讀書世界有小夥伴來問美迪婭:艾希禮值得斯嘉麗去愛嗎盡信書不如無書啊。艾希禮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男人?他值不值得去愛?答案是:值得的。艾希禮沒有那麼蒼白,沒那麼懦弱,他也並非是一個徹底的不切實際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他品質高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