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起元衰」的射鵰三部曲中,緣起終究沒有緣滅

2020-10-04 風舞鷹翎


射鵰三部曲是金庸先生武俠小說中有明確連貫性的作品,他從《射鵰英雄傳》的小江湖開始,經過《神鵰俠侶》的升華,直到《倚天屠龍記》為終,不僅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俠骨風流的武林,還訴說著歷史上朝代的更迭下的江湖百態。

三部小說,兩個江湖。《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的一脈相承,江湖不大,人物不繁,卻令人印象深刻。到了《倚天屠龍記》,武林人士由普遍性的風華絕代變成了刻意的彰顯個性,江湖不再有那種「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的意境闌珊,雖然張無忌等人個個英雄少年,一派朝氣之象,可江湖徹底成為了江湖,計謀策略下的有稜有角,讓人感到的是冰寒。



元起元衰

射鵰三部曲的背景是真實的歷史,宋、金的衰亡映襯著江湖最後的靈動,元起元衰的過程伴隨著的是江湖最後的榮光。歷史不可更改,人物皆能虛構,在虛虛實實中,這段歷史因江湖而生動,江湖因歷史而悲壯。

郭靖的大成,煞是費了一番周折。《射鵰英雄傳》開篇以說書的形式,寫出了北宋的滅亡和南宋的懦弱,郭嘯天和楊鐵心這兩位鄉野村夫,除了祖上的英勇事跡,似乎並無任何的英雄之氣。他們的豪爽心,已在歲月中被磨平了稜角,剩下的,無非是喝喝淡酒、練練拳腳、說幾句義憤填膺的話抒發下苦悶的心情。

郭楊二人起後的家破人亡,是突發性的狀況下帶來的連鎖反應,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在歷史車輪之下,沒有人可以逃過碾壓,哪怕你從未涉足江湖。

郭靖沒有生在南宋的煙雨江南,而是生在了遼闊的蒙古草原。他的身世,則是當時各方勢力的真實寫照。南宋沒落,蒙元崛起,郭靖以南人之身生於大漠,意味著此時兩方的聯合,他的仇人,大金朝的王爺完顏洪烈,也恰好是宋元共同的敵人。

郭靖的成長過程,便是蒙元興起的過程。無論是弱小時的堅強不屈,一路上的眾人幫扶,還是成名後的雄心壯志,報仇滅金,雖然坎坷,終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直到《神鵰俠侶》,郭靖義守襄陽抵抗蒙元,江湖聲望達到頂點,蒙元的勢力也到達頂峰。

英雄終究走向了末路,郭靖的選擇,可能不是最為明智的,卻是江湖最硬氣的風骨。在他舉家與襄陽共存亡近百年後,《倚天屠龍記》的時代到來了。

依然是江湖小人物,依然是家破人亡的模式,張無忌的成長乍一看與郭靖也沒什麼本質上的不同。如仔細一觀,張無忌的經歷似乎更加坎坷一些。這些個坎坷,並沒有讓張無忌走上和郭靖一般的「打怪升級」的道路,而是只是增加了他的個人磨難。

張無忌練就的絕世武功,是爆發式的。偶遇九陽,偶遇乾坤挪移,不能說無師自通,也算是橫空出世了。張無忌在江湖上嶄露頭角的同時,元朝開始衰亡。金庸先生把江湖人物與歷史相聯繫,體現出了歷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是武林中世代相傳的秘籍,傳承中雖有遺失,卻從未斷絕。它們象徵著傳統文化的一脈相承,能夠再次發揚光大,是一種必然。而當兩門絕學集於一人之身時,便是偶然。

如追根溯源,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均是外來武學與本土武學結合的產物。張無忌是生在元朝的漢人,是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後的一代人,雖然明教反元有一定的文化不認同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對其封建統治的不滿。

把江湖上的恩怨是非與一個王朝的興衰相結合,可以讓我們為大俠們的事跡慷慨激昂時,有了些歷史厚重感。



緣起終究沒有緣滅

射鵰三部曲中的情緣,起自完顏洪烈對包惜弱的愛慕,終自趙敏和張無忌的結合。

金朝的王爺愛上了宋朝的民女,是浪漫的悲劇。元朝的郡主愛上了反元的教主,是悲劇中的浪漫。

有人說射鵰三部曲是緣起緣滅的故事,我不認同。在江湖的起起伏伏中,在朝代的更迭中,三部武俠小說裡唯一沒有變的,是緣,唯一沒有覆滅的,亦是緣。

如以身份來衡量愛情,完顏洪烈和趙敏所愛之人均不夠理想。如以當時的族群來比較,完顏洪烈和趙敏所愛均是異族之人。可緣分就是這麼奇妙,它在作者的安排下,硬生生的讓他們有了交集,至死方休。這樣的愛情,突破了世俗的界限,也告知我們,朝代可以消亡,唯有愛情永不蛻變。

其實,射鵰三部曲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郭靖與黃蓉的愛情和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這是純粹的江湖兒女的緣分。這樣的緣分,可以歷經滄桑,可以有無數磨難,可以生死相依,但結果一定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因為它符合我們的情感向寄託,也讓江湖沒那麼冰冷無情,多了些人味。

我一直說,金庸武俠是有大愛的。他優秀作品的背景選擇一定是小亂世,以便刻畫戲劇的衝突,可他的作品又一定是有優雅的緣分,以此來訴說溫暖或憂愁。優秀的武俠小說,「情緣」寫的都很好,我們在其中對號入座,想起曾經的緣,現在的愛,不知不覺撩動心弦,溼了眼眶。

作為普通人,可能更感興趣的是那些江湖俠客的緣來緣散,因為:江湖風波動又平,不過歷史一片雲。英雄豪傑終落幕,人間煙火最動人。



射鵰三部曲,終是意難平

金庸先生的武俠作品,有意用小細節把作品進行串聯。有的暗喻,比如喬峰和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有的是明示,比如《鹿鼎記》中的獨臂神尼還會思念袁承志,《笑傲江湖》裡也要玩個獨孤求敗。

這些看似無用的聯繫,一來是當年連載時為了吸引讀者,二來便是金庸先生有意的挑起我們的「意難平」。

射鵰三部曲中,前兩部中那些讓我們為之著迷的人物,金庸先生都沒有寫出具體的結局,卻在《倚天屠龍記》中或明或暗的給出了他們的結局。

新江湖有了舊影子,表達的是江湖的衰落。

江湖的衰落不是武功的退步,而是俠義的漸次消失。如果說郭靖是大義,楊過是俠義,那麼張無忌只剩下了善良。他所做的一切,更多的是出於他善良的本性,而並非江湖的正邪。

我們看倚天,六大門派和明教孰正孰邪,並無分別。他們有各自心中的道義,就是缺少了一種俠義。所以在倚天的最後,建立明朝的是明教的壇主,而不是以張無忌為首的明教高層。

想當年,郭靖有機會成為蒙元的駙馬,大將軍,可他放棄了唾手可得的一切,以江湖人的身份來保國衛民。到了張無忌這裡,他也放棄了本可以利用的資源,和趙敏退隱江湖。一個出世一個隱世,哪怕是張無忌的武功強於郭靖,在江湖俠義上,他輸了一大截。

元起元衰,緣起緣未滅,給江湖帶來的不是崛起,而是歸於平淡,平淡到張大教主想過安穩的日子,讓人遺憾。

正所謂:當年射鵰英雄傳,一己之力美名傳。而今不知弓箭勁,神鵰飛落入人間。


作品均為原創

請關注風舞鷹翎

相關焦點

  • 射鵰三部曲:江入大荒流
    古往今來,不是什麼小說都有資格被稱為三部曲,而「射鵰三部曲」卻可以。今天就來聊一下這三部曲。二先回答一個問題:金庸是一開始就打算把射鵰寫成三部曲嗎?而到了那幾年,「射鵰」三部曲陸續問世,這河床突然開闊起來,水勢也變得澎湃、洶湧,無數的細流逐漸匯聚一處,如長江入海,滔滔不絕,平地起銀川。
  • 射鵰三部曲中十大門派排行榜,第一明教,第二丐幫,第三少林寺
    金庸一共留下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除了笑傲江湖沒有年代背景,其它的大多按照歷史上的時間順序寫下了,例如降龍十八掌,早在天龍八部中就已經出現了,在射鵰三部曲中繼續大放異彩。這十四部小說中,無論是時間,還是劇情,聯繫最為緊密的為射鵰三部曲,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 射鵰三部曲中,輕功、暗器、劍法、掌法、內功、使毒,各為誰居首
    金庸一共留下了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其中有三部是情節相互聯繫的,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射鵰三部曲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射鵰三部曲中,出現的角色眾多,實力參差不齊,說到武俠中大俠的實力,衡量標準,評判的角度不同,例如可以用以下幾個方面,去評判射鵰三部曲中大俠們的實力:輕功、暗器、劍法、掌法、內功、使毒。
  • 緣來緣去,有緣無份,緣起緣滅,無緣終結。
    我必須謹慎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能再錯,我輸不起,錯不起。而正好,電腦堅猛烈追求,我看年齡相當,為人實在,是安穩過日的好對象。就抱著試試的心態,開始了我的初戀。而如今重逢阿堅,雖知他己分手,卻並未追求於我。我不知如何是好。妹妹和小莉這時己去大沙頭上班。她們生意興隆,從早上十點經常忙到凌晨二三點。收檔後,7、8個姑娘才排隊衝涼,上閣樓睡覺。我現借宿於此。
  • 射鵰三部曲五把藏世刀劍,第一玄鐵重劍,第二倚天劍,第三屠龍刀
    金庸先生留下了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其中有三部情節兩館,被網友們稱為《射鵰三部曲》,分別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射鵰三部曲的時代背景,橫跨了很長的一段歷史,從南宋楊鐵心和郭嘯天結拜開始說起的,由宋末寫到金朝,中間還涉及到大理國,再續寫蒙古帝國花剌子模,最後以西夏,元末收尾。
  • 讀射鵰三部曲有感
    我的讀書筆記一這次重溫金庸先生射鵰三部曲,感觸頗深,與以前所讀一直如咽在梗的感覺差距頗大。第一次讀《射鵰英雄傳》是初中,看完有痛快淋漓舒暢無比的感覺,真實感受到武俠小說樂趣,可不知為何,讀《神鵰俠侶》居然沒看完,《倚天屠龍記》也是逼著自己看完,完全失去了武俠小說的樂趣。今天重溫才發現。第一部射鵰英雄傳很適合青少年看,傳承中華俠義精神。
  • 《射鵰》中的丘處機,到底是被拔高了還是矮化了?
    《射鵰》中的丘處機絕對是金庸塑造的眾多配角人物中,個性比較鮮明的。儘管邱道長的武功,隨著劇情的深入,越往後發展越無法獨步江湖,武林地位日趨下滑,但是,其行俠仗義,鋤奸為國的精神卻絲毫沒有變化。那麼,歷史上的邱道長與《射鵰》中的邱道長有多大的差距呢? 其實,應該說關於邱道長和全真教的內容,在《射鵰》三部曲中都有較多的呈現,而且很多還確實有一定的歷史淵源。 我們先從全真教創教始祖王重陽開始聊起。 在《射鵰》中,王重陽是頂著眾多光環的大BOSS。
  • 射鵰三部曲中,二十位絕頂高手都有誰?小龍女和黃蓉皆榜上有名
    金庸先生留下了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這十四部小說中,有三部是情節聯繫最為密切的,讀者們給它們冠名《射鵰三部曲》,熟悉金庸武俠的朋友,應該都清楚《射鵰三部曲》為哪三部了,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最初在民報上連載時也稱為天殘地缺)、《倚天屠龍記》
  • 射鵰三部曲中,十大好鬥角色,排名第一的名字中就有一個「鬥」字
    金庸武俠十四部長篇武俠,有三部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射鵰三部曲中出現的角色眾多,每個角色,都被塑造有自己獨特的性格。由於是武俠小說,人們習慣以武功高低的角度,衡量一個角色。然而人物角色的塑造是多面性的,僅僅憑藉著武功高低,未免太管中窺豹了。
  • 射鵰三部曲中,最強之人不是楊過和張無忌,竟是天賦平平的他
    說到「射鵰三部曲」,我們可以討論的話題就太多了。這個系列可以說不但是金庸先生本人的集大成者之作,更是代表武俠小說最高水平的集大成者之作。在「射鵰三部曲」系列中,你可以得到能夠從武俠小說中得到的一切體驗。
  • 射鵰三部曲中,論輕功,能夠擠入前十的,都有哪些角色?
    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被連成一幅對聯,其中有三部,是情節相互聯繫的,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射鵰三部曲中,出現的角色眾多,合起來接近千位數,出現的暗器、掌法、拳法,兵器等等,更是五花八門。其中有一門功夫,是行走江湖的關鍵所在,他便是——輕功。
  • 射鵰三部曲:從蓋世豪俠到平凡讚歌
    射鵰三部曲即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只是射鵰與神鵰中的主角,屬於義薄雲天的蓋世豪俠。甚至當年二次論劍,對武功二字,還沒有真正意義的領悟,待到神鵰時期,終於想通個種因由。從與黃蓉遊跡江湖到鎮守襄陽,郭靖始終「痴心不改」,宅心仁厚與俠骨柔情,得到極好的展現。當然神鵰中的主角楊過,也深受郭靖影響,屬於「浪子回頭金不換」,雖險些釀成大禍,但終幡然醒悟。
  • 射鵰三部曲:三個男主經歷有多像?金庸才是套路文的鼻祖
    不過老王近期研究發現,原來套路文的根源竟然來自於大俠金庸,看看射鵰三部曲裡的三個男主到底有多像就知道了。射鵰三部曲中的時代背景都是朝代更迭、民族矛盾激化的特殊歷史時期。武俠小說選取這樣的歷史時期作為背景,必然要表現出朝代更替所引起英雄俠士的喪國之恥和亂世之憂,從而更好地展現英雄人物的愛國之心和民族大義。
  • 最經典的《射鵰三部曲》,黃日華、劉德華、梁朝偉,一起笑傲江湖
    《射鵰三部曲》是金庸先生三部代表作品的合稱,因情節上有承襲關係,故以首部著作的前兩個字命名為三部曲。我不說,大家也知道,這三部曲分別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以及《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接續關係明顯,不用多說,《倚天屠龍記》與前兩部時代跨越比較大,看似比較獨立,但暗中卻有千絲萬縷聯繫,比如在《倚天屠龍記》中掀起軒然大波的倚天劍、屠龍刀,便是射鵰與神鵰中的兩位關鍵人物郭靖、與黃蓉所制。況且,倚天開篇,耗費兩章情節,圍繞《神鵰俠侶》中人物郭襄展開描述。
  • 很多人讀完射鵰三部曲,對這三段話過目不忘 網友:經典中的經典
    金庸一共寫了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其中有三部是情節相互聯繫的,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射鵰三部曲》為哪三部?分別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假若《射鵰三部曲》,各自選出一段讓讀者過目不忘的話,為哪三段呢?
  • 射鵰三部曲中的三位大俠,誰的武學功夫最強。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以及《倚天屠龍記》被合稱為「射鵰三部曲」,因為這三部作品在故事情節上一脈相承,其實金庸老爺子的所有作品結合在一起就是一部大格局的武俠世界觀,比如《天龍八部》與《射鵰英雄傳》之間也存在些許關聯,《笑傲江湖》中也提到了《神鵰俠侶》中提到的「劍魔」獨孤求敗,只因射鵰三部影響大
  • 射鵰三部曲中,論掌法,能夠擠入前十的,都有哪些角色?
    一幅對聯,代表了金庸十四部經典的武俠小說,這十四部武俠小說中,有三部是情節相互聯繫的,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射鵰三部曲中出現的角色眾多,總共算起來,不下千位,其中出現的武功,也是五花八門,有拳法、劍法、指法、腿法,這麼多武功中,有一類武功,因為「降龍十八掌」而聞名,它便是——掌法。
  • 「射鵰」三部曲有幾人能單獨破「三渡」的金剛伏魔圈?僅兩人而已
    三個組合中又以「三渡」的金剛伏魔圈最為了得,這門陣法屬佛門武學,光明正大卻威力非凡,張無忌三次交手三次失利,足見其了得,那麼問題來了:「射鵰」三部曲中能有幾人可以單獨破解這套陣法?或許只有兩人。「射鵰」三部曲中,有八位高手的武功處於同一水平區間,分別為周伯通、郭靖、楊過、黃藥師、一燈大師、金輪法王、張三丰、張無忌八人,原因在於張三丰的一段心聲:只有本師
  • 楊過PK郭靖,誰的俠義在《射鵰三部曲》中更勝一籌?
    所謂的《神鵰三部曲》指的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 《射鵰三部曲》圖解三部作品拓展了傳統的俠義精神,宣揚了帶有濃厚的民族精神俠義觀。今天我們以《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和《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兩人為例,探討兩人中的俠義精神誰更勝一籌。
  • 射鵰三部曲中的最強者,內力,武功配置,實戰能力哪一位最強?
    大家好,熟讀金庸作品的我們都知道每部作品之間都是有聯繫的,特別是作為"射鵰三部曲"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更是經歷了兩個朝代的更迭。從南宋的靖康之恥到元朝的滅亡,不僅僅是時間的更迭,更是有一種武學間的特殊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