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中的丘處機絕對是金庸塑造的眾多配角人物中,個性比較鮮明的。儘管邱道長的武功,隨著劇情的深入,越往後發展越無法獨步江湖,武林地位日趨下滑,但是,其行俠仗義,鋤奸為國的精神卻絲毫沒有變化。
丘處機
大家知道,金老爺子小說中的大部分人物都來源於歷史,邱道長自然也不例外。那麼,歷史上的邱道長與《射鵰》中的邱道長有多大的差距呢?
其實,應該說關於邱道長和全真教的內容,在《射鵰》三部曲中都有較多的呈現,而且很多還確實有一定的歷史淵源。
我們先從全真教創教始祖王重陽開始聊起。
在《射鵰》中,王重陽是頂著眾多光環的大BOSS。初次華山論劍的最終勝出者、五絕之首、全真教祖師、全真七子的師傅。同時,王重陽也是一位積極抗金的人物,曾經為了抗擊金兵,囤積糧草,建成了「活死人墓」。後來,抗金失敗,王重陽長期隱居「活死人墓」,自稱「活死人」。後來,功成圓滿之後,出山來到山東,創立全真教,並且收了全真七子。
王重陽
歷史上的王重陽除了武功方面肯定沒有那麼高外,其他的經歷與此大致相同。青年時代,他「痛祖國之淪亡,憫民族之不振」,曾於天春年間應過文、武試,得中文、武雙舉人。抗金失敗後,他掘地為墓,稱之為「活死人墓」。七年後,他走出「活死人墓」,前往山東傳道,並收了丘處機等全真七子。
也就是說,除了「活死人墓」並非為了蓄積糧草而用之外,其他情節基本相同。正因如此,丘處機成為一個反抗金兵和元兵的義士似乎是水到渠成的。因為,他們全真教的祖師就有如此的經歷。
不過,歷史上的丘處機似乎遠比小說中的人物更加豁達,視野也更加開闊。至於是否真的像小說中有參與或領導反金、反元之舉,很難獲得直接的證據。小編更加傾向於,應該沒有實質性的動作,否則,邱道長也不可能成為南宋、金、元三個朝廷爭相拉攏的對象。
不過,即使沒有,也並不妨礙邱道長的歷史地位。因為,丘處機與成吉思汗的一次邂逅,就足以奠定邱道長的歷史地位。1219年,丘處機先後拒絕了南宋、金朝統治者請其輔政的邀請,毅然西行,在成吉思汗西徵軍行營內,與其朝夕相處數月,並多次與之論道。多次勸說蒙古統治者「止殺」。
這次相會,在《射鵰》中也有所提及,但明顯有矮化之嫌。在13世紀波斯史學家志費尼所著的《世界徵服者史》一書中,曾經將這次相會描述為:為血腥的西徵帶去一縷清風。乾隆皇帝曾言: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由此可見,邱道長的歷史形象遠比《射鵰》中高大了很多。那麼,你認為丘處機在《射鵰》中到底是被矮化了還是拔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