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歷史上是什麼樣,你知道嗎?

2020-08-02 一直奔跑的小樓

《射鵰英雄傳》中談到了這樣的一件事情:成吉思汗在晚年的歲月中逐漸衰落。他聽說「全真七子」之一丘處機擁有長壽的秘密,於是他派人請丘處機去,想請他教長壽之術;丘處機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請,並率他的弟子不遠萬裡到西域的大雪山,向成吉思汗傳授長壽及治國之本。

《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歷史上是什麼樣,你知道嗎?

丘處機西行路線圖


那麼,歷史真的如此嗎?在小說中,金庸為了突出郭靖的英雄形象,並未使丘處機的「西遊」突出。然而,在歷史中,丘處機師徒西行之路是非常不平凡的。他們歷盡艱辛,甚至犧牲了生命,最終他們說服成吉思汗同情人民並解救了大量黎民百姓。可以說,丘處機的貢獻要比郭靖更大。

丘處機,1148年出生於山東,他稱自己為「長春子」。他是全真教派創始人王重陽的弟子,他是著名的「全真七子」之一。 1217年,他成為全真教的第五代掌門人。當時,由於戰爭的混亂和人民的苦難,許多人加入全真教尋求精神上的寄託,全真教派在北方聲名遠播。七十多歲的丘處機鶴髮童顏,所以外界說他精通「長生不老之術」和「治天下之術」。

《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歷史上是什麼樣,你知道嗎?

丘處機是《西遊記》第一代作者?

這些謠言也傳到成吉思汗的耳中,成吉思汗率領他的軍隊遠徵到花刺子模國,此時,大汗已經60多歲,他感到自己的精力正在下降,老之將至。他周圍的人對他說:丘處機已經300多歲了,他肯定有長生不老之術,這樣的神仙應該被迅速邀請來。因此,成吉思汗在1219年寫下了言辭懇請的詔書,並派遣劉忠祿前去邀請丘處機。

起初,接到命令的丘處機很為難。全真教提倡清心寡欲清靜無為,並且不希望在亂世時期與政治有任何聯繫。因此,他先後拒絕了金和南宋的邀請。但是,丘處機判斷了當時局勢,並認為蒙古人很可能統治天下。為了發展全真教,他最終決定去應昭。同時,他還想藉此機為民請命,並說服成吉思汗少殺無辜。

《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歷史上是什麼樣,你知道嗎?

丘處機一言止殺,拯救蒼生

1219年農曆十二月,丘處機率領尹志平,李志常等18個弟子從山東出發。次年2月20日,他們抵達當時蒙古統治下的燕京(現北京)。地方官員,豪紳等大量民眾去蘆溝橋,迎接那位受大汗請來的神仙。丘處機籤名的平民百姓更是絡繹不絕,他們希望以丘處機的籤名作為護身符,免受蒙古軍隊的襲擊。此時,率領軍隊向西遠徵的成吉思越來越遠。丘處機看到他在燕京看不見成吉思汗,於是寫了《陳情表》表明他年紀大了,沒有治國的能力,他希望等待大汗回來後再相見。劉忠祿以為丘處機在和他談條件,因此建議選擇一些漂亮的女子陪伴他西行。他沒想到丘處機會大怒。劉忠祿急忙派人告知大汗有關情況。

成吉思汗再次敦促丘處機西行。 1221年2月8日,丘處機不顧自己年事已高,踏上了西行的萬裡徵途,向西北高原進發,並開始了一年多的西行之旅。丘處機到達貝加爾湖時,成吉思汗四弟斡辰也想問他長壽之術,出乎意料的是,就在丘處機正要教他的時候,忽然風雪紛飛,斡辰震驚了,以為自己想超越他的兄弟大汗,長壽之術已經引起了天上的憤怒,於是他不得不放棄。

《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歷史上是什麼樣,你知道嗎?

《射鵰英雄傳》中丘處機


西行的路途特別艱辛,他們經常被沙塵暴和流沙困住,在艱難時,車子被困在流沙中,馬匹停滯不前,人們邁出一步都很困難。丘處機的一個弟子趙九古也在西行路上病死。 1222年初夏,丘處機終於到達了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並見到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看到丘處機鶴髮童顏、仙風道骨,十分高興,他便向丘處機索要長生不老之藥和長生之術。

丘處機早就有了思想準備。他說:「世界上只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短命之人皆因「不懂衛生之道。」而衛生之道以「清心寡欲為要" .即「一要清除雜念,二要減少私慾,三要保持心地寧靜」。 在兩人朝夕相處的日子裡,丘處機繼續用成吉思汗身邊有一些瑣碎的事情來教化。有一次,成吉思汗在狩獵射殺野豬時突然跌倒,但野豬不敢突襲成吉思,事後,丘處機進言到」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現在聖壽已高,應該少出去打獵。墜馬,正是上天告誡陛下。而野豬不敢靠近,是上天在保護著陛下。「成吉思汗對此深信不疑,並告訴左右人:「只要是神仙的勸告,我們都照做。 」

《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歷史上是什麼樣,你知道嗎?

玉雕行業祖師爺丘處機


成吉思汗過橋時,橋突然被雷劈斷。丘處機說:「這是蒙古人因為不孝順父母而受到上天的警告。」因此,成吉思汗敦促人民聽從上天的指示,保持孝道。丘處機還多次說服成吉思汗以「敬天愛民」為統治之本,同情人民的苦難,保護人民的生命。雖然成吉思汗並不需要丘處機開出的這些「秘方」,也沒有得到他的充分認可,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蒙古統治者對漢人的殘酷殺害。康熙皇帝曾經讚美過這一說法:「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到1223年春天,丘處機已經與成吉思汗在一起了一年多,由於不適應高原氣候並思念家鄉,丘處機決定返回家鄉。 3月,大汗無奈地對丘處機說了再見,並給了他許多金銀財寶,但遭到拒絕。因此,成吉思汗發布了一項法令,使全真教徒免於徵稅,並派人帶著五千名騎兵護送他回家。丘處機歸心似箭,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就回去了。成吉思汗還發了聖旨,問他回程是否順利,現在是否住的習慣,並說:「朕常念神仙,神仙勿忘朕!」

《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歷史上是什麼樣,你知道嗎?

「全真七子」之一丘處機


後來,成吉思汗給丘處機提供了「虎符璽書」,並命令燕京將原金朝的御花園獎勵給全真教派建造宮殿。從那時起,丘處機就大力推廣全真教,廣泛建立道觀,並在全國範圍內負責掌管道教,達到相當於蒙古國國師的地位。丘處機還用「虎符璽書」解救了大批中原人,從而使被蒙古人劫為奴隸的2、3萬人得以重新獲得自由。

1227年,丘處機因病去世,享年79歲。去世後,弟子李志常編寫了《長春真人西遊記》,記述了這一非凡的旅程。丘處機的足跡遍布當今的蒙古、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等國,這本書也成為後代研究13世紀中亞歷史和文化的第一手資料,這也是有人說《西遊記》是丘處機所著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丘處機:和《射鵰英雄傳》不同,一句話曾救了數萬人
    這是金庸先生在《射鵰英雄傳》中對丘處機的描寫,這本書,丘處機雖不是主角,但卻拉開了整個故事的序幕,貫穿於整個故事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和郭靖楊康兩大主角不一樣,在我國歷史上,是真的有丘處機這個人。一個實實在在生活在南宋末年的古人,一個被歷史記載的傳奇之人,一個有著很多故事的道士。歷史上的丘處機和《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有同,有著相同的身份,是道士,是道教全真道的掌教,但更多的是不同。
  • 歷史上《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也是仙風道骨,哪版丘處機有印象
    《射鵰英雄傳》的靈魂人物之一。在小說中丘處機西行會見成吉思汗的橋段就是借鑑了這些史料。在金庸的小說裡,他有很強的民族氣節,有時出手出招也頗為性情。嫉惡如仇,敢打敢拼。在影視劇中,丘處機只是作為配角登場,並沒有太多戲份.1983版《射鵰英雄傳》中的丘處機由夏雨扮演。
  • 《射鵰英雄傳》中被成吉思汗稱為神仙,西瓜視頻帶你走進丘處機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丘處機被描述為一位豪邁奔放、忠貞愛國的大俠,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他主導了郭靖和楊康的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射鵰英雄傳》開場第一回的丘處機但其實我們都被金庸先生給「騙」了,丘處機並非虛構人物,歷史上確有其人
  • 誤會啊,丘處機可不像《射鵰英雄傳》裡那麼傻,相反他有勇有謀
    一個是侵犯了小龍女的尹志平,後來金大俠覺得過意不去,把歷史上這麼品德高尚的道士寫成了登徒子,有點兒不合適,在再版《射鵰英雄傳》的時候就為尹志平正了名,把做壞事的登徒子改寫成了甄志丙。在《射鵰英雄傳》裡,丘處機是全真七子之一,也是楊康的師傅,是位武功高強,
  • 《射鵰英雄傳》中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你知曉多少
    大概金庸老爺子也沒有想到1957年創作《射鵰英雄傳》會成為他的封神之作。這部俠之大者,國之情懷,歷史架構宏大的武俠小說,被拍成電視劇的版本就有數個之多。不知內情的人可能會以為歷史中真實存在這些已成經典的角色們,其實不然。
  • 83版《射鵰英雄傳》:為什麼丘處機,如此令人討厭?
    雖然這是調侃,但也說明丘處機是《射鵰英雄傳》裡,很重要的一個人物。83版《射鵰英雄傳》第一集,他一出場,就不分青紅皂白,和郭嘯天及楊鐵心打起來。要不是楊鐵心使出楊家槍的絕技回馬槍,被丘處機認出是忠良之將的功夫,估計二人有可能無辜喪命。
  • 《射鵰英雄傳》為何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長盛不衰?
    尤其是《射鵰英雄傳》一經發表之後,更是奠定了金庸在武俠小說,創作領域中的「武林至尊」地位。,這部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香港明報》,從1957年開始在報紙上連載,一直到1959年連載結束,整整三年的時間裡雖然也有其他作家的武俠作品問世,但是武俠迷們卻只知道《射鵰英雄傳》與金庸。
  • 《射鵰》中的丘處機,到底是被拔高了還是矮化了?
    《射鵰》中的丘處機絕對是金庸塑造的眾多配角人物中,個性比較鮮明的。儘管邱道長的武功,隨著劇情的深入,越往後發展越無法獨步江湖,武林地位日趨下滑,但是,其行俠仗義,鋤奸為國的精神卻絲毫沒有變化。丘處機 大家知道,金老爺子小說中的大部分人物都來源於歷史
  • 射鵰英雄傳:丘處機被成吉思汗稱為神仙,西瓜視頻為你探析
    在《射鵰英雄傳》中,真實的丘處機曾被成吉思汗稱為神仙,而且還是西遊記的原型。我也是在無意間刷西瓜視頻的時候看到這位西瓜視頻創作人——裝董百科,才偶然知道原來丘處機是西遊記中的原型,他對真實的丘處機做了詳細的解答,讓我漲了不少知識。
  • 《射鵰英雄傳》:丘處機和柯鎮惡一個德行,自以為是,非常討厭
    83版《射鵰英雄傳》看過很多遍了,非常討厭劇中的兩個人:丘處機和柯鎮惡。為什麼這麼討厭他們呢?太自以為是了,經常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非常討厭。如果說這是武林中人好面子自尊心強也就勉強原諒了。,自己不知道情為何物,以為別人也不需要知道,何其自以為是,強人所難啊!
  • 重讀《射鵰英雄傳》
    噩耗傳來,郭、楊的好友全真教道士丘處機怒不可遏,對殺害郭、楊的兇手進行了追殺。他惦念失散的朋友家眷,在臨安一帶四處奔走打探未果;接著又因受奸人段天德矇騙在嘉興與江南七怪發生爭鬥,定下十八年之約。江南七怪踏上徵途,尋找郭靖並收為徒弟,而楊康則師從丘處機,交代了宋元之交的大背景,一段江湖事就這樣徐徐展開......
  • 十個《射鵰英雄傳》裡不合邏輯的地方,你知道幾個?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老先生留下的傳世作品,每一部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射鵰英雄傳》,這部作品當然是非常優秀的,不論是小說書還是電視劇都非常好看,然而其中卻也有一些不合邏輯的地方,簡單地聊一聊,毫無惡意,不喜勿噴。
  • 《射鵰英雄傳》影射的竟是這段歷史
    所以射鵰英雄傳的第一部完全是依據這樣一個路子來寫的,表面上看雜亂無章,實際上郭靖寄託了作者對於儒家文化的希望,希望至少在自己的小說裡,儒家文化能夠打敗西方的文化,成為俠之大者。事實上,在作者的精心安排下,他也確實做到了。
  • 射鵰中如果是丘處機和江南七怪互換教授郭靖楊康武功結果會怎樣?
    金庸先生筆下的《射鵰英雄傳》應該是小編看的第一部作品,深深的被裡面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所吸引,小時候的夢想就是想成為劇中的大俠那樣,仗劍走天涯,鋤強扶弱,但是劇中有好人就有壞人,比如主角郭靖就是個老老實實的本份人,後來成為一代大俠,而他的結拜兄弟楊康因為誤入歧途最後死的很慘
  • 品讀《射鵰英雄傳》:痴情郎完顏洪烈騙到嬌美包惜弱,真心愛了她
    其歷史人物原型是完顏忒鄰。完顏忒鄰是金章宗完顏璟的六兒子,其母為元妃李師兒,其被封為葛王。 在《射鵰英雄傳》這部原著的最後篇章部分,完顏洪烈被黃蓉所擒拿,後被被成吉思汗斬首示眾。》中的漢名為完顏洪烈,人稱金國六王爺,其漢名的「洪」字是金庸參照真實歷史上完顏璟其他五名兒子的名字排輩而取的。
  • 《射鵰英雄傳》中郭靖不知道的秘密?
    《射鵰英雄傳》本身也是金庸先生本人最喜歡的,也是最經典的神鵰三部曲之首,裡面郭靖為人俠肝義膽,忠義憨厚,從一個剛出爐的毛小子,最後逐漸成為愛國,愛家,深受擁護的郭大俠,裡面描寫了民族大團結的故事,但論人物而言,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 淺談《射鵰英雄傳》中武俠人物的等級劃分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先生的十四部著作中最為出名的一部小說之一,其中刻畫的人物性格非常鮮明。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83版的《射鵰英雄傳》,思前想後,覺得這部小說中的人物按武功強弱可以劃分為5個等級,而且特別明顯,所以就想跟大家一起談談這本書中不同的武功等級。
  • 《射鵰英雄傳》:小江湖,細人物,大格局
    金庸武俠小說全集如列隊兵士肅然傲立的等待檢閱,下意識的抽取一本,不禁啞然失笑,果然,還是《射鵰英雄傳》。金庸武俠小說中,《射鵰英雄傳》不是寫的最好的,卻是最為人所熟知的。今人書古意,本就是難事,風骨易成風流,古人情懷難免摻雜今人之喋喋不休,讓人感到曲曲繞繞,好生不痛快。
  • 品讀《射鵰英雄傳》:壞人段天德究竟有多壞,他為何出現在牛家村
    金庸老先生的名著《射鵰英雄傳》中有一個一直被看作是惡人的原來,段天德只不過是宋朝一個小小的軍官,他的額頭上有刀疤,臉上還有青色胎記。段天德這樣的小人物能出現在《射鵰英雄傳》的第一回中,卻是為了給異邦主子的公子完顏洪烈賣命擄掠包惜弱而來。
  • 品讀《射鵰英雄傳》:楊鐵心痴心尋嬌妻18年,剛相認卻自盡身亡
    在金庸的《射鵰英雄傳》中,楊鐵心不但是北宋楊家將名門的後人,他還與書中的幾個關鍵人物有著親密關係:楊鐵心是貌美心善的女子包惜弱的丈夫;楊鐵心是楊康的父親;楊鐵心是穆念慈的義父;楊鐵心是郭嘯天義結金蘭的好兄弟;楊鐵心還是長春子丘處機所敬佩而用心結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