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她是中宮皇后,又誕下龍子,可受到的恩寵還不如入宮的新人

2020-10-10 深夜有情

本故事已由作者:歡喜團圓,授權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發布,旗下關聯帳號「深夜有情」獲得合法轉授權發布,侵權必究。

1

瑾瑜十二歲登的基,十六歲成的婚,娶的是丞相的小女兒,立為中宮皇后。

這樁婚事是皇太后和幾個老臣一起議的,瑾瑜當時還在御花園和一群小太監比賽踢毽子,只是讓一個小太監去打聽了結果來告訴他,知道立的是丞相的小女兒,他只「哦」了一聲,繼續興起地踢毽子,好像這件事跟他無關似的。

大婚的流程自有專人安排,瑾瑜就看看熱鬧,聽聽注意事項。不過,大婚這天,還真讓他累了一把,比在朝上聽那一群大臣唇槍舌戰還累。

好不容易熬到了洞房,又是一套規矩。他早按捺不住要掀皇后的鳳巾,不過不是為了看她長得好不好看,而是想早點完事睡覺。

鳳巾摘下,她垂眉頷首地端坐,一雙如星如月的鳳眸微微斂著,染了紅暈的兩頰堪似晚霞,一彎朱唇仿佛含了櫻。

瑾瑜像看西洋景一樣好奇,走到左邊瞧了一瞧,又轉到右邊瞧了一瞧,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多大了?」其實這些早有人告訴他,只是一直沒放在心上,也沒存到腦子裡。

「妾名喚婉嫦,年當二十。」聲音溫溫柔柔的,毫無矯揉造作之音。

「哦,對,你叫婉嫦,比朕大四歲。」瑾瑜記起來了,「你抬起頭給朕看清楚一點。」

婉嫦微微抬起了頭,這是她頭一次見他,婚前,她的丞相父親只告訴她,當今皇上年齡小,玩心重,讓她婚後多勸著點,這也是皇太后的意思。

她想像過他的模樣,卻沒有眼前這般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又模樣可親。

瑾瑜又在婉嫦的臉上琢磨了一番,奇怪道:「他們都說你比朕年歲大,以後是個管著朕的母老虎,怎麼一點也不似?朕瞧著倒挺溫柔。」

婉嫦不由莞爾一笑,雙目流轉,愈顯溫柔之態。

「朕說你是母老虎,你不生氣?」瑾瑜更加奇怪了。

婉嫦笑著揺了揺頭。

「那你就真的不是母老虎了,老虎一惹準要發威發怒的。」

瑾瑜歡喜地解開身上的大紅花,隨手往桌上一拋,身子往床上一倒,一邊打哈欠一邊說:「真是困死朕了。」

還端坐著的婉嫦也不敢動,靜聽瑾瑜繼續說話,耳邊卻傳來了呼嚕聲,悄悄轉過頭去,發現瑾瑜已經睡著了。

她便起得身來,替他更衣脫襪,又將他的頭挪到枕頭上,身子蓋好被子,自己才敢依偎著床沿睡下。

瑾瑜聽皇太后的安排,每月定日到中宮去。婉嫦也不說什麼,只是洗漱打扮,更衣脫靴,服侍得極為細緻溫柔。

每次睡前,瑾瑜像個話嘮一樣,和婉嫦說著朝堂內外的事,有時候也讓婉嫦講一些宮外的事給他聽,他興致好得很,有時候兩眼迷糊上了,嘴裡還嘟囔著:「婉嫦,繼續講,後來怎麼了?」

有一次,婉嫦講小時候她嫂嫂年頭給他哥哥添了一個小子,年末又生了一個閨女,她母親高興得給她們姊妹買東大街的糖吃的事。

瑾瑜聽著聽著,突然從床上支起半身來,很認真地看著婉嫦。婉嫦問他是不是也想那東大街的糖吃了,瑾瑜卻拍著自己的腦袋說:「朕每天被那一群老頑固吵吵得頭疼,到了你這裡,就想和你說說話,開心開心,倒把正事給忘了。」

「什么正事?」婉嫦問道,以為是什麼國家大事呢,卻見瑾瑜頓時手足無措起來,他不好意思地悄聲笑道:「朕和你生孩子的事。」

婉嫦從臉到脖子瞬間紅了個遍,盯著瑾瑜的眼睛挪也難為情,不挪也難為情,瑾瑜卻一把把她緊摟到了懷裡……

2

婉嫦有孕是三個月後的事,因月事推遲,召喚太醫問診,才知是有喜了。消息一傳出來,所有人都樂壞了,皇太后親自來探望,各種囑咐婉嫦和宮人,又恩賞了一堆補品,丞相府也派人來道賀。

正在騎馬的瑾瑜聽得太監來報,高興得差點從馬上摔下來,飛奔著到了中宮,把婉嫦抱起來就轉圈,笑聲傳遍了宮裡宮外。他又把耳朵貼在婉嫦的肚子上,想聽聽裡面的動靜,道:「這世上竟有這麼神奇的事,朕竟然把一個小娃娃放到你的肚子裡了。」

婉嫦又羞又喜,心裡像有一朵花悄悄綻開了。

瑾瑜比以往要多花一些時間來看望婉嫦,每次都要問很多問題,比如婉嫦想吃些什麼,不想吃些什麼,夜裡睡得好不好,肚子裡的孩子有沒有動呢。

有一日,瑾瑜顯得特別開心,一到了中宮,便把所有宮人都撤下,拉著婉嫦的手說:「朕有一個秘密要告訴你,但是你要答應朕,不能告訴任何人。」

「嗯。」婉嫦鄭重地點了點頭。

「朕要去江南玩兩個月。」瑾瑜興奮地說。

「江南?」婉嫦不解,「皇上怎麼起了這個興致?」

「朕常聽人說江南風景秀麗,山水如畫,早想去看看了,只是以前朕還沒有親政,皇太后一天到晚派人看著朕,弄得朕一點自由也沒有。

這次正好遇上江南鄉試,本來派那幾個老頭去監考就行了,但朕跟他們說朕剛剛親政,想親民,尤其是想跟這些文人學子多接觸接觸,他們本來還猶豫,但是朕拿朕是皇上壓他們了,他們一個也不敢再多嘴了。

朕又去跟母后稟告,母后雖然有很多憂慮,但是又覺得這的確是件好事,便同意了。等到了江南,朕就把科考的事扔給那幾個老頭子辦,朕自己就來個腳底抹油,想上哪兒玩就上哪兒玩去。」

瑾瑜說得興致勃勃,婉嫦卻不免擔憂起來,她想阻止瑾瑜的大膽,勸道:「皇上乃一國之君,萬金之軀,這民間雖說好玩有趣,但是不免有很多危險,此行皇上三思才好。」

瑾瑜的眼睛裡本來已經開始憧憬江南的美好,一聽此言,立刻不高興地拉下臉來,道:

「婉嫦,朕以為你會理解朕的,怎麼你也跟那幾個……那幾個……老頭子一樣頑固呢。朕從小練習騎射,拳腳功夫也會上幾套,再說了,朕會讓幾個人陪著朕的,不會有什麼危險。朕是皇上,頂天立地,才不要做那畏首畏尾之人。」

婉嫦還想再勸,瑾瑜卻氣得離開了。

婉嫦擔憂瑾瑜的安危,想阻止他此次的江南之行,但是眼前盡浮現的是他對江南美好的嚮往,她不怕他對她生氣,只怕他去不成江南的失望。

婉嫦自幼深養閨中,嫁入宮中之後又日日被困在圍牆之內,她能體會瑾瑜那種即使錦衣玉食,卻不得半點自由的心情。所以,她不再想著勸他了,只替他準備起出門的東西來,親自送給他。

瑾瑜本來還在生婉嫦的悶氣,這幾日可因此少了好幾分去江南的興致。見得婉嫦來,以為又是要勸他,沒有遞給她一個好臉色。

婉嫦上前將準備的一包東西塞到他的手裡,溫溫柔柔地囑咐著:「外面不比家裡,皇上萬事要小心為上,妾身準備了一些隨身物件,皇上帶著,能用得上的就用,裡面還有一個護身符,是妾身託人往寺裡求的,可保皇上平安。」

瑾瑜甚是驚訝婉嫦改變了態度,又聽她這一番溫柔體貼的話語,不免感動,拉住她的手,道:「婉嫦,你放心,朕會平安的,等朕從江南回來,給你帶好吃的。」

「嗯。」婉嫦微微笑著點頭。

3

瑾瑜從江南回來的時候,婉嫦的肚子已經微微凸了出來,已經是四個月有餘了。

這段日子,她除了每天要忍受孕吐的辛苦,還要擔心著在江南的瑾瑜,祈禱他能夠平安,人明顯瘦了一大圈。

一直等到瑾瑜的車馬快要到達京城的消息傳來,她才稍稍鬆了口氣。

瑾瑜帶回來一堆東西,都是送給婉嫦的,他向她大肆講著江南的風土人情,格外的開心,只恨婉嫦沒能親自跟他一起去。

婉嫦一邊聽,一邊默默地看著他,她的臉上一直掛著笑容,那是滿足的笑,幸福的笑,他能夠平安歸來的笑。

那個叫芙月的少女是在婉嫦懷孕八個月時進宮的。她是鎮西大將軍的女兒,皇太后有意要拉攏鎮西大將軍,所以要瑾瑜納為妃,但是瑾瑜卻說他不要第二個女人,有婉嫦就夠了。皇太后沒再說什麼,但芙月到底是進了宮,以陪伴皇太后為名。

婉嫦肚子大得已經行動不便了,不能經常出去走動,卻聽小宮女們回來告訴,瑾瑜和芙月經常在一起玩,一起騎馬,一起放風箏,一起蹲在御花園的花叢裡捉蛐蛐,總之玩得不亦樂乎。

婉嫦聽了心裡只覺泛酸泛疼,但是這是她一開始就準備好要接受的事情——和別的女人共享一個男人。尋常人家的男人尚如此,何況瑾瑜是一國之君,只是她覺得瑾瑜倒不如一開始就答應納芙月為妃的好。

那日傍晚,婉嫦待日頭稍稍下去,在宮女的攙扶下去找瑾瑜。一來她有些日子不見瑾瑜了,二來她想若是瑾瑜真的喜歡芙月,就想同他商量納妃的事,三來瑾瑜近來日日耽於玩樂,她要勸他多把精力放在朝政上。

先去探情況的小太監回報,說瑾瑜和芙月在碧瑤湖划船。

婉嫦便往那裡去,還沒有走近,便聽到有女子咯咯咯的笑聲傳來,嬌俏如銀鈴,婉轉如黃鶯。

她站在湖邊的亭中,朝湖心望去,那隻夾在層層疊疊荷葉中的小舟正向她駛來,坐在船後方的女子的面容身影也越來越清晰。

她不過十五六歲,卻有娉婷之姿,一張臉嬌滴粉嫩得如剛開的桃花。她一隻手擎著蓮蓬遮日頭,另一隻手按在船緣上,時不時將小船晃上一晃,故意嚇瑾瑜,前頭搖槳的瑾瑜也會用槳打起水花來,濺到身後,兩人此起彼伏的笑聲在湖的四周迴蕩著。

婉嫦望著瑾瑜拉著芙月的手跳上岸,上前行禮,芙月仰著一張天真無邪的臉望了望婉嫦,問瑾瑜是誰,瑾瑜告訴她婉嫦是皇后。

「皇后啊?那我是不是該行大禮呢?」芙月笑問,腮邊泛起甜渦。

「你說呢,笨丫頭?」瑾瑜伸出手指寵溺地在芙月的額上點了一點。

芙月立刻發出了咯咯咯的笑聲,雙膝對著婉嫦一彎,道:「芙月給皇后娘娘行禮,祝娘娘千歲。」

行完禮,他倆人又不覺對著笑了起來。

婉嫦注意到,自始至終,瑾瑜的手和芙月的手都是握在一起的。一陣酸意從她的心頭湧了上來。

「婉嫦,聽小太監說你找我,什麼要緊的事?」瑾瑜拉著芙月的手在亭子裡坐下,一邊將盤子裡的甜杏餵了一顆到芙月的嘴裡。

婉嫦在宮女的攙扶下坐了下來,臉上還是往常一樣溫婉的笑容,道:「倒沒什麼要緊的事,只是妾身待在宮裡久了,有些閒悶,出來走走,又想好些日子沒見著皇上了,故來請安問候。」

「婉嫦,你馬上就要臨盆了,就不要想著給朕請安了,朕現在天天和芙月待在一塊,挺快活的。」雖仍是關心的話語,婉嫦聽來,卻已沒有了往日的溫暖。

「既然沒有要緊的事,你就回去歇著吧,朕還要和芙月到湖中心摘蓮蓬。」瑾瑜興致未盡,拉著芙月再次上了船。

婉嫦站在亭下,默默地望著那隻又駛出去的小船,船上兩個互相嬉鬧的身影在視線裡越來越遠……好久好久,她才離去,回到中宮,耳畔仍舊迴蕩著兩人歡樂的笑聲。

4

婉嫦臨盆之前,請太后為瑾瑜納了芙月為妃。芙月因著她父親的地位,瑾瑜的喜愛,被封為了淑妃。

太后對於瑾瑜每日耽於和芙月玩樂而疏理朝事,甚是不滿,以婉嫦即將生產為由,除了每月規定的那幾日,要求瑾瑜其他時間必須陪伴婉嫦。

瑾瑜無法違抗母命,何況太后以婉嫦來壓他,他沒理由做一個不負責任的丈夫。

瑾瑜已經沒有了往日和婉嫦在一起滔滔不絕的興致,即使找到話題,也提不起興頭,他心裡惦記著芙月,時常焦躁地在宮中走來走去。

有一次,他望著正在為將要出生的孩子繡肚兜的婉嫦,溫柔中透著和順,和順中又透著溫柔,不覺生出了一個主意,上前央求:「婉嫦,朕好些天沒見著芙月了,朕覺得再見不著她,朕就會因想念她而死的,婉嫦,你一向待朕很好,你一定能幫著朕去見芙月的,是不是?」

他再不見她,就會因想念她而死,婉嫦的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繡針戳在食指上,她感覺到的卻是無比的心疼。

「婉嫦,就像之前你答應朕冒風險去江南一樣,朕去見芙月只是在宮中,不會有任何危險的,只要你願意幫助朕躲過太后的耳目就好。」瑾瑜的眼裡心裡只剩下芙月了,婉嫦的失落心痛,他一點兒也看不見。

婉嫦默默地點頭答應了。是夜,她支開了太后派來看著瑾瑜的老太監,讓瑾瑜溜出去和芙月幽會,又囑咐宮人,說她與瑾瑜已就寢,不準來打擾。而她自己,卻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黑夜裡,等待著瑾瑜的歸來。

瑾瑜恐怕永遠不知道,他認為歡樂而短暫的時光,對於婉嫦而言,是多麼的漫長難熬。他與芙月共享歡愉時,婉嫦卻在獨守悽涼。

瑾瑜對於婉嫦肯幫自己是非常感激的,他開心地說著要賞賜婉嫦和他們即將出生的孩子,婉嫦謝了恩,卻什麼賞也未肯領,她只道宮中什麼也不缺。

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瑾瑜的膽子越來越大,從隔幾日幽會一次到每日都要與芙月相見。

婉嫦生產的那個夜裡,瑾瑜也和芙月在一起。

接生嬤嬤來了,太后來了,宮人們忙進忙出,亂成一團,唯不見瑾瑜的身影。太后問起,宮人們一個個支支吾吾,最後才有大膽的說瑾瑜去見芙月了。太后大怒,命人將瑾瑜找了回來。

瑾瑜跪在太后面前,嚇得說不出話,太后沒有多訓斥他,只讓他跪著,一切等婉嫦生了再說。

在生死邊緣掙扎的婉嫦聽說瑾瑜被罰跪在她的宮中,忍著千般疼痛央求太后饒恕瑾瑜,給瑾瑜留一點兒天子的尊嚴和顏面。

婉嫦最終誕下了一名皇子,宮中一團喜慶,瑾瑜給孩子賜名「福滿」,寓意福氣滿滿。

5

福滿三歲的時候,瑾瑜二十歲,又納了幾個妃嬪,芙月的風頭雖還在,但早已不是獨寵。

瑾瑜蓄了鬍子,比大婚之時,看起來成熟了許多,但還是喜好玩樂。婉嫦常常勸他,他耐煩時聽得一些進去,不耐煩時便嫌婉嫦煩心,覺得婉嫦不是以前溫順的婉嫦了,再加上身邊圍著那些整日奉承他的女人,他愈發冷落她了。

她是中宮皇后,又誕下龍子,可受到的恩寵還不如入宮的新人。

婉嫦卻一如既往地關心著瑾瑜的日常,過問他的飲食起居,若是宮人們有疏忽的地方,她必然提醒他們注意。

宮人們有時無意說起婉嫦的吩咐,瑾瑜也會豎起耳朵來聽,但頂多重複一遍:「是皇后的吩咐?」也就沒有多餘的話了。

豐王逼宮是突然的,但也是有預謀的,只是瑾瑜的心思一直不在朝政上,直到人家帶著兵圍到家門口,他才意識到自己快把江山玩丟了。

幾個妃子都嚇慌了手腳,一起擁到瑾瑜的宮中,哭哭啼啼,不成體統,有的要瑾瑜投降豐王,有的讓瑾瑜派兵保護著她逃走,有的只知道哭,總之都喊著不想死。

婉嫦也來了,她沒有急沒有慌,也沒有害怕,只問道:「淑妃芙月為何不在其中?」她派太監去找芙月,太監去了一趟,回來報說,芙月早收拾好了東西往宮門口逃去了,她要逃到她父親的營地去,讓她的父親保護她。

探子來報,說豐王帶著兵到了城門口,瑾瑜急得已經沒有辦法,又聽一群妃子哭哭鬧鬧,更是心煩意亂,氣得直跺腳。

倒是婉嫦冷靜,命宮人將幾個妃嬪帶走,宮殿裡才漸漸安靜下來。

她轉過頭來,抱住了癱坐在龍椅裡的瑾瑜,讓他的頭靠在她的懷裡,又將他的一隻手緊緊握住,那往日溫溫柔柔的話語中多了幾分堅定,「皇上,不用怕,妾身會一直陪著您的。」

文臣武將該派出去的都派出去了,瑾瑜剩下的,也只有靜待天命安排了。

好在這一幫文臣武將夠忠心夠賣力,勸降的勸降,四處調兵馬的調兵馬,裡應外合,把豐王拿下了。

豐王犯的是謀逆罪,自然是死罪。

至於逃出宮門的芙月,聽說被豐王抓住了,豐王想利用她擺布鎮西大將軍,但是還沒來得及,瑾瑜的兵就打來了,雙方廝殺中,芙月被殺死了。

為了給朝廷留一個顏面,也為了不讓鎮西大將軍因此跟皇家生嫌隙,皇室對外稱芙月是為了向鎮西大將軍請求支援才被豐王所殺。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當時的鎮西大將軍離京城有千裡之遙,遠水解不了近渴,芙月除非腦子壞了,否則才不會做這件事。

但是事情終以芙月被追封為賢德貴妃告終。

6

豐王造反的事,給了瑾瑜一記警醒,他這才對自己往日只沉迷於玩樂,而懶於朝政的行為有所反省。

瑾瑜開始變得勤政愛民了,再也不用人催著上朝,再也不厭煩那些個大臣的嘮嘮叨叨,他從心底裡感念他們在危險關頭沒有放棄他。

至於後宮的那群鶯鶯燕燕,雖然沒有被打入冷宮,但是想起當日這些女人沒有一個願意跟他共進退,瑾瑜對她們再也提不起興致,所以那些女人也如同進了冷宮一般。

瑾瑜只一心撲在朝政上,婉嫦常來看他,她不需要再苦口婆心勸他了,望著他認真批奏摺,認真地跟大臣們討論政事,她從心底裡高興地笑了。

她輕輕地來,輕輕地去,每次只是詢問值事太監他的情況,並不多相擾。

她耐心地等著,等著他真正成熟到可以獨自翱翔於藍天的日子。

卻在那年春天,邊疆告急,瑾瑜親自掛帥出徵,他說要為天下子民做一點事兒。

那身鎧甲是她親自為他穿上的,臨行前,她說她會祈禱他平安,祈禱他打勝仗。他志氣昂揚,對她說一定會打勝仗的,讓她等他回來,到了那一日,他還要與她對飲三杯以為慶祝。

他領兵在外的日子,她每天都在擔憂著期盼著,擔憂他的安危,期盼他能早日得勝歸來。

婉嫦當年生下福滿之後,因著芙月的事常常憂悶在懷,月子也未坐好,後來瑾瑜冷落她,她便愈發心志不暢。如今遇上瑾瑜出徵,她又日日思夜夜盼,日積月累,便氣滯血淤,經血不通,月事不來。

太醫開了藥,她服了半個月,倒是見了一些效果,但是前線突然傳來打敗仗的消息,使得她一蹶不振,病倒在床。

病中的日子,她一邊替他關心著朝政,一邊祈禱他能反敗為勝,如果勝不了,她也祈禱他能夠平安歸來。

她的身體狀況愈發不行了,每日拉著宮女的手問前方的戰事,也不知道是真沒有消息還是他們想瞞著她,總說還沒有消息。

她知道自己不行了,含著淚說想見他,想死在他的懷裡,但是她又不讓他們去打擾他。她垂危的消息,也就一直未傳到他那裡。

她已經神智不清了,唯一記得的就是問問他打了勝仗沒有,他回來沒有,為了說這句話,她都要費上好半天的工夫。

她就這樣憑著對他的掛念,熬過了那個冰冷的冬日。

第二年春天,她終於得到了他凱旋的好消息。她默默地閉上了眼睛,眼角一行溼淚淌下。

她帶著對他的回憶走了。

他回來的時候,得到的第一個消息便是她薨逝了。那一刻,他感覺天地都暗了,比那個糧草斷絕的冬日還要讓他感到悽涼絕望。

他奔向她的宮中,早已不見她的身影,剩下的只是滿眼無限的悲涼。

為什麼要到今日才知道她對他有多麼重要?他行屍走肉般地走著,用手撫摸她觸碰過的每一個地方,好像她還在那裡,還是那樣溫溫柔柔地和他說話。

「妾名喚婉嫦,年當二十。」

那溫柔一笑,非要等到此刻才覺得有多美。

「皇上,不用怕,妾身會一直陪著您的。」

那同生共死的情深,非要等到此刻才有所領悟。

她將一生的溫柔賦予了他,他卻只在新婚之時把她當作了排解心中煩悶的工具,而後便冷落了她,為了另一個女人一次又一次傷她的心。

縱使他給她萬千賞賜,在那皇后頭銜上冠上無數個誇讚她的封號,又有什麼用呢?正如她說的那一句,她什麼也不缺。

她所缺的也就是他的一腔深情啊!(原標題:《皇廷紀事:她將一生溫柔賦予》)

點擊屏幕右上【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故事:她是伴君多年的皇后,剛入宮的新人小產,皇上「你拿命賠」
    那個叫歲竹的宮女是李洵淵特地從一千個宮人中挑來貼身伺候我的,雖是個剛進宮的小丫頭,但行事很是穩重,不過我倒不喜歡她這樣穩重的人,反而是囂張些的,更可入我眼。「娘娘,依奴婢看,這條碧色梨花羅裙頗適合今日打扮,簡單素淨,不至於蓋過了皇后娘娘的風頭。」
  • 故事:她是遠近聞名的瘋小姐,入宮封妃恩寵不斷,皇后都避其鋒芒
    帝京裡的豪門望族,都遣嫁過貴女入宮,可別說撈到什麼好處,五個打入冷宮,三個活活嚇瘋,兩個難產而死,一個自請出家……最終,連帶著把整個家族都折進去的比比皆是。宮裡的花謝了總還有再開的時候,宮裡的女人凋落了便是永生永世的寂寥。
  • 故事:入宮四年未見過聖顏,那晚醉酒後做件荒唐事,讓我獨獲恩寵
    此番入宮,一共九人,通過選秀入宮,只有七人。另外二人,一人是忠勇侯府嫡女,入宮便居妃位,另一人便是丞相侄女,入宮則被封為昭容,此二人皆是權貴之後,直接被新帝召入後宮,平衡各方勢力。我和其他六個女子,有的因自身才情得以留下,有的則是因祖宗蔭庇罷了。當今陛下在東宮之時,府中侍奉之人也不過寥寥數人,自太子妃薨逝,便再也沒有收過新人。
  • 故事:鄉野女子一躍成貴妃,榮寵比皇后還盛,可她入宮只為復仇
    我轉頭眯眼一看,不遠處果然就是浩浩蕩蕩的皇后儀仗,為首的女人穿鳳袍戴鳳冠,笑容像七八月的秋海棠似燦爛,但她面色蒼白,不如那般姣好了。「娘娘真不愧是大家出來的小姐,即使失了寵愛,還能這般若無其事擺著皇后的架子。」我扶了扶發間的紅玉髓花鸞步搖,冰涼的流蘇划過我指間。
  • 故事:姐姐入宮成太子妃,生產時卻突然去世,我伺機入宮為她報仇
    此番入宮,一共九人,通過選秀入宮,只有七人。另外二人,一人是忠勇侯府嫡女,入宮便居妃位,另一人便是丞相侄女,入宮則被封為昭容,此二人皆是權貴之後,直接被新帝召入後宮,平衡各方勢力。我和其他六個女子,有的因自身才情得以留下,有的則是因祖宗蔭庇罷了。當今陛下在東宮之時,府中侍奉之人也不過寥寥數人,自太子妃薨逝,便再也沒有收過新人。
  • 故事:她一入宮受寵,皇上每每擁著她說情話,卻總喚故去皇后名字
    1我入宮時正巧趕上舒皇后薨逝,照例半年不得見皇帝,每日只需陪著主宮娘娘抄經念佛。我的居處在流霞宮依著山的北院,主宮娘娘正是當朝權傾朝野的元宰相府上嫡長女——元嫣然,元貴妃。說來我處境算很好了,因著元宰相是我父親的親兄長。小時候府中相見,我還會喚元嫣然一聲「堂姐」。
  • 《甄嬛傳》甄嬛入宮後,為什麼故意避開皇帝不去爭寵?
    和眉莊不同,眉莊家中的培養,就是為了讓她入宮選秀。而甄嬛所在的甄家,並未想要將甄嬛一門心思地送入宮中。在甄嬛入宮之前,甄遠道只叮囑了她兩件事情。其一,並不求她大富大貴,獲得帝王的恩寵。她回憶起父親對自己的叮囑,覺得比起現在進入這一趟渾水的後宮,不如假借生病避寵更好。只可惜,後宮中的生存,從來都不是由你自己決定的。甄嬛有著這麼一張與純元皇后相似的容貌,又是第一個被皇上賜予封號的秀女,她不爭不搶,也會有人看不慣她的。而這個道理,是甄嬛在親身經歷了宮中一次次的明爭暗鬥中,領悟出來的。
  • 再看《甄嬛傳》,終於明白為什麼甄嬛出宮後最關心沈眉莊而非朧月
    ,可始終未曾讓她們的感情減輕分毫。難道自己的女兒的安危還不及自己姐妹嗎?在重溫這部劇時,再看甄嬛離宮修行後的戲份,終於明白為什麼甄嬛為何先問沈眉莊安危,再問自己的女兒朧月。1 沈眉莊和甄嬛感情很深,甄嬛害怕她做飛蛾撲火之舉甄嬛和沈眉莊有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且入宮後一直相互扶持相互依靠,就算是甄嬛做了對不起沈眉莊的事,甄嬛「得罪」皇上被罰,沈眉莊嘴上說著不關心甄嬛的一舉一動,卻還是借著給安陵容準備保暖衣物的理由,給甄嬛送去衣物。
  • 故事:宮中盛傳,皇后失寵的原因,是她喜歡上了一個宮女
    許是知道大限將至,祖父在她十三歲生辰那天,將她改名為幽草,奢想她能躲過一劫。然而,朝中權鬥嚴.酷,即便是纖弱無辜的少女,也被安上「餘孽」的罪名。男丁發配充軍,女子點為官.妓,美貌的女孩寬待些,可以入宮為婢。於是,幽草被縛著雙手,同一群美麗卻悲苦的少女,送進了金碧輝煌的囚籠。
  • 崔槿汐是宮中的老人,為何會被派去伺候剛入宮的甄嬛呢?
    崔槿汐是宮中的老人,為何會被派去伺候剛入宮的甄嬛呢?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後宮之中等級森嚴,所有人都想要往上爬,無論是嬪妃還是下人,嬪妃往上爬是為了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她們最終的目標自然是皇后之位或者成功當上太后。
  • 《甄嬛傳》甄嬛甘露寺回宮的第二天,為什麼要送給皇后一串佛珠?
    可甄嬛從不是這場鬥爭的勝利者,皇后在華妃落敗後,將針鋒對準甄嬛,以純元舊衣之事,讓甄嬛失去了皇上的恩寵,種種原因,最終迫使甄嬛離宮,前往甘露寺。如果沒有皇后,甄嬛將終日沉浸在皇上所給予的愛中,無法自拔,又甘之若素。可皇后的設計挑撥,讓甄嬛認清了自己的位置,她不過就是一個替身。
  • 故事:為報家仇,她入宮為妃,卻淪陷在帝王嬌寵中遲遲下不了手
    名為霜九的狐妖,語氣中帶著焦躁和熱切,「你若隨我入山,我能授你長生之法。」聽起來還挺誘人的。她卻只是笑了笑,「我父兄皆喪於那昏君之手,我若不能為他們復仇,要長生何用?!」狐妖沉吟不語。哪裡壓得住她的風光無限。這年入秋之後,她時常覺得噁心,頭暈,宮人們叫來了御醫,診出了喜脈。她聞言怔忡,宮人們卻都大喜過望,說若她能生下龍子,即使是立為太子也並非無望。
  • 《甄嬛傳》四段感情:「皆入宮做帝王妻,為何你我結局卻不同?」
    "《甄嬛傳》就是這樣一部演繹了深宮中的愛恨情仇,訴說了無數爭名奪利,爾虞我詐的宮鬥大戲。在劇中,似乎每一個故事都圍繞著一個人物,他就是皇帝雍正。當年宜修先入了王府,純元作為嫡姐盛裝去探望懷孕的妹妹,可是卻「意外」遇到了胤禛,讓原本屬於妹妹的丈夫對自己一見鍾情,動了心,胤禛立刻懇請太后封純元為福晉。後來,宜修忍著心痛提出了「嫡庶有別,長姐入府應為福晉」,主動讓位,則柔進了宮,成為了皇上的髮妻,成為了後宮之主。
  • 甄嬛傳:她靠扳倒華妃入宮,驕縱恣意,事敗卻不敢供出皇后
    小說中是架空王朝大周朝,甄嬛選秀入宮之時的皇帝是大周第四代皇帝,乾元帝玄凌。女主甄嬛選秀入宮,從稱病無寵的小小貴人,一步步經歷了後宮的陰謀算計,波譎雲詭,曾風光無限,也曾跌入谷底,更是細心謀算重回後宮牢籠,最後成為後宮和天下真正的主人。最為出彩的定然是諸多美人之間的交鋒。
  • 她在棺材中醒來,還誕下龍子,腹黑王爺天天圍她轉,寵到大結局
    今天給大家推薦她在棺材中醒來,還誕下龍子,腹黑王爺天天圍她轉,寵到大結局!話不多說,請往下看。「娘親……」到了雲橫的面前,雲落露出一個怯怯的卻又有幾分欣喜的目光,雙手伸開朝著雲橫撲過來,雲橫倒是很配合的急忙抱住了自家寶貝兒子,開玩笑,雲落長得粉嘟嘟的,模樣又乖巧,一身軟軟的還帶著奶香,她沒事就喜歡抱住自家兒子啃,可是自從這小傢伙兩歲之後,他死都不肯讓自己靠攏了。
  • 為何皇后還會讓三阿哥平安長大?
    因為這一點,皇后才會對自己的姐姐以及姐姐的孩子下手。也就是說,那時候皇后要殺的目標不是孩子,是純元,是那個奪走自己恩寵與嫡福晉地位的人。而齊妃,無論從恩寵上來說,還是從身份地位上來說,與自己都是雲泥之別,不值得下手。
  • 故事:她寵冠六宮風光一時,可因丞相父親,她被皇上賜以一丈白綾
    一年後,左相的女兒木婉蓉入後宮,封為蓉妃,皇帝來湘蘭苑的日子越來越少,最後變得屈指可數。蓉妃和馥妃完全不同,她容貌豔麗,性格跋扈,皇后和其他妃嬪都不是很喜歡她,但是皇帝卻對她格外寵愛。可能皇帝見多了對他溫情款款的女子,已經膩味,所以便對她親眼有加。加上左相木清在狄國朝廷的勢力,後宮很多人雖有不滿,但並不敢說。
  • 甄嬛建議改封「鸝」妃,大封六宮,安陵容名聲掃地,皇后敗局已定
    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甄嬛、沈眉莊、安陵容同時選秀入宮,曾經是情同手足的姐妹。只可惜,因為三人格局的不同,皇后的插手,昔日的姐妹竟然反目成為敵人。可偏偏蘇培盛跟著火上澆油,往安陵容的府上送來了50隻黃鸝鳥,這存心是噁心「鸝」妃安陵容,還讓她說不出拒絕的理由。後宮中從來就沒有哪個嬪妃的封號,是用動物的名字的。甄嬛擬定這一封號,變相把她比作禽,明擺著是種羞辱。此後,後宮眾人更是加以恥笑,都叫安陵容為「安小鳥」。
  • 《甄嬛傳》潛臺詞9:甄嬛還沒進宮,皇后就搞好戰術了
    皇上可太知道她心裡想的是什麼了,但懶得理她。於是裝個糊塗道:「皇后何出此言?」你啥意思,我沒聽明白。皇后打太極只是說宮中傳開了,說皇上因為選秀特別開心。開心什麼,當然是開心秀女中有心儀的人了。皇上一臉不屑,還默默發出了一個「切」的表情包,敷衍道:「只是泛泛之輩中,總算有一兩個質素尚可的。」
  • 甄嬛傳:她入宮就註定了成為棋子也被擺布的命運,終究走出一片天
    小說中的皇帝玄凌是一位少年天子,他成為皇帝的時候不過十二三歲,故事開篇的乾元十二年,玄凌只有二十五歲,比這一年入宮的甄嬛年長十歲。當時太后和皇帝承諾,一旦生下皇子,就立宜修為皇后。誰料她有孕之後已有婚約的姐姐入宮,太液池邊一支驚鴻舞就迷住了皇帝,迎了她入主中宮。乾元八年,為了拉攏軍中勢力,皇帝迎了慕容家的女兒慕容世蘭入宮,初入宮便是嬪位,封為年嬪。容貌豔麗,性格張揚的年嬪頗為受寵,很快就有孕,成為年貴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