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古燈訪談一生:農活家務的重擔(2)

2020-10-03 分享影視題材

大家好,我是每天跟你們分享最真實的小張,今天繼續更新。

老二漸漸的長到六歲多了,可看著還是比較瘦小,明顯的營養不足,可能是家裡窮的緣故,吃的方面跟不上。

第二天一早,開始起來吃早飯,老媽去餵豬去了,老爸今天早早去了市裡找活幹,老二,和姐姐,弟弟就先吃,吃的是白粥加鹹菜,一盆老媽剛炒的青菜。吃的差不多了,老媽剛好餵豬回來,提了倆個大桶,老二和姐姐一起去井裡挑水,家裡的水缸的水快用完了。一口大水井,水看著很清澈,還可以看到裡面的小魚在遊,開始用桶打水,裝滿了,姐弟二人開始抬水,口裡一直在念著: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別有一番風趣。

老媽跟大姐一起洗衣服去了,留老二在家中帶小弟,順便燒火把鍋裡煮的豬潲水煮開。弟弟從小調皮,不太聽話,忙好一切家務之後,老媽和大姐帶著小弟一起去地裡收花生,花生的季節到了。

老 二成了放牛郎,六歲開始放牛,全村最小的一個,牽著兩頭大水牛,一直跟著隔壁家的大哥哥放,大哥哥有16歲這樣了,每天都會跟著他一起放牛,比較照顧老二,看著小,那牛吃得肚子飽飽的,老二爬上牛背上,邊騎邊看牛吃草,第一次看到牛打架的時候,可把老二嚇哭了。隔壁村的牛跑過來,跟老二家的牛打起來的。

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老 二不知如何是好,旁邊的大哥哥說,不用怕,等一下它就好了。真的如他所說,等一下他隔壁村的牛跑了,打不過我家的牛,老二過去看了下,牛出血了,老二急忙去找個樹葉放在口中撓碎幫牛 止下血,(家裡老人說這樹葉可以止血,一直流傳至今)心想回去要挨罵了,。

隔壁家的大哥哥開始外出廣東打工了,老二放牛就沒 伴了,慢慢的 習慣了,養成了可以獨立面對了,時間過的好快,一轉眼來到了八歲了,開始到了上學的年紀了。

可家裡人卻為了學費而發愁,倆個人讀書,壓力大了,可總不能不讓老二讀書吧!……

喜歡的關注一下我明天繼續更新。(古燈訪談一生)

作者:分享影視題材

免責聲明: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即刻刪除圖片。

相關焦點

  • 古燈訪談一生:農活家務的重擔(2)
    弟弟從小調皮,不太聽話,忙好一切家務之後,老媽和大姐帶著小弟一起去地裡收花生,花生的季節到了。(古燈訪談一生)作者:分享影視題材免責聲明: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即刻刪除圖片。
  • 民間古燈訪談一生:報讀學校(3)
    學校不是很大,2間教 室,一間學前班,一間一年級,老二新來 就 報名學前班,姐姐上一年級了,找到班主任填了個名(張海飛)。老二取名張海飛,(就是想讓跟海鷗一樣,在天空自由翱翔,飛得高高的)名字填好,交好學費,手續辦完,過倆天就可以來上學了,弄完一切,老爸騎著車就先回去了,家裡好多農活等著忙,留姐姐帶老二熟悉一下學校的環境。
  • 故事:點不亮的古燈
    楊柳看了看虛弱的周文舉,又看了看那盞古燈,神情凝重起來。 女友的犧牲 趁周文舉睡得沉,楊柳抱著古燈偷偷出了門。拿到實物後,專家當即鑑定,古燈是500年前明朝的物件,價值百萬。可是,楊柳高興不起來,她覺得古燈有蹊蹺。
  • 生活的重擔,沒有量身定做
    可惜生活的重擔,沒有量身定做,無論我扛起扛不起都得扛。02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她的一生十分悲慘,幼年喪母、窮困、奔波、婚姻不幸、短命,從十九歲離家出走,僅回去過一次。「我一生中最大的苦難與不幸,皆因為我是一個女人。」蕭紅這樣評價自己。「我將與藍天碧水永處,留下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這是蕭紅死前在一張紙片裡寫下的兩句話。她的一生都在追求至真至純的愛情,可是最終也沒擺脫被拋棄的命運,這大概就是她一生的不幸吧。
  • 小說:薇薇的一生第1章——女孩呱呱墜地
    襁褓中的嬰兒呱呱墜地,她是孫子輩的老大……奶奶是個開明的人沒說什麼,但一個丫頭的出生在80年代並不是件令人開心的事情,重男輕女的年代,出生在農村的她將經歷怎樣的一生呢?所幸相貌並不醜陋的她性格開朗,特別討人喜歡,聽話,不吵不鬧吸引了全家人的目光,尤其是年輕的姑姑叔叔們都喜歡跟她鬧著玩。大家集思廣益給她取名叫薇薇,希望她長大後能漂亮,溫柔,可人。
  • 民間故事——古曹州城取寶
    這就是過去延慶的縣城—古曹州城。  嗬!又大又熱鬧的街:做買賣的、開店的、耍把式的、說書的、唱戲的、畫畫兒的、賣珠寶首飾的,幹什麼的都有。王小真的是大開眼界,長這麼大哪兒見過這麼多好東西呢!從東到西,王小跟著趙先生把四條街串了個遍。  真怪,趙先生用點燃的艾蒿繩輕輕一晃,街上擺的,鋪子裡放的,他想拿啥就拿啥,就跟是他自己的東西似的。
  • 新點軟體:上了《焦點訪談》?子公司經營異常?被罰款了?我就是不披露……
    時過境遷,IPO日報發現,新點軟體不但對於報告期內萬元級的行政處罰、子公司和股東的經營異常等隻字未提,而且連因「醜聞」上過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的「故事」也沒披露。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下稱「報告期」),新點軟體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47億元、11.88億元、15.27億元、1.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46億元、2.16億元、2.63億元、-0.22億元。
  • 原創小說(連載2):在線訪談——反「套路」的孩子
    前段時間您在電視臺《名人訪談》欄目裡談了一些有關家庭教育的話題,引起了觀眾朋友們的廣泛熱議。我們「教育在線2046」節目的很多觀眾也紛紛給我們留言表示,在觀看了您的訪談節目後,大家在思考和踐行方面又遇到了一些新的困惑,很想聽聽您的看法,所以今天特邀您來為我們大家答疑解惑。今天邀請的兩位家長朋友作為我們節目的觀眾代表,也是帶著疑惑和問題來參加討論的。卓一凡:謝謝主持人!
  • 都幫你做家務了,你還要我怎樣
    這本書講述了普通女孩金智英,看似毫無波瀾的一生,實則一直都被性別偏見和歧視包圍,她的遭遇就好像現在大部分的女孩兒,每個人都能從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金智英出生在公務員家庭,她平凡普通,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她和上一輩的媽媽不同,金智英看上去和現代女性沒有差別,她獨立自主,讀完了大學,畢業後工作,遇見了自己愛的人然後結婚生子,看似普通順遂的一生
  • 辛勞一生掙家務
    四九年初,鄭茂清續玄取二婚金氏為妻,這時,家務已進一步發展, 家已經是一進三院,田地已經三十多畝,自從取了金氏,叫花子一家人更加不受待見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了,雖然金氏一字不識,與魏氏天差地別,但是,進門第二年就生下一個兒子,鄭茂清喜不自勝,取名「長久」寓意長長久久。私下裡左鄰右舍給他兒子取了個外號「金寶卵」。有了兒子,在鄭茂清眼裡叫花子就是累贅多餘的。
  • 莫言:訪談錄、傳記、日記類作品,我勸當三流小說來讀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複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2019年,莫言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其短篇小說《等待摩西》獲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
  • 古藤雪花席(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4期■七月水仙明成祖年間的一天,各路官員進京朝拜。徐奇為難道:「這種野生藤蓆不過是嶺南民間之物,哪裡配得上送給皇上?」聊了一會兒,徐奇以為盧世明會放他進城,不料盧世明把臉一板:「我這就把你送禮的名單呈給皇上!雖然藤蓆價值不高,但你送的對象全是朝中要員,如此大膽地行賄,我們不抓你抓誰?」
  • 故事:十年「燈」夢
    我家住在這個「盆地」的中央,每到冬天,一些年長的男子為了打發那難耐的漫漫長夜,喜歡聚在我家那間狹窄的茅屋裡聽老人說古:那時,鄂東管煤油叫「洋油」,因為嫌它貴,一般農家仍然點榨油燈,或是「松明燈」。我記得自己家原來使用一種黑色陶製的高座油燈被鄰居一位大爺碰倒打碎以後,較長的時間裡,是將我弟弟摔掉一塊邊的一隻小黑瓷碗倒上一點梓油,擺上燈草,或者扯點棉花,捻成粗線,放在油裡,點著就是一盞燈。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日前,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深度訪談欄目《可凡傾聽》能採訪到不停奔走、甚至一天要飛三個城市的兩位院士,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甚至網絡上有觀眾將之譽為近期國內訪談節目的「王炸」。「疫情他們在新聞中談得很多了,我想了解他們醫者擔當、敢醫敢言背後,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那種風骨的『因』。」學醫出身的曹可凡告訴記者,今年自己一直在高度關注疫情的發展,《可凡傾聽》已經做了四檔疫情相關醫者的訪談。
  • 小城故事之古城牆
    「再見,潮州古城牆」沒想到沿著古城牆的防汛通道這一走就是從金山實驗中學的旁門出發走上古城牆,古城牆的下方就是俺走了12年的防汛通道。潮州古城牆上現存四座城樓,依次為上水門城樓、竹木門城樓、廣濟門城樓和下水門城樓。廣東古城潮州的古城牆,始建於宋代,皇五年(1053年)重建,紹定年間(1228年—1233年)將外城改用石砌,乾道6年以後,新修東城,北從金山起,沿著韓江堤岸,與南端的舊城相接,長550丈,高2丈,全部用石料砌成。
  • 《遮天》葉凡一生最重要的3位護道人,狠人排第2,最看重的是他
    葉凡一生中遇到過很多好朋友,也遇到過很多保護著他的長輩,今天就來說一說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葉凡那個時候得罪了各大荒古世家,還被殺手神朝追殺,幸好遇到了老瘋子,讓所有的頂級勢力都對葉凡非常忌諱後來葉凡走上人族古路,竟然在紫薇古星域遇到了老瘋子,為了保護人族,老瘋子一人大戰一船的太古大聖和聖人,是葉凡非常敬佩的長輩。
  • 故事:為愛守護一生
    >圖片來自網絡因為表哥腿有殘疾,平時不能下地幹農活婆婆年紀大了,在家幫著帶孩子,做飯,料理家務,平時也不下地幹農活。因此,表嫂雖然是一個女人,有時候她卻主動要求幹男人的活,目的就是多賺工分,多分糧,年終決算多分錢。可是因為家裡人口多,就表嫂一個人努力掙工分,根本解決不了家裡的困難。
  • 夜郎古酒業貴州省級白酒評委增至2位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報導11月26日,貴州省2020屆省級白酒評委頒證典禮在貴陽舉行,貴州夜郎古酒業股份公司董事長餘方強被聘為「2020屆貴州省白酒特邀評委」,貴州夜郎古酒業股份公司質量技術中心主任王業經貴州省白酒評委考核領導小組審定,被聘任為「2020屆貴州省白酒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