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是2020年,2010年6月24日,李少紅執導的新版《紅樓夢》首播,至此已是十年過去,人生能有幾個十年?
照道理,一個十年足夠形成一個經典,然而2010年首播的紅樓夢,卻像一顆微小的石子,投入到大海中,除了最開始激起的一點小浪花,再沒掀起任何的波浪,就這樣淹沒在海底的不知名的哪個角落,再無翻身之日。而最開始掀起的那點浪花,卻也是罵聲一片,少有好評。十年過去,看了一遍,還想看第二遍的人,怕是不多吧?
紅樓夢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有著很高的文學地位,書中一眾人物,各有形象,各有性格,各有經歷,哪怕是個小丫鬟,也有深入研究的價值,有學者耗盡心力,專門研究紅樓夢,為此還衍生了紅學一派,專家無數。而為紅樓夢拍攝的影視作品也不少,其中1987年電視劇《紅樓夢》就是大家最為熟悉了,也是頗為經典還原度高的一版,至今談起,人們還對劇中人物好評連連、津津樂道。那為何時代久遠的佔據一席之地,而新拍的反而迴響平平,無人問津?
事實上,最開始的時候,新版《紅樓夢》的籌拍還是擔得起萬眾矚目這個詞的。2006年,選秀節目《紅樓夢中人》應運而生,在當時,這類選秀節目在當時是很火爆的,一些時代新秀就是憑藉著選秀節目走進觀眾視線,並且就此星途一片寬敞,比如2005年《超級女聲》冠軍李宇春。不得不說《紅樓夢中人》的籌備方很有想法,懂得運用潮流,打響新版紅樓的第一槍,並且很有效果的打出了新版紅樓的廣告。
《紅樓夢中人》選秀節目海報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頭。難得的機遇給了很多年輕一代希望,他們盼望著藉此機會嶄露頭角,憑藉此邁向更高的舞臺,能夠參演《紅樓夢》,應是一生的榮耀吧,他們為了自己的夢想,站在了舞臺上。
從2006年到2007年的跨越,漫長的時間沉澱,引得觀眾更為好奇,究竟花落誰家,帶有懸念也帶有爭議,全國觀眾都在熱議,還引發了一股評說紅樓的新熱潮。經過一輪又一輪緊張又激烈的角逐,最終寶黛釵三大主演評出了三強。寶玉組:張迪、車縉、徐海喬;黛玉組:李旭丹、程媛媛、閔春曉;寶釵組:白冰、姚笛、楊舒婷。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主角。
李旭丹在越劇中扮演林黛玉
這其中,李旭丹的爭議頗多,有人說她最像林黛玉,也有人她演不出黛玉的神韻,模樣還是有差的。姚笛的呼聲一直很高,車縉的模樣也帶有幾分寶玉的神態。
在懸念揭曉的2007年6月9日 ,巔峰之戰總決賽,李旭丹、姚笛將分別為黛玉組和寶釵組第一,而男主角賈寶玉空缺,這樣的帶有懸念結局顯然給了人們更大的遐想空間,神秘的賈寶玉究竟由誰扮演?
觀眾會覺得自己參與其中,是會帶著對這些選秀出來的演員的期待,會希望見到這些自己見證著他們一路走來的螢屏新秀的優秀演出吧?可是大家都錯了呀,看到最終的演員陣容,觀眾才明白,紅樓夢中人的選角,根本就是一個笑話,一個噱頭一個營銷手段而已,轟轟烈烈的選了半天,也華麗落幕了,但最終用的演員,卻跟這次選秀沒差之千裡,沒有一個演員是對號入座的。演寶玉的跟總決賽寶玉組的幾個候選寶玉沒有關係,黛玉組的冠軍黛玉李旭丹沒有出演,寶釵組的冠軍姚笛卻去扮演王熙鳳了。
若是單純作為一部電視劇,觀眾可能沒有那麼挑刺,可這部劇,卻打著尊重原創的旗號,拍出了一部帶著自己想法的《紅樓夢》,首先從選角上就沒有尊重原創。
這是少年林黛玉,初看還是有幾分韻味的。如果一直是她來出演,而且也是這個造型,那麼觀眾應該不會吐槽太多吧。
可是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林黛玉,這樣的造型,而且還不止她一個人是這樣造型,怎麼的,設計個銅錢頭標誌著賈府有錢?
銅錢頭
還是銅錢頭
這些銅錢頭的造型,看得很尷尬。好好的美人,這樣的造型,真的看不出美感。想紅樓夢中人選秀時的場面,也沒有製作出這麼多奇葩造型,都是模樣周正,衣著端莊的,怎么正式怕電視了,造型就能這麼奇葩,選角就能這麼強差人意呢?年輕的是個銅錢頭就算了,上了年紀的老一輩的居然還是個銅錢頭。
被吐槽最多的就是角色和造型,但是能夠說明演員本身演技有問題嗎?並不是,《紅樓夢》的演員,也有一些後來在娛樂圈的發展炙手可熱,可以說《紅樓夢》成就了他們,是他們人生中的重要轉折點。但是他們在紅樓夢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真的不適合。
比如說姚笛,她演不出王熙鳳的那種潑辣,有了鄧婕在前頭做對比,再加上這個一言難盡的造型,她就更顯得與這個角色格格不入,加上原本劇組給她定的先是寶釵後是黛玉最後才是王熙鳳,讓她本來就很受爭議,根本沒有辦法為她扮演的王熙鳳打高分。但是之後她的演繹人生就像開了掛,《裸婚時代》、《新戀愛時代》等等她出演的影視作品,都有了相當不錯的口碑。若不是爆出了後來的文章事件,她的演員生涯應該還會更上一層樓的。
再然後忍不住吐槽的,就是這部戲的配色和配樂,忽遠忽近忽快忽慢的鏡頭,加上昏暗的色調,還有不似人間的配樂,看起來更像是在看聊齋多一點,到處透著陰森詭異,哪怕是一群人談笑風聲的畫面,都是年輕人的場面,都看的死氣沉沉的壓抑。即便不和87版的做對比,看到這樣的場面,也沒有看下去的欲望吧?
一個年輕女子,帶著明媚的笑,穿著好看的衣服,背景卻也是這樣的
電視中過量的旁白顯得畫蛇添足,明明可以通過人物去表現出來的,卻偏偏要靠旁白來完成,這就顯得演員的表演都是蒼白無力。適當的旁白是可以補充內容,但是太多的旁白,那演員到底演什麼呢?有彈幕表示,我是看電視的,不是來聽書的。如果是要用這樣的表達方式,直接去喜馬拉雅FM不好嗎?還費這麼多時間精力財力物力來拍攝個電視劇是什麼意思呢?
這樣一部劇拍出來,還說是忠於原著的,可能為了避免說仿照著87版紅樓夢拍攝,所以到了自己的風格,但這樣的一部紅樓夢,已經偏離了原著了,就沒有必要再強調是忠於原著的,群眾是自己可以分辨的。
87版紅樓夢,豆瓣評分9.6;2010版,豆瓣評分6.0,22%的人給出了一星。沒有鑄就經典,口碑遠不如87版紅樓。十年已過,不知道當年持續關注《紅樓夢中人》的觀眾們,在當時看到2010版《紅樓夢》的時候,會是怎麼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