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版、動畫版,新版《小婦人》之前還有這些有趣的「小婦人」

2020-09-04 業餘影迷

改編自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所著同名長篇小說的《小婦人》,今年七夕節正式在中國上映。

作為美國國民小說,它其實講述了一個非常平實普通的故事,甚至三兩句話就能概括:其聚焦於美國內戰時期,新英格蘭地區馬奇一家四個女兒——梅格、喬、貝絲和艾米的成長故事。

雖然原著有著鮮明的時代背景,但她們就像我們身邊的鄰家女孩,其所代表的女性自覺、自立和自強的意識卻不受時代束縛,也影響了一代代女性的成長。

這也是為什麼誕生150餘年來,它被無數次改編為其他藝術形式。甚至還受到了80後新潮女導演格雷塔·葛韋格的青睞,推出了由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年輕女演員西爾莎·羅南主演的最新電影版。據不完全統計,約有二十部不同國家的影視作品根據《小婦人》改編。可以說,每個地方、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小婦人》。所以在新版之前,讓我們先來熟悉下之前的幾個版本。

最古老(1917/1918)

1917年的英國無聲片《小婦人》是該小說第一次被搬上銀幕,該版本目前被認定已經失傳。

第二年,美國派拉蒙公司也出品了一部《小婦人》無聲片,時長僅一小時。巧合的是,在片中扮演最後娶了喬的拜爾教授的林恩·哈蒙等曾在當時的舞臺劇版中飾演馬奇家的一家之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是在原著作者奧爾科特的居住地麻薩諸塞州拍攝的,甚至還在她的故居內取景。不過可惜的是,這一版本同樣如今已經失傳。

最具精神內核(1933)

這一版《小婦人》進入了有聲時代,由奧斯卡影后凱薩琳·赫本飾演女主角喬。片中馬奇一家的房子也模仿了奧爾科特家的設計,赫本還穿上了仿照自己外祖母古著式樣的裙子。

而最具特色的是,和原著中內戰背景類似,該片製作時正值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這正契合原著提倡的簡樸、節儉、堅韌等精神,也能引起觀眾深深共鳴,不僅口碑票房雙豐收,還獲得了第六屆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最大牌(1949)

這部由米高梅出品的電影,雲集了該公司旗下閃亮的群星,四姐妹的扮演者分別為瓊·艾利森(喬)、伊莉莎白·泰勒(艾米)、瑪格麗特·奧布萊特(貝絲)以及珍妮特·李(梅格)。

電影對原著做了一些改動,比如將存在感最弱的貝絲變成了四姐妹裡最小的一個,另外不僅是梅格和喬,四姐妹都去了讓他們結識了勞裡的那場晚會。

因為眾星雲集,該電影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還贏得了第22屆奧斯克獎彩色片最佳藝術指導和布景獎。不過相比1933年版,這一版本的商業價值大於其口碑。

最卡通(1981/1987)

喜愛動漫的日本分別在1981年和1987年推出過兩版《小婦人》動畫劇集。前者26集,後者48集。

在1987年的版本中,加強了戰爭背景,並增添了許多原創人物。秉承日本動畫的「二次元」風格,這一版本的四姐妹擁有完全不同的發色和髮型,一些場景和人物動作也頗為誇張。該系列還在1993年推出了續集。

最知名(1994)

1994年版的《小婦人》是目前在眾多改編版本中最有名、流傳最廣的版本,陣容也十分養眼:由薇諾娜·萊徳飾演喬,克裡斯蒂安·貝兒飾演勞裡。

相比四姐妹的成長故事,這部電影更想突出喬的愛情之路,不僅將喬去紐約的主要原因改成了躲避勞裡的追求,也淡化了勞裡和艾米之間的情感發展。

不過總體而言,該版本還是較為忠實於原著,其服化道也頗為突出,準確還原了19世紀六七十年起美國的生活。影片獲得了1995年奧斯卡最佳女主、最佳原創配樂以及最佳服裝設計三項提名。

最「本土」(2004)

2004年韓國SBS電視臺也出品過一部背景為當代韓國的《小婦人》家庭劇。雖然人物性格設定與原著類似,但其加入了大量本土元素,比如重男輕女的父親、柔弱溫順的母親。劇集還是以四姐妹為主線,不僅刻畫了她們因人生觀、愛情觀的不同而產生的衝突,並最終和解的故事,還加入了老大、老二與家教老師之間的愛戀糾葛——熱衷韓劇的觀眾應該會同樣喜歡。

最青春(2017)

這部由英國BBC出品的三集迷你劇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女主角喬的扮演者——伊桑·霍克和烏瑪·瑟曼的女兒瑪雅·霍克。除了這位星二代,這版《小婦人》的演員較之前也普遍更年輕,畫面和布景也更加鮮豔,古典風格之外又有著少女般的明亮。

不過受時長限制,這版減少了原著中一些重要情節,比如四姐妹一起做的戲劇表演遊戲,以及信箱等細節。

相關焦點

  • 新版《小婦人》人物塑造和舊版相比有啥不同?
    《小婦人》以南北戰爭期間的美國為背景,描寫了居住在小鎮上的馬奇一家人,父親去前線作戰,母親帶著四個女兒一起生活。她們的鄰居是貴族勞倫斯爺爺和孫子勞裡,幾個孩子在一起發生了許多有趣又令人感動的故事。 2019年上映了最新版的電影《小婦人》,此前已經有多個版本,幾個版看下來,電影對人物的塑造各有不同。下面我會根據新版電影,談一下幾個不同版本中,人物的塑造和各自的一些特點。
  • 不只結婚或死亡,新版《小婦人》的真正結局,藏在她的現實經歷裡
    這段情節是2019年新版《小婦人》電影的開場。新版《小婦人》在這段情節的處理上,故意運用了虛實對比的鏡頭語言,賦予喬虛擬與現實兩個版本的結局。回想起新版《小婦人》的海報,右下角寫的宣傳語是「own your story」(擁有你自己的故事)。第一次看到海報時不解其中含義,現在恍然大悟。這個故事是屬於喬的,沒人可以奪走。
  • 150餘年前的《小婦人》,今天過時了嗎?
    從情人節到七夕,擁有豪華陣容,卻因為疫情在中國推遲了半年上映的《小婦人》終於來了。 誕生於150年前的《小婦人》是一本以女性角色為主,強調女權意識的半自傳體小說。所以,即使已有無數改編版本,《小婦人》在不同時代仍能被解讀出不同的「當代意義」。那麼,由善於刻畫女性的80後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打造的最新版,到底做出了哪些超越?
  • 那些「小婦人」,為什麼不過時
    文/張月寒新版電影成長階段金錢的缺失,還表現在《小婦人》中對父親形象含蓄的埋怨。很多改編版都不約而同地選擇原文朗讀原著中父親寫給女兒們的信。乍一看,這封信展示了父親對女兒的愛,很溫暖,但我卻覺得,這封信恰恰展現了父親的自私,也蘊含了一部分作者對父親形象的譴責。
  • 從《小婦人》看經典名著改編之路
    原本《小婦人》已經確定於2月14日在大陸院線上映,可惜因為疫情,不得不撤檔,否則,可以預見,這部電影將是這段時間被大家提及和討論最多的一部外語片之一。《小婦人》的成功讓我們不禁思考一系列問題:今天,還有必要改編經典名著嗎?經典名著如何改編才能滿足當代人的口味?我們又是為什麼對經典百看不厭?今天,我將依託新版《小婦人》,來探索經典名著改編電影之路。
  • 萬眾矚目《小婦人》——七夕終定檔
    小婦人》運用了非線性平行剪輯來敘事,打破以往的流水式敘述。版、1949版、1994版電影中都為二女兒喬,安排了結婚生子的大家期待的結局。而直到2019版的《小婦人》問世,喬終於彌補了路易莎的遺憾——喬作為一名獨身主義女性,憑藉自己的力量走向了真正想要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小的改動,過了150年才得以實現。服裝2019年,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小婦人》獲得最佳服裝設計獎。
  • 《小婦人》:不是所有女孩都活成一種面貌,而是所有女孩都有選擇
    七夕節去看了電影《小婦人》,還行,個人覺得整體比1994年Winona Ryder那版好。19世紀馬薩諸薩州的畫面拍的太舒服了,新版《小婦人》還有無數存在的理由:夢幻卡司、養眼的舞會場景、不過分華麗但仍讓人賞心悅目的服裝、充滿生活氣息的美術設計、被合理化的Amy & Laurie感情線......雖然說將原著結構打碎,改成回憶式的新版結構飽受爭議,但看著也還行吧!
  • 看《小婦人》裡的媽媽如何教養出美貌又有才學的女兒
    新版《小婦人》劇照最近某日94版《小婦人》劇照最近由於新版《小婦人》熱映,我斷斷續續地又找出<Little Women>(《小婦人》)這本書裡March太太對女兒們說的一些話進行琢磨。94版《小婦人》劇照
  • 為什麼我們要再看一次《小婦人》?
    暖烘烘的火爐邊,四姊妹為了參加舞會吵吵鬧鬧,鄰居富少爺也來湊一腳——如果150年前美國也有類似當代韓劇風靡全境的成長愛情故事,大概就是《小婦人》了。所以,當世人懷疑21世紀邁入第三個10年,我們是否還需要另一版《小婦人》時,格蕾塔·葛韋格以口碑證明,經典依然深受喜愛,而且關於原著,除了親情和真善美,還有許多描繪,困擾許多人至今。
  • 小婦人Little Woman:女孩的歸宿不是只有婚姻
    近日,小婦人2020版的電影正在熱映,但是小H重溫了2017年版的小婦人。同樣來自於 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小婦人》,2017年版是BBC和美國電視臺PBC將聯手翻拍經典名著《小婦人》,將其製作為三集迷你劇。
  • 電影《小婦人》想告訴我們的不只這些
    剛看完電影《小婦人》,話題由此蕩漾開。一致不贊同電影改編的結尾,尤其是我。三十出頭,我愈加奉行獨身主義。我生活精緻,獨自過得很好。我心中的喬獨立倔強有夢想,不該屈從現實,改寫小說結局,委曲求全找個男士共同生活。「女人要高傲地單身,不要委屈地將就!」——我在朋友圈發了獨身宣言,配圖是閨蜜下午茶及道具小說《小婦人》。
  • 《小婦人》:150年前的故事依然不過時
    在《小婦人》中,格蕾塔的導演造詣似還有所提升。《小婦人》這部作品從改編上來說,其實頗具難度。這是一部在美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作品,要改編這樣的作品,很難在人物、情節、主題上去做突破和不同詮釋。然而,格蕾塔和主創團隊,卻從場面調度、敘事結構、人物塑造等多個方面,給這部新《小婦人》賦予了獨特的魅力。
  • 電影推薦《小婦人》對男人最具吸引力的女人,都有這些共同點
    《小婦人》中,我對這個角色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些都是艾米的可貴之處,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的權利,也正是這樣的艾米才打動了勞裡,贏得心上人的喜歡。世上好看的皮囊各有千秋,但有趣的靈魂,都有幾個共同點: 一個擁有獨立思想且對任何人和事都保持坦率和真誠的女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光芒四射的。
  • 提名奧斯卡的《小婦人》:願你溫暖坦蕩,不負愛與自由
    2020七夕,國內影院正在上映的這一部《小婦人》已經是第四版了。這一版的電影創造性地使用了平行雙線敘事方式,回憶與現狀交織。這也是《小婦人》受到美國女性讀者歡迎的原因。1933版、1949版、1994版《小婦人》電影都是如此。路易莎曾經寫道:人們總是問她喬和誰結婚了,仿佛那是女人一生唯一的目標與終點。
  • 《小婦人》四部改編電影,重現原著作者露薏莎的女性自主意志
    但《小婦人》的意義除了文學上的成功,大概也是史上第一個小說的超強套書系列。《小婦人》俱樂部裡打扮成書中角色、改編成舞臺劇、兩部默片,五部有聲電影、六次電視改編,還有兩部日本卡通,它也是極早就出周邊的一本書,《小婦人》的精品娃娃現在都還可以買到。
  • 電影《小婦人》:女性的困惑與抉擇,捨棄與爭取
    直到1863年,出版商建議她寫一部「關於女孩子的書」,這便有了《小婦人》——一部取材自露易莎·梅·奧爾科特生活經歷、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也是一部延續近兩個世紀、頌讚情感與家庭道德的經典小說。格蕾塔·葛韋格執導,匯集眾多明星卡司的新版電影《小婦人》,再次講述了馬奇一家的故事。
  • 從《小婦人》到閨蜜
    前些日子去電影院看了剛上映的《小婦人》,本想偷偷懶用兩個小時消化一部名著。看完之後才發現,大銀幕上對於一部名著的120分鐘的濃縮,讓這部小說少了很多味道,中間有很多細節、感情和故事線,是大銀幕中表現不出來的。而好處是頭腦裡已經形成了對每一個角色的肖像描繪,將來看小說會有個模板了。
  • 《小婦人》:4個姐妹4種命運,是一部現代版的女性教科書
    作者:愈姑娘原創作品,抄襲必究昨天七夕,和對象去看了《小婦人但是這樣的傳統思想並沒有困住這4個姐妹,她們始終遵循自己的內心,愛是她們生活的饋贈,卻不是唯一,這才是現代版的女性教科書。下面對每個姑娘一一進行分析。
  • 《小婦人》:青梅竹馬的分手,為什麼更加令人意難平?
    01不管小說版的《小婦人》還是影視版的《小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