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小婦人》——七夕終定檔

2020-08-23 呦設計



該片根據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小婦人》改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在19世紀美國新英格蘭地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四個姐妹之間的故事。


人物



生活端莊美麗渴望愛情的大女兒梅格,不屑於上流社會的虛偽,為了追求真愛而選擇清貧的生活,在她身上體現出了女性在情感上的自強。



看似反叛卻很有主見的二女兒喬,立志要成為作家的獨立女性。面對壓力,她依舊勇敢堅定。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成為作家並開辦學校,體現出女性在事業上的自強。



性格內斂細心善良的三女兒貝絲,在死亡面前,坦然接受,毫不畏懼,因為她相信死亡是與自然的融合,在她身上體現出女性在道德上的自強。



活潑開朗熱愛藝術的四女兒艾米,她沒有按傳統為家庭放棄一切,而是繼續自己的藝術追求,在她身上體現出女性在人性自我完善上的自強。


內容




這部電影做到了兩點突破,一是2019版《小婦人》運用了非線性平行剪輯來敘事,打破以往的流水式敘述。故事穿梭於四姐妹的兩組時空,時間的穿插伴隨因果關係,同時彰顯了時代追求的價值。



二是作者路易莎的原著作品《小婦人》迫於出版社的壓力,她在書中、1933版、1949版、1994版電影中都為二女兒喬,安排了結婚生子的大家期待的結局。


路易莎曾經寫到:人們總是問我喬跟誰結婚了,仿佛那是女人一生唯一的目標與終點。


而直到2019版的《小婦人》問世,喬終於彌補了路易莎的遺憾——喬作為一名獨身主義女性,憑藉自己的力量走向了真正想要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小的改動,過了150年才得以實現。


服裝


2019年,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小婦人》獲得最佳服裝設計獎。



電影《小婦人》戲服背後的設計者——Jacqueline Durran出生於英國倫敦,畢業於皇家藝術學院。


從四姐妹的人物對比角度,Durran根據她們的性格特點,為她們打造了專屬自己個性的戲服,將人物塑形得更加飽滿。



19世紀美國女性的服裝還有著明顯的維多利亞風格,比如蕾絲、褶皺、大裙擺等元素。在《小婦人》的服裝設計中, Durran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使復古服裝對現代觀眾而言看起來是可凝視的。把多重元素進行混合一直是Durran作品中的關鍵。



「這是由具有現代眼光的人所構成的元素的組合。」

——Jacqueline Durran



雙線敘事,現實與過去交織,冷暖色調交替,我們在這人世間,現實不似故事是玫瑰色的,在年少輕狂,懵懂無知的時候,我們在偏見與時間前不斷碰壁,然而唯有愛情與友情,讓我們更能感受到溫柔與光明。


(圖文資料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韓劇版、動畫版,新版《小婦人》之前還有這些有趣的「小婦人」
    改編自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所著同名長篇小說的《小婦人》,今年七夕節正式在中國上映。據不完全統計,約有二十部不同國家的影視作品根據《小婦人》改編。可以說,每個地方、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小婦人》。所以在新版之前,讓我們先來熟悉下之前的幾個版本。
  • 150餘年前的《小婦人》,今天過時了嗎?
    從情人節到七夕,擁有豪華陣容,卻因為疫情在中國推遲了半年上映的《小婦人》終於來了。 誕生於150年前的《小婦人》是一本以女性角色為主,強調女權意識的半自傳體小說。所以,即使已有無數改編版本,《小婦人》在不同時代仍能被解讀出不同的「當代意義」。那麼,由善於刻畫女性的80後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打造的最新版,到底做出了哪些超越?
  • 翻拍多次,全明星陣容,這部最適合七夕的電影請不要錯過
    除了出色的成績,豪華的演員陣容、出色的畫面效果以及這個被人熟知的經典故事,讓電影《小婦人》吸引了大量觀眾的注意。好在國內疫情控制得相當出色,加上恰好還有一個&34;,於是《小婦人》終於在這個七夕和大家在大銀幕見了面。這裡,我們就以《小婦人》原小說,以及各版《小婦人》影片為參照,談談2019版《小婦人》的迷人之處。
  • 《小婦人》終於上映,喬的真正結局和電影不一樣
    》終於在七夕上映了,你有沒有去看呢?1868年,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作品《小婦人》出版,這部描述南北戰爭期間四位女性生活和愛情的小說備受好評。小說最後,梅格與與約翰結婚,喬嫁給了巴爾,貝思因去世,艾米嫁給了勞裡。不過,這遠遠不是結局。之後又發生了哪些故事?
  • 一本寫給全世界女孩的書《小婦人》
    於是偶然間在一篇推文上看到《小婦人》-----一部寫給全世界女孩的書時,便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 艾瑪·斯通《小婦人》 七夕節快到的時候這就像「圈子不同不必強求」一樣,一個人的認知高度決定他的幸福程度,她們選擇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過著自己的人生,從小女孩成長為小婦人,最後的最後,不管在或不在,她們每個人都是幸福的。
  • 索尼精選Hi-Res音樂2周年,除了《小婦人》原聲音樂還有啥
    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經典同名小說《小婦人》,已經定檔七夕溫暖上映了。這部電影由,格蕾塔·葛韋格改編並執導,獲得了多項奧斯卡提名。不得不說的就是這部影片的26首配樂了,其由榮獲奧斯卡、金球獎和葛萊美獎的金牌作曲家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操刀,隨著原聲大碟的發布吸引了眾多影迷打CALL,26首唯美動聽的配樂與電影情節相得益彰,可謂徹底徵服觀眾的耳朵。
  • 這部經典小說你一定讀過,翻拍的電影七夕節上映
    經典小說改編的電影《小婦人》定檔七夕節(8月25日),這部拖了又拖的電影,到底還是來了。作為一部經典小說,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小婦人》出版已然150多年,改編翻拍的電影,這是第五部。這樣一部強調女權意識,探究女性意識和成長的電影,定檔中國情人節,實在有些意味深長。它上一次的定檔,原來是2月14日。
  • 豆瓣8.4分《小婦人》:不歌頌奉獻,別讓孩子太懂事
    從《小婦人》最開始的2.14定檔到因為疫情而推遲到七夕,選在這個關於愛情的節日其實不為別的,只因為這本書裡有少年少女最真誠的愛與善良。電源宣傳海報上,寫著「不負愛與自由。」與其說愛,我更覺得它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故事。
  • 《小婦人》:喬為什麼不接受勞裡的求婚?
    電影《小婦人》七夕節上映,作為一枚顏狗,本想去電影院感受一下甜茶和愛瑪的盛世美顏,結果卻被女主角喬吸引住了。最近因為喜歡上了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所以對於同樣講述了一家四姐妹的成長的故事《小婦人》也充滿了期待。
  • 提名奧斯卡的《小婦人》:願你溫暖坦蕩,不負愛與自由
    2020七夕,國內影院正在上映的這一部《小婦人》已經是第四版了。片中把二姐喬和原著作者路易莎的經歷融為一體,借喬之手寫出經典長篇《小婦人》,營造「畫中畫」的奇妙觀影體驗。這也是《小婦人》受到美國女性讀者歡迎的原因。
  • 七夕和你的Ta看什麼電影好呢?
    馬上就要到七夕了,牛郎織女重聚的日子,這可是情侶們的大日子,不少男友和老公們也都在早早的為自己的另一半準備了驚喜禮物,不過比起送禮,當天可以一起看場電影,逛街,吃飯,似乎更可以凸顯過節的氣氛。第三部:《小婦人》在去年的時候就登陸了北美各大影院上映,而在奧斯卡中也有著一定的收穫
  • 《小婦人》:不是所有女孩都活成一種面貌,而是所有女孩都有選擇
    七夕節去看了電影《小婦人》,還行,個人覺得整體比1994年Winona Ryder那版好。19世紀馬薩諸薩州的畫面拍的太舒服了,新版《小婦人》還有無數存在的理由:夢幻卡司、養眼的舞會場景、不過分華麗但仍讓人賞心悅目的服裝、充滿生活氣息的美術設計、被合理化的Amy & Laurie感情線......雖然說將原著結構打碎,改成回憶式的新版結構飽受爭議,但看著也還行吧!
  • 《小婦人》:嫁給金錢還是嫁給愛情?
    剛剛過去的七夕,電影《小婦人》上映,片中出版商與喬的這番「討價還價」格外引人注目。出版社坦言這本書要想出版,結局必須讓書中女主結婚,喬同意了。 1 《小婦人》改編自美國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原著出版於1868年,講的是南北戰爭時期一個美國家庭裡四個女兒的故事。
  • 《小婦人》對女性婚戀觀的啟示:愛情、財富、自由,你選哪個?
    《小婦人》是由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寫就的世界名著,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一家四姐妹的成長故事。出版150多年來,多次被搬上熒幕。經典的影視版本已經有好幾部了,最新版《小婦人》是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美國新生代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執導,由一眾好萊塢大咖參演,在劇情、人物等各方面做了很多大膽、創新的嘗試的一部令人驚豔的作品。這部影片原本定在情人節上映,但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推遲到了七夕這天在全國首映。
  • 《小婦人》:如何教孩子正確愛情觀,這部奧斯卡有對愛情新的認識
    在之前七夕節,人們也不可避免的思考對愛情的看法,每個人都應該有愛人和被愛的資格。但最好的應該是愛你的人和你愛的是同一個人,有關愛與自由,作為父母同樣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給女孩們傳遞愛情觀,既有現實也有理想。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電影《小婦人》,不負愛與自由,希望每個女性和女孩都能從這部影片中讀出對愛的新認識。
  • 由《小婦人》想到:追求愛情、財富、自由的女性,她們都怎樣了?
    《小婦人》是由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寫就的世界名著,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一家四姐妹的成長故事。出版150多年來,多次被搬上熒幕。經典的影視版本已經有好幾部了,最新版《小婦人》是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美國新生代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執導,由一眾好萊塢大咖參演,在劇情、人物等各方面做了很多大膽、創新的嘗試的一部令人驚豔的作品。
  • 從《小婦人》看經典名著改編之路
    (作者/迷達)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長篇小說《小婦人》,自1868年出版以來,受到全球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喜愛,被奉為「頌揚女性獨立精神」的經典文學作品。《小婦人》也被多次搬上舞臺和銀幕,其中,1933年、1949年以及1994年版本皆受到觀眾比較高的認可。
  • 在手機上看《小婦人》是什麼感覺?
    8月25日《小婦人》上映時,我非常想到影院觀看,但那幾天很忙,況且,我想嘗試沒空去影院的時候,在家同步看院線電影又是何等感受,於是就在手機上直接看了,就像前段時間在手機上看了《八百壯士》一樣。因為手機上看電影,起碼節省了兩個小時花在路上的時間。
  • 為什麼我們要再看一次《小婦人》?
    暖烘烘的火爐邊,四姊妹為了參加舞會吵吵鬧鬧,鄰居富少爺也來湊一腳——如果150年前美國也有類似當代韓劇風靡全境的成長愛情故事,大概就是《小婦人》了。所以在充滿女性自覺的意識下,格蕾塔為《小婦人》下了非常精彩、漂亮的結局。
  • 《小婦人》:150年前的故事依然不過時
    平四眼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出版於1868年的《小婦人》作為美國歷史上最重要、影響最廣泛的小說作品之一,曾經多次被搬上銀幕,其中,1994年女導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執導的版本頗受推崇。在《小婦人》中,格蕾塔的導演造詣似還有所提升。《小婦人》這部作品從改編上來說,其實頗具難度。這是一部在美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作品,要改編這樣的作品,很難在人物、情節、主題上去做突破和不同詮釋。然而,格蕾塔和主創團隊,卻從場面調度、敘事結構、人物塑造等多個方面,給這部新《小婦人》賦予了獨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