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餘年前的《小婦人》,今天過時了嗎?

2020-09-12 業餘影迷

從情人節到七夕,擁有豪華陣容,卻因為疫情在中國推遲了半年上映的《小婦人》終於來了。

誕生於150年前的《小婦人》是一本以女性角色為主,強調女權意識的半自傳體小說。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當年將自己與姐妹們的生活圖景編織成文字,創造了熠熠生輝的新女性形象。那句「我要用自己的頭腦做武器,在這艱難的世間開創出一條路來」,鼓舞了一代代美國女性。

而從過去到現在,關於女性主義的話題從來沒有停止。所以,即使已有無數改編版本,《小婦人》在不同時代仍能被解讀出不同的「當代意義」。

那麼,由善於刻畫女性的80後女導演格蕾塔·葛韋格打造的最新版,到底做出了哪些超越?

首先,與原著和前幾版不同,在敘事方式上,新版《小婦人》一改以往順序敘事的方式,採用了非線性的敘事手法,用過去與現在穿插結合的方式,來展現四姐妹的故事,尤其更偏重述說原著後半部分,也就是四姐妹離家獨闖世界的經歷。

而新版電影對女主喬的結局的處理則頗為曖昧。在以往版本中,喬最後都是很明確地和拜爾教授在一起了。而新版電影中,可以理解為兩人確實在一起了,也可以理解為這只是出版商老闆對小說的改動——比起收穫愛情和婚姻,女主更開心的是獲得了事業上的成功。

可以說,女主喬就是作者露易莎的化身。後者家裡有三姐妹和一位維持整個家的母親,不過和喬相比,露易莎的家庭要更拮据一些,為了貼補家用,她做過裁縫、護士和女傭。

因為對寫作的熱愛,露易莎並沒有讓生活止步於此,她成了一名作家。《小婦人》是她36歲時,應出版商之邀完成的。露易莎本打算寫「嚴肅主題」,但是出版商向她建議:「寫個女孩的故事。」

原著作者路易莎

雖然這是個充滿了刻板成見的「建議」,但考慮到當時的時代背景,讀者也確實需要一些更加溫和的、團圓的故事,撫平內戰帶來的精神上的惶恐。而這個故事,也恰恰成了對刻板印象的回答:身為女性,應該對自己過什麼樣的生活有選擇權。

比起其他宣揚女權主義的作品,《小婦人》好就好在了「平衡感」上。它不會為了替女性說話,就去抹黑男性,故事裡面的男性角色都被刻畫得善良且紳士。

它更沒有一味讓女性通過抗拒婚姻來表達獨立和自由,它提倡女性的多元化追求。比如大姐梅格,她的夢想僅僅是嫁給心愛的人,但正如其所說:「雖然我的夢想和你不同,但這不代表它們就不重要」。

不過即使如此,當年讓無數女孩感受到獨立和成長的《小婦人》,今天還能引起多少共鳴,也值得商榷。事實上影片上映後,最受歡迎的角色反而是原著中頗為招人厭的小妹艾米。

曾經害怕貧窮、追求精緻的梅格為了愛情,連買一塊昂貴的布料都懺悔不已;為了稿費,可能還有排解孤獨感,不婚主義的喬和她筆下的主角,都沒有像創作她們的露易莎那樣終生未嫁,而且實現其人生理想,也有部分原因是靠著有錢姑媽的遺產。

最終,只有一直充滿市井氣、精於算計的艾米,堅守了「初衷」,不僅嫁給了富人,而且這個人還是自己所愛——不管喜不喜歡,以及願不願意承認,始終清醒的艾米,或許才是當下姑娘們想成為的那名小婦人。

相關焦點

  • 150年過去了,這個母親仍不過時——談《小婦人》馬奇太太
    如果讓我選擇文學作品中最喜歡的母親形象,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小婦人》中的馬奇太太。而最近大火的同名電影又將這部150年前的原著小說重新帶入人們的視野。跨越時空,馬奇太太的教育理念仍不褪色。2019版《小婦人》馬奇太太《小婦人》的故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圍繞著麻薩諸塞州康科德小鎮馬奇家四姐妹的生活和成長展開
  • 那些「小婦人」,為什麼不過時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第37期,原文標題《那些「小婦人」,為什麼不過時》,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錢不夠,是歷代女性的一個普遍問題。》劇照女性和錢《小婦人》或許是很多女生從小就閱讀的一本文學名著。
  • 《小婦人》:150年前的故事依然不過時
    平四眼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出版於1868年的《小婦人》作為美國歷史上最重要、影響最廣泛的小說作品之一,曾經多次被搬上銀幕,其中,1994年女導演吉莉安·阿姆斯特朗執導的版本頗受推崇。在《小婦人》中,格蕾塔的導演造詣似還有所提升。《小婦人》這部作品從改編上來說,其實頗具難度。這是一部在美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作品,要改編這樣的作品,很難在人物、情節、主題上去做突破和不同詮釋。然而,格蕾塔和主創團隊,卻從場面調度、敘事結構、人物塑造等多個方面,給這部新《小婦人》賦予了獨特的魅力。
  • 萬眾矚目《小婦人》——七夕終定檔
    該片根據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同名小說《小婦人》改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在二是作者路易莎的原著作品《小婦人》迫於出版社的壓力,她在書中、1933而直到2019版的《小婦人》問世,喬終於彌補了路易莎的遺憾——喬作為一名獨身主義女性,憑藉自己的力量走向了真正想要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個個小小的改動,過了150年才得以實現。服裝2019年,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小婦人》獲得最佳服裝設計獎。
  • 韓劇版、動畫版,新版《小婦人》之前還有這些有趣的「小婦人」
    改編自美國女作家露易莎·梅·奧爾科特所著同名長篇小說的《小婦人》,今年七夕節正式在中國上映。這也是為什麼誕生150餘年來,它被無數次改編為其他藝術形式。據不完全統計,約有二十部不同國家的影視作品根據《小婦人》改編。可以說,每個地方、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小婦人》。所以在新版之前,讓我們先來熟悉下之前的幾個版本。
  • 為什麼我們要再看一次《小婦人》?
    暖烘烘的火爐邊,四姊妹為了參加舞會吵吵鬧鬧,鄰居富少爺也來湊一腳——如果150年前美國也有類似當代韓劇風靡全境的成長愛情故事,大概就是《小婦人》了。過去,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做出了比自己筆下人物更前衛的決定,相隔150
  • 150年來大家的答案還是她
    新版《小婦人》(little women)獲得了今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和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提名,被認為本屆奧斯卡獎為數不多的女性電影。《小婦人》是由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女孩們成長過程中必讀的一本名著。
  • 不只結婚或死亡,新版《小婦人》的真正結局,藏在她的現實經歷裡
    難道我的女主角只能有這兩條路可走嗎?這段情節是2019年新版《小婦人》電影的開場。跟《小婦人》中的馬奇先生類似,她的父親是一個不得志的哲學家和教育家,沉迷於對理想的追求,無力擔負家庭生活,逐漸陷入貧窮的困境。
  • 《小婦人》:喬為什麼不接受勞裡的求婚?
    電影《小婦人》七夕節上映,作為一枚顏狗,本想去電影院感受一下甜茶和愛瑪的盛世美顏,結果卻被女主角喬吸引住了。最近因為喜歡上了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所以對於同樣講述了一家四姐妹的成長的故事《小婦人》也充滿了期待。
  • 從《小婦人》看經典名著改編之路
    原本《小婦人》已經確定於2月14日在大陸院線上映,可惜因為疫情,不得不撤檔,否則,可以預見,這部電影將是這段時間被大家提及和討論最多的一部外語片之一。《小婦人》的成功讓我們不禁思考一系列問題:今天,還有必要改編經典名著嗎?經典名著如何改編才能滿足當代人的口味?我們又是為什麼對經典百看不厭?今天,我將依託新版《小婦人》,來探索經典名著改編電影之路。
  • 《小婦人》對女性婚戀觀的啟示:愛情、財富、自由,你選哪個?
    《小婦人》是由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寫就的世界名著,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一家四姐妹的成長故事。出版150多年來,多次被搬上熒幕。之所以選擇這樣的時間點,是因為馬奇一家四姐妹關於婚戀的選擇是《小婦人》中濃墨重彩表現的部分。
  • 由《小婦人》想到:追求愛情、財富、自由的女性,她們都怎樣了?
    《小婦人》是由路易莎•梅•奧爾科特寫就的世界名著,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馬奇一家四姐妹的成長故事。出版150多年來,多次被搬上熒幕。經典的影視版本已經有好幾部了,最新版《小婦人》是由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美國新生代導演格蕾塔•葛韋格執導,由一眾好萊塢大咖參演,在劇情、人物等各方面做了很多大膽、創新的嘗試的一部令人驚豔的作品。
  • 《小婦人》,你看見甜美愛情,我卻看見一部嫻熟的父母兵法
    文學名著《小婦人》又一次被搬上了大銀幕,終於在七夕的節點上映了,精美的海報上,俊男靚女的主角深情相視,配上「不負愛與自由」的宣傳語,來呼應這部名著關於年輕人愛情選擇的思考。 小說《小婦人》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頗高,一直被選為中小學必讀書目,被海明威譽為「充盈著甜蜜與光明」。
  • 在手機上看《小婦人》是什麼感覺?
    8月25日《小婦人》上映時,我非常想到影院觀看,但那幾天很忙,況且,我想嘗試沒空去影院的時候,在家同步看院線電影又是何等感受,於是就在手機上直接看了,就像前段時間在手機上看了《八百壯士》一樣。因為手機上看電影,起碼節省了兩個小時花在路上的時間。
  • 每個女性生命中都應有本《小婦人》
    實際上,《小婦人》概括起來很簡單,就是講述了March一家的家庭生活和四姐妹成長的故事在筆者看來,雖然《小婦人》不是一本有著多麼宏偉敘事的巨著,但是作者通過用溫暖有力的筆觸描繪的March四姐妹及其成長的故事,讓每一個女性在四姐妹身上或多或少的找到了自己的樣子,通過這種與角色的共情獲得對自己女性身份的認同並給予自己追求想要生活的勇氣。
  • 《小婦人》正在熱映 | 原作為何成為打動無數女性的成長經典?
    影片《小婦人》正在熱映J.K.羅琳曾說:「在讀《小婦人》之前,我從未發覺一個人與我如此地相像,我就是喬·馬奇。」讀《小婦人》時,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書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今天與大家分享的是《小婦人》譯者賈輝豐為本書撰寫的前言,希望大家走出電影院後能拿起書來,感受原著的力量。
  • 《小婦人》中的「婦人之見」
    《小婦人》則是講述一家人,4個姐妹,同樣有著不同性格和愛情觀,在一個大房子裡的生活。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但在馬奇夫人的撫養下,都很善良,充滿愛心。人生中不高興的事情太多了,《小婦人》更多地只是記錄了美好的一面,這一面是充滿嬉笑,生活保暖的和諧生活,生活的艱辛,戰爭時代的苦難完全在影片中沒有展現。為什麼?我覺得作者重點在於展現什麼是幸福。
  • 從《小婦人》到閨蜜
    前些日子去電影院看了剛上映的《小婦人》,本想偷偷懶用兩個小時消化一部名著。看完之後才發現,大銀幕上對於一部名著的120分鐘的濃縮,讓這部小說少了很多味道,中間有很多細節、感情和故事線,是大銀幕中表現不出來的。而好處是頭腦裡已經形成了對每一個角色的肖像描繪,將來看小說會有個模板了。
  • 《小婦人》:既要詩與遠方,也要結婚生子
    《小婦人》作為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半自傳體小說,是一本小說化的家庭日記,卻成了打動無數女性的成長經典。也許你會感嘆她與勞裡的愛情,沒有善終;也許你會對她的任性嗤之以鼻,也許你還會說,不是挺堅持自由的嗎,